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06935U - 电路板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路板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06935U
CN211606935U CN202020599015.5U CN202020599015U CN211606935U CN 211606935 U CN211606935 U CN 211606935U CN 202020599015 U CN202020599015 U CN 202020599015U CN 211606935 U CN211606935 U CN 211606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electrical connection
buffer space
capacitor
connecti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990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990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06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06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06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路板装置及电子设备,该电路板装置包括电路板、电容、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均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电容的其中一个极板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个极板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连接,所述电路板开设有缓冲空间,在垂直于所述电路板的方向上,所述电容的投影轮廓与所述缓冲空间的投影轮廓至少部分重合。上述方案中,电容的至少一部分悬空设置,从而使得电容与电路板的接触面的面积减小,当电容震动时,电容传递到电路板的震动能量减小,不容易引起电路板震动,进而可以降低电路板的噪声。

Description

电路板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降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路板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随处可见。电子设备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电容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一种电子元器件,电容可用于电子设备的隔直、耦合、旁路、滤波、调谐电路中,从而可实现对电子设备的部分功能的控制。
相关技术中,电容设置于电路板上,当电容的极板通入电流时,电容极板会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发生震动,当多个电容一起震动时,容易引起电路板共振,电路板震动容易产生噪声,进而降低了电子设备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路板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由于电路板震动产生的噪声较大而使得电子设备的使用性能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路板装置,包括电路板、电容、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
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均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电容的其中一个极板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个极板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连接,所述电路板开设有缓冲空间,在垂直于所述电路板的方向的投影中,所述电容的投影轮廓与所述缓冲空间的投影轮廓至少部分重合。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电路板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路板开设有缓冲空间,在垂直于电路板的方向的投影中,电容的投影轮廓与缓冲空间的投影轮廓至少部分重合。此方案中,电容的至少一部分悬空设置,从而使得电容与电路板的接触面的面积减小,当电容震动时,电容传递到电路板的震动能量减小,不容易引起电路板震动,进而可以降低电路板的噪声,促使电子设备的使用性能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背景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路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种电路板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二种电路板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第三种电路板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路板、110-缓冲空间、111-第一缓冲空间、112-第二缓冲空间、
200-电容、
310-第一电连接部、320-第二电连接部、330-第三电连接部、331-第一部分、332-第二部分、340-第四电连接部、350-第五电连接部、360-第六电连接部、370-第七电连接部、
400-垫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电路板装置,该电路板装置具体可以包括电路板100、电容200、第一电连接部310和第二电连接部320。
电路板100为电路板装置的电子元器件提供安装基础,电子元器件包括电容200。第一电连接部310和第二电连接部320均与电路板100连接,第一电连接部310和第二电连接部320既可以与电路板100相连,此时,电路板100为第一电连接部310和第二电连接部320提供安装位置。第一电连接部310和第二电连接部320还可以与电路板100电连接,从而实现第一电连接部310和第二电连接部320与电路板100的电导通。电容200的其中一个极板与第一电连接部310连接,电容200的另一个极板与第二电连接部320连接。第一电连接部310和第二电连接部320将电容200固定在电路板100上,同时,电容200工作时,第一电连接部310和第二电连接部320分别为电容200的两个极板通电,从而使得电容200的两个极板之间形成电压差。
电路板100开设有缓冲空间110,在垂直于电路板100的方向的投影中,电容200的投影轮廓与缓冲空间110的投影轮廓至少部分重合。该缓冲空间110是指在电路板100上电容200所对应的区域挖去一部分材料形成的空间,缓冲空间110可以是贯穿电路板100从而形成的通孔,或者,缓冲空间110可以是盲孔。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第一电连接部310和第二电连接部320均与电路板100电连接,但是第一电连接部310和第二电连接部320之间不存在电连接的关系,从而确保电容200的两个基板能够形成电容。
可选的,电路板100上可以设置有焊盘,第一电连接部310和第二电连接部320分别与对应的焊盘焊接,从而使得第一电连接部310和第二电连接部320分别与电路板100连接。第一电连接部310和第二电连接部320可以为焊锡,通过融化焊锡与电路板的焊盘焊接。当然第一电连接部310和第二电连接部32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电路板100连接,本文对此不作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路板100可以是刚性电路板,也可以是具有一定柔性的电路板。例如,电路板100可以采用印刷电路板,也可以采用软硬结合板,或者电路板100包括贴合设置的柔性电路板和补强板。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本文对此不做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路板100开设有缓冲空间110,在垂直于电路板100的方向的投影中,电容200的投影轮廓与缓冲空间110的投影轮廓至少部分重合。此时,电容200的至少一部分悬空设置,从而使得电容200与电路板100的接触面的面积减小,当电容200震动时,电容200传递到电路板100的震动能量减小,不容易引起电路板100震动,进而可以降低电路板100的噪声,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
另外,该电路板装置仅在电容200的下方开设缓冲空间110,因此电容200的布置位置不受限制,从而使得电容200在电路板100上的布置位置更加的灵活。
背景技术中,为了降低电路板100的噪声,电容200采用降噪电容,但是降噪电容成本较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于电容200的类型不作限制,因此电路板装置的成本较低。
可选的,缓冲空间110内可以不填充任何物质,即缓冲空间110内为空气。缓冲空间110内可以填充有缓冲介质,例如,橡胶、硅胶等缓冲介质。此方案中,缓冲介质能够吸收部分震动能量,进一步降低了电路板的震动。另一个实施例中,缓冲介质的震动方向可以与电容200的震动方向相反,从而可以抵消电容200的震动,进而消除电路板100产生的噪声。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电路板100还可以设置有第三电连接部330,该第三电连接部330可以位于电容200和电路板100之间,第三电连接部330的第一部分331与第一电连接部310连接,第三电连接部330的第一部分331与第一电连接部310可以实现结构上的相连,也可以实现电连接。第三电连接部330的第二部分332与第二电连接部320连接,第三电连接部330的第二部分332与第二电连接部320可以实现结构上的相连,也可以实现电连接。第一部分331与第二部分332间隔设置,第一电连接部310通过第一部分331与电路板100电连接,第二电连接部320通过第二部分332与电路板100电连接。此时,第一部分331和第二部分332不存在电连接关系,最终确保电容200的两个极板不存在直接电连接关系。此方案中,第三电连接部330位于电容200和电路板100之间,第三电连接部330能够吸收部分震动,从而使得传递到电路板100上的震动能量较小,不容易引起电路板100共震,第三电连接部330起到了辅助减震的作用。可选的,第三电连接部330可以为焊锡,第三电连接部330可以分别和第一电连接部310与第二电连接部320焊接。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31和第二部分332分别设置在缓冲空间110的端口的两侧,此时,当端口的边缘可以包括邻近第一部分331的第一端口边缘和邻近第二部分332的第二端口边缘,第一部分331与第一端口边缘同侧设置,第二部分332与第二端口边缘同侧设置。第一部分331与第一端口边缘平齐,第二部分332与第二端口边缘平齐,然而,当第三电连接部330与第一电连接部310和第二电连接部320焊接时,焊接材料融化后容易流入缓冲空间110,此时容易造成第一部分331和第二部分332电连接,从而造成电容200短路。
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31与第一端口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为第一距离,第二部分332与第二端口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均大于零,第一端口边缘与第二端口边缘相对设置,相比于第二端口边缘,第一端口边缘距离第一部分331更近。相比于第一端口边缘,第二端口边缘距第二部分332更近。此方案中,第一部分331与第一端口边缘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从而使得焊接材料不容易流入缓冲空间110,进而使得电容200不容易短路,从而提高了电路板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选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可以为0.1mm,当然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可以比0.1mm大,也可以比0.1mm小,对于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的具体数值本文不作限定。
为了进一步降低电路板100的噪声,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路板装置还可以包括垫高板400,电容200、垫高板400和电路板100依次叠置,垫高板400包括第一导电区域和第二导电区域,第一电连接部310通过第一导电区域与电路板100电连接,第二电连接部320通过第二导电区域与电路板100电连接,该第一导电区域和第二导电区域之间不存在电连接。在垂直于电路板100的方向的投影中,垫高板400的投影轮廓与缓冲空间110的投影轮廓至少部分重合。此方案中,电容200产生的震动首先传递给垫高板400,垫高板400能够吸收部分震动,从而起到协同减震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电路板100的噪声。可选的,垫高板400可以为刚性板,或者垫高板400也可以为弹性板。
另外,电容200所对应的线路结构可以设置于垫高板400上,从而简化电路板100的线路布局,进而使得电路板100制造简单,成本较低。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垫高板400可以为弹性板,由于弹性板具有较大的阻尼系数,因此弹性板的减震效果更好,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电路板100的噪声。可选的,弹性板的第一导电区域和第二导电区域可以采用导电材料制作,第一导线区域和第二导电区域通过弹性绝缘件连接。需要注意的是,垫高板400的高度过大时,电容200与垫高板400的堆叠高度较大,容易造成电容200与屏蔽罩发生干涉。因此垫高板400的高度可以根据屏蔽罩的高度进行选型,垫高板400与电容200的堆叠高度应该小于屏蔽罩的高度,从而防止电容200与屏蔽罩发生干涉。
对于降噪要求不高的电路板装置中,也可以仅采用垫高板400吸收电容200震动的方式降噪,从而使得电路板装置的成本较低。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区域的相背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四电连接部340和第五电连接部350。第二导电区域的相背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六电连接部360和第七电连接部370,第一电连接部310通过第四电连接部340、第一导电区域和第五电连接部350与电路板100电连接。第二电连接部320通过第六电连接部360、第二导电区域和第七电连接部370与电路板100电连接。此时,第四电连接部340和第六电连接部360不存在电连接关系,第五电连接部350和第七电连接部370不存在电连接关系。此方案中,第四电连接部340、第五电连接部350、第六电连接部360和第七电连接部370能够吸收部分电容200的震动,从而起到辅助减震的作用,进而使得电路板装置的降噪效果更好。
可选的,第一导电区域和第二导电区域开设有信号孔,该信号孔可以实现第四电连接部340与第五电连接部350电连接,以及第六电连接部360与第七电连接部370电连接,为了增强第一导电区域和第二导电区域的信号传输性能,第一导电区域和第二导电区域的信号孔可以设置多个,且多个信号孔间隔设置,从而可以提高第一导电区域和第二导电区域的信号传输性能。
另一种实施例中,在垂直于电路板100的方向的投影中,垫高板400的投影轮廓位于电容200、第一电连接部310和第二电连接部320形成的结构的投影轮廓之内。此时,垫高板不突出于电容200、第一电连接部310和第二电连接部320形成的结构的边缘,从而使得垫高板400不容易与电路板装置的其他电子元器件发生干涉,进而提高电路板装置的可靠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路板装置的安全性,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缓冲空间110可以包括第一缓冲空间111和第二缓冲空间112,在缓冲空间110的开口侧朝向底侧的方向上,第一缓冲空间111与第二缓冲空间112依次分布。在垂直于电路板100的方向的投影中,第二缓冲空间112的投影轮廓位于第一缓冲空间111的投影轮廓之内。此方案中,第二缓冲空间112的投影轮廓小于第一缓冲空间111的投影轮廓,因此第一缓冲空间111与第二缓冲空间112形成阶梯型结构,第一缓冲空间111与第二缓冲空间112之间形成的台阶面能够防止焊接融化材料流入第二缓冲空间112,从而防止电容200短路,进一步提高了电路板装置的安全性。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缓冲空间110的开口侧朝向底侧的方向上,第一缓冲空间111呈渐缩结构,此时,第一缓冲空间111的侧壁为斜面,从而延长了焊接融化材料的流动路径,从而可以使得焊接融化材料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固化,进而不容易流入到第二缓冲空间112内。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缓冲空间111内可以填充有第一缓冲介质,第二缓冲空间112内可以填充有第二缓冲介质,第一缓冲介质和第二缓冲介质的材料可以不同。电容200的震动在传递的过程中,电路板100越靠近电容200的一侧震动越大,因此第一缓冲介质和第二缓冲介质采用不同的缓冲材料,实现分段缓冲,进而使得电路板装置的减震效果更好。另外,不同的缓冲材料之间的密度不同,焊接材料不容易从第一缓冲空间111流入第二缓冲空间112,进而使得电容200不容易短路,提高了电路板装置的安全性。可选的,第一缓冲介质可以为空气,第二缓冲介质可以为橡胶,当然第一缓冲介质和第二缓冲介质还可以为其他材料,本文对此不作限制。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路板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具有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路板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电子游戏机等设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制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100)、电容(200)、第一电连接部(310)和第二电连接部(320);
所述第一电连接部(310)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320)均与所述电路板(100)连接,所述电容(200)的其中一个极板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310)连接,所述电容(200)的另一个极板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320)连接,所述电路板(100)开设有缓冲空间(110),在垂直于所述电路板(100)的方向的投影中,所述电容(200)的投影轮廓与所述缓冲空间(110)的投影轮廓至少部分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00)设置有第三电连接部(330),所述第三电连接部(330)位于所述电容(200)和所述电路板(100)之间,其中:所述第三电连接部(330)的第一部分(331)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310)连接,所述第三电连接部(330)的第二部分(332)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320)连接,所述第一部分(331)与所述第二部分(33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电连接部(310)通过所述第一部分(331)与所述电路板(100)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部(320)通过所述第二部分(332)与所述电路板(100)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331)和所述第二部分(332)分别设置在所述缓冲空间(110)的端口的两侧,所述端口的边缘包括邻近所述第一部分(331)的第一端口边缘和邻近所述第二部分(332)的第二端口边缘,所述第一部分(331)与所述第一端口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部分(332)与所述第二端口边缘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均大于零,所述第一端口边缘与所述第二端口边缘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装置还可以包括垫高板(400),所述电容(200)、所述垫高板(400)和所述电路板(100)依次叠置,所述垫高板(400)包括第一导电区域和第二导电区域,所述第一电连接部(310)通过所述第一导电区域与所述电路板(100)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部(320)通过所述第二导电区域与所述电路板(100)电连接,在垂直于所述电路板(100)的方向的投影中,所述垫高板(400)的投影轮廓与所述缓冲空间(110)的投影轮廓至少部分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电区域的相背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四电连接部(340)和第五电连接部(350),所述第二导电区域的相背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六电连接部(360)和第七电连接部(370),所述第一电连接部(310)通过所述第四电连接部(340)、所述第一导电区域和所述第五电连接部(350)与所述电路板(100)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部(320)通过所述第六电连接部(360)、所述第二导电区域和所述第七电连接部(370)与所述电路板(100)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空间(110)内填充有缓冲介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空间(110)包括第一缓冲空间(111)和第二缓冲空间(112),在所述缓冲空间(110)的开口侧朝向底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缓冲空间(111)与所述第二缓冲空间(112)依次方分布,在垂直于所述电路板(100)的方向的投影中,所述第二缓冲空间(112)的投影轮廓位于所述第一缓冲空间(111)的投影轮廓之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缓冲空间(110)的开口侧朝向底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缓冲空间(111)呈渐缩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空间(111)内填充有第一缓冲介质,所述第二缓冲空间(112)内填充有第二缓冲介质,所述第一缓冲介质和所述第二缓冲介质的材料不同。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装置。
CN202020599015.5U 2020-04-20 2020-04-20 电路板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1606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99015.5U CN211606935U (zh) 2020-04-20 2020-04-20 电路板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99015.5U CN211606935U (zh) 2020-04-20 2020-04-20 电路板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06935U true CN211606935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84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99015.5U Active CN211606935U (zh) 2020-04-20 2020-04-20 电路板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069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3960A (zh) * 2020-12-01 2021-03-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装配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3960A (zh) * 2020-12-01 2021-03-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装配方法
CN112583960B (zh) * 2020-12-01 2023-04-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装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74080B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11606935U (zh) 电路板装置及电子设备
US9875856B2 (en) Capacitor
JP2000114686A (ja) 表面実装部品
JPH0766506A (ja) 電子機器
CN110730561A (zh) 一种电路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2761810A (zh) 一种扬声器
CN210272654U (zh) 一种天线结构和耳机
CN209627682U (zh) 微型扬声器
CN204442832U (zh) 一种焊盘结构
CN209250696U (zh) 一种抗震型手机pcb板
CN210745425U (zh) 一种du设备的主板及du设备
CN111885818B (zh) 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KR101254322B1 (ko) 인보드형 인덕터 및 그의 조립 방법
CN205792140U (zh) 线性振动马达
CN219068493U (zh) 支架组件、电子设备以及电动汽车
CN217283567U (zh) 一种拼装式pcb板
CN205667081U (zh) 电磁屏蔽件及可穿戴式电子设备
JP2006186667A (ja) 圧電振動子
CN215499763U (zh) 一种小型组合式电子元器件
CN213126618U (zh) 电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745572U (zh) 一种加速卡及du设备
CN216870977U (zh) 一种无需垫胶条的背光模组
CN104604342A (zh) 电路板组件与具有电路板组件的终端
CN219959142U (zh) 一种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