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6819U - 一种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6819U
CN211626819U CN201922501483.4U CN201922501483U CN211626819U CN 211626819 U CN211626819 U CN 211626819U CN 201922501483 U CN201922501483 U CN 201922501483U CN 211626819 U CN211626819 U CN 211626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um shell
cylinder
water leakage
aluminum
det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5014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敬松
刘东潭
刘俊杰
丁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hubei) Co ltd
Shenzhen Huaxun Ark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xun Fangzhou Technology Hubei Co ltd
Chin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xun Fangzhou Technology Hubei Co ltd, Chin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xun Fangzhou Technology Hub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50148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6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6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68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波产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定位治具、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和气泵;定位治具设有定位槽和封口立板,待检测铝壳放置于定位槽内,待检测铝壳的第一端的开口抵顶密封于封口立板,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夹紧块,第一夹紧块与定位治具相对设置以夹持稳定待检测铝壳的第一端,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夹紧块,第二夹紧块抵顶密封待检测铝壳的第二端的开口,气泵的出气口与待检测铝壳的空腔相连通。应用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微波产品中铝壳无法在没有组装之前的前端进行漏水检测而导致在检测出不合格铝壳后只能费时费力淘汰不合格铝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波产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微波产品中的铝壳本体都有防水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都会对铝壳本体进行漏水检测,现在的检测方式是将铝壳本体与其他相应的微波器件组装成半成品并点胶封住铝壳本体的开口,然后将整个半成品放在热水里热泡,铝壳本体的内腔中空气受热后膨胀,如果铝壳本体有沙眼,空气就会从铝壳本体的内腔中漏出,在水中产生气泡,从而判为不合格。不合格的铝壳本体在被检测并判为不合格后需要将半成品拆散,留下有用的零件,报废漏水的铝壳本体,整个过程费时时费力。因此,急需要一种在前端的没有组装之前就能对铝壳本体进行检测漏水的设备,避免组装后才能进行检测并发现不良品而导致浪费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微波产品中铝壳无法在没有组装之前的前端进行漏水检测而导致在检测出不合格铝壳后只能费时费力淘汰不合格铝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定位治具,定位治具安装于第一安装架的底板,定位治具设有定位槽和封口立板,封口立板设置于定位槽的端部槽底,待检测铝壳放置于定位槽内,且待检测铝壳的第一端的开口抵顶密封于封口立板;第一夹持机构,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夹紧块,第一气缸安装于第一安装架,第一夹紧块连接于第一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且第一夹紧块与定位治具相对设置以夹持稳定待检测铝壳的第一端;第二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夹紧块,第二气缸安装于第一安装架,第二夹紧块连接于第二气缸的动力输出端,第二夹紧块与封口立板相对设置,第二夹紧块抵顶密封待检测铝壳的第二端的开口,且第二夹紧块开有与待检测铝壳的空腔相连通的通气道;气泵,气泵的出气口与通气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漏水检测装置还包括辅助定位结构,辅助定位结构包括承载底板、第一侧护板和第二侧护板,承载底板连接于第一安装架的底板,第一侧护板与第二侧护板相对设置于承载底板的两侧,第一侧护板与第二侧护板之间形成的放置空间与定位槽共同限位待检测铝壳。
进一步地,定位治具与辅助定位结构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封口立板设有端口限位凸块,端口限位凸块朝向第二夹紧块延伸,端口限位凸块用于延伸进待检测铝壳的第一端的开口内以限位。
进一步地,封口立板还设有第一柔性密封层,第一柔性密封层围绕端口限位凸块设置,第一柔性密封层与待检测铝壳的第一端抵接。
进一步地,第二夹紧块设有第二柔性密封层,第二柔性密封层与待检测铝壳的第二端抵接。
进一步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在竖直方向伸缩,第一气缸位于定位治具的上方,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延伸方向与第一气缸的活塞延伸方向相垂直。
进一步地,第二夹持机构还包括转接推块和推杆,转接推块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安装架,推杆的第一端连接于转接推块,推杆的第二端与第二夹紧块连接,且推杆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与定位槽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第二气缸的动力输出端带动转接推块滑动。
进一步地,转接推块设有斜面,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安装有滚轮,第二气缸位于转接推块的上方,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在竖直方向伸缩,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延伸方向与第一气缸的活塞延伸方向相平行,活塞杆伸出使滚轮在斜面上滚动以使转接推块滑动,第二夹持机构还包括复位件,复位件安装于第一安装架,且活塞杆缩回时复位件向转接推块提供复位力。
进一步地,该漏水检测装置还包括:水槽;第二安装架;第三气缸,第三气缸安装位于第二安装架,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第一安装架连接,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带动第一安装架升降以进出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水检测装置能够在没有对铝壳进行组装之前的前端就对铝壳进行漏水检测操作,从而将不合格的铝壳在组装加工之前就报废淘汰掉,相对于现有技术对微波产品中铝壳进行漏水检测而言,则不再需要利用铝壳组装成半成品后再进行漏水检测,能够更加及时地报废淘汰不合格产品,极大地节省了针对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对于不合格铝壳进行报废淘汰的人工成本以及提高了检测的工时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的定位治具和辅助定位结构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的定位治具和辅助定位结构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的第二夹紧块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的第二夹紧块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第一安装架;20、定位治具;21、定位槽;22、封口立板;30、第一夹持机构;31、第一气缸;32、第一夹紧块;40、第二夹持机构;41、第二气缸;42、第二夹紧块;421、通气道;50、辅助定位结构;51、承载底板;52、第一侧护板;53、第二侧护板;221、端口限位凸块;422、第二柔性密封层;43、转接推块;44、推杆;431、斜面;411、滚轮;45、复位件;61、水槽;62、第二安装架;63、第三气缸;64、气管接头;65、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10、定位治具20、第一夹持机构30、第二夹持机构40和气泵(未图示),其中,定位治具20设有定位槽21和封口立板22,第一夹持机构30包括第一气缸31和第一夹紧块32,第二夹持机构40包括第二气缸41和第二夹紧块42,且第二夹紧块42开有与待检测铝壳(未图示)的空腔相连通的通气道421,并且在第二夹紧块42的通气道421与气泵连接的连接口处设置气管接头64。装配该漏水检测装置时,定位治具20安装于第一安装架10的底板,封口立板22设置于定位槽21的端部槽底,待检测铝壳放置于定位槽21内,且待检测铝壳的第一端的开口抵顶密封于封口立板22,第一气缸31安装于第一安装架10,第一夹紧块32连接于第一气缸31的动力输出端,且第一夹紧块32与定位治具20相对设置以夹持稳定待检测铝壳的第一端,第二气缸41安装于第一安装架10,第二夹紧块42连接于第二气缸41的动力输出端,第二夹紧块42与封口立板22相对设置,第二夹紧块42抵顶密封待检测铝壳的第二端的开口,气泵的出气口与通气道421处的气管接头64之间采用软胶管相连通。
在应用该漏水检测装置对微波产品的铝壳进行检测时,将待检测铝壳放置于定位槽21中,此时将待检测铝壳的第一端抵顶在封口立板22上,并利用第一气缸31和第二气缸41分别带动第一夹紧块32和第二夹紧块42移动,第一夹紧块32与定位治具20配合将待检测铝壳的第一端夹持稳定,第二夹紧块42则抵顶住待检测铝壳的第二端,并沿着待检测铝壳的轴线方向继续施力,从而使待检测铝壳的第一端的开口与封口立板22之间、待检测铝壳的第二端的开口与第二夹紧块42之间均形成了密封状态,接着使待检测铝壳完全浸没在水中,然后启动气泵向待检测铝壳的空腔中不断地泵入气流。此时,如果待检测铝壳上存在沙眼而导致漏水漏气,则不断泵入的气流在气压作用下会从沙眼外泄而在水中喷出气泡,从而判定该待检测铝壳为不合格产品而进行报废处理;若在预定的泵气时间内,例如5秒到10秒的泵气时间,始终不见水中产生气泡,则判定此为合格产品,即可对该铝壳进行后续组装加工。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水检测装置能够在没有对铝壳进行组装之前的前端就对铝壳进行漏水检测操作,从而将不合格的铝壳在组装加工之前就报废淘汰掉,相对于现有技术对微波产品中铝壳进行漏水检测而言,则不再需要利用铝壳组装成半成品后再进行漏水检测,能够更加及时地报废淘汰不合格产品,极大地节省了针对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对于不合格铝壳进行报废淘汰的人工成本以及提高了检测的工时效率。
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为了对待检测铝壳进行有效且稳定的定位安装,因此,漏水检测装置还包括辅助定位结构50,通过辅助定位结构50与定位治具20之间的配合而有效且稳定地定位放置待检测铝壳。具体地,辅助定位结构50包括承载底板51、第一侧护板52和第二侧护板53,承载底板51通过连接螺钉连接于第一安装架10的底板,第一侧护板52与第二侧护板53相对设置于承载底板51的两侧,第一侧护板52与第二侧护板53之间形成的放置空间与定位槽21共同限位待检测铝壳。特别地,定位治具20与辅助定位结构50一体成型,将定位治具20与辅助定位结构50同时加工于同一坯料(金属坯料或其他具有一定支撑刚度的加工坯料,采用金属坯料时,则可以采用铸造成型,也可以采用机床加工成型)。在制造成型定位治具20的定位槽21过程中,为了使待检测铝壳能够顺利放置于定位槽21中,因此,根据待检测铝壳的具体产品形状,如图2和图3所示,在定位槽21的槽壁以及定位槽21封口立板22之间的位置处进行设置避让凹陷和/或避让缺口,从而适配待检测铝壳的形状。
在第一实施例中,封口立板22设有端口限位凸块221,端口限位凸块221朝向第二夹紧块42延伸,端口限位凸块221用于延伸进待检测铝壳的第一端的开口内以限位。这样,在第二气缸41顶推第二夹紧块42向待检测铝壳施力过程中,端口限位凸块221将待检测铝壳限定在固定的轴线方向上受力,从而能够防止待检测铝壳的第一端在定位槽21中发生位置偏移而导致密封失效。
优选地,封口立板22还设有第一柔性密封层(未图示),第一柔性密封层围绕端口限位凸块221设置,第一柔性密封层粘接固定封口立板22上,第一柔性密封层与待检测铝壳的第一端抵接,如此,在第二夹紧块42的施力作用下,第一柔性密封层适配待检测铝壳的第一端端口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凹陷,从而确保密封待检测铝壳的第一端的开口。相应地,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夹紧块42设有第二柔性密封层422,第二柔性密封层422转接固定在第二夹紧块42上,第二柔性密封层422与待检测铝壳的第二端抵接,在第二气缸41顶推第二夹紧块42对待检测铝壳的第二端施力过程中,第二柔性密封层422适配待检测铝壳的第二端端口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凹陷,从而确保密封待检测铝壳的第二端的开口。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气缸31的活塞杆在竖直方向伸缩,第一气缸31位于定位治具20的正上方,第二气缸41的活塞杆延伸方向与第一气缸31的活塞延伸方向相垂直。如图1所示,应用第一实施例的漏水检测装置对待检测铝壳进行漏水检测操作过程中,第一气缸31始终外露于水面,而第二气缸41则浸没在水中。
如图6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的主视图,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之间存在以下不同之处。
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二夹持机构40还包括转接推块43和推杆44,转接推块43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安装架10,推杆44的第一端连接于转接推块43,推杆44的第二端与第二夹紧块42连接,且推杆44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与定位槽21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第二气缸41的动力输出端带动转接推块43滑动。具体地,转接推块43设有斜面431,第二气缸41的活塞杆的端部安装有滚轮411,第二气缸41位于转接推块43的上方,第二气缸41的活塞杆在竖直方向伸缩,第二气缸41的活塞杆延伸方向与第一气缸31的活塞延伸方向相平行,活塞杆伸出使滚轮411在斜面431上滚动以使转接推块43滑动,第二夹持机构40还包括复位件45,复位件45安装于第一安装架10,且活塞杆缩回时复位件45向转接推块43提供复位力。应用第二实施例的漏水检测装置对待检测铝壳进行漏水检测操作过程中,第一气缸31和第二气缸41则始终外露于水面,相对于第一实施例而言能够消除第二气缸41因水泡而损坏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地,在第一安装架10的底板上设置导轨65,相应地在转接推块43的底部开设与导轨65相适配的导向槽(未图示),将导向槽装配在导轨65上,当第二气缸41的活塞杆伸出时,则转接推块43在导轨65的导向作用下定向滑移。
如图6所示,为了提供对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自动化程度以及检测效率,因此,该漏水检测装置还包括水槽61、第二安装架62和第三气缸63,第三气缸63安装位于第二安装架62,第三气缸63的活塞杆的端部与第一安装架10连接,第三气缸63的活塞杆带动第一安装架10升降以进出水槽61。在水槽61中始终盛有水,在进行漏水检测操作过程中,通过第三气缸63将第一安装架10升起,然后将待检测铝壳安装放置于定位槽21中,在安装放置完成待检测铝壳之后,则启动第三气缸63将第一安装架10浸没在水中(即将待检测铝壳浸没于水中),再启动气泵进行泵气,从而根据水中气泡情况而判定铝壳是否合格。
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漏水检测装置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漏水检测相比,除了以上结构不同之外,其余结构均相同,因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安装架(10);
定位治具(20),所述定位治具(20)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0)的底板,所述定位治具(20)设有定位槽(21)和封口立板(22),所述封口立板(22)设置于所述定位槽(21)的端部槽底,待检测铝壳放置于所述定位槽(21)内,且所述待检测铝壳的第一端的开口抵顶密封于所述封口立板(22);
第一夹持机构(30),所述第一夹持机构(30)包括第一气缸(31)和第一夹紧块(32),所述第一气缸(31)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0),所述第一夹紧块(32)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31)的动力输出端,且所述第一夹紧块(32)与所述定位治具(20)相对设置以夹持稳定所述待检测铝壳的第一端;
第二夹持机构(40),所述第二夹持机构(40)包括第二气缸(41)和第二夹紧块(42),所述第二气缸(41)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0),所述第二夹紧块(42)连接于所述第二气缸(41)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二夹紧块(42)与所述封口立板(2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夹紧块(42)抵顶密封所述待检测铝壳的第二端的开口,且所述第二夹紧块(42)开有与所述待检测铝壳的空腔相连通的通气道(421);
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与所述通气道(42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检测装置还包括辅助定位结构(50),所述辅助定位结构(50)包括承载底板(51)、第一侧护板(52)和第二侧护板(53),所述承载底板(51)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0)的底板,所述第一侧护板(52)与所述第二侧护板(53)相对设置于所述承载底板(51)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护板(52)与所述第二侧护板(53)之间形成的放置空间与所述定位槽(21)共同限位所述待检测铝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治具(20)与所述辅助定位结构(50)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立板(22)设有端口限位凸块(221),所述端口限位凸块(221)朝向所述第二夹紧块(42)延伸,所述端口限位凸块(221)用于延伸进所述待检测铝壳的第一端的开口内以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立板(22)还设有第一柔性密封层,所述第一柔性密封层围绕所述端口限位凸块(221)设置,所述第一柔性密封层与所述待检测铝壳的第一端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块(42)设有第二柔性密封层(422),所述第二柔性密封层(422)与所述待检测铝壳的第二端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31)的活塞杆在竖直方向伸缩,所述第一气缸(31)位于所述定位治具(20)的上方,所述第二气缸(41)的活塞杆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气缸(31)的活塞延伸方向相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40)还包括转接推块(43)和推杆(44),所述转接推块(43)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0),所述推杆(44)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转接推块(43),所述推杆(4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紧块(42)连接,且所述推杆(44)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位槽(21)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气缸(41)的动力输出端带动所述转接推块(43)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推块(43)设有斜面(431),所述第二气缸(41)的活塞杆的端部安装有滚轮(411),所述第二气缸(41)位于所述转接推块(43)的上方,所述第二气缸(41)的活塞杆在竖直方向伸缩,所述第二气缸(41)的活塞杆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气缸(31)的活塞延伸方向相平行,活塞杆伸出使所述滚轮(411)在所述斜面(431)上滚动以使所述转接推块(43)滑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40)还包括复位件(45),所述复位件(45)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0),且活塞杆缩回时所述复位件(45)向所述转接推块(43)提供复位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漏水检测装置还包括:
水槽(61);
第二安装架(62);
第三气缸(63),所述第三气缸(63)安装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架(62),所述第三气缸(63)的活塞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安装架(10)连接,所述第三气缸(63)的活塞杆带动所述第一安装架(10)升降以进出所述水槽(61)。
CN201922501483.4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 Active CN211626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501483.4U CN21162681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501483.4U CN21162681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6819U true CN211626819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5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501483.4U Active CN21162681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68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49753B2 (en) Plating pretreat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ylinder block
CN211626819U (zh) 一种微波产品中铝壳的漏水检测装置
US11230792B2 (en) Vertical electroplating module and electroplating method for fan-out panel level chip
JP2009270182A (ja) めっき処理ライン
CN107063578B (zh) 一种汽车干燥器检漏装置
CN210400733U (zh) 一种密封测试自动对接封堵机构
CN111812872B (zh) 脱泡机和脱泡系统
CN101619472B (zh) 电镀装置
CN212079405U (zh) 一种汽轮机快速冷却装置
CN211954571U (zh) 一种水电站空冷器试压装置
CN210897973U (zh) 一种具有冷却系统的激光器安装座
CN217765407U (zh) 水压测试装置
CN213728124U (zh) 一种化成夹具清洗装置
CN116175869B (zh) 一种电池顶盖的表面处理装置
CN217483763U (zh) 泄漏检测装置
CN202101823U (zh) 用于汽车水室的气密测试装置
CN217354703U (zh) 一种用于齿轮泵的后端盖密封检测装置
CN111016147A (zh) 一种用于亚克力板折弯的加热设备
CN209181967U (zh) 一种两头通壳体测漏专用装置
CN218956010U (zh) 一种气密性的测试设备
CN212919075U (zh) 一种航空散热器试压治具
CN216559553U (zh) 一种快速手动测漏装置
CN211031177U (zh) 一种吹瓶机的吹气装置
CN219454798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纯水自循环冷却器
CN220348765U (zh) 一种石英舟槽棒开槽的固定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2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4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2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3

Address after: 518000 404, building 37, chentian Industrial Zone, chentian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uaxun ark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HUBEI) Co.,Ltd.

Address before: 434020 Huaxun Fangzhou (Tiangu) Industrial Park, Tiangu Avenue, No.6 Road, Shashi District, Jingzhou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IN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HUBEI)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