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50502U - 窗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窗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650502U CN211650502U CN202020209109.7U CN202020209109U CN211650502U CN 211650502 U CN211650502 U CN 211650502U CN 202020209109 U CN202020209109 U CN 202020209109U CN 211650502 U CN211650502 U CN 2116505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oor side
- indoor
- air conditioner
- heat exchanger
- fil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窗式空调器,其中,窗式空调器适合于安装在开设有安装口的墙体上,窗式空调器包括底盘及设于底盘上的室内侧组件与室外侧组件,室内侧组件包括面框过滤网及温度传感器,面框设于底盘上,面框开设有室内侧进风口及室内侧出风口,在上下方向上,室内侧出风口位于室内侧进风口上方;过滤网设于室内侧进风口,过滤网包括相连且相交的第一过滤部及第二过滤部,第一过滤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过滤部的上端与第一过滤部的下端连接,且第二过滤部自上向下朝向室外侧组件的方向倾斜。温度传感器设于第一过滤部上,用于测量室内温度。上述窗式空调器的过滤网具有较高的过滤效率,且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到室内温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窗式空调器是一种可以安装在具有安装口(例如,窗口)的墙体上的空调器。窗式空调器通常包括室内侧风机、室内侧换热器、室外侧风机和室外侧换热器,室内侧风机运行时,室内空气可以通过室内侧进风口流入窗式空调器、与室内侧换热器换热后,从室内侧出风口流入室内,室外侧风机运行时,室外空气可以通过室外侧进风口流入窗式空调器、与室外侧换热器换热后,从室外侧出风口流入室外。
窗式空调器还包括面板组件及过滤网,室内侧进风口及室内侧出风口均形成于面板组件上,过滤网设于面板组件上,并位于室内侧进风口与室内侧换热器的气流路径上,以确保流向室内侧换热器的气流的洁净性,避免空气中的杂质进入风道内,甚至阻塞室内侧换热器,保证室内侧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但传统的过滤网均呈平板状态,不利于提高过滤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旨在提高窗式空调器的过滤网的过滤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窗式空调器,适合于安装在开设有安装口的墙体上,所述窗式空调器包括底盘及设于所述底盘上的室内侧组件与室外侧组件,所述室内侧组件包括:
面框,设于所述底盘上,所述面框开设有室内侧进风口及室内侧出风口,在上下方向上,所述室内侧出风口位于所述室内侧进风口上方;
过滤网,设于所述室内侧进风口,所述过滤网包括相连且相交的第一过滤部及第二过滤部,所述第一过滤部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过滤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过滤部的下端连接,且所述第二过滤部自上向下朝向所述室外侧组件的方向倾斜;以及
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过滤部上,用于测量室内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部的上端与所述面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过滤部的下端与所述底盘可拆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室内侧组件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限位筋及支撑件,所述限位筋设于所述面框上,并位于所述室内侧进风口的上侧边缘处,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底盘上,并位于所述室内侧进风口内,所述支撑件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自上朝下向所述室外侧组件倾斜;
所述第一过滤部的上端限位于所述限位筋与所述室内侧进风口的上侧边缘之间,所述第二过滤部的侧边限位于所述滑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还包括扣手位,所述扣手位设于所述第一过滤部上,所述扣手位用于供拆装人员施力,以拆装所述过滤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室内侧组件还包括进风面板,所述进风面板开设有多个进风孔,所述进风面板设于所述室内侧进风口,且所述进风面板与所述面框可开合连接,当所述进风面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过滤网自所述室内侧进风口露出,当所述进风面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过滤网被所述进风面板遮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面板与所述面框的连接位位于所述室内侧进风口的上侧边缘处,所述过滤网对应所述连接位的区域内陷形成避让槽,以防止关闭所述进风面板时,所述连接位与所述过滤网干涉。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室内侧组件还包括支撑网,所述支撑网设于所述室内侧进风口的下端,且所述支撑网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过滤部间隔,在前后方向上与所述第二过滤部间隔,所述支撑网支撑所述进风面板的下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室内侧组件还包括室内侧换热器,所述室内侧换热器包括相连且相交的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自上向下朝向所述室外侧组件的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下端承载于所述支撑件的与所述滑槽相邻的侧面上,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位于所述过滤网的内侧,且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过滤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过滤部对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过滤部的左侧边缘或右侧边缘,并靠近所述第一过滤部与所述第二过滤部的连接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室内侧组件还包括室内侧机壳,所述室外侧组件还包括设于室外侧机壳,所述室内侧机壳与所述室外侧机壳均设于所述底盘上,且所述室内侧机壳与所述室外侧机壳在室内至室外的方向上间隔、并限定出收容槽,所述面框设于所述室内侧机壳远离所述室外侧机壳的一侧;
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所述底盘活动连接,能在收容位置与密封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密封条处于所述收容位置时,所述密封条位于所述收容槽内,当所述密封条处于密封位置时,所述密封条密封在所述安装口的底壁与伸入所述收容槽的遮挡件之间。
在上述窗式空调器中,过滤网包括相连且相交的第一过滤部及第二过滤部,也即过滤网为弯折板,而非平板,而且第二过滤部还倾斜至窗式空调器内部,可以增加过滤网的面积,从而使得过滤网具有较高的过滤效率。
而且过滤网包括相连且相交的第一过滤部及第二过滤部,第一过滤部离室内侧换热器较远,在第一过滤部上设置用于测量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可以有效避免室内侧换热器的冷温干涉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从而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到室内温度。而室内侧换热器设于过滤网,更利于隐藏温度传感器,也更利于温度传感器连接到窗式空调器的电控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密封条处于收容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密封条处于密封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窗式空调器安装于墙体后的室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窗式空调器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 | 窗式空调器 | 11 | 底盘 |
12 | 室内侧组件 | 13 | 室外侧组件 |
14 | 收容槽 | 15 | 密封条 |
16 | 分隔组件 | 20 | 墙体 |
22 | 安装口 | 222 | 底壁 |
224 | 顶壁 | 226 | 左侧壁 |
228 | 右侧壁 | 30 | 遮挡件 |
100 | 室内侧机壳 | 200 | 室外侧机壳 |
300 | 室内侧底盘 | 400 | 面框 |
500 | 过滤网 | 402 | 室内侧进风口 |
404 | 室内侧出风口 | 510 | 第一过滤部 |
520 | 第二过滤部 | 530 | 扣手位 |
540 | 避让槽 | 600 | 连接组件 |
610 | 限位筋 | 620 | 支撑件 |
622 | 滑槽 | 700 | 进风面板 |
710 | 连接位 | 800 | 支撑网 |
900 | 室内侧换热器 | 910 | 第一换热器 |
920 | 第二换热器 | 900a | 温度传感器 |
900b | 按键显示组件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窗式空调器10可以安装于开设有安装口22的墙体20上。为了便于安装,安装口22的尺寸通常大于窗式空调器10的尺寸。将窗式空调器10安装于安装口22后,窗式空调器10的底部通常承载于安装口22的底壁222上,而窗式空调器10的其他部分通常与安装口22的相应壁面间隔。其中,窗式空调器10的顶部通常与安装口22的顶壁224间隔,窗式空调器10的侧部与安装口22的左侧壁226和右侧壁228中的至少一者间隔。
将窗式空调器10安装于安装口22后,安装口22的顶壁224上的遮挡件30能向下移动,封闭安装口22位于窗式空调器10上方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隔断室内与室外,避免室内与室外通过间隔交换气流。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口22为窗口,遮挡件30可以为窗扇、窗帘、窗百叶等。
在本实施例中,窗式空调器10包括底盘11、室内侧组件12及室外侧组件13,室内侧组件12及室外侧组件13均设于底盘11上,并在室内至室外的方向(前后方向)上间隔一定距离,从而限定出位于室内侧组件12及室外侧组件13之间的收容槽14。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室内侧组件12包括设于底盘11上的室内侧机壳100,室外侧组件13包括设于底盘11上的室外侧机壳200,且室内侧机壳100与室外侧机壳200在室内至室外的方向上间隔、并限定出收容槽14。
将窗式空调器10安装于安装口22后,窗式空调器10的底盘11承载于安装口22的底壁222上,向下移动的遮挡件30能伸入收容槽14,从而进一步隔断室内与室外,并明确限定室内侧组件12及室外侧组件13,室内侧组件12位于遮挡件30内侧,室外侧组件13位于遮挡件30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侧组件12及室外侧组件13均设于底盘11上,也即室内侧组件12及室外侧组件13共用同一底盘11,室内侧组件12的底盘与室外侧组件13的底盘一体成型。例如,当室外侧组件13包括底盘11时,可以认为室外侧组件13的底盘11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从而再将室内侧组件12的相关元件设于延伸部上。室内侧组件12包括底盘11时,可以认为室内侧组件12的底盘11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从而再将室外侧组件13的相关元件设于延伸部上。如此,可以使得窗式空调器10整体结构更稳定,便于将窗式空调器10整体结构安装于安装口22,提升了窗式空调器10的安装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室内侧组件12与室外侧组件13可以各自具有各自的底盘,室内侧组件12具有室内侧底盘,室外侧组件13具有室外侧底盘,室内侧底盘与室外侧底盘的分开设置,相互独立。
在本实施例中,窗式空调器10还包括密封条15。密封条15与底盘11活动连接,能在收容位置与密封位置之间切换。如图1所示,当密封条15处于收容位置时,密封条15位于收容槽14内。如图2及图3所示,当密封条15处于密封位置时,密封条15密封在安装口22的底壁222与伸入收容槽14的遮挡件30之间。密封条15进一步隔断室内与室外。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条15为两条,分别为左密封条及右密封条。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窗式空调器10的一侧部与安装口22的左侧壁226或右侧壁228抵触密封时,密封条15也可以只有一条。
在本实施例中,窗式空调器10还包括分隔组件16,分隔组件16设于底盘11上,并位于室内侧组件12与室外侧组件13之间。从而分隔组件16远离底盘11的表面为收容槽14的槽底。室内侧组件12与室外侧组件13之间的冷媒管、导线等可以从分隔组件16与底盘11之间穿过,可以有效保护冷媒管、导线等元件。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条15与分隔组件16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室内侧组件12包括底盘(室内侧底盘)300、面框400及过滤网500。
面框400设于底盘300上,并位于室内侧机壳100远离室外侧机壳200的一侧。其中,面框400可以与室内侧机壳100一体成型,面框400也可以通过螺钉、卡扣与室内侧机壳100固定连接。
面框400开设有室内侧进风口402及室内侧出风口404,在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室内侧出风口402位于室内侧进风口404上方。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室内侧出风口404所在的平面为出风面,出风面在由下至上的方向上朝后倾斜。如此,可以缩短室内侧组件12的风道的长度,减少气流的流动损失,而且还可以使得室内侧出风口404朝向斜上方送风,避免冷风直吹人。
过滤网500设于室内侧进风口402。过滤网500包括相连且相交的第一过滤部510及第二过滤部520,第一过滤部510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过滤部520的上端与第一过滤部510的下端连接,且第二过滤部520自上向下朝向室外侧组件13的方向倾斜,也即第二过滤部520相对于第一过滤部510向窗式空调器10内部倾斜。也即过滤网500为弯折板,而非平板,而且第二过滤部520还倾斜至窗式空调器10内部,可以增加过滤网500的面积,从而使得过滤网500具有较高的过滤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部510与第二过滤部520一体成型。如此,更利于制作过滤网500。具体在制作过滤网500时,可以对平板结构的网板进行弯折处理即可获得上述过滤网50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螺钉、卡扣等结构连接第一过滤部510与第二过滤部52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部510的上端与面框400可拆卸连接,第二过滤部的下端与底盘300可拆卸连接。如此,非常便于拆装过滤网500。而且相对于过滤网500的两端均与面框400连接的方式,过滤网500的两端分别与面框400及底盘300连接的方式,可以使得过滤网500的连接更牢固。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侧组件12还包括连接组件600。连接组件600包括限位筋610及支撑件620。限位筋610设于面框400上,并位于室内侧进风口402的上侧边缘处。支撑件620设于底盘300上,并能自室内侧进风口402露出。支撑件620开设有滑槽622,滑槽622自上朝下向室外侧组件13倾斜。也即滑槽622相对于第一过滤部510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与第二过滤部520的倾斜方向相同。其中,第一过滤部510的上端限位于限位筋610与室内侧进风口402的上侧边缘之间,第二过滤部520的侧边限位于滑槽622内。如此,不仅能实现第一过滤部510的上端与面框400可拆卸连接,第二过滤部520的下端与底盘300可拆卸连接,且能使得过滤网500的连接更牢固,而且在拆装时,滑槽622还能对第二过滤部520的拆卸起导向作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筋610为多个,多个限位筋610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筋610为三个。支撑件620为两个,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并分别与第二过滤部520的两侧边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网500还包括扣手位530,扣手位530设于第一过滤部510上,扣手位530用于供拆装人员施力,以拆装过滤网500。如此,更便于拆装过滤网50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扣手位530为两个,两个扣手位530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压住两个扣手位530,即可方便的拆下过滤网500。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侧组件12还包括进风面板700。进风面板700开设有多个进风孔。具体地,多个进风孔排列呈多行及多列,也即进风面板700为网孔面板,相对于格栅面板进风,采用网孔面板进风,可以有效避免空气中的杂质进入窗式空调器10内。
进风面板700设于室内侧进风口402,且进风面板700与面框400可开合连接。其中,当进风面板700处于打开状态时,过滤网500自室内侧进风口402露出;当进风面板700处于关闭状态时,过滤网500被进风面板700遮蔽,也即进风面板700位于过滤网500外侧,室内的空气依次经进风面板700及过滤网500后,进入窗式空调器10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面板700与面框400的连接位710位于室内侧进风口402的上侧边缘处,也即进风面板700相对于面框400可以上下开合。过滤网500对应连接位710的区域内陷形成避让槽540,以防止关闭进风面板700时,连接位710与过滤网500干涉。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位710为多个,多个连接位710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避让槽540的数目与连接位710的数目相同,并一一对应设置。具体地,避让槽540为四个。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侧组件10还包括支撑网800。支撑网800设于室内侧进风口402的下端,且支撑网800在上下方向上与第一过滤部510间隔,在前后方向上与第二过滤部520间隔。支撑网800支撑进风面板700的下端。支撑网800可以确保进风面板700具有较强的强度,还能对第二过滤部520限位,避免第二过滤部520从室内侧进风口402的前方伸出。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侧组件10还包括室内侧换热器900。室内侧换热器900包括相连且相交的第一换热器910及第二换热器920。第一换热器910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换热器920的上端与第一换热器910的下端连接,第二换热器920自上向下朝向室外侧组件13的方向倾斜,也即第二换热器920的相对于第一换热器910向窗式空调器10内部倾斜。且第二换热器920的下端承载于支撑件620的与滑槽622相邻的侧面上。室内侧换热器900位于过滤网500的内侧,且第一换热器910与第一过滤部510对应设置,第二换热器920与第二过滤部520对应设置。
也即室内侧换热器900为弯折板,而非平板,而且第二换热器920还倾斜至窗式空调器10内部,可以增加第二换热器920的面积,从而使得第二换热器920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而第一换热器910与第一过滤部510对应设置,第二换热器920与第二过滤部520对应设置,可以有效避免脏空气阻塞室内侧换热器900,保证室内侧换热器900的换热效率。此外,支撑件620既用于限位过滤网500,又用于承载室内侧换热器900,使得室内侧换热器900与底盘300间隔,从而可以使得室内侧换热器900不与底盘300上的水(室内侧换热器900工作产生的)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910与第二换热器920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910与第二换热器920通过螺钉、卡扣等固定连接。
在传统的窗式空调器中,因平板状的过滤网离室内侧换热器的距离较近,为避免室内侧换热器的冷温干涉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因而通常将用于测量室温的温度传感器设于面框上,而不设于过滤网上。而将用于测量室温的温度传感器设于面框上,不利于隐藏温度传感器,也不利于温度传感器连接到窗式空调器的电控盒。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侧组件10还包括用于测量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900a。温度传感器900a设于第一过滤部510上。在上述窗式空调器10中,过滤网500包括相连且相交的第一过滤部510及第二过滤部520,第一过滤部510离室内侧换热器900较远,在第一过滤部510上设置用于测量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900a,可以有效避免室内侧换热器900的冷温干涉温度传感器900a的测量结果,从而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到室内温度。而室内侧换热器900设于过滤网500,更利于隐藏温度传感器900a(进风面板700可以隐藏温度传感器900a),也更利于温度传感器900a连接到窗式空调器的电控盒。
在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900a位于第一过滤部510的左侧边缘或右侧边缘,并靠近第一过滤部510与第二过滤部520的连接处。如此,不仅便于测量室内温度,还便于避免室内侧换热器900的冷温干涉温度传感器900a的测量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侧组件12的室内侧风机和室内侧换热器900均位于室内侧机壳100内。室外侧组件13的室外侧风机和室外侧换热器均位于室外侧机壳200内。窗式空调器10的压缩机位于室外侧机壳200内,压缩机、室内侧换热器900与室外侧换热器通过冷媒管连接形成冷媒循环结构。压缩机设于室外侧机壳200可以降低压缩机工作时对室内的噪音影响。
室内侧风机运行时,室内空气可以依次通过进风面板700、室内侧进风口402及过滤网500流入室内侧机壳100、与室内侧换热器900换热后,从室内侧出风口404流入室内。室外侧风机运行时,室外空气可以通过室外侧进风口流入室外侧壳体200、与室外侧换热器换热后,从室外侧出风口流入室外。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侧组件12还包括按键显示组件900b,按键显示组件900b设于面框400上,并位于室内侧进风口402与室内侧出风口404之间。按键显示组件900b用于调节温度、湿度等工种参数以及用于显示室内侧组件12的温度、湿度等工种参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窗式空调器,适合于安装在开设有安装口的墙体上,所述窗式空调器包括底盘及设于所述底盘上的室内侧组件与室外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侧组件包括:
面框,设于所述底盘上,所述面框开设有室内侧进风口及室内侧出风口,在上下方向上,所述室内侧出风口位于所述室内侧进风口上方;
过滤网,设于所述室内侧进风口,所述过滤网包括相连且相交的第一过滤部及第二过滤部,所述第一过滤部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过滤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过滤部的下端连接,且所述第二过滤部自上向下朝向所述室外侧组件的方向倾斜;以及
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过滤部上,用于测量室内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部的上端与所述面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过滤部的下端与所述底盘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侧组件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限位筋及支撑件,所述限位筋设于所述面框上,并位于所述室内侧进风口的上侧边缘处,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底盘上,并位于所述室内侧进风口内,所述支撑件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自上朝下向所述室外侧组件倾斜;
所述第一过滤部的上端限位于所述限位筋与所述室内侧进风口的上侧边缘之间,所述第二过滤部的侧边限位于所述滑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还包括扣手位,所述扣手位设于所述第一过滤部上,所述扣手位用于供拆装人员施力,以拆装所述过滤网。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侧组件还包括进风面板,所述进风面板开设有多个进风孔,所述进风面板设于所述室内侧进风口,且所述进风面板与所述面框可开合连接,当所述进风面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过滤网自所述室内侧进风口露出,当所述进风面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过滤网被所述进风面板遮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面板与所述面框的连接位位于所述室内侧进风口的上侧边缘处,所述过滤网对应所述连接位的区域内陷形成避让槽,以防止关闭所述进风面板时,所述连接位与所述过滤网干涉。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侧组件还包括支撑网,所述支撑网设于所述室内侧进风口的下端,且所述支撑网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过滤部间隔,在前后方向上与所述第二过滤部间隔,所述支撑网支撑所述进风面板的下端。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侧组件还包括室内侧换热器,所述室内侧换热器包括相连且相交的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自上向下朝向所述室外侧组件的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下端承载于所述支撑件的与所述滑槽相邻的侧面上,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位于所述过滤网的内侧,且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过滤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过滤部对应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过滤部的左侧边缘或右侧边缘,并靠近所述第一过滤部与所述第二过滤部的连接处。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侧组件还包括室内侧机壳,所述室外侧组件还包括设于室外侧机壳,所述室内侧机壳与所述室外侧机壳均设于所述底盘上,且所述室内侧机壳与所述室外侧机壳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并限定出收容槽,所述面框设于所述室内侧机壳远离所述室外侧机壳的一侧;
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所述底盘活动连接,能在收容位置与密封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密封条处于所述收容位置时,所述密封条位于所述收容槽内,当所述密封条处于密封位置时,所述密封条密封在所述安装口的底壁与伸入所述收容槽的遮挡件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09109.7U CN211650502U (zh) | 2020-02-25 | 2020-02-25 | 窗式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209109.7U CN211650502U (zh) | 2020-02-25 | 2020-02-25 | 窗式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650502U true CN211650502U (zh) | 2020-10-09 |
Family
ID=72685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209109.7U Active CN211650502U (zh) | 2020-02-25 | 2020-02-25 | 窗式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65050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103900A1 (zh) * | 2019-11-29 | 2021-06-0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的密封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 |
-
2020
- 2020-02-25 CN CN202020209109.7U patent/CN21165050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103900A1 (zh) * | 2019-11-29 | 2021-06-03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窗式空调器的密封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H1019370A (ja) | 天井カセット形空気調和機 | |
CN211476123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10832255U (zh) |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1476125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11650502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11041187U (zh) |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1261055U (zh) | 电控盒及窗式空调器 | |
KR102273125B1 (ko) | 이동형 공기조화기 | |
RU2541287C2 (ru) | Внутренний блок кондиционера | |
CN211650500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111237879A (zh) |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4746098U (zh) | 一种壁挂式空调柜机 | |
CN113137736B (zh) | 可转动连接机构及新风取暖器 | |
CN221505136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221005284U (zh) | 用于安装空气调节装置的窗体和窗式空气调节装置 | |
JPH0322654Y2 (zh) | ||
CN221526743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KR20090044504A (ko) | 공기조화기 실외기의 베이스어셈블리 | |
JPS621620Y2 (zh) | ||
CN213713225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7402697U (zh) | 空调 | |
CN221593011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US4840041A (en) | Air conditioner wall sleeve | |
CN219036845U (zh) | 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7715163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