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9897U - 一种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9897U
CN211629897U CN202020219685.XU CN202020219685U CN211629897U CN 211629897 U CN211629897 U CN 211629897U CN 202020219685 U CN202020219685 U CN 202020219685U CN 211629897 U CN211629897 U CN 211629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lithium battery
protection
channel mos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1968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盼盼
李杰栋
张强根
田凯
滕跃
刘滕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eyuef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eyuef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eyuef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eyuef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1968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9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9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98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包括单片机U1、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以及充电MOS开关电路、放电MOS开关电路。所述充电MOS开关电路串联连接在锂电池的充电回路中,所述放电MOS开关电路串联连接在锂电池的放电回路中。所述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用于在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检测锂电池组的充放电电压;所述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用于在检测到锂电池组过充或过放时,发送过充或过放信号给单片机U1;所述单片机U1用于在收到锂电池保护IC芯片的过充信号时,控制充电MOS开关电路断开,实现过充保护,并用于在收到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的过放信号时,控制放电MOS开关电路断开,实现过放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锂电池的保护,具体涉及一种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近年来,PDA、数字相机、手机、便携式音频设备和蓝牙设备等越来越多的产品采用锂电池作为主要电源,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由于利电子电池能量密度高,必须考虑充电、放电时的安全性,以防止特性劣化。在锂电池的日常充电、放电过程中,容易出现过充和过放的情况。多次过充和过放会对锂电池造成永久性的损坏,缩短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当锂电池损坏之后仍继续使用,容易导致锂电池发生爆炸,甚至危及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主从电机的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包括单片机U1、6节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过充保护触发电路、过放保护触发电路、充电MOS开关电路和放电MOS开关电路;
所述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的电压检测端口连接6节锂电池组,所述6节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的充电保护引脚连接过充保护触发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过充触发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U1;所述6 节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的放电保护引脚连接过放保护触发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过放保护出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U1;
所述过充保护触发电路包括PNP三级管Q8、电阻R20和电阻R22,所述6节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的充电保护引脚通过电阻R20连接 PNP三极管Q8的基级,所述PNP三极管Q8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2 接地,所述PNP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5V电源,所述PNP三极管Q8 的集电极输出充电检测信号至单片机U1;
所述过放保护触发电路包括N沟道MOS管Q11、电阻R12和电阻R11,所述6节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的放电保护引脚通过电阻R12 连接N沟道MOS管Q11的栅极,所述N沟道MOS管Q11的源极接地,所述N沟道MOS管Q11的漏极通过电阻R11接5V电源,所述 N沟道MOS管Q11的漏极输出放电检测信号至单片机U1;
所述充电MOS开关电路串联在锂电池组的充电回路中,所述放电MOS开关电路串接在锂电池组的放电回路中,所述单片机U1连接充电MOS开关电路、放电MOS开关电路的控制端。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所述充电MOS开关电路包括P沟道MOS管Q5、NPN三极管Q7和二极管D5,所述P沟道MOS管Q5的源极连接正充电端口CH+,所述 P沟道MOS管Q5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5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接锂电池组的正接入口B+,所述P沟道MOS管Q5的栅极通过 NPN三极管Q7接地,所述NPN三极管Q7的基级连接单片机U1,所述负充电端口CH-连接锂电池组的负接入口B-。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所述放电MOS开关电路包括带反并联二极管的N沟道MOS管QM1、 N沟道MOS管QS1,且QM1、QS1的栅极连接单片机U1,QM1、 QS1的源极与锂电池组的负接入口B-连接,QM1的漏极与第一电机的负接入端口M-连接,QS1的漏极与第二电机的负接入端口S-连接。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还包括充放电状态显示电路,所述充放电状态显示电路包括一组状态指示灯,所述的一组状态指示灯包括发光二极管LD1、LD2、LD3、LD4,所述单片机U1的驱动连接LD1、LD2、LD3、LD4。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还包括充电检测电路,所述充电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26以及三极管 Q4,所述电阻R26的一端与正充电端口CH+连接,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级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单片机U1连接。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还包括充放电高温检测电路,所述充放电高温检测电路包括热敏电阻NTC和分压电阻R18,分压电阻R18的一端接5V电源,另一端与NTC 串接后接地,所述热敏电阻NTC与分压电阻R18的串联点连接至单片机U1的温度检测信号输入端。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还包括短路检测电路,所述短路检测电路包括比较器LM393,所述比较器LM393的反向输入第2引脚通过电压采样电阻R42连接N沟道 MOS管QM1的源极,所述电压比较器LM393的反向输入第6引脚通过电压采样电阻R41连接N沟道MOS管QS1的源极,所述比较器 LM393的正向输入第3引脚和第5引脚接入基准电压电路,所述比较器LM393的两个输出端连接单片机U1。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还包括过流检测电路,所述过流检测电路包括电压采样电阻R45和R52,所述电压采样电阻R45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电机回路中,所述电压采样电阻R52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电机回路中,所述电压采样电阻R45和R52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U1,且所述电压采样电阻R45与单片机U1的连接点通过电容C21接地,所述电压采样电阻R52与单片机U1的连接点通过电容C22接地。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三端稳压器U4、带反并联二极管的P沟道MOS管Q1、NPN三极管Q2、第一供电触发电路,所述三端稳压器U4的输出端输出5V器件工作电压;所述P沟道MOS管 Q1的源极接电机接入口的正极端M+,所述P沟道MOS管Q1的漏极以及外部供电电源VCC均通过正向连接的二极管D1接入三端稳压器U4的输入端;所述P沟道MOS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11连接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一供电触发电路包括电阻R15和二极管D2,所述NPN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15,以及反向连接二极管D2接入主控制器 U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所述第二供电触发电路包括二极管D3以及电阻R30,所述电阻R30 的一端连接正充电端口CH+,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 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通过所述电阻R15接入NPN三极管 Q2的基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可以对锂电池进行充放电保护,避免锂电池的过充、过放,延长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加入了过流保护、短路保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连接锂电池组的锂电池组的正接入口B+和负接入口B-,用于接入充电器的正充电端口CH+和负充电端口CH-,用于接入主电机的正接入端口M+和负接入端口M-,用于接入从电机的正接入端口S+和负接入端口S-,以及单片机U1、6节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充电MOS开关电路。
所述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的电压检测端口连接6节锂电池组,所述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的充电保护引脚通过过充保护触发电路连接单片机U1;所述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的放电保护引脚通过过放保护触发电路连接单片机U1。
所述充电MOS开关电路串联在锂电池组的充电回路中,所述放电MOS开关电路串接在锂电池组的放电回路中,所述单片机U1连接充电MOS开关电路、放电MOS开关电路的控制端。
如图2所示,为应用于双电机的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的电路图。从电机为地刷电机。本实施例单节锂电池的电压为4.25V。
本实施例主电机的正接入端口M+、地刷电机的正接入端口S+连接锂电池组的正接入口B+,主电机的负接入端口M-、地刷电机的通过放电MOS开关电路连接锂电池组的负接入口B-,且主电机的正接入端口M+和负接入端口M-之间连接二极管D6,主电机的正接入端口M+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主电机的负接入端口M-接二极管D6 的阳极,地刷电机的正接入端口S+和负接入端口S-之间连接二极管 D7,地刷电机的正接入端口S+连接二极管D7的阴极,地刷电机的负接入端口S-接二极管D7的阳极。
正充电端口CH+通过充电MOS开关电路连接锂电池组的正接入口B+,负充电端口CH-连接锂电池组的负接入口B-。充电MOS开关电路包括带反并联二极管的P沟道MOS管Q5、NPN三极管Q7、电阻R39、二极管D5;
所述P沟道MOS管Q5的源极连接正充电端口CH+,所述P沟道 MOS管Q5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5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接锂电池组的正接入口B+,所述P沟道MOS管Q5的栅极通过电阻R39 连接NPN三极管Q7的集电极,NPN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所述 NPN三极管Q7的基极通过电阻R37连接单片机U1的第5引脚,所述负充电端口CH-连接锂电池组的负接入口B-。
P沟道MOS管Q5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28,用于保护栅极-源极。本实施例的P沟道MOS管Q5采用贴装型的SOP-8(Small Out-Line Package,小外形封装)封装结构。封装材料可以采用塑料或陶瓷。本实施例中,P沟道MOS管Q5源极的2、3引脚连接后,接入正充电端口CH+;P沟道MOS管Q5漏极的6、7引脚连接后,接入二极管D5的阳极。
放电MOS开关电路包括连接于主电机回路的第一放电MOS开关电路和连接于地刷电机回路的第二放电MOS开关电路。第一放电MOS开关电路包括带反并联二极管的N沟道MOS管QM1,以及电阻 R26;第二放电MOS开关电路包括带反并联二极管的N沟道MOS管 QS1,以及电阻R27。N沟道MOS管QM1的栅极连接单片机U1的第 20引脚,N沟道MOS管QS1的栅极连接单片机U1的第19引脚,所述N沟道MOS管QM1的漏极与M-端连接,所述N沟道MOS管QS1 的漏极与S-端连接,所述N沟道MOS管QM1和QS1的源极与B-端连接。本实施例QM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起保护作用的电阻R16, QS1的栅极和源极之间连接有起保护作用的电阻R17。
6节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的VCC引脚连接B+端,VSS引脚连接 B-端,6节锂电池B1、B2、B3、B4、B5、B6的检测电压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电压采样电路输入U2的6个电压检测端口(VC1、VC2、VC3、 VC4、VC5、VC6),U2的CO端通过过充保护出发电路连接单片机U1 的第3引脚,U2的DO端通过过放保护出发电路连接单片机U1的第 4引脚。
本实施例的过充保护触发电路包括PNP三级管Q8、电阻R20和电阻R22,所述6节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的充电保护引脚通过电阻 R20连接PNP三极管Q8的基级,所述PNP三极管Q8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2接地,所述PNP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5V电源,所述PNP 三极管Q8的集电极输出充电检测信号至单片机U1。
本实施例的过放保护触发电路包括N沟道MOS管Q11、电阻R12 和电阻R11,所述6节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的放电保护引脚通过电阻R12连接N沟道MOS管Q11的栅极,所述N沟道MOS管Q11的源极接地,所述N沟道MOS管Q11的漏极通过电阻R11接5V电源,所述N沟道MOS管Q11的漏极输出放电检测信号至单片机U1。
本实用新型的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工作时,将锂电池组的两端分别接入B+端和B-端之间,充电器接入CH+端和CH-端,主电机接入M+端和M-端,无刷电机接入S+端和S-端。正常工作时,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的CO端及DO端均输出高电平,U1的第7引脚、第19引脚和20引脚均输出高电平,P沟道MOS管Q5、NPN三极管 Q7,以及N沟道MOS管QM1和QS1均导通,此时,锂电池可自由的进行充放电,充电时,电流由B+端和B-端之输入至锂电池,放电时,锂电池的电流由M+端和M-端、S+端和S-端输出至主电机和地刷电机。
锂电池充电过程中,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如果检测到其中任意一节锂电池电压或者锂电池组的总电压超过预设的过充保护电压值,则CO端的输出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此时,U1的第3引脚根据接收到的低电平信号,认为锂电池组已充满,U1第7引脚的输出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NPN三极管Q7、P沟道MOS管Q5关断,停止充电器对锂电池的充电,实现对锂电池的过充保护。
锂电池持续放电时,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如果检测到其中任意一节锂电池电压或者锂电池组的总电压低于预设的过放保护电压阈值,则DO端的输出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此时,U1的第4引脚根据接收到的低电平信号,认为锂电池组已放电完成,U1第19引脚和第20引脚的输出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N沟道MOS管QM1和QS1 关断,负载回路关断,主电机和地刷电机工作停止,实现对锂电池的过放保护。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实施方案,本实施例还设置了充电检测电路,所述充电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26以及三极管Q4,所述电阻R26的一端与正充电端口CH+连接,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级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单片机U1的第7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在三极管Q4的发射极和基级之间连接电阻R27,用以稳定及调整三极管基极电压电。
当充电器接入CH+端和CH-端时,三极管Q4的基级检测到高电平信号,三极管Q4导通,单片机U1的第7引脚检测到三极管Q4集电极输出的低电平信号;当充电器拔出时,三极管Q4的基级检测到低电平信号,三极管Q4截止,单片机U1的第7引脚检测到三极管 Q4集电极输出的高电平信号。单片机U1根据第7引脚检测的高低电平信号,来判定锂电池组当前的充放电状态。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了充电指示灯,当充电检测电路检测到充电器接入开始充电时,控制充电指示灯点亮;当完成充电时,控制充电指示灯熄灭。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设置了充放电状态显示电路,所述充放电状态显示电路包括一组状态指示灯,所述的一组状态指示灯包括发光二极管LD1、LD2、LD3、LD4,所述单片机U1的驱动连接LD1、LD2、 LD3、LD4。
本实施例中,电池组电量为25%时,LD1点亮;当电池组电量为50%时,LD1、LD2点亮;当电池组电量为75%时,LD1、LD2、LD3点亮;当电池组电量为100%时,LD1、LD2、LD3、LD4全部持续点亮。
本实施例设置有供电模块,用于为各器件提供稳定的5V工作电压,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三端稳压器U4、带反并联二极管的P沟道MOS 管Q1、NPN三极管Q2、第一供电触发电路,所述三端稳压器U4的输出端输出5V器件工作电压;所述P沟道MOS管Q1的源极接电机接入口的正极端M+,所述P沟道MOS管Q1的漏极以及外部供电电源VCC均通过正向连接的二极管D1接入三端稳压器U4的输入端;所述P沟道MOS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11连接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一供电触发电路包括电阻R15和二极管D2,所述NPN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15,以及反向连接二极管D2接入主控制器 U1的8引脚。当单片机U1输出高电平信号时,NPN三极管Q2导通,集电极输出低电平信号,P沟道MOS管Q1导通,三端稳压器U4将输入的电压信号转换为5V电压输出。在锂电池组的充放电过程中,P 沟道MOS管Q1处于导通状态。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设置了第二供电触发电路,包括二极管 D3以及电阻R30,所述电阻R30的一端连接正充电端口CH+,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通过所述电阻R15接入NPN三极管Q2的基极。在充电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外部充电器来触发NPN三极管Q2的导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设置了过流检测电路、短路检测电路和充放电高温检测电路。
所述过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一过流检测电路和第二过流检测电路,所述第一过流检测电路包括电压采样电阻R45和电容C21,所述第二过流检测电路包括电压采样电阻R52和电容C22,所述电压采样电阻 R45和R52的一端连接B-端,电压采样电阻R45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 U1的第14引脚,电压采样电阻R52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U1的第13 引脚,电容C21的一端接电压采样电阻R45,另一端接地,电容C22 的一端接电压采样电阻R52,另一端接地。当锂电池组的回路电流过大时,R45和R52检测到高电位,并反馈到U1第13和14引脚,U1 通过第20和19引脚输出低电平信号,驱动QM1和QS1截止,主电机和地刷电机停止工作,实现过流保护。
所述短路检测电路包括比较器U5、电压采样电阻R42和R41,以及电容C20、C25,本实施例的比较器为LM393。所述比较器LM393 的反向输入第2引脚通过电压采样电阻R42连接N沟道MOS管QM1 的源极,所述电压比较器LM393的反向输入第6引脚通过电压采样电阻R41连接N沟道MOS管QS1的源极,所述比较器LM393的正向输入第3引脚和第5引脚接入基准电压电路,所述比较器LM393的两个输出端连接单片机U1的第5引脚。当电机负载短路时,QM1和 QS1源极瞬间产生大电流,U5第2引脚和第6引脚检测到高电位,从而第1引脚和第7引脚输出高电平信号,U1第5引脚检测到该高电平信号后,立即关断QM1和QS1,实现短路保。
所述充放电高温检测电路包括热敏电阻NTC、分压电阻R18、电容C12,其中,电容C12并联连接在热敏电阻NTC的两端,分压电阻 R18的一端接5V电源,另一端与NTC串接后接地。所述热敏电阻NTC 与分压电阻R54的串联点连接至单片机U1的第9引脚。
在锂电池在充电或放电过程中,当锂电池表面体温度达到55-70 度左右时,热敏电阻NTC的阻值降低,流经NTC和R18的串联电流增大,R18两端的电压增大,NTC和R18串联点的电位增大。当U1 第9引脚检测到该高电位时,立即关断Q5与QM1、QS1,实现充放电高温保护功能。
实施例3
本实施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还设置了电机调速电路。
电机调速电路包括档位调节电路和调速信号触发电路,所述档位调节电路包括档位调节按钮SW2、电阻R48和R6,所述电阻R48的一端连接正接入端口M+,所述电阻R48的另一端通过档位调节按钮 SW2连接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48 与档位调节按钮SW2的连接点与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
所述调速信号触发电路包括N沟道MOS管Q12,电阻R38,所述N沟道MOS管Q12的源极与负接入端口M-连接,所述N沟道MOS 管的漏极接正接入端口M+,所述N沟道MOS管的栅极与单片机U1 的19引脚连接。本实施例Q12的源极和栅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50,起保护作用。
所述电机启停控制电路包括启停按钮SW1、电阻R1、电阻R2和二极管D4,电阻R2的一端通过串联R1连接5V电源,所述电阻R2 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通过启停按钮SW1接地,所述电阻R1、电阻R2的串联点接入单片机U1的第8 引脚。
当本实施例中,开关SW1按下时,单片机收到一个电机启动信号,通过19引脚输出PWM信号控制电机正常运转。当再按一次SW1,单片机U1收到电机停止信号,通过19引脚输出控制电机停机的控制信号。
在电机启动运转的过程中,通过SW2调节电机档位,单片机U1 根据SW2的档位信息,由19引脚输出PWM信号,调节Q12的导通和截止时间,从而调节电机的运转速度。
本实用新型为了提高锂电池充放电安全性,通常采用过充,过放,过流,短路,充电,放电,过温等保护,有效地预防了安全隐患。
电池组连接充电器充电时时,检测锂电池组总电压、单节锂电池过充电压、电池温度,以上任何一个值达到设定阈值,BMS保护系统都会关断充电回路,且充电时,负载无法工作。
负载工作时,检测电池组总电压、单节锂电池过放电压、锂电池温度,以上任何一个值达到设定阈值,BMS保护系统都会关断放电回路。如果出现单节锂电池过放电,必须充电后,负载才能恢复正常工作。
以上述依据本申请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申请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申请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U1、6节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过充保护触发电路、过放保护触发电路、充电MOS开关电路和放电MOS开关电路;
所述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的电压检测端口连接6节锂电池组,所述6节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的充电保护引脚连接过充保护触发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过充触发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U1;所述6节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的放电保护引脚连接过放保护触发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过放保护出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U1;
所述过充保护触发电路包括PNP三级管Q8、电阻R20和电阻R22,所述6节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的充电保护引脚通过电阻R20连接PNP三极管Q8的基级,所述PNP三极管Q8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2接地,所述PNP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5V电源,所述PNP三极管Q8的集电极输出充电检测信号至单片机U1;
所述过放保护触发电路包括N沟道MOS管Q11、电阻R12和电阻R11,所述6节锂电池保护IC芯片U2的放电保护引脚通过电阻R12连接N沟道MOS管Q11的栅极,所述N沟道MOS管Q11的源极接地,所述N沟道MOS管Q11的漏极通过电阻R11接5V电源,所述N沟道MOS管Q11的漏极输出放电检测信号至单片机U1;
所述充电MOS开关电路串联在锂电池组的充电回路中,所述放电MOS开关电路串接在锂电池组的放电回路中,所述单片机U1连接充电MOS开关电路、放电MOS开关电路的控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MOS开关电路包括P沟道MOS管Q5、NPN三极管Q7和二极管D5,所述P沟道MOS管Q5的源极连接正充电端口CH+,所述P沟道MOS管Q5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5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接锂电池组的正接入口B+,所述P沟道MOS管Q5的栅极通过NPN三极管Q7接地,所述NPN三极管Q7的基级连接单片机U1,所述负充电端口CH-连接锂电池组的负接入口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MOS开关电路包括带反并联二极管的N沟道MOS管QM1、N沟道MOS管QS1,且QM1、QS1的栅极连接单片机U1,QM1、QS1的源极与锂电池组的负接入口B-连接,QM1的漏极与第一电机的负接入端口M-连接,QS1的漏极与第二电机的负接入端口S-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放电状态显示电路,所述充放电状态显示电路包括一组状态指示灯,所述的一组状态指示灯包括发光二极管LD1、LD2、LD3、LD4,所述单片机U1的驱动连接LD1、LD2、LD3、LD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检测电路,所述充电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26以及三极管Q4,所述电阻R26的一端与正充电端口CH+连接,所述电阻R2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级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单片机U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放电高温检测电路,所述充放电高温检测电路包括热敏电阻NTC和分压电阻R18,分压电阻R18的一端接5V电源,另一端与NTC串接后接地,所述热敏电阻NTC与分压电阻R18的串联点连接至单片机U1的温度检测信号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短路检测电路,所述短路检测电路包括比较器LM393,所述比较器LM393的反向输入第2引脚通过电压采样电阻R42连接N沟道MOS管QM1的源极,所述电压比较器LM393的反向输入第6引脚通过电压采样电阻R41连接N沟道MOS管QS1的源极,所述比较器LM393的正向输入第3引脚和第5引脚接入基准电压电路,所述比较器LM393的两个输出端连接单片机U1。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流检测电路,所述过流检测电路包括电压采样电阻R45和R52,所述电压采样电阻R45的一端连接在第一电机回路中,所述电压采样电阻R52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电机回路中,所述电压采样电阻R45和R52的另一端连接单片机U1,且所述电压采样电阻R45与单片机U1的连接点通过电容C21接地,所述电压采样电阻R52与单片机U1的连接点通过电容C22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三端稳压器U4、带反并联二极管的P沟道MOS管Q1、NPN三极管Q2、第一供电触发电路,所述三端稳压器U4的输出端输出5V器件工作电压;所述P沟道MOS管Q1的源极接电机接入口的正极端M+,所述P沟道MOS管Q1的漏极以及外部供电电源VCC均通过正向连接的二极管D1接入三端稳压器U4的输入端;所述P沟道MOS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11连接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一供电触发电路包括电阻R15和二极管D2,所述NPN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15,以及反向连接二极管D2接入主控制器U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触发电路包括二极管D3以及电阻R30,所述电阻R30的一端连接正充电端口CH+,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通过所述电阻R15接入NPN三极管Q2的基极。
CN202020219685.XU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 Active CN211629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9685.XU CN211629897U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9685.XU CN211629897U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9897U true CN211629897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20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19685.XU Active CN211629897U (zh) 2020-02-27 2020-02-27 一种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989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6864A (zh) * 2020-12-02 2021-01-05 山东华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管理系统
CN112260371A (zh) * 2020-12-23 2021-01-22 苏州赛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保护电路和锂电池
CN112848966A (zh) * 2020-12-24 2021-05-28 南京能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模块连接电路稳定性检测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6864A (zh) * 2020-12-02 2021-01-05 山东华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管理系统
CN112260371A (zh) * 2020-12-23 2021-01-22 苏州赛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保护电路和锂电池
CN112260371B (zh) * 2020-12-23 2021-03-16 苏州赛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保护电路和锂电池
CN112848966A (zh) * 2020-12-24 2021-05-28 南京能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模块连接电路稳定性检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30783U (zh) 一种可实现充放电检测的锂电池保护模块
CN211629897U (zh) 一种6串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
KR101030885B1 (ko) 이차전지
EP0440756B1 (en) Battery assembly and charging system
WO2019095684A1 (zh) 锂电池保护控制asic芯片系统
TW200950255A (en) Charge control circuit
WO2020056851A1 (zh) 锂电池充放电驱动保护系统
CN209658958U (zh) 串联电池组控制保护模块
CN211377650U (zh) 一种主从电机的控制保护模块
KR20220055366A (ko) 충전 관리 장치, 충전 관리 방법 및 전기 차량
CN211556857U (zh) 一种应用于主从电机的档位调节保护电路
CN215452537U (zh) 电池充放电电路及移动终端
CN207603256U (zh) 一种钛酸锂电池管理芯片
CN211629898U (zh) 无刷电机控制模块及8串锂电池隔离保护控制电路
CN211556923U (zh) 无刷电机的内置电源模块及其控制电路
CN208508555U (zh) 电池保护芯片及电池保护电路
CN211629899U (zh) 一种应用于电机的6串锂电池保护电路
CN217607541U (zh) 锂电池充电控制电路
CN106787089B (zh) 一种汽车启动电源的能量存储及释放方法
CN115549264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充电均衡控制方法
CN201113506Y (zh) 可对低电压电池组充电的电路
CN211630112U (zh) 一种电机的触控调速装置
CN211377923U (zh) 一种电机控制电路
CN211377651U (zh) 一种10节锂电池的隔离保护模块
CN211556939U (zh) 一种电池组用平衡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