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06888U - 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 - Google Patents

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06888U
CN211606888U CN202020547027.3U CN202020547027U CN211606888U CN 211606888 U CN211606888 U CN 211606888U CN 202020547027 U CN202020547027 U CN 202020547027U CN 211606888 U CN211606888 U CN 2116068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integrated circuit
emitting diod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4702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晏智安
梁喜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MPE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MP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MPE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MP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4702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068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068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068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包括降压电路、MCU、线性驱动电路以及负载电路;所述降压电路与MCU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MCU的输出端与线性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线性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电路电气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流水灯的效果,采用线性驱动控制负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缩小了驱动控制板的体积大小,同时也提高了EMC实验的通过率。

Description

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
背景技术
伴随汽车照明行业的发展,LED车灯的应用越来越多,照明驱动的技术也逐步得到提高。在目前汽车照明应用中,无论是厂商制造者还是客户消费者,对车灯的照明效果提出了很大的需求,炫目的效果可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目前流水转向灯的应用越来越多,较多的方案是采用CAN、LIN通讯等,这种方式电磁兼容影响较大;普通的驱动控制方案需要通过分立器件控制,也存在着驱动模块体积较大以及产品可靠性较低等问题。因此,针对应用流水转向车灯需要改善LED驱动方案,来提高EMC的通过率,减少驱动模块体积,提高产品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目的是提高EMC的通过率,减少驱动模块体积,提高产品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方案如下: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包括降压电路、MCU、线性驱动电路以及负载电路;
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入端与车载电源电气连接;
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MCU的输入端电气连接;
所述MCU的输出端与线性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电气连接;
所述线性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电路电气连接。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降压电路包括降压集成电路U1、第一输入端Bar以及输出端;
所述第一输入端Bar与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二引脚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输入端Bar还分别经第十七电阻R100、第三电容C100与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一引脚、地电气连接;
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三引脚经第六电容C400接地;
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九引脚经第二十二电阻R600接地;
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八引脚经第八引脚并联结构接地;所述第八引脚并联结构包括第八引脚并联结构第一支路和第八引脚并联结构第二支路;所述第八引脚并联结构第一支路上设置有第七电容C500;所述第八引脚并联结构第二支路上设置有串联的第二十一电阻R500和第八电容C600;
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十引脚经第二十电阻R400与所述输出端电气连接;
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五引脚分别经第十八电阻R200、第十九电阻R300、与地、输出端电气连接;
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十六引脚经电感L1与输出端电气连接;
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十五引脚经第四电容C200与第十六引脚电气连接;
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十六引脚经第五电容C300与地电气连接;
所述输出端与MCU的输入端电气连接。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输出端为5V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Bar为车载电源电压输入端。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线性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二集成电路IC2 以及第二输入端VBAT;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二集成电路IC2级联;
所述第二输入端VBAT经第一二极管D1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 D1的导通方向为自第二输入端VBAT至输入节点导通;
所述输入节点分别与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四引脚、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六引脚、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七引脚、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四引脚、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六引脚以及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七引脚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八引脚、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九引脚、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八引脚以及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九引脚这四者均与MCU的输出端电气连接。
在一个优选例中,在第一集成电路IC1中: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的第五引脚依次经第二节点、第二电阻R2、第四节点、第一电阻R1与第一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三引脚与所述第四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六引脚经第三电阻R3与所述第二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二十引脚经第三节点、第五电阻R5与第二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三节点经第四电阻R4与第一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四引脚、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一引脚、第一集成电路 IC1第二引脚分别经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与第一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节点与地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五引脚经第一电容C1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二十一引脚接地。
在一个优选例中,在第二集成电路IC2中: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五引脚依次经第六节点、第十电阻R10、第八节点、第九电阻R9与第五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三引脚与所述第八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六引脚经第十一电阻R11与所述第六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二十引脚依次经第七节点、第十三电阻R13与第六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七节点经第十二电阻R12与第五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四引脚、第二集成电路IC2第一引脚、第二集成电路 IC2第二引脚分别经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与第五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五节点与地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五引脚经第二电容C2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二十一引脚接地。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负载电路包括LED灯;所述LED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LED以3个LED为一组。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负载电路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三发光二极管 D3、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发光二极管D5、第六发光二极管D6、第七发光二极管D7、第八发光二极管D8、第九发光二极管D9、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0、第十一发光二极管D11、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2、第十三发光二极管D13、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14、第十五发光二极管D15、第十六发光二极管D16、第十七发光二极管D17、第十八发光二极管D18、第十九发光二极管D19、第二十发光二极管D20、第二十一发光二极管D21、第二十二发光二极管D22、第二十三发光二极管D23、第二十四发光二极管D24以及第二十五发光二极管D25;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七引脚依次经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三发光二极管 D3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八引脚依次经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发光二极管 D5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九引脚依次经第六发光二极管D6、第七发光二极管 D7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一引脚依次经第八发光二极管D8、第九发光二极管 D9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二引脚依次经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0、第十一发光二极管D11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三引脚依次经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2、第十三发光二极管D13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七引脚依次经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14、第十五发光二极管D15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八引脚依次经第十六发光二极管D16、第十七发光二极管D17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九引脚依次经第十八发光二极管D18、第十九发光二极管D19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一引脚依次经第二十发光二极管D20、第二十一发光二极管D21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二引脚依次经第二十二发光二极管D22、第二十三发光二极管D23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三引脚依次经第二十四发光二极管D24、第二十五发光二极管D25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线性驱动电路分2个3路单独控制。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降压电路中的降压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A8654;所述线性驱动电路中的第一集成电路IC1和第二集成电路IC2的型号均为A628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DC-DC降压,效率性能上升,可靠新增强。本实用新型采用线性驱动方案控制,可以同时控制3路LED工作,减少了驱动模组的体积,增加了EMC 实验的通过率。
本申请的说明书中记载了大量的技术特征,分布在各个技术方案中,如果要罗列出本申请所有可能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即技术方案)的话,会使得说明书过于冗长。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本申请上述发明内容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下文各个实施方式和例子中公开的各技术特征、以及附图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都可以自由地互相组合,从而构成各种新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均应该视为在本说明书中已经记载),除非这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例如,在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C,在另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D+E,而特征C和D是起到相同作用的等同技术手段,技术上只要择一使用即可,不可能同时采用,特征E技术上可以与特征C相组合,则,A+B+C+D的方案因技术不可行而应当不被视为已经记载,而A+B+C+E的方案应当视为已经被记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的简化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的降压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的线性驱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包括降压电路、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线性驱动电路以及负载电路;所述降压电路与MCU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MCU的输出端与线性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线性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电路电气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包括降压电路、MCU、线性驱动电路以及负载电路;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入端与车载电源电气连接;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MCU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MCU的输出端与线性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线性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电路电气连接。
所述降压电路包括降压集成电路U1、第一输入端Bar以及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Bar与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二引脚电气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Bar还分别经第十七电阻R100、第三电容C100与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一引脚、地电气连接;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三引脚经第六电容C400接地;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九引脚经第二十二电阻R600接地;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八引脚经第八引脚并联结构接地;所述第八引脚并联结构包括第八引脚并联结构第一支路和第八引脚并联结构第二支路;所述第八引脚并联结构第一支路上设置有第七电容C500;所述第八引脚并联结构第二支路上设置有串联的第二十一电阻R500和第八电容C600;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十引脚经第二十电阻R400与所述输出端电气连接;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五引脚分别经第十八电阻R200、第十九电阻R300、与地、输出端电气连接;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十六引脚经电感L1与输出端电气连接;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十五引脚经第四电容C200与第十六引脚电气连接;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十六引脚经第五电容C300 与地电气连接;所述输出端与MCU的输入端电气连接。
所述输出端为5V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Bar为车载电源电压输入端。
所述线性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二集成电路IC2以及第二输入端VBAT;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二集成电路IC2级联;所述第二输入端VBAT经第一二极管D1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导通方向为自第二输入端 VBAT至输入节点导通;所述输入节点分别与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四引脚、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六引脚、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七引脚、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四引脚、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六引脚以及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七引脚电气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八引脚、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九引脚、第二集成电路 IC2第十八引脚以及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九引脚这四者均与MCU的输出端电气连接。
在第一集成电路IC1中: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的第五引脚依次经第二节点、第二电阻R2、第四节点、第一电阻R1与第一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 第三引脚与所述第四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六引脚经第三电阻R3 与所述第二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二十引脚经第三节点、第五电阻R5与第二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三节点经第四电阻R4与第一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四引脚、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一引脚、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二引脚分别经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与第一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一节点与地电气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五引脚经第一电容C1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二十一引脚接地。
在第二集成电路IC2中: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五引脚依次经第六节点、第十电阻R10、第八节点、第九电阻R9与第五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三引脚与所述第八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六引脚经第十一电阻R11 与所述第六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二十引脚依次经第七节点、第十三电阻R13与第六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七节点经第十二电阻R12与第五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四引脚、第二集成电路IC2第一引脚、第二集成电路IC2第二引脚分别经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与第五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五节点与地电气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五引脚经第二电容C2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二十一引脚接地。
所述负载电路包括LED灯;所述LED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LED以3个LED为一组。
所述负载电路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三发光二极管D3、第四发光二极管 D4、第五发光二极管D5、第六发光二极管D6、第七发光二极管D7、第八发光二极管D8、第九发光二极管D9、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0、第十一发光二极管D11、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2、第十三发光二极管D13、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14、第十五发光二极管D15、第十六发光二极管D16、第十七发光二极管D17、第十八发光二极管D18、第十九发光二极管D19、第二十发光二极管D20、第二十一发光二极管D21、第二十二发光二极管D22、第二十三发光二极管D23、第二十四发光二极管D24以及第二十五发光二极管D25;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七引脚依次经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三发光二极管D3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八引脚依次经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发光二极管D5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 第九引脚依次经第六发光二极管D6、第七发光二极管D7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一引脚依次经第八发光二极管D8、第九发光二极管D9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二引脚依次经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0、第十一发光二极管D11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三引脚依次经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2、第十三发光二极管D13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七引脚依次经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14、第十五发光二极管D15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八引脚依次经第十六发光二极管D16、第十七发光二极管D17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九引脚依次经第十八发光二极管D18、第十九发光二极管D19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一引脚依次经第二十发光二极管D20、第二十一发光二极管D21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二引脚依次经第二十二发光二极管D22、第二十三发光二极管D23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三引脚依次经第二十四发光二极管D24、第二十五发光二极管D25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线性驱动电路分2个3路单独控制。所述降压电路中的降压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 A8654;所述线性驱动电路中的第一集成电路IC1和第二集成电路IC2的型号均为 A628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包括:降压电路,所述降压电路用于转换车用电源电压,用于给MCU供电;MCU,所述MCU输出高低电频,用于控制负载电路(以下称为负载)实现流水灯的效果;线性驱动电路,所述线性驱动电路用于输出负载电流;负载,所述负载为多颗LED连接,用于实现流水灯效果。
如图2所示为所述降压电路的示意图。输入Bar连接到第二引脚,第二引脚接第三电容C100接地;输入Bar经第十七电阻R100接至第一引脚;第三引脚接第六电容C400接地;第九引脚接第二十二电阻R600接地;第八引脚接第七电容C500接地;第八引脚接电阻R5串联第八电容C600接地;第十五引脚接第四电容C200接第十六引脚;第十六引脚接电感L1接输出5V;第十六引脚接第五电容C300接地;第十六引脚接第十九电阻R300接第五引脚;第十六引脚接第二十电阻R400接第十引脚;第五引脚接第十八电阻R200接地。上述引脚为降压集成电路U1的引脚。
如图3所示为线性驱动电路的示意图。两颗线性驱动芯片级联使用,即第一集成电路IC1与第二集成电路IC2级联使用,输入接第一二极管D1正极。第一二极管D1负极连接每颗芯片的第十四引脚、第十六引脚以及第十七引脚。第一二极管 D1负极连接第一电容C1连接每颗芯片的第十五引脚。每颗芯片第十八引脚和第十九引脚连接MCU输出引脚,每颗芯片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连接电阻接地。每颗芯片的第七引脚接2颗LED接第一二极管D1负极。每颗芯片的第八引脚接2颗LED接第一二极管D1负极。每颗芯片的第九引脚接2颗LED接第一二极管D1负极。每颗芯片的第十一引脚接2颗LED接第一二极管D1负极。每颗芯片的第十二引脚接2 颗LED接第一二极管D1负极。每颗芯片的第十三引脚接2颗LED接第一二极管D1 负极。每颗芯片的引脚PAD和引脚GND接地。
通过降压电路将车用电源转化为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 可用的5V电压,给MCU供电,MCU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各项参数,输出高低电频,来控制线性驱动的使能脚,实现LED的亮灭控制,从而达成流水的效果。负载为多颗LED连接,线性驱动可以单独3路控制。
本实用新型采用DCDC降压,效率性能上升,可靠性增强。本实用新型采用线性驱动方案控制,可以同时控制3路LED工作,减少了驱动模组的体积,增加了EMC 实验的通过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只是作为范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做出的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压电路、MCU、线性驱动电路以及负载电路;
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入端与车载电源电气连接;
所述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MCU的输入端电气连接;
所述MCU的输出端与线性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电气连接;和
所述线性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电路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电路包括降压集成电路U1、第一输入端Bar以及输出端;
所述第一输入端Bar与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二引脚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输入端Bar还分别经第十七电阻R100、第三电容C100与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一引脚、地电气连接;
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三引脚经第六电容C400接地;
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九引脚经第二十二电阻R600接地;
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八引脚经第八引脚并联结构接地;所述第八引脚并联结构包括第八引脚并联结构第一支路和第八引脚并联结构第二支路;所述第八引脚并联结构第一支路上设置有第七电容C500;所述第八引脚并联结构第二支路上设置有串联的第二十一电阻R500和第八电容C600;
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十引脚经第二十电阻R400与所述输出端电气连接;
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五引脚分别经第十八电阻R200、第十九电阻R300、与地、输出端电气连接;
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十六引脚经电感L1与输出端电气连接;
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十五引脚经第四电容C200与第十六引脚电气连接;
所述降压集成电路U1的第十六引脚经第五电容C300与地电气连接;和
所述输出端与MCU的输入端电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为5V电压输出端;和/或所述第一输入端Bar为车载电源电压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二集成电路IC2以及第二输入端VBAT;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二集成电路IC2级联;
所述第二输入端VBAT经第一二极管D1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导通方向为自第二输入端VBAT至输入节点导通;
所述输入节点分别与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四引脚、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六引脚、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七引脚、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四引脚、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六引脚以及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七引脚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八引脚、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九引脚、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八引脚以及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九引脚这四者均与MCU的输出端电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集成电路IC1中: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的第五引脚依次经第二节点、第二电阻R2、第四节点、第一电阻R1与第一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三引脚与所述第四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六引脚经第三电阻R3与所述第二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二十引脚经第三节点、第五电阻R5与第二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三节点经第四电阻R4与第一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四引脚、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一引脚、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二引脚分别经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与第一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节点与地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五引脚经第一电容C1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二十一引脚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在第二集成电路IC2中: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五引脚依次经第六节点、第十电阻R10、第八节点、第九电阻R9与第五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三引脚与所述第八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六引脚经第十一电阻R11与所述第六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二十引脚依次经第七节点、第十三电阻R13与第六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七节点经第十二电阻R12与第五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四引脚、第二集成电路IC2第一引脚、第二集成电路IC2第二引脚分别经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与第五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五节点与地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五引脚经第二电容C2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二十一引脚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电路包括LED灯;所述LED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LED以3个LED为一组。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电路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三发光二极管D3、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发光二极管D5、第六发光二极管D6、第七发光二极管D7、第八发光二极管D8、第九发光二极管D9、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0、第十一发光二极管D11、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2、第十三发光二极管D13、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14、第十五发光二极管D15、第十六发光二极管D16、第十七发光二极管D17、第十八发光二极管D18、第十九发光二极管D19、第二十发光二极管D20、第二十一发光二极管D21、第二十二发光二极管D22、第二十三发光二极管D23、第二十四发光二极管D24以及第二十五发光二极管D25;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七引脚依次经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三发光二极管D3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八引脚依次经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发光二极管D5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九引脚依次经第六发光二极管D6、第七发光二极管D7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一引脚依次经第八发光二极管D8、第九发光二极管D9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二引脚依次经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0、第十一发光二极管D11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集成电路IC1第十三引脚依次经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2、第十三发光二极管D13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七引脚依次经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14、第十五发光二极管D15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八引脚依次经第十六发光二极管D16、第十七发光二极管D17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九引脚依次经第十八发光二极管D18、第十九发光二极管D19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一引脚依次经第二十发光二极管D20、第二十一发光二极管D21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二引脚依次经第二十二发光二极管D22、第二十三发光二极管D23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集成电路IC2第十三引脚依次经第二十四发光二极管D24、第二十五发光二极管D25与输入节点电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驱动电路分2个3路单独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电路中的降压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A8654;所述线性驱动电路中的第一集成电路IC1和第二集成电路IC2的型号均为A6284。
CN202020547027.3U 2020-04-14 2020-04-14 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 Active CN2116068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7027.3U CN211606888U (zh) 2020-04-14 2020-04-14 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7027.3U CN211606888U (zh) 2020-04-14 2020-04-14 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06888U true CN211606888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83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47027.3U Active CN211606888U (zh) 2020-04-14 2020-04-14 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068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18359B (zh) 车辆用灯具及其驱动装置
CN102917499B (zh) 一种基于dc/dc的照明用led驱动控制器
CN102065600A (zh) 一种led调光驱动系统
CN108770117B (zh) 一种兼容电子变压器的整合式led驱动电源
CN108684111B (zh) 一种自适应矩阵式led前大灯的恒流源电源模块
JP2013099072A (ja) 電源装置、およびled駆動装置
Esteki et al. LED 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LED driver topologies: A review
CN211606888U (zh) 流水车灯的驱动模块
CN108448894A (zh)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用高增益升压直流变换器
CN108317697B (zh) 变频空调器电路板、变频空调器
CN2819620Y (zh) 空调器直流升压电路
CN215345133U (zh) 车灯和用于车灯的降压驱动电路
CN108024420A (zh) Led低压驱动电路和led灯具
CN1457625A (zh) 镇流器电路装置
CN203416477U (zh) 带pwm调光功能的驱动功率led电路
CN101861000A (zh) 用于led照明模组的电源装置
CN220823328U (zh) 高利用率的多通道恒流源电路
CN215474793U (zh) 车辆及其转向灯控制装置
CN112821790A (zh) 三相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935706Y (zh) 发光二极管车灯控制装置
CN211606879U (zh) 同步整流的led驱动降压电路
CN110996459A (zh) 一种具有动态效果的日行灯驱动电路
CN219644164U (zh) 一种基于can通信的尾灯供电电路
CN108811253A (zh) Led模组中使用开路保护功能的dc-dc升压电路
CN215268802U (zh) 一种用于应急疏散标志灯的恒流降压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