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64596U - 起重机立柱组件及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起重机立柱组件及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64596U
CN211664596U CN202020240258.XU CN202020240258U CN211664596U CN 211664596 U CN211664596 U CN 211664596U CN 202020240258 U CN202020240258 U CN 202020240258U CN 211664596 U CN211664596 U CN 211664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t
crane
upright post
column
pull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402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江林
马胜
姜冠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402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64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64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64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起重机立柱组件及起重机,起重机包括上装吊臂,起重机立柱组件包括立柱和超起单元,超起单元包括桅杆和拉绳;桅杆的一端为安装在立柱上的立柱安装端、另一端为与拉绳连接的拉绳连接端,桅杆用于固定连接于立柱,且桅杆用于与立柱垂直设置并向立柱的左侧或者右侧延伸;拉绳的一端连接于拉绳连接端、另一端连接于上装吊臂与立柱顶端连接处的连接节上,上装吊臂安装于立柱的顶端;在立柱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超起单元,且位于立柱的左侧的超起单元与位于立柱的右侧的超起单元呈镜像对称设置。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起重机必须具备一定的抗风载能力的问题,提供一种起重机立柱组件及起重机。

Description

起重机立柱组件及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起重机立柱组件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吊装行业兴起,轮式起重机不断向超大吨位方向发展,超大吨位起重机主要用于风电行业施工,环境极其恶劣,经常出现飓风龙卷风,导致设备翻车,甚至是机毁人亡,所以起重机必须具备一定的抗风载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起重机必须具备一定的抗风载能力的问题,提供一种起重机立柱组件及起重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立柱组件,应用于起重机,所述起重机包括上装吊臂,所述起重机立柱组件包括立柱和超起单元,所述超起单元包括桅杆和拉绳;
所述桅杆的一端为安装在所述立柱上的立柱安装端、另一端为与所述拉绳连接的拉绳连接端,所述桅杆用于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且所述桅杆用于与所述立柱垂直设置并向所述立柱的左侧或者右侧延伸;
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拉绳连接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上装吊臂,所述上装吊臂安装于所述立柱的顶端;
在所述立柱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超起单元,且位于所述立柱的左侧的超起单元与位于所述立柱的右侧的超起单元呈镜像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超起单元还包括驱动油缸,所述立柱安装端与所述立柱铰接,所述驱动油缸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立柱、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桅杆,以通过所述驱动油缸带动所述桅杆运动,并通过所述驱动油缸使所述桅杆与所述立柱垂直设置并固定连接。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驱动油缸实现桅杆的拉绳连接端远离立柱,并使桅杆展开,或者实现拉绳连接端靠近立柱,使桅杆靠近立柱处于折叠状态,进而实现桅杆的展开和折叠,特别是配合控制系统使用,能够实现桅杆的自动展开和折叠,进而实现起重机的快速转场,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地,在所述拉绳连接端安装有卷扬机,所述拉绳安装于所述卷扬机且所述卷扬机具有拉绳锁止机构。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卷扬机,使拉绳能够随着立柱的长度变化时,以及在桅杆展开或折叠时,变化自身长度,并在施工时锁定拉绳长度,减少人员操作,提高拉绳收放的自动化程度,进而实现起重机的超起张紧及方便转场,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地,所述超起单元还包括拉板,所述拉板的一端为安装于所述拉绳连接端的固定端、另一端为用于与所述立柱的底端连接的作用端。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拉板,使拉板、桅杆和立柱形成新的受力结构,使拉板与拉绳一同分担上装吊臂所承受的风载,提高起重机的抗风载能力。
可选地,所述超起单元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立柱的导轨,所述导轨在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所述拉板与所述拉绳连接端铰接,所述作用端与所述导轨在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上滑动配合。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桅杆展开或者折叠时,作用端沿滑轨滑动,以适应桅杆的动作,实现拉板的自动收放,进而实现起重机的快速转场,提高工作效率;作用端位于立柱的底端时,作用端可以与立柱的底端抵接或者可拆卸地连接,在拉板分担风载时,使作用端与立柱的底端产生作用力。
可选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立柱的底端的拉板支座,所述拉板支座用于与所述作用端可拆卸地连接。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拉板与拉板支座之间的可拆卸地连接,可使拉板与拉板支座之间产生拉力和/或压力作用;当拉板与拉板基座之间采用电控锁紧机构时,能够实现拉板收放过程拉板与拉板支座之间的快速拆装,提高拉板收放的效率,进而实现起重机的快速转场,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地,在所述拉板支座上安装有用于与所述作用端相互作用的力传感器。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力传感器能够采集拉板的受力情况,并可以与配套的控制器通信连接,监控整个超起的受力状态,根据采集到的力的数据可以对异常情况作出安全保护判断或提示,进一步的可以换算侧向载荷的大小,即可根据当前风载和拉板受力情况确定进一步操作策略。
可选地,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安装于所述立柱上,所述桅杆安装于所述基座上。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制造起重机立柱组件时,可先将各桅杆安装在基座上,再将基座和各桅杆作为整体结构安装于立柱,相对于将各桅杆分别安装于立柱,安装更加方便。
可选地,所述基座安装于所述立柱的前侧。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现有起重机的立柱的后方一般安装有拉板张紧机构,将基座安装于立柱的前侧,则可减小桅杆在展开和收起过程中与拉板张紧机构碰撞的可能,进而提高起重机使用的安全性。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车体、上装吊臂和上述的起重机立柱组件,所述起重机立柱组件安装于所述车体,所述上装吊臂安装于所述立柱的顶端且与所述拉绳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起重机立柱组件及起重机,使拉绳、立柱和桅杆之间形成较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当立柱顶端的上装吊臂结构承受从左侧或右侧的风载时,该侧拉绳被拉紧,分担一部分风载,进而提高起重机整体抗风载的能力,降低上装吊臂在风载作用下折断的风险;同时,在左右两侧拉绳的作用下,提高了立柱三角结构稳定性,同时能够降低上装吊臂在风载作用下晃动的幅度,提高施工过程中起重机的稳定性。
本申请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超起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超起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上装吊臂;
200-起重机立柱组件;
200a-立柱;
210-拉绳;
220-卷扬机;
230-拉板;
240-力传感器;
250-拉板支座;
260-桅杆;
270-基座;
280-驱动油缸;
290-导轨;
300-拉板张紧机构;
400-车体;
410-车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立柱组件200,应用于起重机,起重机包括上装吊臂100,起重机立柱组件200包括立柱200a和超起单元,超起单元包括桅杆260和拉绳210;
桅杆260的一端为安装在立柱200a上的立柱安装端、另一端为与拉绳210连接的拉绳连接端,桅杆260用于固定连接于立柱200a,且桅杆260用于与立柱200a垂直设置并向立柱200a的左侧或者右侧延伸;
拉绳210的一端连接于拉绳连接端、另一端连接于上装吊臂100,具体地,另一端连接于上装吊臂100与立柱200a顶端连接处的连接节上,上装吊臂100安装于立柱200a的顶端;
在立柱200a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超起单元,且位于立柱200a的左侧的超起单元与位于立柱200a的右侧的超起单元呈镜像对称设置。
对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做如下说明,起重机立柱组件200安装于起重机的车体时,立柱200a面处于竖直状态时,立柱200a面向车体400的车头410的一侧为前侧,立柱200a面向车体400的车尾的一侧为后侧,左侧和右侧分别为从车尾看向车头410时车体400的左侧和右侧。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拉绳210优选为钢丝绳。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起重机立柱组件200,使拉绳210、立柱200a和桅杆260之间形成较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当立柱200a顶端的上装吊臂100结构承受从左侧或右侧的风载时,该侧拉绳210被拉紧,分担一部分风载,进而提高起重机整体抗风载的能力,降低上装吊臂100在风载作用下折断的风险,还能够提高立柱200a承受风载和抗弯的能力;同时,在左右两侧拉绳210的作用下,提高了立柱三角结构稳定性,同时能够降低上装吊臂100在风载作用下晃动的幅度,提高施工过程中起重机的稳定性。
可选地,超起单元还包括驱动油缸280,立柱安装端与立柱200a铰接,驱动油缸280的一端连接于立柱200a、另一端连接于桅杆260,以通过驱动油缸280带动桅杆260运动,并通过驱动油缸280使桅杆260与立柱200a垂直设置并固定连接。通过驱动油缸280实现桅杆260的拉绳连接端远离立柱200a,并使桅杆260展开,或者实现拉绳连接端靠近立柱200a,使桅杆260靠近立柱200a处于折叠状态,进而实现桅杆260的展开和折叠,特别是配合控制系统使用,能够实现桅杆260的自动展开和折叠,进而实现起重机的快速转场,提高工作效率。驱动油缸280可以位于立柱安装端的上方,也可以位于立柱安装端的下方。当然,桅杆260也可以不通过驱动油缸280保持固定和垂直,而是直接固定在立柱200a上。
可选地,在拉绳连接端安装有卷扬机220,拉绳210安装于卷扬机220且卷扬机220具有拉绳锁止机构。通过采用卷扬机220,使拉绳210能够随着立柱200a的长度变化时,以及在桅杆260展开或折叠时,变化自身长度,并在施工时锁定拉绳210长度,减少人员操作,提高拉绳210收放的自动化程度,进而实现起重机的快速转场,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地,超起单元还包括拉板230,拉板230的一端为安装于拉绳连接端的固定端、另一端为用于与立柱200a的底端连接的作用端。通过设置拉板230,使拉板230、桅杆260和立柱200a形成新的受力结构,使拉板230与拉绳210一同分担上装吊臂100所承受的风载,提高起重机的抗风载能力。
可选地,超起单元还包括安装于立柱200a的导轨290,导轨290在立柱200a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拉板230与拉绳连接端铰接,作用端与导轨290在立柱200a的长度方向上滑动配合。在桅杆260展开或者折叠时,作用端沿滑轨滑动,以适应桅杆260的动作,实现拉板230的自动收放,进而实现起重机的快速转场,提高工作效率;作用端位于立柱200a的底端时,作用端可以与立柱200a的底端抵接或者可拆卸地连接,在拉板230分担风载时,使作用端与立柱200a的底端产生作用力。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起重机立柱组件200,还包括安装于立柱200a的底端的拉板支座250,拉板支座250用于与作用端可拆卸地连接。拉板230与拉板支座250之间的可拆卸地连接,可使拉板230与拉板支座250之间产生拉力和/或压力作用;当拉板230与拉板230基座之间采用电控锁紧机构时,能够实现拉板230收放过程拉板230与拉板支座250之间的快速拆装,提高拉板230收放的效率,进而实现起重机的快速转场,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地,在拉板支座250上安装有用于与作用端相互作用的力传感器240。力传感器240能够采集拉板230的受力情况,并可以与配套的控制器通信连接,监控整个超起的受力状态,根据采集到的力的数据可以对异常情况作出安全保护判断或提示,进一步的可以换算侧向载荷的大小,即可根据当前风载和拉板230受力情况确定进一步操作策略。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起重机立柱组件200,还包括基座270,基座270安装于立柱200a上,桅杆260安装于基座270上。在制造起重机立柱组件200时,可先将各桅杆260安装在基座270上,再将基座270和各桅杆260作为整体结构安装于立柱200a,相对于将各桅杆260分别安装于立柱200a,安装更加方便。
可选地,基座270安装于立柱200a的前侧。现有起重机的立柱200a的后方一般安装有拉板张紧机构300,将基座270安装于立柱200a的前侧,则可减小桅杆260在展开和收起过程中与拉板张紧机构300碰撞的可能,进而提高起重机使用的安全性。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车体400、上装吊臂100和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起重机立柱组件200,起重机立柱组件200安装于车体400,上装吊臂100安装于立柱200a的顶端且与拉绳210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起重机,采用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起重机立柱组件200,使拉绳210、立柱200a和桅杆260之间形成较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当立柱200a顶端的上装吊臂100结构承受从左侧或右侧的风载时,该侧拉绳210被拉紧,分担一部分风载,进而提高起重机整体抗风载的能力,降低上装吊臂100在风载作用下折断的风险;同时,在左右两侧拉绳210的作用下,还能够降低上装吊臂100在风载作用下晃动的幅度,提高施工过程中起重机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起重机立柱组件,应用于起重机,所述起重机包括上装吊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立柱组件包括立柱和超起单元,所述超起单元包括桅杆和拉绳;
所述桅杆的一端为安装在所述立柱上的立柱安装端、另一端为与所述拉绳连接的拉绳连接端,所述桅杆用于固定连接于所述立柱,且所述桅杆用于与所述立柱垂直设置并向所述立柱的左侧或者右侧延伸;
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拉绳连接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上装吊臂,所述上装吊臂安装于所述立柱的顶端;
在所述立柱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超起单元,且位于所述立柱的左侧的超起单元与位于所述立柱的右侧的超起单元呈镜像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立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起单元还包括驱动油缸,所述立柱安装端与所述立柱铰接,所述驱动油缸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立柱、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桅杆,以通过所述驱动油缸带动所述桅杆运动,并通过所述驱动油缸使所述桅杆与所述立柱垂直设置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立柱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绳连接端安装有卷扬机,所述拉绳安装于所述卷扬机且所述卷扬机具有拉绳锁止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立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起单元还包括拉板,所述拉板的一端为安装于所述拉绳连接端的固定端、另一端为用于与所述立柱的底端连接的作用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重机立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起单元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立柱的导轨,所述导轨在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所述拉板与所述拉绳连接端铰接,所述作用端与所述导轨在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上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立柱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立柱的底端的拉板支座,所述拉板支座用于与所述作用端可拆卸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重机立柱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板支座上安装有用于与所述作用端相互作用的力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立柱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安装于所述立柱上,所述桅杆安装于所述基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起重机立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安装于所述立柱的前侧。
10.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上装吊臂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重机立柱组件,所述起重机立柱组件安装于所述车体,所述上装吊臂安装于所述立柱的顶端且与所述拉绳连接。
CN202020240258.XU 2020-03-02 2020-03-02 起重机立柱组件及起重机 Active CN211664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0258.XU CN211664596U (zh) 2020-03-02 2020-03-02 起重机立柱组件及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0258.XU CN211664596U (zh) 2020-03-02 2020-03-02 起重机立柱组件及起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64596U true CN211664596U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41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40258.XU Active CN211664596U (zh) 2020-03-02 2020-03-02 起重机立柱组件及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645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32204C2 (ru) Расширитель оттяжек для подъемного крана, содержащий его кран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наладки
CN101759105A (zh) 悬臂起重机运输系统以及使用该系统的起重机
BRPI1001533A2 (pt) Escora principal da lança de dobramento e tampas de escora gornidas transportáveis
CN201301180Y (zh) 伸缩臂用超起装置及伸缩臂式起重机
CN102674172A (zh) 超起装置及其张角控制装置、包含该超起装置的起重机
CN211664596U (zh) 起重机立柱组件及起重机
CN201214598Y (zh) 动臂式组塔专用塔式起重机
CN114655901A (zh) 悬挂式单轨施工车作业平台
CN107140557B (zh) 风电专用臂架结构及起重机
CN111217255A (zh) 起重机立柱组件及起重机
CN212315380U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可升降桅杆装置
JP2726239B2 (ja) ジブクレーンに於けるリヤポスト支持ケーブルの組付け方法
CN113511596B (zh) 一种飞机座椅、座舱盖通用吊车
CN210915059U (zh) 一种起重机起重臂加强防护装置
CN210001478U (zh) 臂架组件及起重机
CN111704049A (zh) 起重臂及起重机
CN218371625U (zh) 一种可折转辅助挂索装置
CN2292782Y (zh) 塔式起重混凝土布料两用机
JP2001302181A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のジブ張出格納装置
JP3149118U (ja) ジブクレーン
CN110844801B (zh) 用于架设悬索桥主梁的分体式缆载吊机
CN211998486U (zh) 一种可收折的小型移动式起吊装置
CN111960300B (zh) 臂架结构和起重设备
CN217106846U (zh) 共用起升大绳的双绳系旋升式井架底座
CN216638742U (zh) 一种内置两单级油缸的伸缩臂架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