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89147U - 一种耕耘机用马蹄形拉杆淬火感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耕耘机用马蹄形拉杆淬火感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89147U
CN211689147U CN202020283429.7U CN202020283429U CN211689147U CN 211689147 U CN211689147 U CN 211689147U CN 202020283429 U CN202020283429 U CN 202020283429U CN 211689147 U CN211689147 U CN 211689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wire
quenching
inductor
heating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834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华忠
谭丽
范新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eatking Heat 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eatking Heat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eatking Heat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eatking Heat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834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89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89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891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耕耘机用马蹄形拉杆淬火感应器,涉及金属材料表面感应热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感应器主体、电源连接组件、加热导线和导磁体,感应器主体的一端设有电源连接组件,另一端设有加热导线,加热导线上安装有导磁体,所述加热导线组成感应淬火加热有效圈,感应淬火加热有效圈为上面两个半圆形,下面两个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运用于数控淬火机床上,精确控制淬火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淬火时使工件内孔、上平面都均匀受热,淬火后硬化层和硬度均匀一致,避免应工作时由于磨损或受力不均产生断裂而无法工作,保证了产品淬火的质量,操作简单易行。

Description

一种耕耘机用马蹄形拉杆淬火感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材料表面感应热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耕耘机用马蹄形拉杆淬火感应器。
背景技术
在农用机械方面,特别是耕耘机,后面经常需要带黎、耙等翻地工具。这些工具更换起来要方便,连接处要牢靠,强度好,耐磨,承载力大,耐冲击。耕耘机用马蹄形拉杆孔内与接触表面一般要求进行表面感应淬火,增加工作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现有的马蹄形拉杆,参照图1,包括拉杆本体7,拉杆本体7的较低端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内孔71,内孔71的尺寸为∅53mm,拉杆本体7的较高端远离较低端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光孔与螺纹孔的结合孔72。在进行淬火作业时,需要对内孔71和内孔71上表面(R=51mm)进行感应淬火处理,淬火区表面硬度要求38~48HRC,工作人员一般需要分别对内孔71的内侧和上表侧进行淬火作业。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以往内孔和接触表面是分开淬火,内孔与接触表面淬火过渡区容易产生过渡带或者二次淬火区域容易开裂,其中过渡带硬度低于其它淬火区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磨损或疲劳断裂,而二次淬火开裂的工件直接报废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耕耘机用马蹄形拉杆淬火感应器,通过平面淬火组件和内孔淬火组件的配合设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产生过渡带硬度偏低,金相组织等级不在行业标准范围内,使用过程中容易磨损或疲劳断裂,二次淬火区域容易开裂的问题,同时能够兼顾马蹄形拉杆内孔和内孔上表面平面具有一定的硬度和硬化层深度,保证蹄形拉杆的淬火质量,同时一次完成淬火处理,提高淬火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耕耘机用马蹄形拉杆淬火感应器,包括感应器本体,所述感应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电源连接组件,所述感应器本体远离所述电源连接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加热导线,所述加热导线分别包括平面淬火组件和内孔淬火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当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淬火作业时,将内孔淬火组件插设入内孔内,同时将平面淬火组件靠近内孔上表面所在的平面;再将电源连接组件连通电源,开始淬火作业,一次即可完成马蹄形拉杆的淬火作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源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电源连接板和第二电源连接板,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板和所述第二电源连接板远离所述感应器本体的一端分别电连接电源的正负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第一电源连接板和第二电源连接板分别来电连接电源的正负极,形成闭合回路,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淬火作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板和所述第二电源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绝缘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绝缘板有效降低第一电源连接板和第二电源连接板上的正负电荷混乱,造成短路等危险现象,固定板用于固定绝缘板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同时贯穿所述绝缘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定位孔方便工作人员固定绝缘板相对于两个固定板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平面淬火组件包括第一半圆加热导线、第二半圆加热导线和U型导磁体,所述第一半圆加热导线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半圆加热导线的半径;
所述第一半圆加热导线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内孔淬火组件,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半圆加热导线,所述第二半圆加热导线远离所述第一半圆加热导线的一端通过所述感应器本体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连接板;
所述U型导磁体镶嵌或者卡接在所述第一半圆加热导线和所述第二半圆加热导线上,且所述U型导磁体位于所述第一半圆加热导线或者所述第二半圆加热导线远离所述内孔淬火组件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第一半圆加热导线和第二半圆加热导线参与到回路中,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淬火作业;U型导磁体能够限制电荷的走向,使得第一半圆加热导线和第二半圆加热导线的电荷集中在第一半圆加热导线和第二半圆加热导线靠近内孔淬火组件的一侧,使得第一半圆加热导线和第二半圆加热导线远离U型导磁体的一侧形成加热有效圈,便于对内孔上表面的平面进行淬火作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孔淬火组件包括第一环形加热导线、第二环形加热导线和多片L型导磁体,所述第一环形加热导线的半径等于所述第二环形加热导线的半径,且所述第一环形加热导线和所述第二环形加热导线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环形加热导线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半圆加热导线,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环形加热导线,所述第二环形加热导线远离所述第一环形加热导线的一端通过所述感应器本体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板;
多片所述L型导磁体的水平段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加热导线和所述第二环形加热导线相互远离的一侧,多片所述L型导磁体的竖直段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加热导线和所述第二环形加热导线的内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第一环形加热导线和第二环形加热导线参与到回路中,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淬火作业;L型导磁体限制电荷的走向,使得第一环形加热导线和第二环形加热导线的电荷集中在第一环形加热导线和第二环形加热导线的外表侧,便于对内孔的侧壁进行淬火作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环形加热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板之间的所述加热导线依次包括竖直弯折段和水平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竖直弯折段的设置降低加热导线易受到第一环形加热导线影响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感应器本体和所述加热导线内还设置有用于淬火作业中冷却作用的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源连接组件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沿所述感应器本体连通有导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在淬火过程中,过冷却组件进行通水冷却,带走加热导线的热量,保证加热导线不被烧化和有效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平面淬火组件和内孔淬火组件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淬火处理时,能兼顾马蹄形拉杆内孔和内孔上表面具有一定的硬度和硬化层深度,保证蹄形拉杆的淬火质量,且一次完成淬火处理,提高淬火效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
2.进一步地,通过冷却组件的设置,在淬火过程中进行通水冷却,带走加热导线的热量,保证加热导线不被烧化和有效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马蹄形拉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为显示内孔淬火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为显示第二环形加热导线与导电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6是为显示导水管的剖视图。
图中,1、感应器本体;2、电源连接组件;21、第一电源连接板;22、第二电源连接板;23、固定板;231、定位孔;24、绝缘板;3、加热导线;31、竖直弯折段;32、竖直段;4、平面淬火组件;41、第一半圆加热导线;42、第二半圆加热导线;43、U型导磁体;5、内孔淬火组件;51、第一环形加热导线;52、第二环形加热导线;53、L型导磁体;6、冷却组件;61、进水口;62、出水口;63、导水管;7、拉杆本体;71、内孔;72、结合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1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耕耘机用马蹄形拉杆淬火感应器,包括感应器本体1,感应器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电源连接组件2,感应器本体1远离电源连接组件2的一端设置有加热导线3,加热导线3分别包括平面淬火组件4和内孔淬火组件5。
电源连接组件2包括第一电源连接板21和第二电源连接板22,第一电源连接板21和第二电源连接板22分别电连接电源的正负极;第一电源连接板21和第二电源连接板22之间设置有两块固定板23,固定板23呈板状设置,固定板23位于分别电连接第一电源连接板21和第二电源连接板22的两感应器本体1之间,且固定板23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电源连接板21和第二电源连接板22相互靠近的一端;两块固定板23之间设置绝缘板24;两块固定板23均贯穿开设有定位孔231,定位孔231同时贯穿绝缘板24,方便工作人员对绝缘板24进行定位,确保感应器在淬火作业中不易产生位移,而降低淬火质量。
平面淬火组件4包括第一半圆加热导线41、第二半圆加热导线42和多片U型导磁体43,第一半圆加热导线41的半径小于第二半圆加热导线42的半径;第一半圆加热导线41的一端电连接内孔淬火组件5,另一端电连接第二半圆加热导线42,第二半圆加热导线42远离第一半圆加热导线41的一端通过感应器本体1电连接第二电源连接板22; U型导磁体43镶嵌或者卡接第一半圆加热导线41和第二半圆加热导线42,且U型导磁体43位于第一半圆加热导线41或者第二半圆加热导线42远离内孔淬火组件5的一侧。
参照图2和图3,内孔淬火组件5包括第一环形加热导线51、第二环形加热导线52和多片L型导磁体53,第一环形加热导线51的半径等于第二环形加热导线52的半径,且第一环形加热导线51和第二环形加热导线52同轴设置,第一环形加热导线51和第二环形加热导线52之间留有空隙,第一环形加热导线51位于较靠近平面淬火组件4的一侧,第二环形加热导线52位于较远离平面淬火组件4的一侧。
参照图3和图4,第一环形加热导线51的一端电连接第一半圆加热导线41,另一端电连接第二环形加热导线52,第二环形加热导线52远离第一环形加热导线51的一端通过感应器本体1电连接第一电源连接板21;多片L型导磁体53的水平段32分别位于第一环形加热导线51和第二环形加热导线52相互远离的一侧,多片L型导磁体53的竖直段33分别位于第一环形加热导线51和第二环形加热导线52的内侧。
第二环形加热导线52与第一电源连接板21之间的加热导线3为竖直弯折段31,降低第一环形加热导线51对导电板的影响,提高淬火效率;第一环形加热导线51与第二电源连接板22之间的加热导线3为竖直段32。
参照图5和图6,感应器本体1和加热导线3内还设置有用于淬火作业中冷却作用的冷却组件6,冷却组件6包括设置在电源连接组件2上的进水口61和出水口62,进水口61和出水口62分别设置在与第一电源连接板21和第二电源连接板22相互远离的一侧;进水口61和出水口62沿感应器本体1和加热导线3连通有导水管63。
其中U型导磁体43和L型导磁体53还可采用硅钢片,同样能够起到屏蔽其他方向的磁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将固定板23、绝缘板24、第一电源连接板21和第二电源连接板22固定好,使得内孔淬火组件5插设入内孔71内,平面淬火组件4靠近内孔71上表面的平面;再将第一电源连接板21和第二电源连接板22分别电连通电源的正负极,开始淬火作业;在淬火过程中,从进水口61进水沿导水管63流向出水口62,带走加热导线3产生的热量,保证加热导线不被烧化和有效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耕耘机用马蹄形拉杆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器本体(1),所述感应器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电源连接组件(2),所述感应器本体(1)远离所述电源连接组件(2)的一端设置有加热导线(3),所述加热导线(3)分别包括平面淬火组件(4)和内孔淬火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耕耘机用马蹄形拉杆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组件(2)包括第一电源连接板(21)和第二电源连接板(22),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板(21)和所述第二电源连接板(22)远离所述感应器本体(1)的一端分别电连接电源的正负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耕耘机用马蹄形拉杆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板(21)和所述第二电源连接板(2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板(23),两个所述固定板(23)之间设置有绝缘板 (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耕耘机用马蹄形拉杆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3)上开设有定位孔(231),所述定位孔(231)同时贯穿所述绝缘板(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耕耘机用马蹄形拉杆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淬火组件(4)包括第一半圆加热导线(41)、第二半圆加热导线(42)和U型导磁体(43),所述第一半圆加热导线(41)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半圆加热导线(42)的半径;
所述第一半圆加热导线(4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内孔淬火组件(5),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半圆加热导线(42),所述第二半圆加热导线(42)远离所述第一半圆加热导线(41)的一端通过所述感应器本体(1)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连接板(22);
所述U型导磁体(43)镶嵌或者卡接在所述第一半圆加热导线(41)和所述第二半圆加热导线(42)上,且所述U型导磁体(43)位于所述第一半圆加热导线(41)或者所述第二半圆加热导线(42)远离所述内孔淬火组件(5)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耕耘机用马蹄形拉杆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淬火组件(5)包括第一环形加热导线(51)、第二环形加热导线(52)和多片L型导磁体(53),所述第一环形加热导线(51)的半径等于所述第二环形加热导线(52)的半径,且所述第一环形加热导线(51)和所述第二环形加热导线(52)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环形加热导线(5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半圆加热导线(41),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环形加热导线(52),所述第二环形加热导线(52)远离所述第一环形加热导线(51)的一端通过所述感应器本体(1)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板(21);
多片所述L型导磁体(53)的水平段(3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加热导线(51)和所述第二环形加热导线(52)相互远离的一侧,多片所述L型导磁体(53)的竖直段(3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加热导线(51)和所述第二环形加热导线(52)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耕耘机用马蹄形拉杆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加热导线(52)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板(21)之间的所述加热导线(3)依次包括竖直弯折段(31)和水平段(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耕耘机用马蹄形拉杆淬火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本体(1)和所述加热导线(3)内还设置有用于淬火作业中冷却作用的冷却组件(6),所述冷却组件(6)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源连接组件(2)上的进水口(61)和出水口(62),所述进水口(61)和所述出水口(62)沿所述感应器本体(1)连通有导水管(63)。
CN202020283429.7U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耕耘机用马蹄形拉杆淬火感应器 Active CN211689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3429.7U CN211689147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耕耘机用马蹄形拉杆淬火感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3429.7U CN211689147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耕耘机用马蹄形拉杆淬火感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89147U true CN211689147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80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83429.7U Active CN211689147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耕耘机用马蹄形拉杆淬火感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891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0799A (zh) * 2021-12-30 2022-05-13 上海赫丁格热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马蹄型工件淬火用定位工装
CN114561514A (zh) * 2022-03-04 2022-05-31 徐州徐工履带底盘有限公司 淬火感应器和淬火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0799A (zh) * 2021-12-30 2022-05-13 上海赫丁格热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马蹄型工件淬火用定位工装
CN114480799B (zh) * 2021-12-30 2024-01-09 上海赫丁格热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马蹄型工件淬火用定位工装
CN114561514A (zh) * 2022-03-04 2022-05-31 徐州徐工履带底盘有限公司 淬火感应器和淬火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89147U (zh) 一种耕耘机用马蹄形拉杆淬火感应器
CN106811580B (zh) 一种h13热作模具钢的球化退火工艺
CN100425708C (zh) 混凝土输送管生产工艺
CN112437710B (zh) 钢板、拼焊坯料、热压成型品、钢管、中空状淬火成型品、它们的制造方法
CN204747697U (zh) 一种采用sma金属工具电极电解加工弯曲深小孔的装置
CN110193580A (zh) 一种h13材料锻造模具工艺
CN105834347A (zh) 一种利用径向精锻机控温控锻间歇性锻造的方法
CN106637070A (zh) 一种农用触土部件的表面耐磨强化处理方法
CN101524813B (zh) 摩托车曲柄锻件余热调质工艺
CN207062336U (zh) 一种用于三球销式万向节壳的感应热处理淬火设备
CN102489803B (zh) 一种多锥度内孔电解加工装置
CN211645317U (zh) 一种拨动式旋转端盖凹槽淬火感应器
EP4029622A1 (en) Forming and processing method
CN102409284B (zh) 液压马达输出轴离子渗氮工艺方法
CN105312854A (zh) 用于冶金热轧机牌坊耐磨板的制备方法
CN209531815U (zh) 一种连续多次循环自阻加热及冷却装置
KR101638945B1 (ko) 브레이커용 치즐 및 그 제조방법
RU2563696C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пластинчатого молотка кормодробилки
CN207276672U (zh) 一种用于调心滚子轴承内圈感应加热的感应装置
CN102632317A (zh) 高强度调质钢焊条电弧焊方法
CN218093396U (zh) 一种新型污泥泵用耐磨板
CN112372120A (zh) 一种适用于1000MPa级高强钢的焊条电弧焊焊接工艺
CN107988459B (zh) 一种灰铁机床导轨的强化方法
SU1694684A1 (ru) Сталь
CN102127799B (zh) 电化学清理盐浴炉电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