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63322U - 脚动控制面板、驾驶舱室、脚动控制系统和脚控车辆 - Google Patents

脚动控制面板、驾驶舱室、脚动控制系统和脚控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63322U
CN211663322U CN201921566743.XU CN201921566743U CN211663322U CN 211663322 U CN211663322 U CN 211663322U CN 201921566743 U CN201921566743 U CN 201921566743U CN 211663322 U CN211663322 U CN 211663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button
control panel
operated control
ped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6674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长英
徐春升
董义兵
于海生
刘丹
孙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Dazhuang Uav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Zhuanglong UA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Zhuanglong UAV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Zhuanglong UA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6674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63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63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633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力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动控制面板、驾驶舱室、脚动控制系统和脚控车辆。该脚动控制面板,包括安装板件和转向踏板组件;安装板件用于设置在脚控车辆的驾驶舱室的底面上,转向踏板组件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板件上,且转向踏板组件用于连接脚控车辆的转向机构。该驾驶舱室、脚动控制系统和脚控车辆均包括该脚动控制面板。该脚动控制面板、驾驶舱室、脚动控制系统和脚控车辆,适合手或手臂残疾人士的驾驶需求;且转向踏板组件可以通过脚控转动,因而是一种简单灵敏的转向操控方式,也有利于提高驾驶员驾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脚动控制面板、驾驶舱室、脚动控制系统和脚控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力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动控制面板、驾驶舱室、脚动控制系统和脚控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的残疾人助力车,通常都是面向腿部残疾人士的,因而驾驶的操作控制也多在手部进行。这种残疾人助力车不能满足手或手臂残疾人士的出行助力需求,也就是说,目前尚缺乏面向手臂残疾人士的有效的助力车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动控制面板,以便于手臂残疾人士便于操控助力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驾驶舱室,以便于手臂残疾人士便于操控助力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动控制系统,以便于手臂残疾人士便于操控助力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控车辆,以便于提供一种适合手臂残疾人士操控的助力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动控制面板,用于车辆,包括安装板件和转向踏板组件;所述安装板件用于设置在所述脚控车辆的驾驶舱室的底面上,所述转向踏板组件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件上,且所述转向踏板组件用于连接所述脚控车辆的转向机构;
所述转向踏板组件包括踏板件和转盘件;
所述踏板件的顶表面设置有足部容纳槽,所述踏板件的底表面用于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件;
所述转盘件与所述安装板件能够转动地连接,且所述踏板件与所述转盘件的连接位置偏离于所述转盘件相对于所述安装板件的转动轴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安装板件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和第三板部;
在所述脚动控制面板的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和第三板部沿由左至右的方向顺次排布;
所述转向踏板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部;所述脚动控制面板还包括刹车踏板、电门踏板和辅助按钮组件,所述辅助按钮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板部,所述刹车踏板和所述电门踏板设置在所述第三板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辅助按钮组件包括示宽灯开关、远近光切换按钮、车门锁按钮、左车窗升降按钮、右车窗升降按钮和驻车按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辅助按钮组件还包括鸣笛按钮、档位调节按钮、转向灯按钮、电机开关、后视镜切换按钮和后视镜调节按钮;
所述档位调节按钮包括前进档位部、空挡档位部和后退档位部;所述后视镜切换按钮用于切换左后视镜控制模式和右后视镜控制模式;所述后视镜调节按钮用于在所述左后视镜控制模式下调整左后视镜的姿态或者用于在所述右后视镜控制模式下调整右后视镜的姿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鸣笛按钮、所述后视镜切换按钮和所述后视镜调节按钮均设置在所述第三板部;
所述档位调节按钮、所述转向灯按钮和所述电机开关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部。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舱室,包括驾驶舱本体和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脚动控制面板;
所述脚动控制面板位于所述驾驶舱本体内并设置在所述驾驶舱本体的底面上,所述脚动控制面板的前端高于所述脚动控制面板的后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驾驶舱室还包括座椅、安全围栏,所述座椅位于所述驾驶舱本体内并设置在所述驾驶舱本体的底面上,所述安全围栏能够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座椅的椅背上;
所述脚动控制面板位于所述座椅的前侧;所述脚动控制面板还包括安全围栏按钮,所述安全围栏按钮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件上,通过触动所述安全围栏按钮能够控制所述安全围栏升降。
基于上述第三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动控制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脚动控制面板。
基于上述第四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控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脚动控制面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动控制面板,包括安装板件和转向踏板组件。通过用于设置在脚控车辆的驾驶舱室的底面的安装板件,使该脚动控制面板的设置位置更加适合手或手臂残疾人士的驾驶需求。此外,通过在安装板件上设置可以通过脚控转动的转向踏板组件,可以使驾驶员通过简单的转动脚部的动作即可控制脚动车辆转向,由于转向操作较为频繁,因而提供一种简单灵敏的转向操控方式也有利于提高驾驶员驾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舱室,包括该脚动控制面板,能够实现上述脚动控制面板能够实现的所有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动控制系统,包括上述脚动控制面板,能够实现上述脚动控制面板能够实现的所有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控车辆,包括上述脚动控制面板,能够实现上述脚动控制面板能够实现的所有有益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脚动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驾驶舱室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驾驶舱室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脚动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脚动控制面板;10-安装板件;11-转向踏板组件;12-刹车踏板;120-踏板件;121-足部容纳槽;122-转盘件;13-电门踏板;14-示宽灯开关;15-远近光切换按钮;16-车门锁按钮;17-左车窗升降按钮;18- 右车窗升降按钮;19-驻车按钮;20-鸣笛按钮;21-档位调节按钮;22-转向灯按钮;23-电机开关;24-后视镜切换按钮;25-后视镜调节按钮;26-安全围栏按钮;3-脚控车辆;30-驾驶舱本体;31-座椅;32-安全围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脚动控制面板,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脚动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脚动控制面板用于脚动车辆。
参见图1并结合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脚动控制面板1,包括安装板件10和转向踏板组件11。
安装板件10用于设置在脚控车辆3的驾驶舱室的底面上,从而便于驾驶员通过脚部对安装板件10上的功能键进行操控以实现脚动驾驶。
可选地,安装板件10用于与驾驶舱室的底面一体成型,或用于通过螺钉、焊接等方式固定在车辆的驾驶舱室的底面。
转向踏板组件11能够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板件10上,且转向踏板组件 11用于连接脚控车辆3的转向机构,驾驶员通过转动脚部,即可转动转向踏板组件11,与此同时,通过转动转向踏板组件11即可触发车辆的转向机构,进而控制该车辆向相应的方向转向行驶。
本实施例中的脚动控制面板1,包括安装板件10和转向踏板组件11。通过用于设置在脚控车辆3的驾驶舱室的底面的安装板件10,使该脚动控制面板1的设置位置更加适合手或手臂残疾人士的驾驶需求。此外,通过在安装板件10上设置可以通过脚控转动的转向踏板,可以使驾驶员通过简单的转动脚部的动作即可控制脚动车辆转向,由于转向操作较为频繁,因而提供一种简单灵敏的转向操控方式也有利于提高驾驶员驾驶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转向踏板组件11包括踏板件120和转盘件 122;踏板件120的顶表面设置有足部容纳槽121,通过设置足部容纳槽121 便于驾驶员将脚部固定在踏板件120上,避免驾驶员的脚部从踏板件120 上意外滑脱,从而能够提高该脚动控制面板1在使用时的可操控性和安全性。
踏板件120的底表面用于固定连接转盘件122;转盘件122与安装板件10能够转动地连接,也就是说,当驾驶员的脚部控制踏板件120转动的时候,转盘件122会随踏板件120同时转动,进而可以通过转盘件122触动车辆的转向机构。
踏板件120与转盘件122的连接位置偏离于转盘件122相对于安装板件10的转动轴线,一方面,有利于降低驾驶员的脚部施力,另一方面,通过使踏板件120转动较小的角度,即可使转盘件122转动较大的角度,从而不仅可以节约转向控制空间,也有利于提高对于车辆的转向控制的灵活性。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安装板件10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和第三板部;在脚动控制面板1的使用状态下,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和第三板部沿由左至右的方向顺次排布,从而便于驾驶员通过左脚控制第一板部内的功能键,且便于驾驶员通过右脚控制第三板部内的功能键,因而可以在第一板部和第三板部内设置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功能键,并在第二板部内设置一些使用频率较低的功能键,可以根据驾驶员的习惯选择通过左脚或者右脚来控制第二板部内的功能键。
转向踏板组件11设置在第一板部,从而可以通过左脚控制转向踏板组件11。脚动控制面板1还包括刹车踏板12、电门踏板13和辅助按钮组件,辅助按钮组件设置在第二板部。刹车踏板12和电门踏板13设置在第三板部,驾驶员可以通过右脚控制刹车踏板12和电门踏板13,刹车踏板12用于控制车辆降速及刹车,电门踏板13用于控制车辆加速。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改变对于刹车踏板12和电门踏板13的踩踏程度,可以改变降速或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辅助按钮组件包括示宽灯开关14、远近光切换按钮15、车门锁按钮16、左车窗升降按钮17、右车窗升降按钮18、驻车按钮19。其中,远近光切换按钮15、车门锁按钮16、左车窗升降按钮 17、右车窗升降按钮18和驻车按钮19都采用现有的控制按钮。值得解释的是,驻车按钮19的作用与刹车踏板12的作用之间的区别在于,驻车按钮19用于控制车辆的辅助致动器。
可选地,安装板件10上还设置有照明灯,示宽灯开关14还用于控制踏板灯光,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示宽灯开关14同时控制照明灯和示宽灯的启闭,由于照明灯和示宽灯都是在夜间才需要开启的,所以可以同时设置。此外,为了提高驾驶安全性,通常建议驾驶员将车辆停在路边,再进行一些复杂的不常用的操作,那么就十分需要配合使用照明灯和示宽灯。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辅助按钮组件还包括鸣笛按钮20、档位调节按钮21、转向灯按钮22、电机开关23、后视镜切换按钮24和后视镜调节按钮25。
档位调节按钮21包括前进档位部、空挡档位部和后退档位部,其中,按压前进档位部可使脚控车辆3处于前进档位,按压空挡档位部可使脚控车辆3处于空挡,按压后退档位部可使脚控车辆3处于后退档位部。
后视镜切换按钮24用于切换左后视镜控制模式和右后视镜控制模式;后视镜调节按钮25用于在左后视镜控制模式下调整左后视镜的姿态或者用于在右后视镜控制模式下调整右后视镜的姿态。换句话说,在需要调节后视镜的姿态时,先通过后视镜切换按钮24确定需要调节的对象是左后视镜还是右后视镜,再通过后视镜调节按钮25调节对应的后视镜的姿态即可。
可选地,后视镜调节按钮25包括向上调节部、向下调节部、向左调节部和向右调节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鸣笛按钮20、后视镜切换按钮24和后视镜调节按钮25均设置在第三板部,从而便于通过驾驶员的右脚在来控制鸣笛或调节后视镜的姿态。
可选地,鸣笛按钮20设置在刹车踏板12的右侧,由于鸣笛按钮20的利用率较高,靠右侧边缘设置有利于提高鸣笛的便利性和及时性。
档位调节按钮21、转向灯按钮22和电机开关23均设置在第一板部,从而便于通过驾驶员的左脚在脚控车辆3的行进过程中调节档位、启闭转向灯或者控制脚控车辆3的电源启闭。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驾驶舱室,该实施例包括实施例一中的脚动控制面板,实施例一所公开的脚动控制面板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公开的脚动控制面板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驾驶舱室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驾驶舱室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为了更清楚地展示转向踏板组件的结构省略了驾驶舱室的部分结构。
结合图1和图4并参见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驾驶舱室,包括驾驶舱本体30和如实施例一中的脚动控制面板1。
脚动控制面板1位于驾驶舱本体30内并设置在驾驶舱本体30的底面上,脚动控制面板1的前端高于脚动控制面板1的后端。换句话说,脚动控制面板1呈倾斜状,更便于驾驶员进行操控。
本实施例中的驾驶舱室,包括上述脚动控制面板1,该脚动控制面板1 的设置位置更加适合手或手臂残疾人士的驾驶需求。且令脚动控制面板1 的前端高于脚动控制面板1的后端,有利于提高脚动控制面板1的可操控性。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驾驶舱室还包括座椅31、安全围栏32,座椅 31位于驾驶舱本体30内并设置在驾驶舱本体30的底面上,安全围栏32能够升降地设置在座椅31的椅背上。
可选地,安全围栏32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连接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U形部,U形部用于防护驾驶员身体的正前方,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用于从驾驶员身体的左右两侧由前至后延伸以连接座椅31。其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与座椅31枢接,或者,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地连接在座椅31上。
脚动控制面板1位于座椅31的前侧;脚动控制面板1还包括安全围栏按钮26,安全围栏按钮26设置在安装板上,通过触动安全围栏按钮26可以控制安全围栏32升降,从而驾驶员通过操控安全围栏按钮26,即可使用安全围栏32来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或者可以通过操控安全围栏按钮26 来解除安全围栏32对于驾驶员的保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手动系安全带的操作,通过配合使用安全围栏32和安全围栏按钮26更适合不便手动操作的驾驶员使用,从而提高了对于驾驶员保护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的驾驶舱室具有实施例一中的脚动控制面板的优点,实施例一所公开的脚动控制面板的优点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脚动控制系统,该实施例包括实施例一中的脚动控制面板,实施例一所公开的脚动控制面板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公开的脚动控制面板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脚动控制系统,包括实施例一中的脚动控制面板。
本实施例中的脚动控制系统具有实施例一中的脚动控制面板的优点,实施例一所公开的脚动控制面板的优点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脚控车辆,该实施例包括实施例一种的脚动控制面板,实施例一所公开的脚动控制面板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以公开的脚动控制面板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脚控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至图3并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脚控车辆3,包括实施例一中的脚动控制面板1。
本实施例中的脚控车辆具有实施例一中的脚动控制面板的优点,实施例一所公开的脚动控制面板的优点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9)

1.一种脚动控制面板,用于脚控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件和转向踏板组件;所述安装板件用于设置在所述脚控车辆的驾驶舱室的底面上,所述转向踏板组件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件上,且所述转向踏板组件用于连接所述脚控车辆的转向机构;
所述转向踏板组件包括踏板件和转盘件;
所述踏板件的顶表面设置有足部容纳槽,所述踏板件的底表面用于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件;
所述转盘件与所述安装板件能够转动地连接,且所述踏板件与所述转盘件的连接位置偏离于所述转盘件相对于所述安装板件的转动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动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件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和第三板部;
在所述脚动控制面板的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和第三板部沿由左至右的方向顺次排布;
所述转向踏板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部;所述脚动控制面板还包括刹车踏板、电门踏板和辅助按钮组件,所述辅助按钮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板部,所述刹车踏板和所述电门踏板设置在所述第三板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动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按钮组件包括示宽灯开关、远近光切换按钮、车门锁按钮、左车窗升降按钮、右车窗升降按钮和驻车按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动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按钮组件还包括鸣笛按钮、档位调节按钮、转向灯按钮、电机开关、后视镜切换按钮和后视镜调节按钮;
所述档位调节按钮包括前进档位部、空挡档位部和后退档位部;所述后视镜切换按钮用于切换左后视镜控制模式和右后视镜控制模式;所述后视镜调节按钮用于在所述左后视镜控制模式下调整左后视镜的姿态或者用于在所述右后视镜控制模式下调整右后视镜的姿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动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鸣笛按钮、所述后视镜切换按钮和所述后视镜调节按钮均设置在所述第三板部;
所述档位调节按钮、所述转向灯按钮和所述电机开关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部。
6.一种驾驶舱室,其特征在于,包括驾驶舱本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脚动控制面板;
所述脚动控制面板位于所述驾驶舱本体内并设置在所述驾驶舱本体的底面上,所述脚动控制面板的前端高于所述脚动控制面板的后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驾驶舱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座椅、安全围栏,所述座椅位于所述驾驶舱本体内并设置在所述驾驶舱本体的底面上,所述安全围栏能够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座椅的椅背上;
所述脚动控制面板位于所述座椅的前侧;所述脚动控制面板还包括安全围栏按钮,所述安全围栏按钮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件上,通过触动所述安全围栏按钮能够控制所述安全围栏升降。
8.一种脚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脚动控制面板。
9.一种脚控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脚动控制面板。
CN201921566743.XU 2019-09-19 2019-09-19 脚动控制面板、驾驶舱室、脚动控制系统和脚控车辆 Active CN211663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6743.XU CN211663322U (zh) 2019-09-19 2019-09-19 脚动控制面板、驾驶舱室、脚动控制系统和脚控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66743.XU CN211663322U (zh) 2019-09-19 2019-09-19 脚动控制面板、驾驶舱室、脚动控制系统和脚控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63322U true CN211663322U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31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66743.XU Active CN211663322U (zh) 2019-09-19 2019-09-19 脚动控制面板、驾驶舱室、脚动控制系统和脚控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633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53400A (zh) * 2023-08-31 2023-10-10 深圳市比赛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玩具车及其组装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53400A (zh) * 2023-08-31 2023-10-10 深圳市比赛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玩具车及其组装工艺
CN116853400B (zh) * 2023-08-31 2023-11-28 深圳市比赛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玩具车及其组装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85308B2 (en) Advanced automotive control switches
WO2000034106A1 (en) A vehicle steering command module with an adjustable steering rim diameter
US20010004044A1 (en) Multiple switch device
JP2007128836A (ja) 車両用スイッチ制御装置
US6755275B2 (en) Controller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
JP6855235B2 (ja) 自動車用運転操作装置及び自動車用運転操作方法
CN211663322U (zh) 脚动控制面板、驾驶舱室、脚动控制系统和脚控车辆
EP3799609B1 (en) Power window sync switch
JPH05139221A (ja) 車両の座席、ステアリング車輪及びバツクミラーの位置を制御及び記憶するための中央制御ユニツト
JP3608967B2 (ja) 自動車用入力装置
JP2007143788A (ja) 電動アシスト車椅子
RU2413634C2 (ru) Панель двери со встроенной функцией блока зеркала заднего обзора
JP2000127795A (ja) 自動車の運転補助装置
JP6790644B2 (ja) 電動車両のアクセル装置
JPH10169309A (ja) パワーウインドウスイッチ
JP2000118275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6306189A (ja) シフトレバー構造
EP1697174B1 (en) Switch arrangement
JP2000076962A (ja) パワーウインド操作装置
JPH0315878Y2 (zh)
JPH02256524A (ja) 車両用シフトスイッチ装置
JP4631381B2 (ja) 小型電動車両の緊急停止装置
JPS62253562A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ルの制御装置
JPS6315072Y2 (zh)
JP2018061305A (ja) 電動車両のアクセ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76-45, Shenbei Road, Shenbei New District,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110000

Patentee after: Liaoning Dazhuang UAV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76-43, Shenbei Road, Shenbei New District, Shenyang, Liaoning 110000 (gate a)

Patentee before: LIAONING ZHUANGLO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