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38959U - 车铣复合机床 - Google Patents

车铣复合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38959U
CN211638959U CN201922151075.0U CN201922151075U CN211638959U CN 211638959 U CN211638959 U CN 211638959U CN 201922151075 U CN201922151075 U CN 201922151075U CN 211638959 U CN211638959 U CN 211638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milling
machine tool
motor
work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5107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Onad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Onad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Onad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Onad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5107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38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38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389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铣复合机床,包括床身和铣削刀具,铣削刀具包括沿着X向设置的第一刀具、沿着Y向设置的第二刀具和沿着Z向设置的第三刀具。第三刀具呈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设置,第三刀具的刀头位于其下端,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呈与水平面平行的方向设置,且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的刀头位于相互靠近的一端,还包括设置于与第一刀具相对的位置的工件夹持部,且工件夹持部能在第一滑移组件和第二滑移组件的作用下沿着竖直与水平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车铣复合机床的铣削刀具位置固定,刀具不需要在多个自由度的移动,仅需工件的移动而实现对工件的加工,因而有效减少了复合机床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车铣复合机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铣复合机床。
背景技术
车铣复合机床因其具有高效、加工精准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多种机械零件加工。通常,一台车铣复合机床仅设置一个刀具,而完成一个完整的零件的加工则需要对工件进行多个角度的加工,由此,必须确保复合机床的车铣刀具具有多个自由度,但是,为了确保刀具在多个加工角度之间进行切换并且仍具有较高的加工稳定性,因而使得现有的车铣复合机床的结构复杂程度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铣复合机床,其不需要车铣刀具在多个加工角度之间变换,机床整体结构较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车铣复合机床包括床身、铣削刀具和用于固定所述铣削刀具的刀架固定座,所述铣削刀具包括沿着X向设置的第一刀具和沿着Y向设置的第二刀具,X向与Y向相垂直,各个所述铣削刀具均通过所述刀架固定座与所述床身固定连接,还包括工件夹持部和用于带动所述工件夹持部旋转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沿着X向设置,所述工件夹持部能分别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刀具和所述第二刀具的方向移动。因而,本实用新型的车铣复合机床分别在X向和Y向设置了车铣刀具,并将工件向车铣刀具靠拢,因而在进行铣削加工过程中无需将刀具在多个加工方向上进行移动,而仅通过工件夹持部的移动而实现对工件的多角度铣削,在车铣过程中,刀具的连接结构稳定,不需要额外对刀具设置固定结构,因而有效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车铣复合机床的整体结构的复杂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沿着Z向设置的第三刀具,Z向分别与X向和Y向相垂直,所述第一刀具、第二刀具和第三刀具的刀头位于靠近待铣削的工件一端。因而,在工件的三维空间上均设置有铣削刀具,便于实现对工件的多角度加工。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电机的连接板,还包括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的第一滑移组件,所述第一滑移组件能沿着Z向移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移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至少一个连接块,在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贯穿的螺纹孔,所述第一滑移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连接块匹配的第一丝杆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杆旋转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滑移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连接板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与所述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着Z向设置,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轨相匹配的滑块。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的滑移板,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所述滑移板上。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滑移板移动的第二滑移组件,所述第二滑移组件能沿着X向移动,所述第二滑移组件包括第三电机、第二丝杆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沿着与所述第一刀具的设置方向一致的方向设置。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刀架固定座上的冷水管,所述冷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刀具、所述第二刀具和所述第三刀具的靠近待车铣的工件一端。
更进一步的,所述工件夹持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的连接臂。因而,通过设置连接臂,有效避免了工件加工区域的冷却水进入第一电机而对其造成影响。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床身固定连接的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与工件的铣削区域相隔离。因而可有效避免在铣削加工过程中的冷却水进入各个驱动电机而影响其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车铣复合机床在未设置第二刀具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车铣复合机床在未设置第三刀具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车铣复合机床的第一滑移组件与连接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
1-床身、21-第一刀具、22-第二刀具、23-第三刀具、3-刀架固定座、4-冷水管、5-工件夹持部、51-连接臂、6-第一电机、7-第一滑移组件、71-连接块、 72-第一丝杆、73-第二电机、74-第一支撑板、75-第一滑轨、76-滑块、8-连接板、9-滑移板、101-第三电机、102-第二丝杆、103-第二滑轨、11-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铣复合机床包括床身1和铣削刀具,铣削刀具通过刀架固定座3被固定于床身1上。本实用新型的铣削刀具包括沿着X向设置的第一刀具21、沿着Y向设置的第二刀具22和沿着Z向设置的第三刀具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刀具23呈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设置,第三刀具23的刀头位于其下端,第一刀具21和第二刀具22呈与水平面平行的方向设置,且第一刀具21和第二刀具22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第一刀具21和第二刀具22的刀头位于相互靠近的一端,因而,本实用新型的车铣复合机床的第一刀具21、第二刀具22 和第三刀具23的刀头均位于靠近待铣削的工件一端。
在各个刀架固定座3上设置有冷水管4,冷水管4的出水口位于第一刀具21、第二刀具22和第三刀具23的靠近待车铣的工件一端,因而在进行工件加工时能够及时对各个铣削刀具进行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工件夹持部5设置于与第一刀具21相对的位置,且工件夹持部 5能沿着水平与竖直方向移动,因而能够带动工件朝向靠近或远离各个铣削刀具的方向移动。因而,本实用新型的车铣复合机床在进行铣削加工过程中无需将刀具在多个加工方向上进行移动,而仅通过工件夹持部5的移动而实现多角度的铣削,因而有效降低了加工设备的整体结构的复杂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件夹持部5在第一电机6的带动下旋转,优选的,第一电机6 为伺服电机,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与第一刀具21的设置方向一致,且第一电机6 与第一刀具21相对设置,因而在需要对工件的侧面进形铣削时,将工件夹持部5 向第二刀具22或第三刀具23移动,工件夹持部5在第一电机6的作用下能带动工件旋转,进而在第二刀具22和第三刀具23的作用下完成对工件侧面的加工。在需要对工件的靠近第一刀具21的一端进行加工时,将工件夹持部5向第一刀具21 移动,第一电机6带动工件夹持部5旋转,因而能够完成对工件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工件夹持部5在第一滑移组件7的作用下沿着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上下移动。第一电机6通过连接板8与第一滑移组件7连接,连接板8固定于第一电机6的远离输出轴一端,且连接板8呈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设置。
参见图3所示,第一滑移组件7包括设置在连接板8上的两个连接块71,在连接块71上设置有沿着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贯穿设置的螺纹孔,第一滑移组件7还包括与连接块71的螺纹孔相匹配连接的第一丝杆72和用于驱动第一丝杆72旋转的第二电机73,第一滑移组件7还包括与连接板8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74,在第一支撑板74的与连接板8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轨75,第一滑轨75沿着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设置,在连接板8上设置有与第一滑轨75相匹配的滑块76。优选的,第二电机73为伺服电机。因而,在第二电机73带动第一丝杆72旋转时,连接板71可在第一丝杆72的作用下上下移动,由此,工件夹持部5在第一滑移组件7的作用下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车铣复合机床还包括与第一支撑板74连接的滑移板9,第二电机73固定于滑移板9上,滑移板9呈与第一支撑板74垂直的方向设置,且第一支撑板74的下边缘与滑移板9固定连接。滑移板9在第二滑移组件10的作用下在水平方向移动,第二滑移组件10的结构与第一滑移组件7的结构相类似,第二滑移组件10包括第三电机101、第二丝杆102和第二滑轨103,第二滑轨103沿着与第一刀具21的设置方向一致的方向设置,因而,滑移板9能在第二滑移组件10的作用下朝向靠近或远离第一刀具21的方向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工件夹持部5还包括与第一电机6 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的连接臂51,因而,尽量减少了在对工件进行铣削时的冷却水与第一电机6的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车铣复合机床还包括与床身1固定连接,并与连接臂51垂直的挡板11,连接臂51穿过挡板11,挡板11用于将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73和第三电机101与工件的铣削区域相隔离,进而避免在铣削加工过程中的冷却水进入驱动电机而影响其正常工作。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车铣复合机床,包括床身、铣削刀具和用于固定所述铣削刀具的刀架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刀具包括沿着X向设置的第一刀具和沿着Y向设置的第二刀具,X向与Y向相垂直,各个所述铣削刀具均通过所述刀架固定座与所述床身固定连接,还包括工件夹持部和用于带动所述工件夹持部旋转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沿着X向设置,所述工件夹持部能分别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刀具和所述第二刀具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着Z向设置的第三刀具,Z向分别与X向和Y向相垂直,所述第一刀具、第二刀具和第三刀具的刀头位于靠近待铣削的工件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电机的连接板,还包括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的第一滑移组件,所述第一滑移组件能沿着Z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移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至少一个连接块,在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贯穿的螺纹孔,所述第一滑移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连接块匹配的第一丝杆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杆旋转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滑移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连接板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与所述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着Z向设置,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轨相匹配的滑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的滑移板,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所述滑移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滑移板移动的第二滑移组件,所述第二滑移组件能沿着X向移动,所述第二滑移组件包括第三电机、第二丝杆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沿着与所述第一刀具的设置方向一致的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刀架固定座上的冷水管,所述冷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刀具、所述第二刀具和所述第三刀具的靠近待车铣的工件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夹持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的连接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床身固定连接的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三电机与工件的铣削区域相隔离。
CN201922151075.0U 2019-12-04 2019-12-04 车铣复合机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38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1075.0U CN211638959U (zh) 2019-12-04 2019-12-04 车铣复合机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1075.0U CN211638959U (zh) 2019-12-04 2019-12-04 车铣复合机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38959U true CN211638959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94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5107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638959U (zh) 2019-12-04 2019-12-04 车铣复合机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389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09682U (ja) Cnc旋盤のバイトの同時多重操作機構
JPH09168933A (ja) 工作機械
CN107214521B (zh) 车铣复合式钻攻中心
CN214264642U (zh) 一种卧式五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
CN210499508U (zh) 一种带摇篮式五轴的型材加工中心
CN109664112B (zh) 一种双工位曲面加工机床结构
CN204686025U (zh) 一种工件固定牢靠且能够进行精密加工的数控车床
CN113560644A (zh) 一种高速精密卧式五轴联动航空发动机叶片数控铣削中心
CN109894870B (zh) 车铣复合数控机床
CN213470237U (zh) 一种双主轴双刀塔cnc车铣复合装置
CN2894905Y (zh) 多面体专用铣床
CN203330437U (zh) 汽车桥壳法兰螺孔双面卧式加工中心
CN211638959U (zh) 车铣复合机床
CN204565183U (zh) 一种改良的卧式镗床
CN209793118U (zh) 一种高刚性走心式数控车床
CN205128964U (zh) 一种数控并联复合机床
CN216801919U (zh) 一种航空导管端面数控成形机
CN214264640U (zh) 一种立式五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
CN105033669A (zh) 高效五面体加工机
CN214237070U (zh) 一种管件加工装置
CN108620959B (zh) 双面刀头自动加工车床
JP4498631B2 (ja) 主軸移動型自動旋盤
CN105058057A (zh) 一种复合加工排刀式数控车床
CN110842724A (zh) 一种轴杆工件高效组合磨刀及使用方法
CN203390553U (zh) 一种高效机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