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固定线圈的骨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固定线圈的骨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线圈在固定于骨架时,需要采用点胶的方式对线圈及引线的位置进行固定,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时间,同时在使用中,还容易出现引线脱离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固定线圈的骨架,能够对线圈限位和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固定线圈的骨架,包括:第一壳体,设有第一腔体;第二壳体,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壳体一侧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侧扣合连接;两个第一定位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前后端;两个第二定位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前后端;至少两个为中空结构的引线管,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侧边的外壁上且所述引线管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连通;其中,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扣合连接时,所述第一定位部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部形成环形限位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固定线圈的骨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扣合连接时,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形成可容置线圈的空腔,而利用第一定位部或第二定位部,可在放置线圈时,对线圈的前后端进行定位安装,扣合连接后,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形成的环形限位槽,可对线圈进行固定,在安装或移动过程中,线圈的位置均不会发生脱离的现象,而利用引线管,可将线圈的引线插设于对应的引线管内并延伸至外部,从而实现了引线的固定,并方便线圈与外部的电气件实现电连接,有效地提高了线圈的安装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固定耳,分布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中部;至少两个第二固定耳,分布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中部;其中,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扣合连接时,所述第一固定耳和所述第二固定耳分别从上端和下端抵接所述线圈。增加第一固定耳和第二固定耳,可进一步对线圈进行限位,使线圈在骨架内保持稳定,以提高线圈工作时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耳和所述第二固定耳结构相同,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固定耳以对称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中部,所述第一固定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耳的另一端朝所述第一壳体的中心线所在方向翘起。第一固定耳和第二固定耳采用翘起的状态,在扣合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时,可同时从上下两端对线圈形成支撑和固定,以提高线圈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一固定耳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二固定耳为一体成型结构。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可提高第一固定耳和第一壳体之间和第二固定耳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刚性,同时也可提高骨架的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固定耳和所述第二固定耳均为弹性材质。采用弹性材质,可在线圈分别对第一固定耳和第二固定耳挤压时,使第一固定耳和第二固定耳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对线圈形成固定的夹持,则线圈被第一固定耳和第二固定耳进行固定,防止线圈在骨架内出现晃动或发生位移的状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前后侧分别至少设有一个通风孔。采用通风孔,可提高骨架的散热能力,避免线圈工作过程中温度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一卡扣或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卡槽或第二卡扣,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扣合连接时,所述第一卡扣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和/或所述第二卡扣卡设于第一卡槽内。利用卡扣和卡槽,可便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固定或拆卸,提高工作人员的组装效率,也方便后期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拆卸和检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别为一半环形的定位槽。采用半环形的定位槽,可对线圈的前后两端进行限位固定,同时可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扣合连接时,形成环形的限位槽,从而可对线圈的前后端进行限位和固定,防止线圈前后移位。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固定线圈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用于固定线圈的骨架的扣合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示出的用于固定线圈的骨架的扣合连接时的前视图;
图4为图3示出的A-A所示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第一壳体100、第一腔体110、第一卡槽120、第二壳体200、第二腔体210、第二卡扣220、第一定位部300、第二定位部400、引线管500、第一固定耳600、第二固定耳700、通风孔8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固定线圈的骨架,包括:第一壳体100,设有第一腔体110;第二壳体200,设有第二腔体210,第二壳体200一侧与第一壳体100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二壳体200的另一侧与第一壳体100的另一侧扣合连接;两个第一定位部300,分别设于第一腔体110的前后端;两个第二定位部400,分别设于第二腔体210的前后端;四个为中空结构的引线管500,设于第一壳体100侧边的外壁上且引线管500与第一壳体100的内部连通;其中,当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扣合连接时,第一定位部300和对应的第二定位部400形成环形限位槽。
具体地,第一壳体100的一侧和第二壳体200的一侧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则在第一壳体100上设有转动槽,第二壳体200上设有转动轴,将转动轴插设于转动槽内,使第二壳体200可以绕着转动轴在转动槽来回转动。
可以想到的是,线圈的形状可以是环形或柱形的,本实施例的骨架以线圈为柱形的外形进行设计,其中,柱形线圈包括圆柱形的铁芯以及缠绕在铁芯上的引线绕组,则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扣合连接后,整体形成一圆筒状,而第一壳腔体和第二腔体210也形成圆柱状的空腔,线圈则置于空腔内,而在放置线圈时,可使铁芯前后两端同时放在前后两个第一定位部300上,或直接放置在前后两个第二定位部400上,当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扣合连接时,则前后两端的第一固定部与对应的第二固定部形成一环形限位槽,该限位槽的尺寸与铁芯的横截面相匹配,从而可使铁芯前后两端同时限制在前后两端的环形限位槽内。
可以想到的是,若采用环形线圈的,则可在环形铁芯或磁芯的两端分别设置与环形限位槽匹配的连接部,放置环形线圈时,则可将连接部放置于环形限位槽内,从而对环形线圈进行限位固定。
可以想到的是,引线管500的数量以及尺寸大小均可根据线圈引线实际的数量以及尺寸大小进行设计,具体地,引线管500的尺寸需刚好能容线圈的引线穿过且不宜从引线管500上出现脱离。其中,利用引线管500,不仅可对线圈的引线进行固定,同时还可以将引线引出骨架的外部,以方便与外部实现电连接。且引线管500的位置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在第一壳体100的一侧同时设置四个引线管500,或在第一壳体100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引线管500。
参照图1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300和第二定位部400分别为一半环形的定位槽。采用半环形的定位槽,可对线圈的前后两端进行限位固定,同时可在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扣合连接时,形成环形的限位槽,从而可对线圈的前后端进行限位和固定,可防止线圈前后移位。
参照图1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第一固定耳600,分布于第一腔体110的中部;两个第二固定耳700,分布于第二腔体210的中部;其中,当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扣合连接时,第一固定耳600和第二固定耳700分别从上端和下端抵接线圈。增加第一固定耳600和第二固定耳700,可进一步对线圈进行限位,使线圈在骨架内保持稳定,以提高线圈工作时的稳定性。
具体地,当线圈的前后端置于骨架内,且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扣合连接后,线圈的上下端会分别与第一固定耳600和第二固定耳700抵接,配合前后端的环形限位槽,可使线圈在骨架内保持稳定,从而使线圈和骨架之间保持固定的状态,以提高线圈工作时的稳定性。
可以想到的是,第一固定耳600和第二固定耳700的数量可以是四个、六个或八个等偶数的数量,当数量越多时,可从多个方向同时对线圈进行限位固定,同样是在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扣合连接时,使对向的第一固定耳600和第二固定耳700同时配合,以在固定过程中,使线圈保持稳定。
参照图1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耳600和第二固定耳700结构相同,两个第一固定耳600以对称方式设置于第一腔体110的中部,第一固定耳600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00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耳600的另一端朝第一壳体100的中心线所在方向翘起。第一固定耳600和第二固定耳700采用翘起的状态,在扣合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时,可同时从上下两端对线圈形成支撑和固定,以提高线圈的稳定性。
具体地,第二固定耳700的一端与第二壳体200固定连接,第二固定耳700的另一端朝第二壳体200的中心线所在方向翘起。
具体地,当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扣合连接时,每一个第一固定耳600会有一个对应的第二固定耳700位于上方或下方,从而对线圈形成上下以对称的方式向线圈进行挤压而达到固定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0和第一固定耳600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壳体200和第二固定耳700为一体成型结构。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可提高第一固定耳600和第一壳体100之间和第二固定耳700和第二壳体200之间的刚性,同时也可提高骨架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第一固定耳600和第二固定耳700均为弹性材质。采用弹性材质,可在线圈分别对第一固定耳600和第二固定耳700挤压时,使第一固定耳600和第二固定耳700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从上下两个方向同时对线圈形成固定的夹持,则线圈被第一固定耳600和第二固定耳700进行固定,可防止线圈在骨架内出现晃动或发生位移的状况。
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前后侧分别设有两个通风孔800。采用通风孔800,可提高骨架的散热能力,避免线圈工作过程中温度过高。
具体地,利用多个通风孔800可使骨架内部与外界形成对流的通风通道,从而可提高散热的效果。
可以想到的是,通风孔800的数量可以根据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尺寸进行设计,从而使整体骨架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0的另一侧设有两个第一卡槽120,第二壳体200的另一侧设有两个第二卡扣220,当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扣合连接时,第二卡扣220卡设于第一卡槽120内。利用卡扣和卡槽,可便于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之间进行固定连接或拆卸分离,提高工作人员的组装效率,也方便后期对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进行拆卸和检修。
可以想到的是,可以在第一壳体100的另一侧同时设置卡槽和卡扣,而第二壳体200的另一侧有对应的卡扣和卡槽,从而可使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通过卡扣和卡槽进行扣合连接。
下面参考图1至图4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固定线圈的骨架。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用于固定线圈的骨架,包括:第一壳体100,设有第一腔体110;第二壳体200,设有第二腔体210,第二壳体200一侧与第一壳体100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二壳体200的另一侧与第一壳体100的另一侧扣合连接;两个第一定位部300,分别设于第一腔体110的前后端;两个第二定位部400,分别设于第二腔体210的前后端;四个为中空结构的引线管500,设于第一壳体100侧边的外壁上且引线管500与第一壳体100的内部连通;其中,当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扣合连接时,第一定位部300和对应的第二定位部400形成环形限位槽。
具体地,第一壳体100的一侧和第二壳体200的一侧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则在第一壳体100上设有转动槽,第二壳体200上设有转动轴,将转动轴插设于转动槽内,使第二壳体200可以绕着转动轴在转动槽来回转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线圈包括圆柱形的铁芯以及缠绕在铁芯上的引线绕组,则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扣合连接后,整体形成一圆筒状,而第一壳腔体和第二腔体210也形成圆柱状的空腔,线圈则置于空腔内,而在放置线圈时,可使铁芯前后两端同时放在前后两个第一定位部300上,或直接放置在前后两个第二定位部400上,当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扣合连接时,则前后两端的第一固定部与对应的第二固定部形成一环形限位槽,该限位槽的尺寸与铁芯的横截面相匹配,从而可使铁芯前后两端同时限制在前后两端的环形限位槽内。
引线管500的数量以及尺寸大小均可根据线圈引线实际的数量以及尺寸大小进行设计,具体地,引线管500的尺寸需刚好能容线圈的引线穿过且不宜从引线管500上出现脱离。其中,利用引线管500,不仅可对线圈的引线进行固定,同时还可以将引线引出骨架的外部,以方便与外部实现电连接。且引线管500的位置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在第一壳体100的一侧同时设置四个引线管500,或在第一壳体100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引线管50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四个引线管500且同时设置在第一壳体100的一侧。
参照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300和第二定位部400分别为一半环形的定位槽。采用半环形的定位槽,可对线圈的前后两端进行限位固定,同时可在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扣合连接时,形成环形的限位槽,从而可对线圈的前后端进行限位和固定,可防止线圈前后移位。
参照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第一固定耳600,分布于第一腔体110的中部;两个第二固定耳700,分布于第二腔体210的中部;其中,当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扣合连接时,第一固定耳600和第二固定耳700分别从上端和下端抵接线圈。增加第一固定耳600和第二固定耳700,可进一步对线圈进行限位,使线圈在骨架内保持稳定,以提高线圈工作时的稳定性。
具体地,当线圈的前后端置于骨架内,且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扣合连接后,线圈的上下端会分别与第一固定耳600和第二固定耳700抵接,配合前后端的环形限位槽,可使线圈在骨架内保持稳定,从而使线圈和骨架之间保持固定的状态,以提高线圈工作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耳600和第二固定耳700结构相同,两个第一固定耳600以对称方式设置于第一腔体110的中部,第一固定耳600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00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耳600的另一端朝第一壳体100的中心线所在方向翘起。第一固定耳600和第二固定耳700采用翘起的状态,在扣合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时,可同时从上下两端对线圈形成支撑和固定,以提高线圈的稳定性。
具体地,第二固定耳700的一端与第二壳体200固定连接,第二固定耳700的另一端朝第二壳体200的中心线所在方向翘起。
具体地,当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扣合连接时,每一个第一固定耳600会有一个对应的第二固定耳700位于上方或下方,从而对线圈形成上下以对称的方式向线圈进行挤压而达到固定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0和第一固定耳600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壳体200和第二固定耳700为一体成型结构。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可提高第一固定耳600和第一壳体100之间和第二固定耳700和第二壳体200之间的刚性,同时也可提高骨架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200、第一固定耳600和第二固定耳700均为弹性材质。采用弹性材质,可在线圈分别对第一固定耳600和第二固定耳700挤压时,使第一固定耳600和第二固定耳700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从上下两个方向同时对线圈形成固定的夹持,则线圈被第一固定耳600和第二固定耳700进行固定,可防止线圈在骨架内出现晃动或发生位移的状况。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前后侧分别设有两个通风孔800。采用通风孔800,可提高骨架的散热能力,避免线圈工作过程中温度过高。
具体地,利用多个通风孔800使骨架内部与外界形成对流的通风通道,从而可提高散热的效果。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0的另一侧设有两个第一卡槽120,第二壳体200的另一侧设有两个第二卡扣220,当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扣合连接时,第二卡扣220卡设于第一卡槽120内。利用卡扣和卡槽,可便于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之间进行固定连接或拆卸分离,提高工作人员的组装效率,也方便后期对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进行拆卸和检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固定线圈的骨架,通过如此设置,可以达成至少如下的一些效果,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扣合连接时,第一腔体110和第二腔体210形成可容置线圈的空腔,而利用第一定位部300或第二定位部400,可在放置线圈时,对线圈的前后端进行定位安装,在扣合连接后,第一定位部300和第二定位部400所形成的环形限位槽,可对线圈进行固定,在安装或移动过程中,线圈的位置均不会发生脱离的现象,而利用引线管500,可将线圈的引线插设于对应的引线管500内并延伸至外部,从而实现了引线的固定,并方便线圈与外部的电气件实现电连接,有效地提高了线圈的安装效率;同时利用第一固定耳600和第二固定耳700,还可同时对线圈的上下端进行抵接而固定,确保线圈整体在骨架内保持稳定,以提高线圈工作时的稳定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