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11544U - 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 - Google Patents

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11544U
CN211611544U CN201922374963.9U CN201922374963U CN211611544U CN 211611544 U CN211611544 U CN 211611544U CN 201922374963 U CN201922374963 U CN 201922374963U CN 211611544 U CN211611544 U CN 2116115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part
rotating
guide mechanism
wall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749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峥
靳晨
姚利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lian Beijing 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lian Beijing 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lian Beijing 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lian Beijing 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749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115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115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115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包括支架墙、移动装置、旋转装置和控制器;支架墙用以围设训练场地,至少包括一面承重支架墙;移动装置固定于支架墙上,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移动部与竖向移动部,水平移动部或竖向移动部与旋转装置连接,以带动旋转装置水平和/或竖直移动;旋转装置包括旋转驱动机构和旋转导向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带动旋转导向机构旋转,旋转导向机构与篮板连接,篮板上设有篮筐,篮筐与旋转导向机构同轴设置,旋转导向机构的旋转进而带动篮板的旋转;控制器分别与水平移动部、竖向移动部和旋转装置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可以在有限面积的场地内机械自动化地对运动员进行更高效率的沉浸式训练,更快的形成正确的肌肉记忆。

Description

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
背景技术
投篮是篮球运动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也是唯一的得分手段。因此,进攻队运用各种技术、战术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更多、更好的投篮机会并力求投中得分。目前,运动员单单依靠专业人员的经验教导,或者自身盲目地练习来积累经验,学习投篮的效率比较低。由于投篮的本质其一是持球手法,其二是身体的姿势结合对球施力的方式。而且,投篮的姿势也必须要结合球的实际情况,例如方向、形变、位置等才能很好地发挥。所以,要在有限时间内提高投篮技术是有一定的难度。
传统运动员投篮专项训练的一般方法是,使用正规场地,借助发球机或者陪练人员送球,在球场的不同位置持球或者接球,以相对于篮筐篮板不同的远近和角度进行连续的投篮训练。由于投篮手感是需要大量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肌肉记忆,找到投篮手感,提高投篮命中率。但这种训练方法,首先占用场地大,需将整个场地专享给1-2人专练(理想状态);其次,需要单独配备专人或设备回收工具对运动员进行篮球的传送或回收;再者,无法自动化地对运动员的命中率进行记录和统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述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可以在有限面积的场地内机械自动化地对运动员进行更高效率的沉浸式训练,更快的形成正确的肌肉记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包括支架墙、移动装置、旋转装置和控制器;
所述支架墙用以围设训练场地,至少包括一面承重支架墙;
所述移动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架墙上,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移动部与竖向移动部,所述水平移动部或所述竖向移动部与所述旋转装置连接,以带动所述旋转装置水平和/或竖直移动;
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驱动机构和旋转导向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带动旋转导向机构旋转,所述旋转导向机构与篮板连接,所述篮板上设有篮筐,所述篮筐与所述旋转导向机构同轴设置,旋转导向机构的旋转进而带动篮板的旋转;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水平移动部、竖向移动部和所述旋转装置信号连接,以控制所述水平移动部进行水平移动,和/或控制所述竖向移动部进行竖直移动,和/或控制所述旋转装置进行旋转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墙包括依次连接的承重支架墙、第一非承重墙和第二非承重墙,所述承重支架墙、第一非承重墙和第二非承重墙围设形成半封闭式训练场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重支架墙、第一非承重墙和第二非承重墙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承重支架墙、第一非承重墙和第二非承重墙之间的连接角度可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墙包括两面承重支架墙,两面所述承重支架墙之间连接有非承重墙,所述非承重墙与两面所述承重支架墙围设形成半封闭式训练场地。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面所述承重支架墙上均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的水平移动部和竖向移动部顺次与所述旋转装置连接,所述水平移动部固定于所述承重支架墙上,所述竖向移动部可带动所述旋转装置移动;两个所述移动装置相对于所述旋转装置镜像对称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重支架墙由多个拼接单元可拆卸连接而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平移动部包括水平直线导向机构和水平直线驱动机构,所述水平直线导向机构固定于所述承重支架墙上,所述水平直线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可沿所述水平直线导向机构滑动;
所述竖向移动部包括竖向直线导向机构和竖向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竖向直线导向机构与所述水平直线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竖向直线驱动机构构成延伸向所述篮筐的悬臂,所述竖向直线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竖向直线驱动机构的一端可沿所述竖向直线导向机构滑动;
所述旋转装置固定于所述竖向直线驱动机构的另一端,所述旋转装置通过所述旋转导向机构与所述篮板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自由度篮球投篮训练机还包括篮球收集及输送装置,以进行不间断循环训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篮球收集及输送装置包括斜拉底板和输送通道,所述斜拉底板铺设于所述篮筐下方,所述斜拉底板的周侧设有限位网,所述输送通道穿过所述限位网与所述斜拉底板的低地势位连通,所述输送装置的出球口延伸至投篮位周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墙上还设有看板,所述篮筐上设有第一传感器,所述输送通道的出球口处设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看板分别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以向所述控制器传输进球数并显示在所述看板上,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向所述控制器传输投球数并显示在所述看板上,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进球数和所述投球数统计命中率,并将所述命中率显示在所述看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通过支架墙围设为仅供1-2名运动员训练的训练场地,占地面积小,可以避免1-2个运动员在传统篮球馆训练时独占整个场地,在场地有限的情况下,影响其他运动员训练的情况,从而提高多人训练的训练效率;
其次,本申请所提供的投篮训练机具有三个自由度,即篮板的运动可以为水平移动、上下移动、绕篮筐的轴线旋转运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而且由于本申请的篮板在做旋转运动时是以篮筐的轴线为转轴进行旋转的,因此,运动员在训练时,视角范围内的篮筐是仅发生自转而不会随篮板偏离轴线左右晃动的,这更有利于运动员形成正确的肌肉记忆,当然,根据运动员的训练程度不同,还可以通过控制选择任意两种自由度叠加或三种自由度叠加的形式进行训练,从而实现更高效率的进行沉浸式训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旋转装置及其与篮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墙;11、承重支架墙;12、第一非承重墙;13、第二非承重墙;2、移动装置;21、水平移动部;211、水平直线导向机构;212、水平直线驱动机构;22、竖向移动部;221、竖向直线导向机构;222、竖向直线驱动机构;3、旋转装置;31、旋转驱动机构;32、旋转导向机构;321、连接件;4、控制器;5、篮板;51、篮筐;6、篮球收集及输送装置;61、斜拉底板;62、限位网;63、输送通道;7、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包括支架墙1、移动装置2、旋转装置3和控制器4;支架墙1用以围设训练场地,至少包括一面承重支架墙11;移动装置2固定于支架墙1上,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移动部21与竖向移动部22,水平移动部21或竖向移动部22与旋转装置3连接,以带动旋转装置3水平和/或竖直移动;旋转装置3的输出齿轮31上啮合有旋转导向机构32,旋转导向机构32上连接有篮板5,篮板5上设有篮筐51,篮筐51与旋转导向机构32同轴设置;控制器4分别与水平移动部21、竖向移动部22和旋转装置3信号连接以控制水平移动部21进行水平移动,和/或控制竖向移动部22进行竖直移动,和/或控制旋转装置3进行旋转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通过支架墙1围设为仅供1-2名运动员训练的训练场地,占地面积小,可以避免1-2名运动员在训练时独占整个场地,在场地有限的情况下,影响其他运动员训练的情况,从而提高多人训练的训练效率;其次,本申请所提供的投篮训练机具有三个自由度,即篮板5的运动可以为水平移动、上下移动、绕篮筐51的轴线旋转运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而且由于本申请的篮板5在做旋转运动时是以篮筐51的轴线为转轴进行旋转的,因此,运动员在训练时,视角范围内的篮筐51是仅发生自转而不会随篮板5偏离轴线左右晃动的,这更有利于运动员形成正确的肌肉记忆,当然,根据运动员的训练程度不同,还可以通过控制选择任意两种自由度叠加或三种自由度叠加的形式进行训练,从而实现更高效率的进行沉浸式训练。
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支架墙1包括依次连接的承重支架墙11、第一非承重墙12和第二非承重墙13,承重支架墙11、第一非承重墙12和第二非承重墙13围设形成半封闭式训练场地,其中承重支架墙11、第一非承重墙12和第二非承重墙1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掌握的任何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均可,其中第一非承重墙12和第二非承重墙13的主体可以为刚性材质,也可以为柔性材质,例如刚性的框架内设置柔性网或者钢丝编织网,在安装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尺寸,最终围设的训练场地的形状,这些尺寸包括相邻两者之间的角度,各自的长度、高度等,在本实施例中由承重支架墙11、第一非承重墙12和第二非承重墙13围设形成的训练场地为宽3米,长9.5米,高4.5米的半封闭式矩形场地,训练完毕后,各部件拆卸后,第一非承重墙12和第二非承重墙13均可以折叠收纳,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便利性,还可以将承重支架墙11设置为由多个拼接单元可拆卸连接而成的结构。
其中,请继续参阅图1,水平移动部21包括水平直线导向机构211和水平直线驱动机构212,水平直线导向机构211固定于承重支架墙11上,水平直线驱动机构212与控制器4信号连接,并可沿水平直线导向机构211滑动;竖向移动部22包括竖向直线导向机构221和竖向直线驱动机构222,竖向直线导向机构221与水平直线驱动机构211固定连接,竖向直线驱动机构222构成延伸向篮筐51的悬臂,竖向直线驱动机构222与控制器4信号连接,竖向直线驱动机构222的一端可沿竖向直线导向机构221滑动;旋转装置3固定于竖向直线驱动机构222的另一端,旋转装置3通过旋转导向机构32与篮板5固定连接。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装置3包括旋转驱动机构31和旋转导向机构32,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传动齿轮,旋转导向机构32可以为自身可回转的从动齿轮,传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从动齿轮的一侧设有有连接件321,连接件321通过篮板的下方与篮板5固连,且从动齿轮的轴线与篮筐51的轴线重合,输出齿轮31的旋转带动旋转导向机构32转动,从而使篮板5进行旋转,而篮筐51在篮板旋转过程中相对于投篮者来说是静止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看出篮筐51为悬臂式连接在承重支架墙11上,其中,竖向直线驱动机构222既可以延伸至篮筐51的上方,即旋转导向机构32从篮筐51的上方与篮板5进行连接,也可以将竖向直线驱动机构222延伸至篮筐51的下方,即旋转导向机构32从篮筐51的下方与篮板5进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将竖向直线驱动机构222延伸至篮筐51的下方的悬臂式设置,以此避免投篮时空间方位干涉的问题。
当然,为了提高本申请的自动化程度,以及训练的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请参阅图2,还以在半封闭式训练场地内设置篮球收集及输送装置6,篮球收集及输送装/6主要由斜拉底板61和输送通道63组成,斜拉底板61铺设于篮筐51下方,斜拉底板61的周侧设有限位网62,输送通道63穿过限位网62与斜拉底板61的低地势位连通,输送装置63的出球口延伸至投篮位周侧。需要说明的是,篮球收集及输送装置6并不仅限与所述结构,例如限位网62可以为设置在斜拉底板61的斜坡最底端处即靠近投篮者的一端,而斜拉底板61的两侧直接与支架墙1连接,输送通道63也可以直接为布置在篮筐51下方的市售篮球发射器等。
另外,请参阅图1或2,本实施例的支架墙1上还设有看板7,篮筐51附近设有第一传感器(未在图中示出),输送通道63的出球口附近设有第二传感器(未在图中示出),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看板7分别与控制器4信号连接,第一传感器用以向控制器4传输进球数并显示在看板7上,第二传感器用于向控制器4传输投球数并显示在看板7上,控制器4根据进球数和投球数统计命中率,并将命中率显示在看板7上。运动员在训练时,可以根据看板7的展示内容合理的调整训练内容,达到最优的训练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支架墙1包括两面承重支架墙11,两面承重支架墙11之间连接有非承重墙,非承重墙与两面承重支架墙11围设形成半封闭式训练场地。而且每面承重支架墙11上均设有移动装置2,移动装置2的水平移动部21和竖向移动部22顺次与旋转装置3连接,水平移动部21固定于承重支架墙11上,竖向移动部22可带动旋转装置3移动;两个移动装置2相对于旋转装置3镜像对称设置。本实施例相当于将篮板5通过两个悬臂固定在两侧的承重支架墙11上,此实施方式主要适用于大于1.5m悬臂距离的训练场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墙、移动装置、旋转装置和控制器;
所述支架墙用以围设训练场地,至少包括一面承重支架墙;
所述移动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架墙上,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移动部与竖向移动部,所述水平移动部或所述竖向移动部与所述旋转装置连接,以带动所述旋转装置水平和/或竖直移动;
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驱动机构和旋转导向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用以带动所述旋转导向机构旋转,所述旋转导向机构与篮板连接,所述篮板上设有篮筐,所述篮筐与所述旋转导向机构同轴设置,所述旋转导向机构的旋转进而带动所述篮板的旋转;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水平移动部、竖向移动部和所述旋转装置信号连接,以控制所述水平移动部进行水平移动,和/或控制所述竖向移动部进行竖直移动,和/或控制所述旋转装置进行旋转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墙包括依次连接的承重支架墙、第一非承重墙和第二非承重墙,所述承重支架墙、第一非承重墙和第二非承重墙围设形成半封闭式训练场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支架墙、第一非承重墙和第二非承重墙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承重支架墙、第一非承重墙和第二非承重墙之间的连接角度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墙包括两面承重支架墙,两面所述承重支架墙之间连接有非承重墙,所述非承重墙与两面所述承重支架墙围设形成半封闭式训练场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每面所述承重支架墙上均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的水平移动部和竖向移动部顺次与所述旋转装置连接,所述水平移动部固定于所述承重支架墙上,所述竖向移动部可带动所述旋转装置移动;两个所述移动装置相对于所述旋转装置镜像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支架墙、第一非承重墙和第二非承重墙均由多个拼接单元可拆卸连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部包括水平直线导向机构和水平直线驱动机构,所述水平直线导向机构固定于所述承重支架墙上,所述水平直线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可沿所述水平直线导向机构滑动;
所述竖向移动部包括竖向直线导向机构和竖向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竖向直线导向机构与所述水平直线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竖向直线驱动机构构成延伸向所述篮筐的悬臂,所述竖向直线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竖向直线驱动机构的一端可沿所述竖向直线导向机构滑动;
所述旋转装置固定于所述竖向直线驱动机构的另一端,所述旋转装置通过所述旋转导向机构与所述篮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还包括篮球收集及输送装置,以进行不间断循环训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篮球收集及输送装置包括斜拉底板和输送通道,所述斜拉底板铺设于所述篮筐下方,所述斜拉底板的周侧设有限位网,所述输送通道穿过所述限位网与所述斜拉底板的低地势位连通,所述输送装置的出球口延伸至投篮位周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墙上还设有看板,所述篮筐上设有第一传感器,所述输送通道的出球口处设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和所述看板分别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以向所述控制器传输进球数并显示在所述看板上,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向所述控制器传输投球数并显示在所述看板上,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进球数和所述投球数统计命中率,并将所述命中率显示在所述看板上。
CN201922374963.9U 2019-12-25 2019-12-25 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 Active CN2116115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4963.9U CN211611544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4963.9U CN211611544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11544U true CN211611544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32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74963.9U Active CN211611544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115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4712A (zh) * 2021-06-03 2021-08-20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一种移动式投篮训练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4712A (zh) * 2021-06-03 2021-08-20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一种移动式投篮训练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9017B (zh) 乒乓球训练系统
CN101934132A (zh) 智能全方位投篮机
CN108404391A (zh) 一种体育训练排球弹射装置
CN211611544U (zh) 三自由度投篮训练机
CN107007996A (zh) 一种用于球类运动训练的发球装置
CN205412146U (zh) 一种基于存储转发的球类陪练装置
CN102350043A (zh) 落地乒乓球自动回收球机构和自动循环式乒乓球训练装置
CN101898032A (zh) 网球练习机
CN105641890A (zh) 一种基于存储转发的球类陪练方法及其装置
CN111617457A (zh) 一种供排球教学训练时使用的自动排球抛球机
CN201959515U (zh) 智能全方位投篮机
KR20190003925A (ko) 가상현실 운동 시스템
CN202315161U (zh) 落地乒乓球自动回收球机构和自动循环式乒乓球训练装置
CN110215674A (zh) 一种用于体育训练的发球装置
CN102512803A (zh) 基于压力传感器的非接触式水球射门训练装置
CN206910747U (zh) 一种用于球类运动训练的发球装置
CN208031833U (zh) 一种羽毛球发球机
US10695640B2 (en) Sports training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CN113559486A (zh) 一种体育教学用篮球抛投设备
CN112807644A (zh) 一种排球互垫训练发射器
CN202336194U (zh) 自动羽毛球智能训练系统装置
CN220676704U (zh) 一种排球练球装置
CN218010937U (zh) 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育训练装置
CN211486500U (zh) 一种互动接球装置
CN2917710Y (zh) 机器人乒乓球发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