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89740U - 面向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的雨洪调蓄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面向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的雨洪调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89740U
CN211689740U CN201922263689.8U CN201922263689U CN211689740U CN 211689740 U CN211689740 U CN 211689740U CN 201922263689 U CN201922263689 U CN 201922263689U CN 211689740 U CN211689740 U CN 211689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ng pipe
water
water collecting
pavement
permeable pav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636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金焕
蒋玮
袁东东
李鹏飞
李玉鹏
鹿蓉
肖晶晶
彭宏欣
刘家铭
付祉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22636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89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89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897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向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的雨洪调蓄装置,包括:路面集水管、蓄水净化池、地下水补给管道和城市污水连接管道;蓄水净化池设置在透水路面外侧;路面集水管埋设横向在透水路面基层中,且路面集水管沿路面横向坡度设置,路面集水管端部与蓄水净化池连通;路面集水管包括圆柱形管和设置在圆柱形管上呈Y型的集水管两翼,集水管两翼上面有圆形落水孔,集水管两翼之间的圆柱形管上开设有多个条形孔;地下水补给管道和城市污水连接管道均与蓄水净化池连通。该装置能有效提高在暴雨天气下透水路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效减小强降雨天气对透水路面结构强度的影响,也能净化雨水,补给地下水,对城市水源起到一定调蓄作用。

Description

面向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的雨洪调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面向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的雨洪调蓄装置。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现代城市地面硬化率高,发生暴雨时雨水从地面进入排水口需要一段时间,如果不能及时将地表径流引入城市雨水管网或自然水体,发生暴雨时有可能发生内涝灾害。因此,全球范围内逐渐开始了海绵城市的探索和建设,利用海绵城市雨洪管理系统,可通过渗透、滞留、调蓄等措施削减暴雨峰值流量,有利于城市内涝的控制,同时雨水渗透还能及时补充城市地下水,减轻地表径流对城市水体的污染。
透水路面是一种新型的海绵城市铺装形式,有别于传统的非透水路面,透水路面能从源头上有效地削减径流总量,回补地下水资源,降低城市热岛效应,还能起到抗滑降噪的作用。但是海绵城市的理论尚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从传统的市政雨水管网到海绵城市的转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目前透水路面作为海绵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同样存在一些关键性问题:透水路面主要靠自动下渗达到削减洪流的作用,但当降雨量超过透水路面的承载能力或暴雨峰值流量较大时,没有能应对该问题的基础设施和雨洪调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面向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的雨洪调蓄装置,该装置能有效提高在暴雨等特殊天气下透水路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面向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的雨洪调蓄装置,包括:路面集水管、蓄水净化池、地下水补给管道和城市污水连接管道;
所述蓄水净化池设置在透水路面外侧;路面集水管埋设横向在透水路面基层中,且路面集水管沿路面横向坡度设置,路面集水管端部与蓄水净化池连通;
所述路面集水管包括圆柱形管和设置在圆柱形管上呈Y型的集水管两翼,集水管两翼上面有圆形落水孔,集水管两翼之间的圆柱形管上开设有多个条形孔;
所述地下水补给管道和城市污水连接管道均与蓄水净化池连通。
可选的,所述路面集水管的圆柱形管和集水管两翼上均覆盖有土工布。
可选的,所述条形孔沿圆柱形管的周向开设;圆形落水孔和条形孔交错设置。
可选的,所述蓄水净化池底部装有雨水净化材料,上部有窨井盖。
可选的,所述地下水补给管道端部设置有补给排水阀。
可选的,所述路面集水管端部连接有抽水泵。
可选的,所述城市污水连接管道内部设置有过滤网,城市污水连接管道与城市污水管网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路面集水管将雨水引入到蓄水净化池中,进行收集雨水。尤其是当降雨量超过透水路面的承载能力或暴雨峰值流量较大时,采用路面集水管埋设横向在透水路面基层中,且路面集水管沿路面横向坡度设置,雨水依靠坡度自行流入蓄水净化池,对雨水进行有效的调蓄。该装置能有效提高在暴雨等特殊天气下透水路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还能有效结合透水路面和城市排水管网,有效减小强降雨天气对透水路面结构强度的影响,同时也能净化雨水,补给地下水,对城市水源起到一定调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海绵城市透水路面雨洪调蓄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海绵城市透水路面雨洪调蓄装置路面集水管1示意图。
附图中:1-路面集水管;11-条形孔;12-圆形孔;13-土工布;14-集水管两翼;15-抽水泵;2-蓄水净化池;21-雨水净化材料;3-地下水补给管道;31-落水孔;32-补给排水阀;4-城市污水连接管道;5-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面向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的雨洪调蓄装置包括:路面集水管1、蓄水净化池2、地下水补给管道3和城市污水连接管道4;
蓄水净化池2设置在透水路面外侧;路面集水管1埋设横向在透水路面基层中,且路面集水管1沿路面横向坡度设置,路面集水管1端部与蓄水净化池2连通;路面集水管1包括圆柱形管和设置在圆柱形管上呈Y型的集水管两翼14,集水管两翼14上面有圆形落水孔31,集水管两翼14之间的圆柱形管上开设有多个条形孔11;地下水补给管道3和城市污水连接管道4均与蓄水净化池2连通。
其中,路面集水管1埋设横向在透水路面基层中,集水管两翼14呈现“Y”型,集水管两翼14上面有圆形落水孔31。路面集水管1中间是上面开条形孔11,底下封闭的圆柱形管。
为了防止基层材料进入圆形集水管1中,集水管1上面和两翼上方均覆盖有土工布13,土工布13可以让水分透过,但会阻止路面材料进入集水管1中。
集水管两翼14的斜率和集水管1布设的间隔可以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定,如果当地降雨量较为集中,可以减小集水管1布设间隔,同时增加两翼斜率,方便雨水进入。
蓄水净化池2底部装有雨水净化材料21(如砂石、多孔材料等),上部有窨井盖,可以方便工人进入更换雨水净化材料21和检修。蓄水净化池2侧壁装有地下水补给管道3和城市污水连接管道4。集水管1沿路面横向坡度而设,在强降雨天气,雨水会汇聚至集水管1,集水管1雨水会流向路侧的蓄水净化池2。
当天气较为干旱,地下水呈现下降趋势时,地下水补给管道3补给排水阀32会打开,雨水会沿着管道斜坡渗入土壤中。
如果雨量较大,可以开启集水管1一端的抽水泵15,可提高雨水排除效率。当降雨较大,超过蓄水净化池2蓄水能力时,较高侧的城市污水连接管道4会打开,雨水经过过滤网5后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发生强降雨天气时,雨水将透过透水路面,进入基层,路面集水管1开始积水。水会同时通过条形孔11进入集水管1,也会通过圆形孔12进入基层。当积水到一定程度,雨水会沿着集水管两翼14迅速通过条形孔11,进入集水管1。
当路面集水管1集聚一定水后,会流向蓄水净化池2;当流量较大时,抽水泵15会开启,加快路基雨水的排除;雨水流向蓄水净化池2池底的雨水净化材料21会对雨水进行净化同时储蓄雨水。等到干旱天气的时候,地下水补给管道3上补给排水阀32会打开,收集的雨水会通过落水孔31向土壤渗透.
当强降雨天气的时候,集水池雨水涨到一定程度,城市污水连接管道44会自动排水,雨水经过过滤网5之后,进一步排向海绵城市的城市雨水管网。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结论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仅限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和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Claims (7)

1.一种面向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的雨洪调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路面集水管(1)、蓄水净化池(2)、地下水补给管道(3)和城市污水连接管道(4);
所述蓄水净化池(2)设置在透水路面外侧;路面集水管(1)埋设横向在透水路面基层中,且路面集水管(1)沿路面横向坡度设置,路面集水管(1)端部与蓄水净化池(2)连通;
所述路面集水管(1)包括圆柱形管和设置在圆柱形管上呈Y型的集水管两翼(14),集水管两翼(14)上面有圆形落水孔(31),集水管两翼(14)之间的圆柱形管上开设有多个条形孔(11);
所述地下水补给管道(3)和城市污水连接管道(4)均与蓄水净化池(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的雨洪调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集水管(1)的圆柱形管和集水管两翼(14)上均覆盖有土工布(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的雨洪调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孔(11)沿圆柱形管的周向开设;圆形落水孔(31)和条形孔(11)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的雨洪调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净化池(2)底部装有雨水净化材料(21),上部有窨井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的雨洪调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补给管道(3)端部设置有补给排水阀(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的雨洪调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集水管(1)端部连接有抽水泵(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的雨洪调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污水连接管道(4)内部设置有过滤网(5),城市污水连接管道(4)与城市污水管网连接。
CN201922263689.8U 2019-12-16 2019-12-16 面向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的雨洪调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89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3689.8U CN211689740U (zh) 2019-12-16 2019-12-16 面向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的雨洪调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3689.8U CN211689740U (zh) 2019-12-16 2019-12-16 面向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的雨洪调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89740U true CN211689740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91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6368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89740U (zh) 2019-12-16 2019-12-16 面向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的雨洪调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897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4911B (zh) 区域低影响雨水处理利用系统及区域雨水处理方法
CN106284588B (zh) 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处理与储存系统
CN101775839B (zh) 雨水渗透-排放一体生态系统
CN103758201B (zh) 带淹没涵管的地表径流雨水蓄净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CN208104958U (zh) 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
CN106013386A (zh) 串续式既有小区多级雨水花园渗透系统
CN110820913A (zh) 一种雨水综合处理系统
CN106835972A (zh) 一种海绵型生态桥梁的雨水蓄用系统
CN205822415U (zh) 一种雨水井
CN110042724A (zh) 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CN103967105A (zh) 居住组团雨水生态排放系统
CN208949673U (zh) 一种道路生态滤水带
CN201817851U (zh) 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CN207469026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植草沟
CN106836442A (zh) 道路径流弃流系统及道路径流渗滤系统
CN211897679U (zh) 一种新型海绵城市道路系统
CN203347000U (zh) 一种适用于山地城市多砂径流的雨水花园系统
CN205223761U (zh) 一种用于雨水下渗和净化的生物洼地系统
CN211689740U (zh) 面向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的雨洪调蓄装置
CN207861912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地下过滤沙床
CN216195095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再利用装置
CN213653722U (zh) 建筑小区用可调蓄、可渗透的海绵城市雨水管网系统
CN212077506U (zh) 一种道路改造升级海绵城市的施工结构
CN208649829U (zh) 一种平地植草沟
CN204098198U (zh) 一种设有滤料井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