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12590U - 一种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612590U CN211612590U CN201922064783.0U CN201922064783U CN211612590U CN 211612590 U CN211612590 U CN 211612590U CN 201922064783 U CN201922064783 U CN 201922064783U CN 211612590 U CN211612590 U CN 2116125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line
- water
- oil
- valve
-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9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4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9000010779 crude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0000000844 anti-bacter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9000003899 bactericide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8236 heat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5457 ice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21642 ultra pure wat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498 ultrapure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839 emul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8041 oil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019 ag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70 germicid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52 auxiliary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380 fibre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37 rins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至少包括原料添加系统,搅拌系统和输送系统;所述原料添加系统包括用于向搅拌装置添加纯水的纯水添加单元,用于向搅拌装置定量添加原油的原油添加单元和用于向搅拌装置定量添加杀菌剂的杀菌剂添加单元;所述搅拌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搅拌装置,用于接收并搅拌纯水添加单元、原油添加单元和杀菌剂添加单元添加的纯水、原油和杀菌剂;所述搅拌装置还配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输送系统包括输送管道、设于输送管道上的电控阀门和高位储槽,所述输送管道用于将搅拌装置输出的混合物输送到对应的高位储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化纤油剂是应用于化纤生产与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纺织助剂,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化学纤维的摩擦,防止静电产生;化纤油剂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中化纤生产。
目前,纺丝行业准备工段化纤油剂调制和分配输送因其工艺要求特殊性,均采用纯人工作业方式进行油剂调配和将配制好的乳化油输送至高位储存槽。整个过程操作烦琐,且配方品种多,易输送出错,存在如下问题:
1)工艺要求配油用水温度必须控制在25℃~30℃;冬季采用蒸气加热尚可满足,但夏季进水温度偏高,难以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2)配制时水和油的用量靠人眼查看油槽和搅拌槽液位管液位高度来控制加油量和加水量,添加量准确度靠工人作业熟练度来保证,操作工艺流程无法标准化。
3)乳化液配制要求极高,浓度比例值误差须保证在0.02%以内,每配一槽均需反复多次调校水和油比例来达到所需乳化液含油率,操作流程烦琐,油剂配制重复一致性较差,工艺参数中人为影响因素较多。
4)乳化液从搅拌槽输送至高位储槽采用拖拉软管放油方式,软管内积存残液多,软管清洁难以做到每日一洗。
5)高位储槽数量多,乳化液配方量大且杂,易发生人为失误导致放错油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以解决前述的至少一个方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至少包括原料添加系统,搅拌系统和输送系统;
所述原料添加系统包括用于向搅拌系统添加纯水的纯水添加单元,用于向搅拌系统定量添加原油的原油添加单元和用于向搅拌系统定量添加杀菌剂的杀菌剂添加单元;
所述搅拌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搅拌装置,用于接收并搅拌纯水添加单元、原油添加单元和杀菌剂添加单元添加的纯水、原油和杀菌剂;所述搅拌装置还配置有称重传感器;
所述输送系统包括输送管道、设于输送管道上的电控阀门和高位储槽,所述输送管道用于将搅拌装置输出的混合物输送到对应的高位储槽。
进一步的,所述纯水添加单元包括水温控制单元和纯水输送单元;所述水温控制单元包括热交换设备和相应的联通管路,以及设于联通管路上的阀门和传感器;所述纯水输送单元用于将经水温控制单元调节温度后的纯水输送到搅拌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设备包括制冷设备和加热设备,所述联通管路包括用于将外部纯水输送至制冷设备和加热设备进水口的第一管路,用于连接制冷设备和加热设备出水口与纯水输送单元主管路的第二管路;所述阀门包括设于第一管路上靠近制冷设备进水口的第一检修阀和靠近加热设备进水口的第二检修阀,以及设于第二管路上靠近制冷设备出水口的冷却出口阀和靠近加热设备出水口的加热出口阀;所述传感器包括设于第一管路进水口的入水温度传感器,以及设于第二管路上靠近制冷设备出水口的制冷出口水温传感器和靠近加热设备出水口的制热出口水温传感器。
可选的,所述制冷设备为制冷用板式换热器,所述制冷用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连通外部冷却用冰水,并通过三通比例调节阀控制冰水进水量,二次侧连通所述联通管路。
可选的,所述加热设备为加热用列管式换热器,所述加热用列管式换热器的一次侧连通外部加热用蒸汽,并通过蒸汽比例调节阀控制蒸汽进汽量,二次侧连通所述联通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设备还包括电热水箱,所述电热水箱的第一进水口通过补水管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所述补水管路上设有水箱补水阀;所述电热水箱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分别通过循环管路一和循环管路二连接所述加热用列管式换热器一次侧的蒸汽回路构成循环回路,连接所述电热水箱第一出水口的循环管路一上设有热水循环泵和热水开关阀。
进一步的,所述电热水箱的第二出水口通过放水管路连接纯水输送单元主管路,所述放水管路上设有放水开关阀。
进一步的,所述纯水输送单元包括主管路和连接主管路的至少一根纯水输送管路,所述纯水输送管路的末端于靠近所述搅拌装置的添料口处分成添水管路一和添水管路二,添水管路一上设有流量较大的放水阀,添水管路二上设有流量较小的精确补水阀。
进一步的,所述原油添加单元包括原油计量桶,用于将原油输送至原油计量桶中的原油输送泵及相应的第一原油输送管路,用于计量原油计量桶及其内容物重量的原油计量称重传感器,以及用于将原油计量桶中的原油输送至搅拌装置添料口的第二原油输送管路,所述第一原油输送管路上设有靠近原油计量桶的原油添加阀,所述第二原油输送管路上设有放油阀。
可选的,所述原油输送泵为气动隔膜泵。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剂添加单元包括用于将杀菌剂输送至搅拌装置添料口的杀菌剂输送管路一和杀菌剂输送管路二,以及设于杀菌剂输送管路一上的定量计量泵一和杀菌剂添加阀一,和设于杀菌剂输送管路二上的定量计量泵二和杀菌剂添加阀二。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槽和搅拌机,所述搅拌槽的侧面设有搅拌槽液位管;所述称重传感器设于搅拌槽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系统的输送管道包括一根输油母管,所述输油母管自前端到后端按一定的坡度渐低设置;还包括靠近所述输油母管前端依次设置的连接所述搅拌装置出料口与输油母管的多根进油管道,以及靠近输油母管后端依次设置的多根连接输油母管与高位储槽进料口的放油管道,所述进油管道上设有进油阀门,所述放油管道上设有放油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输油母管上于所述放油管道之间每隔若干根放油管道设有一个阻断阀。
进一步的,所述输油母管于前端设有冲洗用超纯水接入管道和冲洗用压缩空气接入管道,所述冲洗用超纯水接入管道和冲洗用压缩空气接入管道上分别设有冲管水阀和冲管气阀;所述输油母管于后端设有冲管排污阀。
进一步的,所述输油母管于前端设有母管泄压阀。
进一步的,所述高位储槽于侧部设有液位高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管道上还设有人工放油管,所述人工放油管上设有人工放油阀。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一根排污总管;所述进油管道上还设有连接所述排污总管的搅拌槽排污管,所述搅拌槽排污管上设有洗槽排水阀;所述高位储槽的排污口通过高位储槽排污管连接所述排污总管,所述高位储槽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
进一步的,所述输油母管的末端连接所述排污总管。
本实用新型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实现了如下技术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在不同季节均能将工艺给水温度恒定在28℃±1度区间,而且实现了给水阀打开瞬间管道流出的水温度即刻达到设定的温度值。
3)搅拌装置和原油原油添加单元中均加装了电子秤重传感器,可以精确计量原油和水添加重量值数据,满足了生产工艺数据精确化控制要求。
4)搅拌装置输送乳化油至高位储槽采用单母管设计,节省了大量的自动阀门、管道和自控元件;同时输送管道便于清洁,不同配方油剂在自动输送前管道均可以用清水和压缩空气冲洗清洁,保证了油剂成分的精确度。
5)输油母管采用重力自流放油设计,并在母管上分段安装了若干个截止阀,以配合不同位置的高位储槽放油,保证了输送过程管道内不积存油剂,完全放入高位储槽中。
6)采用重量计量法控制放油阀放油至各个高位储槽,能使生产部门准确掌控生产和改纺用油量;同时高位储槽安装有数传液位高度传感器,实时显示槽内液位并保证了高位储槽不因放油量过大导致溢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的单元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实施例的水温控制单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实施例的原料添加系统和搅拌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实施例的输送系统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实施例的配油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如图1所示,其至少包括原料添加系统,搅拌系统和输送系统。
其中,原料添加系统包括用于向搅拌系统添加纯水的纯水添加单元10,用于向搅拌系统定量添加原油的原油添加单元20和用于向搅拌系统定量添加杀菌剂的杀菌剂添加单元30。搅拌系统40包括至少一个搅拌装置401,用于接收并搅拌纯水添加单元、原油添加单元和杀菌剂添加单元添加的纯水、原油和杀菌剂;搅拌装置401还配置有称重传感器402。输送系统包括输送管道50及设于输送管道上的电控阀门,还包括高位储槽60,输送管道50用于将搅拌装置401 输出的混合物输送到对应的高位储槽60;高位储槽60再向对应的纺丝油箱输出储存的乳化油。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纯水添加单元包括水温控制单元11 和纯水输送单元12。其中,水温控制单元11包括热交换设备和相应的联通管路,以及设于联通管路上的阀门和传感器;纯水输送单元12用于将经水温控制单元 11调节温度后的纯水输送到搅拌装置401。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的字母A、B和图3中的字母A’、B’分别表示系统中同一根管路的对应接点,实际系统中该处管路为一根完整管路,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将其截断分开画出。附图3和附图4中的字母C、D、E、F和C’、 D’、E’、F’表示同样的意思,后续将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热交换设备包括制冷设备101和加热设备102,分别用于对外部纯水进行冷却或加热,以满足工艺要求配油用水的温度。
如图2所示,联通管路包括用于将外部纯水输送至制冷设备101和加热设备102进水口的第一管路103,其进水端100用于接入外部纯水,之后分成两个支路,分别连接制冷设备101的进水口和加热设备102的进水口。在第一管路 103的进水端设有入水温度传感器109,以实时监控入水温度,确定需要对纯水进行冷却还是加热。同时,为了便于检修,第一管路103上靠近制冷设备101 的进水口处设有第一检修阀105,靠近加热设备102的进水口处设有第二检修阀 106。
如图2所示,联通管路还包括用于连接制冷设备101和加热设备102出水口与纯水输送单元主管路的第二管路104,其于后端汇成一个管路连接至纯水输送单元主管路。相应的,第二管路104上在靠近制冷设备101的出水口处设有冷却出口阀107,在靠近加热设备102的出水口处设有加热出口阀108。同时,在第二管路104上靠近制冷设备出水口处设有制冷出口水温传感器110,靠近加热设备出水口处设有制热出口水温传感器111,以实时监测出水温度。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本实施例中,制冷设备101为制冷用板式换热器,该制冷用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连通外部冷却用冰水回路122,并通过三通比例调节阀112控制冰水进水量,二次侧连通前述的联通管路。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本实施例中,加热设备102为加热用列管式换热器,该加热用列管式换热器的一次侧连通外部加热用蒸汽回路127,并通过蒸汽比例调节阀113控制蒸汽进汽量,二次侧连通前述联通管路。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不同季节均能将工艺给水温度恒定在28℃±1度区间,从而保证了配制出的乳化油质量的稳定性,避免了不同季节因外部气温变化导致的乳化油配置质量出现波动。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加热设备还包括电热水箱114。该电热水箱114的第一进水口通过补水管路115连接第一管路103,用于将纯水补充到水箱中,补水管路115上设有水箱补水阀116。电热水箱114 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分别通过循环管路一117a和循环管路二117b连接加热用列管式换热器一次侧的蒸汽回路127,和该蒸汽回路位于换热器内部的管路部分构成循环回路。同时,连接电热水箱114第一出水口的循环管路一117a上设有热水循环泵118和热水开关阀119。
采用上述设计,可在遇到如春节热电厂放假停汽等情况后,提供蒸汽的替代。水箱中的热水通过换热器进行换热,加热纯水,从而保证了纯水水温的稳定性。否则,很难用电加热快速加热大量的水升温到25℃,无法正常进行乳化油的配制。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如图2所示,电热水箱114的第二出水口通过放水管路120连接纯水输送单元主管路123,该放水管路120上设有放水开关阀121。
采用上述设计,当搅拌装置的搅拌槽及下游输油管道和高位储槽需要清洗时,即可通过该放水管路将水箱中的热水放到指定的搅拌槽中作为洗槽水。通常情况下,洗槽需要用到80℃以上高温水,而水箱中的水一般也是预热至80℃或以上,并实现控温,一旦温度降低电加热管启动补热,从而确保了换热和洗槽用水的供应。由此,也解决了现有洗槽时将电热管直接插入搅拌槽进行加热即不安全且加热速度又慢的问题。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中所示,纯水输送单元包括主管123和连接主管路的至少一根纯水输送管路124。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纯水输送管路有若干根,而为了清楚起见,只对其中一根进行了数字符号标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下述的描述中,涉及的纯水输送管路并不局限于进行了数字符号标注的那一部分,而是包括了可以从图上明显且清楚地看出同样为纯水输送管路的其它部分。
同样的,包括图3及图4中的其它可以从图上明显且清楚地看出属于同一种类部件的部分,也只用数字符号标注了其中作为代表的一部分,而在相应的描述中,应该理解为对同一种类相关部件整体的具有共性的描述,而并不局限于进行了数字符号标注的部分。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纯水输送管路124的末端于靠近搅拌装置401 的添料口处分成添水管路一124a和添水管路二124b,添水管路一124a上设有流量较大的放水阀125,添水管路二124b上设有流量较小的精确补水阀126。
采用此种设计,可在开始添加纯水时通过放水阀125放水,在添加至接近设定需求量时,换用精确补水阀126放水,从而能够在兼顾效率的前提下满足对纯水放水量的精确控制。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原油添加单元包括原油桶208,用于将原油从输送至原油计量桶201中的原油输送泵202及相应的第一原油输送管路203,用于计量原油的原油计量桶201,其下部配置有原油计量称重传感器204,以实现对原油添加量的精确计量。还包括用于将原油计量桶201中的原油输送至搅拌装置401添料口的第二原油输送管路205。其中,第一原油输送管路203上设有靠近原油计量桶的原油添加阀206,第二原油输送管路205上设有放油阀207。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原油输送泵202为气动隔膜泵。
采用上述设计,可通过原油计量桶201及原油计量称重传感器204实现原油的自动添加以及添加量的精确控制。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需要添加的杀菌剂包括A杀菌剂304a和B 杀菌剂304b两种,其各自的输送管路杀菌剂输送管路一301a和杀菌剂输送管路二301b上分别设置有定量计量泵一302a和定量计量泵二302b,以及管路通断阀一305a和管路通断阀二305b。两根管路上分别设有对应各个搅拌装置的分路输送管路,各分路输送管路上设有杀菌剂添加阀一303a和杀菌剂添加阀二 303b。对应两种杀菌剂的分路输送管路的末端合并为一根管路,最终将杀菌剂输送添加至搅拌装置401中。
采用上述设计,可通过定量计量泵以及管路阀门实现杀菌剂的自动添加以及添加量的精确控制。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搅拌系统包括多台搅拌装置。每台搅拌装置401包括搅拌槽和搅拌机,搅拌槽的侧面设有搅拌槽液位管403。同时,称重传感器402设于搅拌槽底部,用于检测整个搅拌槽的重量。
采用此种设计,在原油添加量和杀菌剂添加量可以精确监测控制的情况下,结合设于搅拌槽底部的称重传感器402,即可实现对添加至搅拌槽中的纯水的精确计量,从而实现了搅拌槽中各组分添加量的精确配给,克服了人工添加的方式需要多次添加,配置精度不容易达到要求的问题。同时,设于搅拌槽侧部的搅拌槽液位管403可实现对搅拌槽液位的监控,结合称重传感器402,可精确控制放油阀放油至各个高位储槽,能使生产部门准确掌控生产和改纺用油量,还可避免意外情况下搅拌槽中添加物过多导致的溢出。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输送系统的输送管道包括单独设置的一根输油母管501,该输油母管501自前端501a到后端501b按一定的坡度渐低设置。同时,该输油母管501靠近前端依次设置有连接搅拌装置401出料口与输油母管501的多根进油管道502,用于将搅拌装置放出的乳化油输送到输油母管501 中。该输油母管501靠近后端依次设置有多根连接输油母管501与高位储槽60 进料口的放油管道503,该放油管道503用于将输油母管501中的乳化油输送至相应的高位储槽60中。其中,进油管道502上设有进油阀门504,放油管道503 上设有放油阀门505。
采用上述的单母管重力自流放油设计,能够节省大量的自动阀门、管道和自控元件,同时也便于对管道进行清洗。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由于输油母管管线具有一定的坡度,线路也较长,为防止需放油的高位储槽在管道头端时,放油结束后整条管道内积存油剂造成浪费。本实施例中,在输油母管501上于多根放油管道503之间每隔若干根放油管道设有一个阻断阀506。其可配合对应输油母管不同位置的高位储槽放油,使放送至前部高位储槽中的油剂不会流到输油母管后端,从而保证了输送过程输油母管内不积存油剂,完全放入高位储槽中。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输油母管501于前端设有冲洗用超纯水接入管道507和冲洗用压缩空气接入管道508,该冲洗用超纯水接入管道507和冲洗用压缩空气接入管道508上分别设有冲管水阀509和冲管气阀510。同时,输油母管501于后端设有冲管排污阀512,用于排除污水。
采用上述设计,使输油母管便于清洁,从而不同配方油剂在自动输送前管道均可用清水和压缩空气冲洗清洁,避免被管道中残留的油剂污染,保证了输送至高位储槽中油剂的配比精度。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输油母管501于前端设有母管泄压阀511,避免了母管中有一定压力时待输送油剂无法进入的情况。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高位储槽60于侧部设有液位高度传感器601,实时显示槽内液位并保证高位储槽不因放油重量设定值过大导致溢出。
如图4所示,高位储槽60的下部配置有储槽油输送管道605,该储槽油输送管道605上设有管道阀门606,用于将高位储槽60中储存的油剂输送到对应的纺丝机纺丝油箱中,进而由纺丝油箱通过纺丝生产线用的油剂计量泵进行油剂供给。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如图4所示,进油管道502上还设有人工放油管513,人工放油管513上设有人工放油阀514。意外情况下,可从人工放油管513中放走搅拌装置中的油料。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输送系统还包括一根排污总管515。相应的,进油管道502上还设有连接排污总管515的搅拌槽排污管516,搅拌槽排污管 516上设有洗槽排水阀517。
另外,高位储槽60的排污口通过高位储槽排污管602连接排污总管515,高位储槽排污管602上设有排污阀603。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输油母管501的末端也连接排污总管515。
采用上述设计,可将系统中各个部分的洗槽、洗管用水统一经排污总管515 排出,从而实现了污水的集约化排放。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原料添加系统,搅拌系统和输送系统;
所述原料添加系统包括用于向搅拌系统添加纯水的纯水添加单元(10),用于向搅拌系统定量添加原油的原油添加单元(20)和用于向搅拌系统定量添加杀菌剂的杀菌剂添加单元(30);
所述搅拌系统(40)包括至少一个搅拌装置(401),用于接收并搅拌纯水添加单元、原油添加单元和杀菌剂添加单元添加的纯水、原油和杀菌剂;所述搅拌装置还配置有称重传感器(402);
所述输送系统包括输送管道(50)、设于输送管道上的电控阀门和高位储槽(60),所述输送管道(50)用于将搅拌装置(401)输出的混合物输送到对应的高位储槽(6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添加单元(10)包括水温控制单元(11)和纯水输送单元(12);所述水温控制单元(11)包括热交换设备和相应的联通管路,以及设于联通管路上的阀门和传感器;所述纯水输送单元(12)用于将经水温控制单元(11)调节温度后的纯水输送到搅拌装置(40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设备包括制冷设备(101)和加热设备(102),所述联通管路包括用于将外部纯水输送至制冷设备(101)和加热设备(102)进水口的第一管路(103),用于连接制冷设备(101)和加热设备(102)出水口与纯水输送单元主管路(123)的第二管路(104);所述阀门包括设于第一管路(103)上靠近制冷设备(101)进水口的第一检修阀(105)和靠近加热设备(102)进水口的第二检修阀(106),以及设于第二管路(104)上靠近制冷设备(101)出水口的冷却出口阀(107)和靠近加热设备(102)出水口的加热出口阀(108);所述传感器包括设于第一管路进水口的入水温度传感器(109),以及设于第二管路上靠近制冷设备出水口的制冷出口水温传感器(110)和靠近加热设备出水口的制热出口水温传感器(1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101)为制冷用板式换热器,所述制冷用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连通外部冷却用冰水,并通过三通比例调节阀(112)控制冰水进水量,二次侧连通所述联通管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设备(102)为加热用列管式换热器,所述加热用列管式换热器的一次侧连通外部加热用蒸汽,并通过蒸汽比例调节阀(113)控制蒸汽进汽量,二次侧连通所述联通管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设备还包括电热水箱(114),所述电热水箱(114)的第一进水口通过补水管路(115)连接所述第一管路(103),所述补水管路(115)上设有水箱补水阀(116);所述电热水箱(114)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分别通过循环管路一(117a)和循环管路二(117b)连接所述加热用列管式换热器一次侧的蒸汽回路(127)构成循环回路,连接所述电热水箱(114)第一出水口的循环管路一(117a)上设有热水循环泵(118)和热水开关阀(119)。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水箱(114)的第二出水口通过放水管路(120)连接纯水输送单元主管路(123),所述放水管路(120)上设有放水开关阀(121)。
8.如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水输送单元包括主管路(123)和连接主管路的至少一根纯水输送管路(124),所述纯水输送管路(124)的末端于靠近所述搅拌装置(401)的添料口处分成添水管路一(124a)和添水管路二(124b),添水管路一(124a)上设有流量较大的放水阀(125),添水管路二(124b)上设有流量较小的精确补水阀(126)。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油添加单元(20)包括原油计量桶(201),用于将原油输送至原油计量桶(201)中的原油输送泵(202)及相应的第一原油输送管路(203),用于计量原油计量桶及其内容物重量的原油计量称重传感器(204),以及用于将原油计量桶(201)中的原油输送至搅拌装置(401)添料口的第二原油输送管路(205),所述第一原油输送管路(203)上设有靠近原油计量桶的原油添加阀(206),所述第二原油输送管路(205)上设有放油阀(207)。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油输送泵(202)为气动隔膜泵。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添加单元(30)包括用于将杀菌剂输送至搅拌装置(401)添料口的杀菌剂输送管路一(301a)和杀菌剂输送管路二(301b),以及设于杀菌剂输送管路一(301a)上的定量计量泵一(302a)和杀菌剂添加阀一(303a),和设于杀菌剂输送管路二(301b)上的定量计量泵二(302b)和杀菌剂添加阀二(303b)。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401)包括搅拌槽和搅拌机,所述搅拌槽的侧面设有搅拌槽液位管(403);所述称重传感器(402)设于搅拌槽底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的输送管道包括一根输油母管(501),所述输油母管(501)自前端(501a)到后端(501b)按一定的坡度渐低设置;还包括靠近所述输油母管(501)前端依次设置的连接所述搅拌装置(401)出料口与输油母管(501)的多根进油管道(502),以及靠近输油母管(501)后端依次设置的多根连接输油母管(501)与高位储槽(60)进料口的放油管道(503),所述进油管道(502)上设有进油阀门(504),所述放油管道(503)上设有放油阀门(505)。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母管(501)上于所述放油管道(503)之间每隔若干根放油管道设有一个阻断阀(506)。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母管(501)于前端设有冲洗用超纯水接入管道(507)和冲洗用压缩空气接入管道(508),所述冲洗用超纯水接入管道(507)和冲洗用压缩空气接入管道(508)上分别设有冲管水阀(509)和冲管气阀(510);所述输油母管(501)于后端设有冲管排污阀(512)。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母管(501)于前端设有母管泄压阀(511)。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储槽(60)于侧部设有液位高度传感器(601)。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道(502)上还设有人工放油管(513),所述人工放油管(513)上设有人工放油阀(514)。
19.如权利要求13-17任一项所述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一根排污总管(515);所述进油管道(502)上还设有连接所述排污总管(515)的搅拌槽排污管(516),所述搅拌槽排污管(516)上设有洗槽排水阀(517)。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储槽(60)的排污口通过高位储槽排污管(602)连接所述排污总管(515),所述高位储槽排污管(602)上设有排污阀(603)。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母管(501)的末端连接所述排污总管(51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64783.0U CN211612590U (zh) | 2019-11-26 | 2019-11-26 | 一种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64783.0U CN211612590U (zh) | 2019-11-26 | 2019-11-26 | 一种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612590U true CN211612590U (zh) | 2020-10-02 |
Family
ID=72626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064783.0U Active CN211612590U (zh) | 2019-11-26 | 2019-11-26 | 一种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612590U (zh) |
-
2019
- 2019-11-26 CN CN201922064783.0U patent/CN21161259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1147254A (en) | Chemical feed system | |
CN205124662U (zh) | 羔羊自动定量饲喂系统 | |
CN110961017B (zh) | 全自动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 | |
CN211612590U (zh) | 一种纺丝乳化油供给系统 | |
CN212582201U (zh) | 定型机注料单元及定型机自动注料系统 | |
CN107741164A (zh) | 火力电厂冷却水循环加药系统 | |
CN209165532U (zh) | 一种一源两供水力系统 | |
CN206078506U (zh) | 一种液态料饲喂系统以及养殖场 | |
CN205934110U (zh) | 电镀液槽硫酸添加系统 | |
CN216396004U (zh) | 一种短纤油剂自动调配系统 | |
CN211233397U (zh) | 一种水温控制系统 | |
CN212369955U (zh) | 一种大量粉体助剂标液形式存储配送系统 | |
CN207528083U (zh) | 火力电厂冷却水循环加药系统 | |
CN114531998A (zh) | 一种节能环保的自流式包衣拌药系统 | |
CN211612531U (zh) | 一种纺丝乳化液调制系统 | |
CN203403273U (zh) | 溢流机中温水和高温水循环回用系统 | |
CN216011333U (zh) | 自动控制土壤热平衡的地源热泵机组 | |
CN112175116A (zh) | 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用分散剂配制升温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219177794U (zh) | 一种运行成本低的热交换装置 | |
CN218545861U (zh) | 一种油料精磨用自动称量上料装置 | |
CN217962414U (zh) | 用于肥料制备机的管路结构及肥料制备机 | |
CN212040231U (zh) | 一种调盐系统 | |
CN218394919U (zh) | 一种小功率保温桶循环泵自动精补热水装置 | |
CN213663165U (zh) | 一种智能加换海水装置 | |
CN212328014U (zh) | 一种纺织助剂稀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Spinning Emulsified Oil Supply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2 Pledgee: Zhejiang Heche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PRUTEX NYLON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7090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