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55807U - 一种便携式vr设备充电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vr设备充电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55807U
CN211655807U CN202020521382.3U CN202020521382U CN211655807U CN 211655807 U CN211655807 U CN 211655807U CN 202020521382 U CN202020521382 U CN 202020521382U CN 211655807 U CN211655807 U CN 211655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resistor
input
output
protect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213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izhi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izhi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izhi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izhi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213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55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55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55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VR设备充电电路,包括输入保护电路、一级指示电路、控制电路、芯片供电电路、两组基准电路、运放芯片、采样电路、二级指示电路和输出保护电路,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18V电源,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一级指示电路,且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运放芯片包括至少两组运放,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第一组运放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组运放的正相输入端连接限流电阻,所述第一组运放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基准电路的基准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保护电路;本实用新型安全性强,防止过流过压,生产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VR设备充电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VR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VR设备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用户与智能终端之间的交互不再局限于机械式的输入指令与执行指令的关系,而是更加真实、人性化的交互。特别是虚拟现实(VR,VirtualReality)技术促使人们与智能终端(VR设备)之间的交互趋于小型化、便携化和实际化,我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便利。
但是,在现有的技术和产品中,对于便携式VR设备的充电仅是采用普通的电源甜配器,对VR设备中的锂电池进行充电,同时需要实时限制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避免因过充而导致锂电池永久性损坏。
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在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VR设备充电电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文案,一种便携式VR设备充电电路,包括输入保护电路、一级指示电路、控制电路、芯片供电电路、两组基准电路、运放芯片、采样电路、二级指示电路和输出保护电路,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18V电源,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一级指示电路,且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运放芯片包括至少两组运放,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第一组运放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组运放的正相输入端连接限流电阻,所述第一组运放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基准电路的基准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保护电路,所述输出保护电路连接VR设备的锂电池,且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采样电路,所述采样电路的采样端连接于第二组运放的正相输入端,所述第二组运放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二基准电路的基准端,第二组运放的输出端连接二级指示电路。
优选地,所述输入保护电路包括输入插座DC1、按键开关KEY1、熔断器FB1和二极管D1、输入插座DC1的输入端连接18V电源、输入播放DC1的正极连接按键开关KEY1的一端、按键开关KEY1的另一端连接熔断器FB1的一端、所述熔断器FB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为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且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1接地进行滤波。
优选地,所述一级指示电路包括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LED1,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通过电阻R1连接于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用于指示所述输入保护电路是否供电。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功率管Q1、三极管Q2和Q3,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功率管Q1的发射极、所述功率管Q1的基极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功率管Q1的集电极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功率管Q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2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功率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为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端,且连接于第一组运放的输出端,所述功率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2进行滤波。
优选地,所述芯片供电电路通过降压芯片U1实现,所述降压芯片U1将18V电源变换至5V电源,所述降压芯片U1的输入端连接18V电源,所述降压芯片U1的输出端即为5V电源,所述降压芯片U1的接地端接地,且所述5V电源通过电容C5进行滤波。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准电路包括电阻R4、R5和可变电阻RP1,所述电阻R4一端接5V电源,另一端通过电阻R5接地,且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可变电阻RP1的一个固定端,可变电阻RP1的另一个固定端接地,所述可变电阻RP1的可调端即为第一基准电路的基准端,且连接第一组运放的反相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基准电路包括电阻R8、R9和可变电阻RP2,所述电阻R8一端连接5V电源,另一端通过电阻R9接地,且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可变电阻RP2的一个固定端,可变电阻RP2的另一个固定端接地,且可变电阻RP2的可调端接地,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即为第二基准电路的基准端,且连接于第二组运放的反相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采样电路包括电阻R6和R7,电阻R6一端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组运放的正相输入端,电阻R6和R7的中间端即为所述采样电路的采样端,且连接于第二组运放的正相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限流电阻RL1设置为1欧姆,所述限流电阻RL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组运放的正相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输出端电路包括二极管D2和输出插座DC2,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输出插座DC2的负极连接于所述限流电阻RL1的高电位端。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控制电路、运放芯片和限流电阻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对充电电路的限流作用,防止过流;通过设置采样电路和运放芯片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对充电电路的限压作用,防止过充;通过设置输入保护电路和输出保护电路,防止充电时电流反向流动,通过设置一级指示电路和二极指示电路通过充电情况进行指示,清楚明了;未采用昂贵的控制芯片,在保护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节约了成本;本实用新型安全性强,防止过流过压,生产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VR设备充电电路,包括输入保护电路、一级指示电路、控制电路、芯片供电电路、两组基准电路、运放芯片、采样电路、二级指示电路和输出保护电路,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18V电源,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一级指示电路,且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运放芯片包括至少两组运放,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第一组运放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组运放的正相输入端连接限流电阻,所述第一组运放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基准电路的基准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保护电路,所述输出保护电路连接VR设备的锂电池,且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采样电路,所述采样电路的采样端连接于第二组运放的正相输入端,所述第二组运放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二基准电路的基准端,第二组运放的输出端连接二级指示电路。
优选地,所述输入保护电路包括输入插座DC1、按键开关KEY1、熔断器FB1和二极管D1、输入插座DC1的输入端连接18V电源、输入播放DC1的正极连接按键开关KEY1的一端、按键开关KEY1的另一端连接熔断器FB1的一端、所述熔断器FB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为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且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1接地进行滤波。
优选地,所述一级指示电路包括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LED1,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通过电阻R1连接于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用于指示所述输入保护电路是否供电。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功率管Q1、三极管Q2和Q3,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功率管Q1的发射极、所述功率管Q1的基极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功率管Q1的集电极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功率管Q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2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功率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为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端,且连接于第一组运放的输出端,所述功率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2进行滤波。
优选地,所述芯片供电电路通过降压芯片U1实现,所述降压芯片U1将18V电源变换至5V电源,所述降压芯片U1的输入端连接18V电源,所述降压芯片U1的输出端即为5V电源,所述降压芯片U1的接地端接地,且所述5V电源通过电容C5进行滤波。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准电路包括电阻R4、R5和可变电阻RP1,所述电阻R4一端接5V电源,另一端通过电阻R5接地,且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可变电阻RP1的一个固定端,可变电阻RP1的另一个固定端接地,所述可变电阻RP1的可调端即为第一基准电路的基准端,且连接第一组运放的反相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基准电路包括电阻R8、R9和可变电阻RP2,所述电阻R8一端连接5V电源,另一端通过电阻R9接地,且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可变电阻RP2的一个固定端,可变电阻RP2的另一个固定端接地,且可变电阻RP2的可调端接地,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即为第二基准电路的基准端,且连接于第二组运放的反相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采样电路包括电阻R6和R7,电阻R6一端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组运放的正相输入端,电阻R6和R7的中间端即为所述采样电路的采样端,且连接于第二组运放的正相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限流电阻RL1设置为1欧姆,所述限流电阻RL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组运放的正相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输出端电路包括二极管D2和输出插座DC2,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输出插座DC2的负极连接于所述限流电阻RL1的高电位端。
进一步地,所述二级指示电路包括三极管Q4、Q5和发光二极管LED2、LED3,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电阻R10连接第二运放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1接5V电源,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和LED3的正极均通过电阻R13接5V电源,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且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发光二极管LED3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2接5V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为绿色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LED3为红色发光二极管。
进一步地,所述运放芯片型号设置为LM324或LM35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输入电压18V经过1.5A的熔断器FB1,二极管D1保护后到功率管Q1的输入端,默认状态功率管Q1是处于导通状态,因为第一组运放的输出端输出高电位,即图1中运放芯片LM324的1管脚输出高电位,三极管Q3导通, 三极管Q2基极被拉低,功率管Q1导通。
其中限流电阻RL1为1欧姆,是用来限流的;通过对限流电阻RL1上的电压采样,然后经过第一组运放对第一基准电路的基准电压的比较后输出一个电压值,由这个电压值控制功率管Q1的输出电流,始终在一个极限电流上,或者说是短路电流上,该极限电流设置为500mA,同时可以调节可调电阻RP1来调节短路电流,另外还有一个对锂电池电压的采样,当电池没插入时,二极管D2通过两个电阻R6和R7乘以功率管Q1输出的17.5V电压进行分压后的一个电压值给第二组运放与第二基准电路的基准电压比较输出给三极管Q4,此时发光二极管LED2不亮,即绿灯不亮,当VR设备没电时充电插入输出插座DC2后,电阻R6, R7所采样到的电压变低,同时给第二组运放与第二基准电路的基准电压比较后,发光二极管LED3亮起,即红灯亮;当充满电后电阻R6, R7所采样到的采样电压等于第二基准电路的基准电压,发光二极管LED2变亮,即绿灯变亮,此时充电完成。但充电过程仍会以小电流的充电方式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VR设备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保护电路、一级指示电路、控制电路、芯片供电电路、两组基准电路、运放芯片、采样电路、二级指示电路和输出保护电路,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18V电源,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一级指示电路,且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运放芯片包括至少两组运放,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第一组运放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组运放的正相输入端连接限流电阻,所述第一组运放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一基准电路的基准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保护电路,所述输出保护电路连接VR设备的锂电池,且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采样电路,所述采样电路的采样端连接于第二组运放的正相输入端,所述第二组运放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二基准电路的基准端,第二组运放的输出端连接二级指示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VR设备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保护电路包括输入插座DC1、按键开关KEY1、熔断器FB1和二极管D1、输入插座DC1的输入端连接18V电源、输入播放DC1的正极连接按键开关KEY1的一端、按键开关KEY1的另一端连接熔断器FB1的一端、所述熔断器FB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为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且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1接地进行滤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便携式VR设备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指示电路包括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LED1,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通过电阻R1连接于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用于指示所述输入保护电路是否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便携式VR设备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功率管Q1、三极管Q2和Q3,所述输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功率管Q1的发射极、所述功率管Q1的基极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功率管Q1的集电极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功率管Q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2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功率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为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端,且连接于第一组运放的输出端,所述功率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2进行滤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便携式VR设备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供电电路通过降压芯片U1实现,所述降压芯片U1将18V电源变换至5V电源,所述降压芯片U1的输入端连接18V电源,所述降压芯片U1的输出端即为5V电源,所述降压芯片U1的接地端接地,且所述5V电源通过电容C5进行滤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便携式VR设备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准电路包括电阻R4、R5和可变电阻RP1,所述电阻R4一端接5V电源,另一端通过电阻R5接地,且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可变电阻RP1的一个固定端,可变电阻RP1的另一个固定端接地,所述可变电阻RP1的可调端即为第一基准电路的基准端,且连接第一组运放的反相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便携式VR设备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准电路包括电阻R8、R9和可变电阻RP2,所述电阻R8一端连接5V电源,另一端通过电阻R9接地,且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可变电阻RP2的一个固定端,可变电阻RP2的另一个固定端接地,且可变电阻RP2的可调端接地,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即为第二基准电路的基准端,且连接于第二组运放的反相输入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便携式VR设备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电路包括电阻R6和R7,电阻R6一端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组运放的正相输入端,电阻R6和R7的中间端即为所述采样电路的采样端,且连接于第二组运放的正相输入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便携式VR设备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电阻RL1设置为1欧姆,所述限流电阻RL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组运放的正相输入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便携式VR设备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电路包括二极管D2和输出插座DC2,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输出插座DC2的负极连接于所述限流电阻RL1的高电位端。
CN202020521382.3U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便携式vr设备充电电路 Active CN211655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21382.3U CN211655807U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便携式vr设备充电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21382.3U CN211655807U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便携式vr设备充电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55807U true CN211655807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88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21382.3U Active CN211655807U (zh) 2020-04-10 2020-04-10 一种便携式vr设备充电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55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66383U (zh) 一种智能静态零功耗安全节能多功能插座
CN104348141A (zh) 一种用于电子烟的过流过压保护电路及方法
CN209658953U (zh) 串联电池组电源模块
CN104425997A (zh) 一种智能静态零功耗安全节能多功能插座
CN205882798U (zh) 具有充电完成后自动断开功能的电池充电电路
CN108173327B (zh) 一种自动断电节能保护装置
CN210780140U (zh) 一种检测电路、数据线、及充电器
KR102365909B1 (ko) 충전 상태 표시등 전환 회로
CN205960679U (zh) 电池充满保护电路及充电器
CN211655807U (zh) 一种便携式vr设备充电电路
CN105655987A (zh) 一种电池保护电路、电池及移动终端
CN104065043B (zh) 电池欠压保护和显示电路
CN208112265U (zh) 充电器保护电路及充电器
CN110535208A (zh) 储能设备的主回路控制电路
CN109391010A (zh) 一种锂电池高温自动保护板
CN205016987U (zh) 一种bms激活电路
CN209231764U (zh) 一种激光器无线控制设备
CN209860609U (zh) 一种实时显示充电电压电流充满自动断电的电源适配器
CN209592963U (zh) 电子烟保护电路和电子烟
CN206977072U (zh) 一种带过充保护兼电池状态指示充电电路
CN206226083U (zh) 一种分容柜电池充电过压保护电路
CN220401441U (zh) 一种锂电池电量显示电路
CN203984335U (zh) 一种光伏施工人员用太阳能充电器
CN104485720A (zh) 一种新型多种充电方式带过充保护电流检测型充满指示电路
CN210577756U (zh) 一种电子烟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