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64511U - 一种轿厢电梯吊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轿厢电梯吊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64511U
CN211664511U CN202020103297.5U CN202020103297U CN211664511U CN 211664511 U CN211664511 U CN 211664511U CN 202020103297 U CN202020103297 U CN 202020103297U CN 211664511 U CN211664511 U CN 211664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frame
driving rod
outer window
actuating lev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0329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家庆
张建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ngguang Elevator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ngguang Elevator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ngguang Elevator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ngguang Elevator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0329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64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64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64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轿厢电梯吊顶,其包括连接框和吊顶,吊顶的中心处开设有逃生口,逃生口上安装有外窗框,外窗框内卡接有内窗框,外窗框与内窗框之间设有触发组件,触发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和触发绳,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的中心处交叉设置,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的交叉处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第一驱动杆的上端与外窗框的内侧壁铰接,第一驱动杆的下端与内窗框的内侧壁铰接,第二驱动杆的上端与外窗框的内侧壁铰接,第二驱动杆的下端与内窗框的内侧壁铰接,触发绳掉设于所述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的交叉处;外窗框的框壁上设有抵接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不需要拆卸吊顶,进一步缩短逃生人员的逃生时间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轿厢电梯吊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吊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轿厢电梯吊顶。
背景技术
高档的轿厢电梯为了追求美观并满足灯具安装的需要,在电梯内部安装有装饰吊顶。吊顶一般设置在电梯轿厢顶部,与轿顶板或轿厢壁连接,照明灯具安装在吊顶。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2379563U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吊顶,包括矩形框、设置在所述矩形框中的横向支撑条和纵向支撑条、四块吊顶板,所述横向支撑条和纵向支撑条相垂直交叉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矩形框相对两边的中间部位上,所述纵向支撑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矩形框另外相对两边的中间部位上,所述矩形框的内部被所述横向支撑条和所述纵向支撑条分隔为四个独立的空间,所述四块吊顶板分别遮盖住所述四个独立的空间,每块所述吊顶板上均开设有一个大方孔和一个小方孔,所述大方孔均靠近所述矩形框的中心设置,所述小方孔均靠近所述矩形框的顶点设置,所述四块吊顶板上的大方孔中,位于所述横向支撑条两侧的大方孔根据该横向支撑条对称设置,位于所述纵向支撑条两侧的大方孔根据该纵向支撑条对称设置,所述四块吊顶板上的小方孔中,位于所述横向支撑条两侧的小方孔根据该横向支撑条对称设置,位于所述纵向支撑条两侧的小方孔根据该纵向支撑条对称设置。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安装了电梯吊顶后,对于电梯的逃生通道影响较大,当出现紧急状况,需要使用到逃生通道时,需要拆下吊顶,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轿厢电梯吊顶,其具有操作简单、不需要拆卸吊顶,进一步缩短逃生人员的逃生时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轿厢电梯吊顶,包括安装于轿厢顶部的连接框,所述连接框中安插有吊顶,所述吊顶的中心处开设有逃生口,所述逃生口的口壁上安装有外窗框,所述外窗框内卡接有内窗框,所述外窗框与所述内窗框之间设有用于触发内窗框向下移动的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和触发绳,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中心处交叉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杆与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交叉处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上端与外窗框的内侧壁铰接,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下端与内窗框的上侧壁铰接,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上端与外窗框的内侧壁铰接,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下端与内窗框的上侧壁铰接,所述触发绳吊设于所述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的交叉处;所述外窗框的下侧壁上设有用于抵接内窗框的抵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梯出现故障时,电梯内部的逃生人员可以拉动触发绳,从而将拽动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将内窗框朝下移动,从而将内窗框下移,致使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接近平行,从而逃生人员踩着内窗框朝向外窗框的方向爬去,逃生人员从而从外窗框逃生至逃生口,该过程操作简单、不需要拆卸吊顶,进一步缩短逃生人员的逃生时间。抵接组件用于进一步固定内窗框,当发生意外时避免内窗框从外窗框中掉落,从而危及电梯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窗框内侧壁上、内窗框靠近外窗框的上侧壁均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沿外窗框内侧壁、内窗框靠近外窗框的上侧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轨上开设有滑移槽,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上端、第二驱动杆的下端均设有滑移块,所述滑移槽与所述滑轨滑移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拉触发绳时,第一驱动杆的上端、第二驱动杆的下端沿滑移槽的长度方向滑移,从而导向第一驱动杆的上端、第二驱动杆的下端的滑移方向,即可牵引内窗框能够稳定的向下移动,避免出现内窗框下移过程中出现突发现象,从而危及电梯内部人员的生命,进一步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移槽的截面呈T形设置,所述滑移块与所述滑移槽相互配合设置,所述滑移块沿所述滑移槽的长度方向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形设置的滑移块将与滑移槽更加稳固的配合,从而保证第一驱动杆的上端、第二驱动杆的下端与滑轨的长度方向滑移的稳固性,即可保证内窗框的向下移动的稳固性,从而保证了逃生人员的逃生。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接组件包括连接轴和扭簧,所述连接轴设置于所述外窗框的下侧壁上,所述连接轴水平设置,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外窗框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窗框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轴用于安装扭簧,扭簧用于抵接内窗框,从而将内窗框抵接在外侧框内,从而进一步提高内窗框与外窗框之间的稳固性,从而保证电梯内部人员的生命安全;当逃生人员逃生时,往下拉动触发绳,驱动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向下移动时,当拉动的触发绳的作用力大于扭簧抵接内窗框的力时,从而将扭簧出现旋转,即可将内窗框打开,该操作过程简单、便于逃生人员使用,即可缩短逃生时间,提高逃生人员的生还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窗框的框口中设有承载板,所述内窗框的两侧设有移动槽,所述承载板插接于所述移动槽中,所述内窗框的一端开设有移动孔,所述承载板靠近移动孔一端的侧边与所述移动孔的孔径尺寸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板用于防护电梯外部的杂质进入电梯内部,从而保护电梯内部人员的人身安全;当逃生时,推动承载板沿移动槽的长度方向滑移到移动孔中,从而将承载板推出内窗框外,从而逃生人员从内窗框中穿过,逃入至逃生通道中,缩短逃生时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载板的靠近内窗框的上侧壁上开设有格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格栅用于通风,保证电梯内部氧气的供应,以及进一步增强了吊顶空间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窗框远离内窗框的上侧壁上设有两个安装钩,所述安装钩钩设有软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钩用于吊设软梯,从而方便逃生人员爬到逃生口处,即可缩短逃生时间,即可提高逃生人员的生还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载板的下侧壁上设有推动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棱便于逃生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推动承载板,从而节省更多的时间进行逃生,进一步提高逃生人员的生还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和触发绳的设置,使得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不需要拆卸吊顶,进一步缩短逃生人员的逃生时间;
2.通过承载板、移动槽、移动孔、格栅和软梯的设置,打开内窗框的过程简单,进一步缩短逃生时间,保证逃生人员的在逃生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抵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触发组件、外窗框与内窗框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连接框;2、吊顶;3、逃生口;4、外窗框;5、内窗框;6、抵接组件;7、连接轴;8、扭簧;9、触发组件;10、第一驱动杆;11、第二驱动杆;12、触发绳;13、滑轨;14、滑移槽;15、滑移块;16、移动槽;17、承载板;18、移动孔;19、格栅;20、推动棱;21、安装钩;22、软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轿厢电梯吊顶,包括安装于轿厢顶部的连接框1,连接框1中安装有吊顶2,吊顶2的中心相互开设有逃生口3,逃生口3的口壁固定安装有外窗框4,外窗框4的内侧壁中卡接有内窗框5,内窗框5的外侧壁的尺寸与外窗框4的内侧壁的尺寸一致,外窗框4的框壁上设置有用于抵接内窗框5的抵接组件6(参考图3),从而将内窗框5抵接在外窗框4中。
参照图2和图3,抵接组件6包括连接轴7和扭簧8,连接轴7设置有六个,六个连接轴7均匀分布于外窗框4的两侧下框壁上,且连接轴7的长度方向与外窗框4的框壁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扭簧8设置有六个,六个扭簧8对应套设于六个对应的连接轴7上,扭簧8的一端与外窗框4的下框壁抵接,扭簧8的另一端与内窗框5的下框壁抵接,从而将内窗框5进一步的固定在外窗框4内。
参照图4和图5,外窗框4与内窗框5之间设有用于触发内窗框5向下移动的触发组件9,触发组件9设置有四个,每个触发组件9对应一个外窗框4与内窗框5的框边。触发组件9包括第一驱动杆10、第二驱动杆11和触发绳12;外窗框4的内侧壁上、内窗框5靠近外窗框4的侧壁上均设有滑轨13,滑轨13的长度方向沿外窗框4的内侧壁、内窗框5靠近外窗框4的上侧壁的长度方向设置,滑轨13上开设有滑移槽14,滑移槽14的长度方向沿滑轨13的长度方向设置,滑移槽14的截面呈“T”形设置;第一驱动杆10与第二驱动杆11的中心处相互交叉设置,第一驱动杆10与第二驱动杆11的交叉处贯穿有铰接轴,从而第一驱动杆10与第二驱动杆11的中心处铰接。第一驱动杆10的上端、第二驱动杆11的下端均设置有滑移块15且第一驱动杆10的上端、第二驱动杆11的下端均与滑移块15铰接,滑移块15截面呈“T”形设置,滑移槽14与滑移块15相互插接配合,滑移块15沿滑移槽14的长度方向滑移;第一驱动杆10的上端的滑移块15与外窗框4内侧壁上的滑轨13滑移连接,第一驱动杆10的下端与内窗框5上侧壁上的滑轨13铰接且该铰接端固定安装于内窗框5的交接处,第二驱动杆11的下端的滑移块15与内窗框5上侧壁上的滑移槽14滑移连接,第二驱动杆11的上端与外窗框4内侧壁上的滑轨13铰接且该铰接端固定于外窗框4的交接处。触发绳12设有四个,且吊设于每个第一驱动杆10、第二驱动杆11的交叉处;当电梯出现故障时,电梯内的人员将拉动触发绳12,将内窗框5往下移动。
参照图4,内窗框5相对应的内侧壁上且内侧壁开设有移动槽16,移动槽16的长度方向沿内窗框5的框边设置;相对的两个移动槽16中插设有承载板17,承载板17的两端与移动槽16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内窗框5一端的内侧壁贯穿有移动孔18,承载板17靠近移动孔18一端的侧边与移动孔18的孔径尺寸一致;将承载板17从内窗框5中移出时,驱动承载板17朝向移动孔18的方向滑移,承载板17的两端沿移动槽16的长度方向朝向移动孔18方向滑动,直至将承载板17从内窗框5中脱离。承载板17的侧面上靠近承载板17边缘处贯穿有格栅19,格栅19使得电梯内部与外界空气流通。承载板17远离外窗框4的侧面的一端设有推动棱20,从而方便电梯内的人员将承载板17推离内窗框5中。
参照图4,外窗框4远离内窗框5的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钩21,两个安装钩21均匀分布于外窗框4的外侧壁上,安装钩21钩设有软梯22,软梯22远离安装钩21的一端放置于承载板17上,软梯22的长度大于电梯的高度。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遇到电梯出现故障时,电梯内部的逃生人员拉动触发绳12,当触发绳12向下的拉力大于扭簧8的一端抵接于内窗框5抵接力时,从而使得扭簧8的一端远离内窗框5方向旋转移动;继续拉动触发绳12,从而驱动第一驱动杆10上端、第二驱动杆11的下端分别朝向第二驱动杆11的上端、第二驱动杆11的下端滑动,同时内窗框5慢慢往下移动;当第一驱动杆10与第二驱动杆11之间接近平行时,内窗框5处于最低处,即可停止拉动触发绳12;逃生人员推动承载板17,并使得承载板17朝向移动孔18的方向移动,直至将承载板17移出内窗框5中,同时软梯22从承载板17中掉落下来,逃生人员从内窗框5中穿过,从软梯22中攀爬到逃生口3处逃生。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轿厢电梯吊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轿厢顶部的连接框(1),所述连接框(1)中安插有吊顶(2),所述吊顶(2)的中心处开设有逃生口(3),所述逃生口(3)的口壁上安装有外窗框(4),所述外窗框(4)内卡接有内窗框(5),所述外窗框(4)与所述内窗框(5)之间设有用于触发内窗框(5)向下移动的触发组件(9),所述触发组件(9)包括第一驱动杆(10)、第二驱动杆(11)和触发绳(12),所述第一驱动杆(10)与所述第二驱动杆(11)的中心处交叉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杆(10)与所述第二驱动杆(11)的交叉处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10)的上端与外窗框(4)的内侧壁铰接,所述第一驱动杆(10)的下端与内窗框(5)的上侧壁铰接,所述第二驱动杆(11)的上端与外窗框(4)的内侧壁铰接,所述第二驱动杆(11)的下端与内窗框(5)的上侧壁铰接,所述触发绳(12)吊设于所述第一驱动杆(10)、第二驱动杆(11)的交叉处;所述外窗框(4)的下侧壁上设有用于抵接内窗框(5)的抵接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厢电梯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窗框(4)内侧壁上、内窗框(5)靠近外窗框(4)的上侧壁均设有滑轨(13),所述滑轨(13)的长度方向沿外窗框(4)内侧壁、内窗框(5)靠近外窗框(4)的上侧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轨(13)上开设有滑移槽(14),所述第一驱动杆(10)的上端、第二驱动杆(11)的下端均设有滑移块(15),所述滑移槽(14)与所述滑轨(13)滑移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轿厢电梯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槽(14)的截面呈T形设置,所述滑移块(15)与所述滑移槽(14)相互配合设置,所述滑移块(15)沿所述滑移槽(14)的长度方向滑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轿厢电梯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组件(6)包括连接轴(7)和扭簧(8),所述连接轴(7)设置于所述外窗框(4)的下侧壁上,所述连接轴(7)水平设置,所述扭簧(8)套设于所述连接轴(7)上,所述扭簧(8)的一端与外窗框(4)连接,所述扭簧(8)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窗框(5)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厢电梯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窗框(5)的框口中设有承载板(17),所述内窗框(5)的两侧设有移动槽(16),所述承载板(17)插接于所述移动槽(16)中,所述内窗框(5)的一端开设有移动孔(18),所述承载板(17)靠近移动孔(18)一端的侧边与所述移动孔(18)的孔径尺寸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轿厢电梯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7)的靠近内窗框(5)的上侧壁上开设有格栅(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厢电梯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窗框(4)远离内窗框(5)的上侧壁上设有两个安装钩(21),所述安装钩(21)钩设有软梯(2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轿厢电梯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7)的下侧壁上设有推动棱(20)。
CN202020103297.5U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轿厢电梯吊顶 Active CN211664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3297.5U CN211664511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轿厢电梯吊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3297.5U CN211664511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轿厢电梯吊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64511U true CN211664511U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39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03297.5U Active CN211664511U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轿厢电梯吊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64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8186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talling an elevator without machine room during construction of a building, and use of a hoisting machine
EP1982944A1 (en) Elevator car rescue device
CN109476460B (zh) 用于安全维护工作的电梯装置
US6318503B1 (en) Exterior emergency escape system for use on a multi-storied building
CN211945984U (zh) 一种防爆门式起重机
CN211664511U (zh) 一种轿厢电梯吊顶
JP2002020062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かご室装置
JP2000086109A5 (zh)
CN112794180A (zh) 用于施工电梯井的升降机及施工方案
CN116657866A (zh) 一种装配式装修吊顶用升降系统
US11292696B2 (en) Elevator car
CN112707283A (zh) 便于检修的电梯
CN210012462U (zh) 一种月光型电梯吊顶
CN210854885U (zh) 一种带安全气垫的乘客电梯
CN208394581U (zh) 一种电梯吊顶
CN114194968B (zh) 一种高速观光电梯安全保护装置
CN219751585U (zh) 可拆卸式装饰顶
CN2529999Y (zh) 折叠式防火帘
CN218581143U (zh) 一种建筑外墙可升降脚手架
CN215335994U (zh) 一种用于建筑电梯照明装置
CN211712401U (zh) 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电梯
CN213174732U (zh) 一种房建上用于高空施工的悬挂装置
CN219082970U (zh) 一种用于电梯吊顶的条形灯结构
CN219754423U (zh) 百叶窗帘及百叶窗
CN218117177U (zh) 一种爬架用导轨型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