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55143U - 一种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55143U
CN211655143U CN202020446761.0U CN202020446761U CN211655143U CN 211655143 U CN211655143 U CN 211655143U CN 202020446761 U CN202020446761 U CN 202020446761U CN 211655143 U CN211655143 U CN 211655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w
terminals
rubber core
tongue piec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4676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hengfe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hengfe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hengfe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hengfe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4676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551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55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551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具有第一排端子和第二排端子,第一排端子和第二排端子基于不同料带冲压成型后合并嵌设在同一个胶芯中,胶芯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包裹第一排端子和第二排端子;胶芯上成型有卡槽及由胶芯的一端向外凸伸的舌片,第一排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排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分别位于舌片的上下侧面,胶芯扣合连接外主体,外主体具有底板及由底板左右侧凸起的挂臂,底板承托胶芯的下侧,挂臂嵌入胶芯的卡槽并夹持胶芯;外壳通过包裹方式固定胶芯及外主体。本实用新型工艺更为方便,简化了上下排的组装方式,减少了制作工序,端子之间的间距均衡,可减小端子相互串扰,从而极大的提升了信号传输的质量和速率,支持高频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DP母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发展,电连接器作为一种传输数字信号、音频信号及图像信号等的连接装置已得到广泛应用。DP(Display Port,显示端口) 连接器即为其中一种,主要用于视频源与显示器等设备的连接,并且支持携带音频、USB和其他形式的数据。现有的DP连接器主要包括金属外壳、绝缘本体及若干信号端子,若干信号端子通过插入式组装到绝缘本体上,这样的生产工艺中,时常出现端子插入不到位、弯曲偏移及松动等情况,随着DP母座连接器的小型化及功能增加的发展,上述的情况不仅影响生产效率、产品品质及使用寿命,且在使用过程中,各种导电端子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容易产生相互串扰,极大的降低了信号传输的质量和速率,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方便制作,端子之间位置稳定,提升产品品质,且还可减小端子之间串扰,提升高频性能,支持高频传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第一排端子和第二排端子,所述第一排端子和第二排端子基于不同料带冲压成型后合并嵌设在同一个胶芯中,该胶芯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包裹第一排端子和第二排端子;所述胶芯上成型有卡槽及由胶芯的一端向外凸伸的舌片,卡槽分布在舌片凸伸方向的左右侧;第一排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排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分别位于舌片的上下侧面,第一接触部的前端设有埋入舌片的第一折料头,第二接触部的前端设有埋入舌片的第二折料头;所述胶芯扣合连接外主体,该外主体具有底板及由底板左右侧凸起的挂臂,底板承托胶芯的下侧,挂臂嵌入胶芯的卡槽并夹持胶芯;以及还包括有外壳,该外壳通过包裹方式固定胶芯及外主体,外壳在舌片的外周形成插接口,插接口供外部连接插头插入并与所述第一排端子和第二排端子保持导通;第一排端子和第二排端子的焊接部一起延伸出外壳的外部,以便用于焊接电路板。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胶芯的上侧成型有内凹槽,所述第一排端子和第二排端子位于该内凹槽的部分透过内凹槽裸露。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一折料头的宽度小于第一接触部的宽度;所述第二折料头的宽度小于第二接触部的宽度。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舌片的上下侧面上设有气隙槽,气隙槽分布于相邻的第一接触部或第二接触部之间。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挂臂的上端头形成挂钩,该挂钩挂接卡槽中布设的挂台。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排端子和第二排端子通过合并后由采用注塑成型方式获得的胶芯固定,相比传统分别插设端子后铆压的工艺更为方便,简化了上下排的组装方式,减少了制作工序,也能保证良好的对接使用。采用一次注塑成型的结构,使第一排端子和第二排端子在冲胶过程中形状、相互位置稳定,端子之间的间距均衡,使用时可减小各种导电端子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相互串扰,从而极大的提升了信号传输的质量和速率,支持高频传输。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3为图1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图1实施例的第一排端子和第二排端子合并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图4实施例注塑胶芯后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图1实施例的胶芯与外主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DP 2.0 SMT母座连接器,是一主要用于视频源与显示器等设备的连接,并且支持携带音频、USB和其他形式的数据。此连接器的设计是为取代传统的VGA、DVI和FPD-Link(LVDS)接口,通过主动或被动适配器,该连接器可与传统HDMI和DVI向后兼容。
参阅图1~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一实施例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具有第一排端子1和第二排端子2,用于传输数据,第一排端子1和第二排端子2的端子数量分别为10pin。所述第一排端子1和第二排端子2基于不同料带冲压成型后合并嵌设在同一个胶芯3中。第一排端子1和第二排端子2合并时形成错位,可通过料带给予定位合并,保证第一排端子1和第二排端子2之间位置稳定、准确。该胶芯3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包裹第一排端子1和第二排端子2,实现一体化结构。所述胶芯3上成型有卡槽32及由胶芯3的一端向外凸伸的舌片31,卡槽32分布在舌片31凸伸方向的左右侧,舌片31的形状、大小满足行业协会标准。第一排端子1的第一接触部11和第二排端子2的第二接触部21分别位于舌片31的上下侧面并显露,以便用于传输数据。第一接触部11的前端设有埋入舌片31的第一折料头12,第二接触部21的前端设有埋入舌片31的第二折料头22;所述胶芯3扣合连接外主体4,该外主体4具有底板41及由底板41左右侧凸起的挂臂42,底板41承托胶芯3的下侧,挂臂42嵌入胶芯3的卡槽32并夹持胶芯3。图中实施例,卡槽32为沟槽形式,所述挂臂42的上端头形成挂钩421,挂臂42对应卡槽32插入到位,该挂钩421挂接卡槽32中布设的挂台321,配合底板41承托,实现将胶芯3和外主体4固连成一体,左右挂臂42形成夹持,并与卡槽32相互对位、限位,保证胶芯3的位置稳定、准确,优化组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外壳5,该外壳5通过包裹方式固定胶芯3及外主体4,外壳5在舌片31的外周形成插接口51,插接口51供外部连接插头插入并与所述第一排端子1和第二排端子2保持导通,实现信号传输。第一排端子1和第二排端子2的焊接部一起延伸出外壳5的外部,图中实施例的第一排端子1和第二排端子2的焊接部形成一整排,以便用于焊接电路板。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排端子1和第二排端子2通过合并后由采用注塑成型方式获得的胶芯3固定,相比传统分别插设端子后铆压的工艺更为方便,简化了上下排的组装方式,减少了制作工序,也能保证良好的对接使用。采用一次注塑成型的结构,使第一排端子1和第二排端子2在冲胶过程中形状、相互位置稳定,端子之间的间距均衡,使用时可减小各种导电端子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相互串扰,从而极大的提升了信号传输的质量和速率,支持高频传输。
参阅图1~6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是,所述胶芯3的上侧成型有内凹槽33,所述第一排端子1和第二排端子2位于该内凹槽33的部分透过内凹槽33裸露,由此可增大第一排端子1和第二排端子2的阻抗,可以达到高频要求。所述第一折料头12的宽度小于第一接触部11的宽度,以及所述第二折料头22的宽度小于第二接触部21的宽度,这样设计,便于第一折料头12和第二折料头22埋设于舌片,并在保证插接使用的同时,保证第一折料头12和第二折料头22之间有足够的胶位分隔,防止串扰,有效改善端子自身的电性,获得更佳的高频性能。本实施例中,所述舌片31的上下侧面上设有气隙槽311,气隙槽311分布于相邻的第一接触部11或第二接触部21之间,气隙槽311增加相邻端子之间空气介质,同样也提升电连接器的高频性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排端子1和第二排端子2各自料带成型后合并由采用注塑成型方式获得的胶芯3固定,相比传统分别插设端子后铆压的工艺更为方便,简化了上下排的组装方式,减少了制作工序,也能保证良好的对接使用。采用一次注塑成型的结构,使第一排端子1和第二排端子2在冲胶过程中形状、相互位置稳定,端子之间的间距均衡,使用时可减小各种导电端子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相互串扰,从而极大的提升了信号传输的质量和速率,支持高频传输。
以上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应被限制于与以上的描述和附图完全相同的结构和操作,对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的情况下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还可对上述实施例作出许多等效改进和变化,但这些改进和变化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排端子和第二排端子,所述第一排端子和第二排端子基于不同料带冲压成型后合并嵌设在同一个胶芯中,该胶芯以注塑成型的方式包裹第一排端子和第二排端子;所述胶芯上成型有卡槽及由胶芯的一端向外凸伸的舌片,卡槽分布在舌片凸伸方向的左右侧;第一排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排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分别位于舌片的上下侧面,第一接触部的前端设有埋入舌片的第一折料头,第二接触部的前端设有埋入舌片的第二折料头;所述胶芯扣合连接外主体,该外主体具有底板及由底板左右侧凸起的挂臂,底板承托胶芯的下侧,挂臂嵌入胶芯的卡槽并夹持胶芯;以及还包括有外壳,该外壳通过包裹方式固定胶芯及外主体,外壳在舌片的外周形成插接口,插接口供外部连接插头插入并与所述第一排端子和第二排端子保持导通;第一排端子和第二排端子的焊接部一起延伸出外壳的外部,以便用于焊接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芯的上侧成型有内凹槽,所述第一排端子和第二排端子位于该内凹槽的部分透过内凹槽裸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料头的宽度小于第一接触部的宽度;所述第二折料头的宽度小于第二接触部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片的上下侧面上设有气隙槽,气隙槽分布于相邻的第一接触部或第二接触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臂的上端头形成挂钩,该挂钩挂接卡槽中布设的挂台。
CN202020446761.0U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电连接器 Active CN2116551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6761.0U CN211655143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6761.0U CN211655143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55143U true CN211655143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86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46761.0U Active CN211655143U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551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48041B2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for providing grounding and reduc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CN204577669U (zh) 电连接器
US11456561B2 (en) Terminal structure for high-speed data transmissio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thereof
CN204333399U (zh) 可正反插的电源插头连接器
CN203026652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1567500B (zh) 电源连接器及其端子抵持结构
CN104064915A (zh) 电连接器
CN211655143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1243110Y (zh) 电源连接器及其端子抵持结构
CN104810643A (zh) 电连接器
CN208738532U (zh) 电连接器
CN217691772U (zh) 一种新型的COM Express连接器
CN211655142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4797805U (zh) 一种新型电连接器
CN214313617U (zh) 一种连接器
CN104716514A (zh) 插头连接器
CN207818956U (zh) 电连接器
CN208723159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17720027U (zh) 一种Type-C连接器
CN216720329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4464605U (zh) 电连接器插接件
CN104538773A (zh) 可正反插的电源插头连接器
CN204516949U (zh) 电连接器
CN210156577U (zh) 便于生产加工的USB Type-C连接器
CN216563695U (zh) 一种多点压扣式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