CN211690864U - 阻尼器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阻尼器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90864U
CN211690864U CN201922102499.8U CN201922102499U CN211690864U CN 211690864 U CN211690864 U CN 211690864U CN 201922102499 U CN201922102499 U CN 201922102499U CN 211690864 U CN211690864 U CN 2116908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er
assembly
wall
precast
prefabricate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0249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耀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0249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908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908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908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尼器连接结构,包括阻尼器;第一组件,第一组件位于阻尼器上方,第一组件为一体式混凝土结构,第一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设置在第一组件的底部并连接阻尼器的一端;第二组件,第二组件位于阻尼器下方,第二组件为组装式混凝土结构,第二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设置在第二组件的顶部并连接所述阻尼器的另一端。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预制完成,其上设置用于连接阻尼器的连接件,可直接在现场进行拼装并连接阻尼器,减小了现场作业时间,提高了建筑单体的预制率;采用墙式连接,可有效避开建筑的门、窗洞口等,对建筑功能影响较小;构件简单,安装方便,大幅提高施工进度。

Description

阻尼器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阻尼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正在着力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预制率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高层建筑,若采用传统的结构形式进行抗震设计,很难同时兼顾建筑效果与使用性能、抗震性能和预制率的要求,而将消能减震技术引入装配式结构中可取得显著的效果。
将粘滞阻尼器应用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粘滞阻尼器耗能,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2)可以取消作为抗侧力构件的现浇剪力墙,降低现浇钢筋混凝土用量,提高建筑单体的预制率;3)减小了预制框架梁、柱的截面尺寸及配筋,减轻了结构自重和材料用量,降低了结构造价和施工费用。
将粘滞阻尼器应用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粘滞阻尼器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与构造。目前粘滞阻尼器连接结构采用钢支撑连接,钢支撑连接虽然现场施工方便,但钢支撑的布置经常影响建筑的门、窗洞口的布置,对建筑的使用带来不变,且支撑用钢量较大,经济效益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粘滞阻尼器与主体的连接结构对建筑使用带来不便且成本较高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阻尼器连接结构。
一种阻尼器连接结构,包括阻尼器;第一组件,所述第一组件位于所述阻尼器上方,所述第一组件为一体式混凝土结构,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组件的底部并连接所述阻尼器的一端;第二组件,所述第二组件位于所述阻尼器下方,所述第二组件为组装式混凝土结构,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组件的顶部并连接所述阻尼器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预制墙,所述第一预制墙底部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二预制墙,所述第二预制墙顶部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阻尼器,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第二组件处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件还包括第一预制梁,所述第一预制墙和所述第一预制梁为整体结构,所述第一预制梁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制墙顶部,且所述第一预制梁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预制墙所在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组件还包括第二预制梁,所述第二预制梁设置在所述第二预制墙底部,且所述第二预制梁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预制墙所在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预制梁和所述第二预制墙之间存在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预制墙底部设置多个灌浆套筒,所述第二预制梁设置多个连接筋,所述多个连接筋可穿过所述间隙并插入所述多个灌浆套筒内。
进一步地,所述间隙内设置灌浇层,所述灌浇层为现场浇筑混凝土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灌浆套筒包括两排,所述两排灌浆套筒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预制墙两侧,所述灌浆套筒上设置灌浆口,所述灌浆口设置在所述第二预制墙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连接面,所述连接面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制墙底部和/或所述第二预制墙顶部所在平面,所述连接面分别连接所述阻尼器的两个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多个,所述多个支撑柱垂直于所述连接面设置,且所述多个支撑柱向所述第一预制墙和/或所述第二预制墙内部延伸。
本申请所提供的阻尼器连接结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可在工厂预制生产,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上分别设置用于连接阻尼器的连接件,将阻尼器直接连接在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预制完成,并在施工现场进行拼装,极大地减小了现场作业时间,提高了建筑单体的预制率,符合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方向;采用墙式连接,可有效避开建筑的门、窗洞口等,对建筑功能影响较小;构件简单宜加工,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要求不高,安装方便,省时高效,能大幅提高施工进度。
对于本申请的各种具体结构及其作用与效果,将在下面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阻尼器连接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阻尼器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接件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阻尼器连接结构的第一组件主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阻尼器连接结构的第二组件主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阻尼器连接结构的第二预制墙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但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中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并不涉及本申请技术方案所涵盖的全部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所示的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阻尼器连接结构主视图,包括第一组件1、第二组件2和阻尼器3。阻尼器3水平放置,第一组件1设置在阻尼器3的上方,第二组件2设置在阻尼器3的下方,且第一组件1、第二组件2和阻尼器3处于同一平面。第一组件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4,第二组件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件5,且第一组件1中的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组件2中的第二连接件5分别连接阻尼器3的两端。优选地,阻尼器3为粘滞阻尼器。
图2所示的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阻尼器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接件立体图,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具有相同的结构,第一连接件4包括连接面41和多个支撑柱42,第二连接件5包括连接面51和多个支撑柱52。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支撑柱42优选为6根,一端连接在连接面41上并与连接面41垂直。连接面41用于连接阻尼器3,支撑柱42用于支撑连接面41,优选地,支撑柱42为钢筋。
图3所示的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阻尼器连接结构的第一组件主视图,第一组件1包括第一预制墙11和第一预制梁12,第一预制墙11和第一预制梁12为整体浇筑式混凝土结构,能够在工厂提前预制完成。第一预制墙11内包括钢筋骨架和连接钢板组成,并由混凝土浇筑于钢筋骨架上。第一预制墙11的顶部连接第一预制梁12,且第一预制梁12的轴线平行于第一预制墙11所在平面。
第一预制墙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4,第一连接件4的连接面41与第一预制墙11的底部所在平面处于同一平面,第一连接件4的支撑柱42向第一预制墙11内部延伸。在制作中,首先将支撑柱42与第一预制墙11内的连接钢板焊接在一起,待第一预制墙11浇筑完成后,第一连接件4能够与第一预制墙11成为一体,且由于支撑柱42嵌入第一预制墙11内部,从而形成较好的抗拔力。
图4所示的是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阻尼器连接结构的第二组件主视图,第二组件2包括第二预制墙21和第二预制梁22,第二预制墙21和第二预制梁22之间存在间隙,间隙内为现场浇筑混凝土结构的灌浇层,包括第一灌浇层23和第二灌浇层24。具体而言,第二预制墙21的底部设置多个灌浆套筒211,第二预制梁22内包括多个连接筋221,连接筋221垂直于第二预制梁22的轴线方向,且连接筋221能够插入到灌浆套筒211之中,从而将第二预制墙21和第二预制梁22连接在一起。
在第二预制墙21和第二预制梁22之间的间隙内浇筑完成第一灌浇层23,并养护达到预定强度后,将连接筋221插入到灌浆套筒211中,之后再通过灌浆套筒211上的灌浆口(未标示)注入浇筑填充料,形成第二灌浇层24,第二灌浇层24厚度大致为20mm。通过第一灌浇层23和第二灌浇层24使得第二预制墙21和第二预制梁22能够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同时能够较好地满足行业的施工标准。
第二预制墙2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5的连接面51与第二预制墙21的顶部所在平面处于同一平面,第二连接件5的支撑柱52能够伸入到第二预制墙21中,并焊接在第二预制墙21中的连接钢板上,最后被浇筑在第二预制墙21之中,与其成为一个整体。
参阅图1-4,阻尼器3处于第一预制墙11和第二预制墙21之间,阻尼器3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4连接在第一预制墙11的底部,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5连接在第二预制墙21的顶部。因而,在将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设置在第一预制墙11和第二预制墙21之中时,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应该分别设置在第一预制墙11底部和第二预制墙21顶部远离阻尼器3的一侧,从而能够与阻尼器3的两个端部进行连接。
图5所示的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阻尼器连接结构的第二预制墙透视图,第二预制墙2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件5,底部设置有灌浆套筒211。灌浆套筒211有多个,且呈两排布置在第二预制墙21的两侧墙壁上,每个灌浆套筒211的外表面上设置上灌浆口212和下灌浆口213,上灌浆口212和下灌浆口213沿灌浆套筒211的轴线设置,且处于第二预制墙21的侧壁上,通过上灌浆口212和下灌浆口213能够向灌浆套筒211内注入浇筑填料,从而完成第二灌浇层24的制作。具体而言,通过下灌浆口213注入浇筑填料,待浇筑填料从上灌浆口212中溢出时,则停止注入浇筑填料。
本申请所提供的阻尼器连接结构,首先在工厂生产完成预制墙和预制梁,第一预制墙11与第一预制梁12整体预制,第二预制墙21和第二预制梁22分开预制,并在第一预制墙11的底部预埋第一连接件4,在第二预制墙21的顶部预埋第二连接件5。待预制构件混凝土养护完成,达到设计强度后运至施工现场,先安装第二预制梁22,待第一灌浇层23后浇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第二预制墙21,将第二预制墙21的灌浆套筒211套入第二预制梁22内的预留连接筋221中,灌入水泥基灌浆料,待灌浆料凝结硬化达到设计强度后,第二预制墙21与第二预制梁22在现场拼装完毕,形成整体。其后,安装整体预制成型的第一预制墙11和第一预制梁12。最后,安装阻尼器3,阻尼器3的两端分别与预制墙中的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连接固定。
本申请所提供的阻尼器连接结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可在工厂预制生产,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上分别设置用于连接阻尼器的连接件,将阻尼器直接连接在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之间,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预制完成,并在施工现场进行拼装,极大地减小了现场作业时间,提高了建筑单体的预制率,符合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方向;采用墙式连接,可有效避开建筑的门、窗洞口等,对建筑功能影响较小;构件简单宜加工,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要求不高,安装方便,省时高效,能大幅提高施工进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阻尼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阻尼器;
第一组件,所述第一组件位于所述阻尼器上方,所述第一组件为一体式混凝土结构,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组件的底部并连接所述阻尼器的一端;
第二组件,所述第二组件位于所述阻尼器下方,所述第二组件为组装式混凝土结构,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组件的顶部并连接所述阻尼器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预制墙,所述第一预制墙底部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二预制墙,所述第二预制墙顶部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阻尼器,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第二组件处于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还包括第一预制梁,所述第一预制墙和所述第一预制梁为整体结构,所述第一预制梁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制墙顶部,且所述第一预制梁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预制墙所在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件还包括第二预制梁,所述第二预制梁设置在所述第二预制墙底部,且所述第二预制梁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预制墙所在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制梁和所述第二预制墙之间存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制墙底部设置多个灌浆套筒,所述第二预制梁设置多个连接筋,所述多个连接筋可穿过所述间隙并插入所述多个灌浆套筒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尼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内设置灌浇层,所述灌浇层为现场浇筑混凝土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尼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套筒包括两排,所述两排灌浆套筒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预制墙两侧,所述灌浆套筒上设置灌浆口,所述灌浆口设置在所述第二预制墙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连接面,所述连接面设置在所述第一预制墙底部和/或所述第二预制墙顶部所在平面,所述连接面分别连接所述阻尼器的两个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阻尼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多个,所述多个支撑柱垂直于所述连接面设置,且所述多个支撑柱向所述第一预制墙和/或所述第二预制墙内部延伸。
CN201922102499.8U 2019-11-29 2019-11-29 阻尼器连接结构 Active CN2116908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2499.8U CN211690864U (zh) 2019-11-29 2019-11-29 阻尼器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2499.8U CN211690864U (zh) 2019-11-29 2019-11-29 阻尼器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90864U true CN211690864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88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02499.8U Active CN211690864U (zh) 2019-11-29 2019-11-29 阻尼器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908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6727A (zh) * 2021-05-12 2021-08-06 上海大学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减震结构体系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6727A (zh) * 2021-05-12 2021-08-06 上海大学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减震结构体系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30527B (zh) 模块化装配式复合墙、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WO2014123286A1 (ko) 거푸집틀 및 이를 이용한 거푸집 설치방법
CN107663903B (zh)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与连梁的连接结构及预制装配方法
CN104763085A (zh) 装配整体式预应力双t楼板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1936074A (zh) 快捷房屋抗震加固方法及装置
CN211690864U (zh) 阻尼器连接结构
KR20120087640A (ko) 건물 보-기둥 골조 내부구간에 외벽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패널을 끼움형으로 설치하는 리모델링 시공방법 및 그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패널
CN105297921A (zh) 一种预制板与预制墙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KR20160066995A (ko) Pc벽체가 기존 건축물 외면에 접합되는 내진보강구조
CN208792487U (zh) 混凝土板柱结构的钢制柱帽
CN215406876U (zh) 一种装配式空腔成型钢板建筑墙体、l型墙体及t型墙体
CN201857766U (zh) 快捷房屋抗震加固装置
JP2017014713A (ja) 既存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補強構造
CN210140745U (zh) 一种拉锁式剪力键型预制混凝土路面
CN204225360U (zh) 一种预制柱及与预制梁的连接结构
CN109440992B (zh) 一种全干式预制装配混凝土板柱结构体系
CN113309232A (zh) 预制构件与建筑主体柔性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8086533B (zh) 一种并联多肢预制剪力墙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施工方法
CN113090161A (zh) 一种装配式整体飘窗预制构件及施工方法
KR101723515B1 (ko) 조적조 보강 구조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조적조 건축물 보강 공법
CN211172689U (zh) 一种混凝土墙体预制件
CN210976247U (zh) 一种预制楼板连接节点
CN210289226U (zh) 一种用于建筑物加固用的装配式构造柱
CN219365021U (zh) 一种减震装配式墙体结构
CN218713961U (zh) 一种市政建设预制构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