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35343U - 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35343U
CN211635343U CN201921515148.3U CN201921515148U CN211635343U CN 211635343 U CN211635343 U CN 211635343U CN 201921515148 U CN201921515148 U CN 201921515148U CN 211635343 U CN211635343 U CN 211635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neycomb
degrees
honeycomb tube
wastewater treatment
turbid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151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腾
李明磊
张平
邢大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Thermal Pow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Thermal Pow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Thermal Pow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Thermal Pow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151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35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35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35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带有内腔的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和沿纵向设置在内腔中的搅拌装置,所述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的内腔中部设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包括由多个玻璃钢材质的蜂窝管单体拼对粘接成一个横截面呈蜂窝状的填料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浊度由原来的7NTU降低至5NTU,改进后与原聚丙烯填料的现有技术相比出水浊度降低2NTU。提高产水质量,减少运行成本。解决了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内的填料芯在运行过程中极易热老化以及携带水中正负电荷影响颗粒物及灰尘在水体中的絮凝、沉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具体的说涉及电厂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水的混凝处理工艺包括水和药剂的混合、反应及絮凝体与水的分离三个阶段。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就是完成上述三个过程于一体的专门设备。
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中起到截留分离杂质颗粒作用的介质是呈悬浮状的泥渣。在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中,沉泥被提升起来并使之处于均匀分布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高浓度的稳定活性泥渣层,该层悬浮物浓度约在3~10g/L。废水在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中由下向上流动,泥渣层由于重力作用可在上升水流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当原水通过活性污泥层时,利用接触絮凝原理,原水中的悬浮物便被活性污泥渣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清水在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上部被收集。
专利号:CN200720123135.8的使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一体化污水净化器,由上向流反应室、悬浮澄清室、斜管沉淀室、浅层气浮室和下向过滤的过滤室组成,反应室为倒喇叭形,其中心安装有中央输泥筒、输泥管,外围是泥斗,其上部是悬浮澄清室,在悬浮澄清室上面安装有斜管沉淀室,在设备顶部安装有浅层气浮室,设备下部设环形过滤室,过滤室滤板上是承托层,承托层上铺设滤料,反洗虹吸管内端与过滤室顶板连接,外端进入环形水封沟,在过滤室的上面有清水箱。斜管沉淀室在设备中部,下面有斜管托架与本体焊接,其上铺设PVC蜂窝斜管,其下的空间为悬浮澄清室,斜管(22) 的上面有沉淀室盖板与本体焊接。
当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应用于热电厂的湿式电除尘废水处理项目上时,来水为烟气脱硫后的湿式电除尘除尘废水,由于此部分水经过湿式电除尘器携带正负电荷且水温由于尾部烟气余热常年在40℃以上。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内的普通的聚丙烯填料在运行过程中极易热老化及携带水中正负电荷影响颗粒物及灰尘在水体中的絮凝、沉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垂直放置于水平面上的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内部带有内腔,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的内腔内沿纵向设有搅拌装置,纵向为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从上到下的方向。
搅拌装置设置在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上,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杆,搅拌杆的前端设有搅拌部,搅拌杆沿纵向伸入到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的内腔,搅拌部位于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的内腔并位于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内腔的底部。
所述在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的内腔,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的上端部与搅拌部之间设有环形的填料层,填料层将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的内腔分为上内腔和下内腔。
所述填料层包括填料芯和填料支架,填料支架设置在填料芯的四周,使填料的整体性大大增强。耐用性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延长,填料支架与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内壁相配合并固定在填料支架内壁上,填料芯通过填料支架固定在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内。
所述填料芯由玻璃钢材质的蜂窝直斜管填料,蜂窝直斜管填料为单层环式装填,在填料芯中,多个蜂窝管单体拼对粘接成一个横截面呈蜂窝状的填料芯,及蜂窝管单体相互贴合,使填料芯形成蜂窝结构,填料芯内每个蜂窝管单体定义为蜂窝结构中的一个孔格。
每个蜂窝管单体的高度为0.5-2mm,每个蜂窝管单体的横截面为0.5-2m3,每个蜂窝管单体整体垂直或平行水平面铺设或每个蜂窝管单体整体呈倾斜一定角度斜铺,蜂窝管单体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α,α为0°、或者蜂窝管单体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α,α为5°、或者蜂窝管单体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α,α为20°、或者蜂窝管单体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α,α为35°、或者蜂窝管单体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α,α为40°、或者蜂窝管单体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α,α为45°、或者蜂窝管单体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α,α为60°、或者蜂窝管单体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α,α为90°。
蜂窝斜管填料的综合性能佳,尽管斜管水力半径小,雷诺数低,但沉降能力较斜板强,而斜板在经济成本上占很大优势。斜管的倾斜角度α是基本设计参数。将倾斜角度α调节为0°、5°、20°、35°、40°、45°、60°和90°,对比研究表明,倾斜60°时的沉淀效率最高,沉降颗粒的自净作用强。
所以优选的,所述玻璃钢材质的蜂窝管单体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60°
优选的,所述蜂窝管单体的高度为1mm,每个蜂窝管单体的横截面为1m3
进一步限定,所述玻璃钢材质的蜂窝管单体为多角蜂窝管。
进一步限定,所述玻璃钢材质的蜂窝管单体为正六边形六角蜂窝管。
运行步骤:
1)制水:
启动搅拌机、刮泥机
启动加药泵
启动原水泵
打开进水阀,并调节流量,使2台机械搅拌澄清池的进水流量一致
打开出水阀
2)排泥
排泥人工运行,每运行4小时,打开排泥阀,历时1分钟。
(具体时间需根据实际运行工况确定)。
3)停止:
停止原水泵。
停止加药泵。
停止搅拌机、刮泥机。
关闭进水阀、出水阀。
4)设备切换:
共有二台机械搅拌澄清池,可以同时运行,也可以一用或一用等组合,此时,需人工来关闭进水阀
5)停池后重新运行
当停止运转8-24小时后,泥渣成压实状态,重新运转时,宜先开启底部放空管阀门,排出池底少量泥渣,并控制较大的进水量和适当加大投药量,使底部泥渣松动,然后调整到正常水量的2/3左右运转,待出水水质稳定后,再逐渐降低加药量,增大进水量。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浊度由原来的 7NTU降低至5NTU,改进后与原聚丙烯填料的现有技术相比出水浊度降低2NTU。提高产水质量,减少运行成本。解决了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内的填料芯在运行过程中极易热老化以及携带水中正负电荷影响颗粒物及灰尘在水体中的絮凝、沉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填料芯局部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蜂窝结构填料芯局部放大图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填料芯上蜂窝管单体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填料芯上蜂窝管单体的俯视图。
图中:
1、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 2、搅拌装置 3、填料芯
21、搅拌杆 22、搅拌部 31、蜂窝管单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垂直放置于水平面上的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1,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1内部带有内腔,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的内腔内沿纵向设有搅拌装置2。
搅拌装置2设置在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2上,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杆21,搅拌杆的前端设有搅拌部22,搅拌杆21沿纵向伸入到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1的内腔,搅拌部 22位于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1的内腔并位于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1内腔的底部。
在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1的内腔设有环形填料层,填料层位于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1的上端部与搅拌部22之间,填料层3将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1的内腔分为上内腔和下内腔。
所述填料层包括填料芯3,所述填料芯3由玻璃钢材质的蜂窝直斜管填料,在填料芯 3中,多个玻璃钢材质的蜂窝管单体31拼对粘接成一个横截面呈蜂窝状的填料芯3,及蜂窝管单体31相互贴合,使填料芯31形成蜂窝结构。
所述玻璃钢材质的蜂窝管单体为正六边形六角蜂窝管,每个蜂窝管单体31的高度为 1mm,每个蜂窝管单体31的横截面为1m3,每个蜂窝管单体31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α,α为60°。
第二种是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的区别之处仅在于,每个蜂窝管单体31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0°。
第三种是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的区别之处仅在于,每个蜂窝管单体31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5°。
第四种是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的区别之处仅在于,每个蜂窝管单体31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20°。
第五种是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的区别之处仅在于,每个蜂窝管单体31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35°。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带有内腔的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和沿纵向设置在内腔中的搅拌装置,所述高浊废水处理装置本体的内腔中部设有填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包括由多个玻璃钢材质的蜂窝管单体拼对粘接成一个横截面呈蜂窝状的填料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管单体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α,α为0°、5°、20°、35°、40°、45°、60°或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管单体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α,α为6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管单体的高度为0.5-2mm,每个蜂窝管单体的横截面为0.5-2m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管单体的高度为1mm,每个蜂窝管单体的横截面为1m3
6.根据权利要求1-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管单体为多角蜂窝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管单体为正六边形六角蜂窝管。
CN201921515148.3U 2019-09-12 2019-09-12 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1635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5148.3U CN211635343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5148.3U CN211635343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35343U true CN211635343U (zh) 2020-10-09

Family

ID=72681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15148.3U Active CN211635343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353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30566B (zh) 双填料自清洗厌氧膨胀床生物反应器
CN102745788B (zh) 自动集成式混凝澄清过滤装置
CN209917455U (zh) 具有过滤功能的高效竖流式沉淀池
CN201283252Y (zh) 高浊度过滤器
CN211635343U (zh) 一体化高浊废水处理装置
CN2442991Y (zh) 新型高浊度污水净化器
CN112744965A (zh) 斜板管-电气浮及过滤一体化装置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01618907A (zh) 自净生物滤池及滤池自净工艺
CN216273274U (zh) 一种一体化高浊度净化装置
CN206298403U (zh) 一体化净水设备
CN206337062U (zh) 一体化电絮凝全自动净水器
CN214299660U (zh) 斜板管-电气浮及过滤一体化装置
CN205699622U (zh) 竖流式沉淀池
CN105731679A (zh) 高浊度一体净化器及其净化方法
CN202322456U (zh) 一种组合式净水过滤器
CN216687734U (zh) 浮动分离净水器
CN202089813U (zh) 一体化净水器
CN201454257U (zh) 悬浮澄清与过滤高浊度一体化净水器
CN2408111Y (zh) 一体化沉降悬浮过滤净水装置
CN203075753U (zh) 污水净化器
CN104355434B (zh)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10885591U (zh) 沉砂一体化竖流式沉淀池
CN216005422U (zh) 一种新型混凝沉淀池
CN217479265U (zh) 一种废水深度处理集成系统
CN211705999U (zh) 一种改进型竖流沉淀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