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76510U - 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76510U
CN211676510U CN201922022730.2U CN201922022730U CN211676510U CN 211676510 U CN211676510 U CN 211676510U CN 201922022730 U CN201922022730 U CN 201922022730U CN 211676510 U CN211676510 U CN 211676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water
filtering
pipe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2273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e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Te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Te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Te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2273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76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76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76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器领域,尤其是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针对普通的加湿器并没有空气过滤的效果,而越发严重的空气污染也是不容乐观,因此部分家庭还增加了空气净化装置,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两台设备占用的空间大,增加了购置和维护的费用,耗电量增加,不利于节能减排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电动机和水箱,所述电动机和所述水箱均水平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水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水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过滤装置,且过滤装置将水箱由上到下分割成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本实用新型使得进入过滤箱的水得到更进一步的过滤,从而得到从出水口出来的水干净卫生,便于人们使用,节能环保,实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
背景技术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室内开暖气或者空调的时候更是降低了室内的空气湿度。因此,为了提升室内的空气湿度,减少人体的不适,需要增加空气湿度,各种加湿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普通的加湿器并没有空气过滤的效果,而越发严重的空气污染也是不容乐观,因此部分家庭还增加了空气净化装置,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两台设备占用的空间大,增加了购置和维护的费用,耗电量增加,不利于节能减排。
为此,需要设计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普通的加湿器并没有空气过滤的效果,而越发严重的空气污染也是不容乐观,因此部分家庭还增加了空气净化装置,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净化,两台设备占用的空间大,增加了购置和维护的费用,耗电量增加,不利于节能减排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包括电动机和水箱,所述电动机和所述水箱均水平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水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水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过滤装置,且过滤装置将水箱由上到下分割成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所述第一过滤腔右侧连通有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过滤腔通过右侧设置的连通管与过滤箱连通,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过滤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净化装置,且净化装置将过滤箱从左到右分割成第三过滤腔和第四过滤腔,所述第三过滤腔的底部连通有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四过滤腔的右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网和矩形固定框,所述第一过滤网固定安装在所述矩形固定框内,所述矩形固定框上交叉设置有两根加强条,当使用水泵,水较清洁时,水从进水管进入水箱,打开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第一排污管可直接当出水管使用,水从第一排污管抽出;水中带有少量杂质时,先关闭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打开第三阀门,第二排污管可直接当出水管使用,水经过过滤装置从第二排污管抽出,然后从第一排污管清理第一过滤腔内的杂质;水中带有大量杂质时,关闭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关闭第三阀门,打开第四阀门,水经过过滤装置和净化装置从出水管抽出,然后从第一排污管清理第一过滤腔内的杂质,从第二排污管清理第三过滤腔内的杂质,当水流量较大而且水中的杂质较多时,防止第一过滤网被损毁,两根加强条的设置使得过滤装置更加稳固。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的外部固定安装防水盖。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所述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污管和所述出水管出口均设置有帽盖,当不使用水泵时,防止有杂质进入水箱和过滤箱,导致水泵运作不佳,甚至损坏电动机。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和所述第三过滤网的孔径依次减小,分层清理水中的杂质,得到更加清洁的水。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梯台形。
优选的,所述净化装置包括两个基座,两个基座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且所述第二过滤网和所述第三过滤网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空隙内填充有活性炭,使得进入过滤箱的水得到更进一步的过滤,从而得到从出水口出来的水干净卫生,便于人们使用,节能环保,实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先通过设置过滤装置,使水从进水口进入水泵之前就能进行过滤处理,此时第一过滤网隔绝了杂质,有效保护了电动机的使用寿命,然后通过设置净化装置,使得进入过滤箱的水得到更进一步的过滤,从而得到从出水口出来的水干净卫生,便于人们使用,节能环保,实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当使用水泵,水较清洁时,水从进水管进入水箱,打开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第一排污管可直接当出水管使用,水从第一排污管抽出;水中带有少量杂质时,先关闭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打开第三阀门,第二排污管可直接当出水管使用,水经过过滤装置从第二排污管抽出,然后从第一排污管清理第一过滤腔内的杂质;水中带有大量杂质时,关闭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关闭第三阀门,打开第四阀门,水经过过滤装置和净化装置从出水管抽出,然后从第一排污管清理第一过滤腔内的杂质,从第二排污管清理第三过滤腔内的杂质,当水流量较大而且水中的杂质较多时,防止第一过滤网被损毁,两根加强条的设置使得过滤装置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的过滤装置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的净化装置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的第二过滤网结构俯视图。
图中:1电动机、2水箱、3第一过滤腔、4第二过滤腔、5过滤装置、6进水口、7第一排污口、8连通管、9第二排污口、10出水口、11第三过滤腔、12第四过滤腔、13第一阀门、14第二阀门、15第三阀门、16第四阀门、17过滤箱、18防水盖、19底座、20净化装置、51矩形固定框、52加强条、53第一过滤网、201基座、202第二过滤网、203第三过滤网、204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包括电动机1和水箱2,电动机1和水箱2均水平固定安装在底座19上,水箱2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6,水箱2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过滤装置5,且过滤装置5将水箱2由上到下分割成第一过滤腔3和第二过滤腔4,第一过滤腔3右侧连通有第一排污管7,第一排污管7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3,第二过滤腔4通过右侧设置的连通管8与过滤箱17连通,连通管8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4,过滤箱17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净化装置20,且净化装置20将过滤箱17从左到右分割成第三过滤腔11和第四过滤腔12,第三过滤腔11的底部连通有第二排污管9,第二排污管9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5,第四过滤腔12的右侧连通有出水管10,出水管10上设置有第四阀门16,过滤装置5包括第一过滤网53和矩形固定框51,第一过滤网53固定安装在矩形固定框51内,矩形固定框51上交叉设置有两根加强条52,当使用水泵,水较清洁时,水从进水管6进入水箱2,打开第一阀门13,关闭第二阀门14,第一排污管7可直接当出水管10使用,水从第一排污管7抽出;水中带有少量杂质时,先关闭第一阀门13,打开第二阀门14,打开第三阀门15,第二排污管9可直接当出水管10使用,水经过过滤装置5从第二排污管9抽出,然后从第一排污管7清理第一过滤腔3内的杂质;水中带有大量杂质时,关闭第一阀门13,打开第二阀门14,关闭第三阀门15,打开第四阀门16,水经过过滤装置5和净化装置20从出水管16抽出,然后从第一排污管7清理第一过滤腔3内的杂质,从第二排污管9清理第三过滤腔11内的杂质,当水流量较大而且水中的杂质较多时,防止第一过滤网53被损毁,两根加强条52的设置使得过滤装置5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中,电动机1的外部固定安装防水盖18。
本实用新型中,进水管6、第一排污管7、第二排污管9和出水管10出口均设置有帽盖21,当不使用水泵时,防止有杂质进入水箱2和过滤箱17,导致水泵运作不佳,甚至损坏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过滤网53、第二过滤网202和第三过滤网203的孔径依次减小,分层清理水中的杂质,得到更加清洁的水。
本实用新型中,底座19为梯台形。
本实用新型中,净化装置20包括两个基座201,两个基座201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网202和第三过滤网203,且第二过滤网202和第三过滤网203之间留有空隙204,空隙204内填充有活性炭,使得进入过滤箱17的水得到更进一步的过滤,从而得到从出水口10出来的水干净卫生,便于人们使用,节能环保,实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中,先通过设置过滤装置5,使水从进水口6进入水泵之前就能进行过滤处理,此时第一过滤网53隔绝了杂质,有效保护了电动机1的使用寿命,然后通过设置净化装置20,使得进入过滤箱17的水得到更进一步的过滤,从而得到从出水口10出来的水干净卫生,便于人们使用,节能环保,实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中,当使用水泵,水较清洁时,水从进水管6进入水箱2,打开第一阀门13,关闭第二阀门14,第一排污管7可直接当出水管10使用,水从第一排污管7抽出;水中带有少量杂质时,先关闭第一阀门13,打开第二阀门14,打开第三阀门15,第二排污管9可直接当出水管10使用,水经过过滤装置5从第二排污管9抽出,然后从第一排污管7清理第一过滤腔3内的杂质;水中带有大量杂质时,关闭第一阀门13,打开第二阀门14,关闭第三阀门15,打开第四阀门16,水经过过滤装置5和净化装置20从出水管16抽出,然后从第一排污管7清理第一过滤腔3内的杂质,从第二排污管9清理第三过滤腔11内的杂质,当水流量较大而且水中的杂质较多时,防止第一过滤网53被损毁,两根加强条52的设置使得过滤装置5更加稳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包括电动机(1)和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1)和所述水箱(2)均水平固定安装在底座(19)上,所述水箱(2)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6),所述水箱(2)的内腔固定安装有过滤装置(5),且过滤装置(5)将水箱(2)由上到下分割成第一过滤腔(3)和第二过滤腔(4),所述第一过滤腔(3)右侧连通有第一排污管(7),所述第一排污管(7)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3),所述第二过滤腔(4)通过右侧设置的连通管(8)与过滤箱(17)连通,所述连通管(8)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4),所述过滤箱(17)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净化装置(20),且净化装置(20)将过滤箱(17)从左到右分割成第三过滤腔(11)和第四过滤腔(12),所述第三过滤腔(11)的底部连通有第二排污管(9),所述第二排污管(9)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5),所述第四过滤腔(12)的右侧连通有出水管(10),所述出水管(10)上设置有第四阀门(16),所述过滤装置(5)包括第一过滤网(53)和矩形固定框(51),所述第一过滤网(53)固定安装在所述矩形固定框(51)内,所述矩形固定框(51)上交叉设置有两根加强条(52);所述净化装置(20)包括两个基座(201),两个基座(201)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网(202)和第三过滤网(203),且所述第二过滤网(202)和所述第三过滤网(203)之间留有空隙(204),所述空隙(204)内填充有活性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1)的外部固定安装防水盖(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6)、所述第一排污管(7)、所述第二排污管(9)和所述出水管(10)出口均设置有帽盖(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53)、所述第二过滤网(202)和所述第三过滤网(203)的孔径依次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9)为梯台形。
CN201922022730.2U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 Active CN211676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22730.2U CN211676510U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22730.2U CN211676510U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76510U true CN211676510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87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22730.2U Active CN211676510U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765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60526U (zh) 一种薄型双通道新风空气净化循环系统结构
CN204923233U (zh) 一种空气制水、加湿和净化一体化装置
CN105399234A (zh) 一种多功能家用净水机
CN215113009U (zh) 一种绿色建筑通气节能设备
CN211676510U (zh) 一种节能加湿过滤器
CN206786886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12691995U (zh) 一种多功能水洗式新风净化机
CN204648500U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203704181U (zh) 一种移动式空气净化器
CN207871821U (zh) 一种空气降尘装置
CN215627302U (zh) 一种环境治理用环保废水废气处理设备
CN110822612A (zh) 一种水滤式新风净化机
CN205909404U (zh) 空气净化器
CN108518770A (zh) 一种新型加湿型空气净化器
CN210528714U (zh) Mbr膜污水处理装置
CN212315796U (zh) 多级过滤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4990186B (zh) 窗式自然通风空气加湿器
CN209229906U (zh) 一种水雾空气净化主机
CN2861835Y (zh) 环保水冷设备
CN208730747U (zh) 一种车用空气净化装置
CN107789932A (zh) 空气清洗口罩
CN205807746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加湿器控制电路
CN206688440U (zh) 空气净化器
CN217734624U (zh) 一种基于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
CN205448052U (zh) 家用新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