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0730U - 一种凸轮轴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凸轮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0730U
CN211620730U CN201922483704.XU CN201922483704U CN211620730U CN 211620730 U CN211620730 U CN 211620730U CN 201922483704 U CN201922483704 U CN 201922483704U CN 211620730 U CN211620730 U CN 211620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camshaft
cam plate
piec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837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正海
李红霞
刘志松
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upai Textile Machiner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Niupai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Niupai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Niupai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837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0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0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0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凸轮轴机构,包括箱体和凸轮轴,凸轮轴穿设在所述箱体内部,凸轮轴一端通过圆柱头螺钉安装有凸轮轴压片,另一端安装有闪轮,凸轮轴上安装有八片凸轮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织机只能进行单层织物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凸轮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机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凸轮轴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织造工艺采用的各种织机,织机主轴旋转一周,依次完成开口、引纬、打纬、卷取和送经五大运动,将经纱和纬纱交织在一起,制得织物。但传统织机的开口为单层梭口,每次只能引入一根纬纱,织造出单层织物,引纬率较低,这样严重影响织机的产量,同时无法生产一些特殊的织物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凸轮轴机构及其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传统织机只能进行单层织物的技术问题。
一种凸轮轴机构,包括箱体和凸轮轴,所述凸轮轴穿设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凸轮轴一端通过圆柱头螺钉安装有凸轮轴压片,另一端安装有闪轮,所述凸轮轴上安装有八片凸轮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八片凸轮片带动各个综框进行上下运动,同时配合织机电控系统对卷取送经动作的控制,从而实现双层织物织制;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且织制效率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片之间通过一根螺栓锁紧,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保证凸轮片运动步调一致。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凸轮片上均匀开设有八个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以凸轮片的中心为圆心均匀分布,每个所述螺栓孔的中心线和凸轮片的中心相连将所述凸轮片的外缘分成八个阶段,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螺栓孔,从而实现综框的不同运动轨迹。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片自凸轮轴压片向闪轮的方向依次分为第一凸轮片、第二凸轮片、第三凸轮片、第四凸轮片、第五凸轮片、第六凸轮片、第七凸轮片、第八凸轮片,所述第一凸轮片和第三凸轮片结构一致,所述第二凸轮片和第四凸轮片结构一致,所述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凸轮片结构一致,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三种不同类型的凸轮片,进行调整以实现双层织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轮片和第三凸轮片均为33/11凸轮片,所述第一凸轮片的八个阶段依次分为三个上升段、一个下降段、三个上升段和一个下降段。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轮片和第四凸轮片均为11/33凸轮片,所述第二凸轮片的八个阶段依次分为一个上升段、三个下降段、一个上升段和三个下降段。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凸轮片均为31/13凸轮片,所述第五凸轮片的八个阶段依次分为三个上升段、一个下降段、一个上升段和三个下降段。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凸轮轴机构的应用,采用上述的凸轮轴机构加工双层织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凸轮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凸轮轴机构的第一凸轮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凸轮轴机构的第二凸轮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凸轮轴机构的第五凸轮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凸轮轴机构的进行加工时的提综法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凸轮轴机构的进行加工的双层织物的经纬交织图;
图7是将图6拆分后上层织物第一凸轮片601、第三凸轮片603两片综制织的经纬交织图;
图8是将图6拆分后下层织物第二凸轮片602、第四凸轮片604两片综制织的经纬交织图;
图9是将图6拆分后上下两层织物第五凸轮片605、第七凸轮片607两片综制织的经纬交织图;
图10是将图6拆分后上下两层织物第六凸轮片606、第八凸轮片608 两片综制织的经纬交织图;
附图标记:
1-箱体;2-凸轮轴;3-圆柱头螺钉;4-凸轮轴压片;5-闪轮;6-凸轮片; 7-螺栓;8-螺栓孔;
601-第一凸轮片;602-第二凸轮片;603-第三凸轮片;604-第四凸轮片; 606-第五凸轮片;607-第七凸轮片;608-第八凸轮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凸轮轴机构,用于解决双层织物在凸轮开口装置上无法织制的技术问题;
如图1所示,该机构包括箱体1和凸轮轴2,所述凸轮轴2穿设在所述箱体1内部,所述凸轮轴2一端通过圆柱头螺钉3安装有凸轮轴压片4,另一端安装有闪轮5,该部分的结构和现有技术一致,具体的连接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主要是针对于凸轮片进行改进,在所述凸轮轴2上安装有至少八片凸轮片6,凸轮片6是带动综框进行运动的,具体如何带动,这个是纺织行业的公知常识,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凸轮片6为八片,且所有的凸轮片6之间通过一根螺栓7锁紧,即所有的凸轮片6运动的步调能够一致;
如图1所示,所述凸轮片6自凸轮轴压片4向闪轮5的方向依次分为第一凸轮片601、第二凸轮片602、第三凸轮片603、第四凸轮片604、第五凸轮片605、第六凸轮片606、第七凸轮片607和第八凸轮片608,所述第一凸轮片601和第三凸轮片603结构一致,所述第二凸轮片602和第四凸轮片604 结构一致,所述第五凸轮片605、第六凸轮片606、第七凸轮片607、第八凸轮片608结构一致;本实施例中的凸轮片共分为三种类型的凸轮片,其中所述第一凸轮片601和第三凸轮片603均为33/11凸轮片,所述第二凸轮片602 和第四凸轮片604均为11/33凸轮片,所述第五凸轮片605、第六凸轮片606、第七凸轮片607、第八凸轮片608均为31/13凸轮片。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有的凸轮片6上均匀开设有八个螺栓孔8,所述螺栓孔8以凸轮片6的中心为圆心均匀分布,这样每个螺栓孔8的中心线和凸轮片6的中心相连将凸轮片6的外缘分成八个阶段;
其中,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轮片601、第三凸轮片603,即 33/11凸轮片指的是该凸轮片依次为连续的3个上升阶段、1个下降阶段、连续的3个上升阶段和1个下降阶段的八个阶段凸轮片;附图2中的上指的是上升阶段,下指的是下降阶段。
同理,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凸轮片602、第四凸轮片604,即11/33凸轮片指的是该凸轮片依次为1个上升阶段、连续的3个下降阶段、 1个上升阶段和连续的三个下降阶段的八个阶段凸轮片;附图3中的上指的是上升阶段,下指的是下降阶段。
同理,如图4所示,所述第五凸轮片605、第六凸轮片606、第七凸轮片607、第八凸轮片608,即31/13凸轮片指的是该凸轮片依次为连续的3 个上升阶段、1个下降阶段、1个上升阶段和连续的三个下降阶段的八个阶段凸轮片;附图4中的上指的是上升阶段,下指的是下降阶段。
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八个凸轮片进行排布,从附图2-4 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每个凸轮片上开设有八个螺栓孔,每两个相邻的螺栓孔直接对应一个阶段,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挑选每个凸轮片的起点,这样能够决定综框的运动起点,以及后续的运动轨迹。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凸轮轴机构的应用,采用实施例1中的的凸轮轴机构加工双层织物;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具体操作加工某一双层织物进行说明:
在对双层织物进行加工时,列出提综法,如图5所示,其中图5中的横坐标,1-8指的是经线位置,而①-⑧指的是纬线位置,而经线是通过凸轮片带动综框运动以提供,具体连接结构是织机领域的公知常识,此处不再赘述;其中,附图5中的□指的是该综框位于下方,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640634600000051
指的是该综框位于上方,结果显示如下:
①1 5
②1 2 3 5 6 8
③3 6
④1 3 4 5 6 7
⑤1 7
⑥1 2 3 5 6 7
⑦3 8
⑧1 3 4 5 7 8
具体的经纬交织图为附图6所示,关于①1 5,此时需第一凸轮片、第二凸轮片为上升阶段,其余凸轮片为下降阶段,以此类推,关于②1 2 3 5 6 8,第一凸轮片、第二凸轮片、第三凸轮片、第五凸轮片、第六凸轮片和第八凸轮片为上升阶段,其余凸轮片为下降阶段,后续的③、④、⑤、⑥、⑦、⑧不再一一说明;具体的经纬交织的走向如图7-10所示。
在送经线时,第一梭引入时织机正常卷取、送经,当第二梭引入时织机的卷取、送经工作停止不动(织机电控系统内部停撬功能作用),第三梭引入时织机动作同第一梭,第四梭引入时织机动作同第二梭,奇、偶依次循环,从而达到实现双层织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凸轮轴机构,包括箱体和凸轮轴,所述凸轮轴穿设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凸轮轴一端通过圆柱头螺钉安装有凸轮轴压片,另一端安装有闪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上安装有八片凸轮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轮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片之间通过一根螺栓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凸轮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轮片上均匀开设有八个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以凸轮片的中心为圆心均匀分布,每个所述螺栓孔的中心线和凸轮片的中心相连将所述凸轮片的外缘分成八个阶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凸轮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片自凸轮轴压片向闪轮的方向依次分为第一凸轮片、第二凸轮片、第三凸轮片、第四凸轮片、第五凸轮片、第六凸轮片、第七凸轮片、第八凸轮片,所述第一凸轮片和第三凸轮片结构一致,所述第二凸轮片和第四凸轮片结构一致,所述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凸轮片结构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凸轮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片和第三凸轮片均为33/11凸轮片,所述第一凸轮片的八个阶段依次分为三个上升段、一个下降段、三个上升段和一个下降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凸轮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轮片和第四凸轮片均为11/33凸轮片,所述第二凸轮片的八个阶段依次分为一个上升段、三个下降段、一个上升段和三个下降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凸轮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凸轮片均为31/13凸轮片,所述第五凸轮片的八个阶段依次分为三个上升段、一个下降段、一个上升段和三个下降段。
CN201922483704.X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凸轮轴机构 Active CN211620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3704.XU CN211620730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凸轮轴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3704.XU CN211620730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凸轮轴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0730U true CN211620730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5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83704.XU Active CN211620730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凸轮轴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07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8932A (zh) * 2019-12-31 2020-03-31 江苏牛牌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凸轮轴机构及其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8932A (zh) * 2019-12-31 2020-03-31 江苏牛牌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凸轮轴机构及其应用
CN110938932B (zh) * 2019-12-31 2024-03-05 江苏牛牌机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凸轮轴机构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38932B (zh) 一种凸轮轴机构的应用
US3090406A (en) Woven panel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1294327B (zh) 新型三维织机
CN102362022B (zh) 准各向同性三维预制件及其制造方法
US9365957B2 (en) Ultralight flat-weave fabric comprising two weft directions
CN211620730U (zh) 一种凸轮轴机构
EP2330238A3 (en) Weaving machines and three-dimensional woven fabrics
CN102517741A (zh) 一种立体织机开口装置
CN202380169U (zh) 立体织机开口装置
US3207185A (en) Woven panel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103390C (zh) 一种织机
CN107419408B (zh) 一种纱罗组织及其织造方法
CN1974902A (zh) 用于织造机的组合式驱动系统
CN113122986B (zh) 一种超高密度开口装置
CN101074512A (zh) 新型高速剑杆织机
CN114606623A (zh) 一种三维编织接结经纱螺旋交织结构预制件的制备方法
CN108677354A (zh) 一种多层圆筒织机的引纬机构
EP0396408B1 (en) Shed-forming mechanism applied to a circular loom
CN101407967B (zh) 三维织机径向筘开口装置
CN1120256C (zh) 电动梭子
CN105088468A (zh) 一种织造网格状织物的双向开口机构
CN102677374B (zh) 一种筘动式行星齿轮传动织带机起毛机构
CN206127558U (zh) 一种新型织带编织机
CN115369553B (zh) 一种圆织机的变动程打纬装置及圆织机
CN207646391U (zh) 一种双织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5000 9 Heye West Road, Hanjiang District,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upai Textile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5000 9 Heye West Road, Hanjiang District,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NIUPAI TEXTILE MACHINER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