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06045U - 一种线缆抱夹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缆抱夹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06045U
CN211606045U CN201922335175.9U CN201922335175U CN211606045U CN 211606045 U CN211606045 U CN 211606045U CN 201922335175 U CN201922335175 U CN 201922335175U CN 211606045 U CN211606045 U CN 2116060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extrusion
clamping
piece
clamp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351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官科顺
陈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Qunxi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Qunxi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Qunxi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Qunxi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351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060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060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060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抱夹结构,包括:线缆、抱夹件和抱夹驱动件;所述抱夹件沿着线缆的径向设置在线缆外;所述抱夹件具有朝向线缆侧面的第一挤压面和远离线缆侧面的第二挤压面;所述抱夹驱动件具有与所述第二挤压面配合的挤压配合面;所述挤压配合面和第二挤压面分离时,所述抱夹件处于松释位置,所述第一挤压面和线缆侧面为松配合;所述挤压配合面和第二挤压面抵接时,所述抱夹件处于收缩位置,所述第一挤压面和线缆侧面为紧配合。上述的线缆抱夹结构,结构简单可以重复使用并且抱夹力足够大。

Description

一种线缆抱夹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系统,尤其涉及线缆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中适当的电线及缆线管理对于建筑物的电力和缆线操作的安全及有效操作而言是很重要的。
当电线或电缆线须要被保护以避免潜在的伤害时,它可被拉送通过各式导线管。导线管可用金属、硬质塑料(如,PVC)及其它材料制成,且电线和电缆线可以从很细的电线(其可集结成束以通过导线管)到很粗的缆线(其在通过导线管时无须与其它电线或电缆线结合)。为了本揭露内容的目的,“缆线(cable)”或“电缆线(cabling)”一词在本揭露内容中系指任何型式的电线、缆线或可被插入并拉动穿过导线管的类似的细长组件。
因为导线管可以很长且由于建筑物结构的需要而设有弯曲处,所以即使是将电缆线拉动穿过很短的导线管长度都会有困难。传统上,诸如电工的敷线牵引线(fish tape)等工具已被用来装在缆线的末端并将缆线拉动穿过导线管。一般而言,敷线牵引线是用强轫的材料(譬如,钢)制成,用以支撑拉扯负荷,且在其一端有一套环以用来固定该缆线的该端部。在该被拉的缆线没有被绝缘、或该绝缘在被固定至该敷线牵引线的该端部被剥除的情形中,绝缘胶带可被施用在该缆线裸露的区段上。使用敷线牵引线之外的其它方法,譬如将缆线推移或扭动穿过导线管已被尝试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不幸地,敷线牵引线方法和其它将缆线拉通过导线管的方法并不一直都适当地发挥作用,且如果该敷线牵引线在拉引该缆线穿过导线管的处理期间与该缆线脱离的话,则很难将被插入的缆线抽出以重新开始整个处理。通常在这样的情况中,导线管必须被取出及/或弄断以取得该缆线的该末端,这将会是很昂贵且很耗时的。
例如台湾专利TW201923271A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为了提供足够的抱夹力,需要在卡爪的内表面形成台阶状的卡筋,加工难度很大,成本也比较高。并且该方案需要卡爪沿着轴向左右移动,这样上下两个卡爪容易偏心错位,造成抱紧力小、不稳定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缆抱夹结构,结构简单可以重复使用并且抱夹力足够大。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抱夹结构,包括:线缆、抱夹件和抱夹驱动件;
所述抱夹件沿着线缆的径向设置在线缆外;所述抱夹件具有朝向线缆侧面的第一挤压面和远离线缆侧面的第二挤压面;
所述抱夹驱动件具有与所述第二挤压面配合的挤压配合面;所述挤压配合面和第二挤压面分离时,所述抱夹件处于松释位置,所述第一挤压面和线缆侧面为松配合;所述挤压配合面和第二挤压面抵接时,所述抱夹件处于收缩位置,所述第一挤压面和线缆侧面为紧配合。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挤压配合面和第二挤压面为斜面配合;所述挤压配合面相对于第二挤压面沿着挤压力增大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挤压面和线缆侧面之间的抱夹力增加。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抱夹驱动件包括一活动件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一安装腔,所述安装腔朝向线缆端部的一侧为开口面;所述活动件设置有所述挤压配合面;
所述活动件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中,并沿着线缆的轴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挤压配合面和第二挤压面分离;所述活动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挤压配合面和第二挤压面抵接,并且挤压力逐渐增加。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的外侧壁和安装腔的内侧壁通过螺纹活动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沿着线缆的轴向贯穿设置有让位腔,所述让位腔的内壁为所述挤压配合面。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抱夹件包括至少两个抱夹单元;
所述抱夹单元绕着线缆的轴向旋转对称设置,所述抱夹单元具有朝向线缆侧面的第一挤压面和远离线缆侧面的第二挤压面。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抱夹件还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与所述抱夹单元对应的的插槽,所述抱夹单元朝向底座的一侧具有插块。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抱夹单元的一部分置于让位腔中,另一部分通过让位腔置于安装腔中。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远离开口面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拉索的球头置于所述安装孔中并与所述固定件逆着拉索进入的方向限位配合。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挤压面与线缆侧面平行,并具有间隔分布的锯齿。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抱夹结构,通过抱夹驱动件相对于抱夹件的运动,使得抱夹件与线缆之间的抱夹力逐渐增加或者逐渐减小,并且抱夹力最终可以增加到大于线缆的破断拉力,从而实现将线缆牢牢抱紧的作用,并且也可以通过报价驱动件相对于抱夹件的活动,让抱夹件和线缆之间的抱夹力消失,从而实现抱夹件和线缆的分离,这样这种抱夹结构就可以在线缆损坏后取下继续使用,从而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缆抱夹结构,通过底座将多个独立的抱夹单元安装在一起,避免了抱夹单元散落丢失,同时多个抱夹单元形成一个整体也更加有利于抱夹单元的安装,增加安装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线缆抱夹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线缆抱夹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2中线缆抱夹结构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2中线缆抱夹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图2,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线缆抱夹结构,包括:线缆1、抱夹件2和抱夹驱动件3;
所述抱夹件2沿着线缆1的径向设置在线缆1外;所述抱夹件2具有朝向线缆1侧面的第一挤压面211和远离线缆1侧面的第二挤压面212;
所述抱夹驱动件3具有与所述第二挤压面212配合的挤压配合面321;所述挤压配合面321和第二挤压面212分离时,所述抱夹件2处于松释位置,所述第一挤压面211和线缆1侧面为松配合;所述挤压配合面321和第二挤压面 212抵接时,所述抱夹件2处于收缩位置,所述第一挤压面211和线缆1侧面为紧配合。
因此,通过改变抱夹件2和抱夹驱动件3的相对位置,就可以实现抱夹件 2对线缆1的抱夹或者松释。当线缆损坏时,通过将抱夹件2改为松释状态,就可以将抱夹件2和线缆1分离,从而可以将抱夹件2安装到新的线缆1上实现抱夹结构的重复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挤压面212与线缆1侧面平行,并具有间隔分布的锯齿。这样第二挤压面212与线缆1之间的摩擦力就比较大,进一步增加抱夹力。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所述挤压配合面321和第二挤压面212为斜面配合;所述挤压配合面321相对于第二挤压面212沿着挤压力增大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挤压面211和线缆1侧面之间的抱夹力增加。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抱夹件2和线缆1之间的抱夹力是可以调节的,通过调节抱夹力的大小,可以让抱夹力大于线缆1的破断拉力,这样在线缆1被拉断之前,抱夹件2都不会从线缆上脱落,非常可靠。
本实施例中,所述抱夹驱动件3包括一活动件32和固定件31;所述固定件31包括一安装腔311,所述安装腔311朝向线缆1端部的一侧为开口面;所述活动件32设置有所述挤压配合面321;
所述活动件32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311中,并沿着线缆1的轴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所述活动件32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挤压配合面321和第二挤压面212分离;所述活动件32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挤压配合面321和第二挤压面212抵接,并且挤压力逐渐增加。这样就实现了活动件32和抱夹件2的相对移动,从而使得挤压配合面321和第二挤压面212发生相对移动,来使得挤压力变化,进而引起抱夹力的变化。
为了实现活动件32的活动,所述活动件32的外侧壁和安装腔311的内侧壁通过螺纹活动连接。
为了安装所述抱夹件2,所述活动件32沿着线缆1的轴向贯穿设置有让位腔322,所述让位腔322的内壁为所述挤压配合面321。
本实施例中,所述抱夹件2包括两个抱夹单元21;所述抱夹单元绕着线缆 1的轴向旋转对称设置,所述抱夹单元具有朝向线缆1侧面的第一挤压面211 和远离线缆1侧面的第二挤压面212。抱夹单元2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属于本实施例的简单替换。
所述抱夹单元21的一部分置于让位腔322中,另一部分通过让位腔322 置于安装腔311中。
最后,所述固定件31远离开口面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拉索4的球头置于所述安装孔中并与所述固定件31逆着拉索进入的方向限位配合。
实施例2
参考图3-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抱夹件2还包括一底座22,所述底座22设置有与所述抱夹单元21对应的的插槽221,所述抱夹单元21朝向底座的一侧具有插块213。
通过插块213和插槽221的插接,就可以将抱夹单元21和底座22安装为一个整体,这样就避免了抱夹单元21散落丢失,同时抱夹件2形成一个整体也更加有利于增加安装的便利性。
进一步的,所述插块213远离抱夹单元21的一端向两侧延伸形成限位部 214;所述底座22具有与所述限位部214配合的限位壁222,所述插块213和插槽221插接时,所述限位壁222和限位部214沿着插块213和插槽221分离的方向限位配合。这样就保证了抱夹单元21只能沿着支点张开或者收拢,而不会掉落。
上文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范例,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线缆抱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抱夹件和抱夹驱动件;
所述抱夹件沿着线缆的径向设置在线缆外;所述抱夹件具有朝向线缆侧面的第一挤压面和远离线缆侧面的第二挤压面;
所述抱夹驱动件具有与所述第二挤压面配合的挤压配合面;所述挤压配合面和第二挤压面分离时,所述抱夹件处于松释位置,所述第一挤压面和线缆侧面为松配合;所述挤压配合面和第二挤压面抵接时,所述抱夹件处于收缩位置,所述第一挤压面和线缆侧面为紧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抱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配合面和第二挤压面为斜面配合;所述挤压配合面相对于第二挤压面沿着挤压力增大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挤压面和线缆侧面之间的抱夹力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缆抱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夹驱动件包括一活动件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一安装腔,所述安装腔朝向线缆端部的一侧为开口面;所述活动件设置有所述挤压配合面;
所述活动件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中,并沿着线缆的轴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挤压配合面和第二挤压面分离;所述活动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挤压配合面和第二挤压面抵接,并且挤压力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缆抱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的外侧壁和安装腔的内侧壁通过螺纹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缆抱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沿着线缆的轴向贯穿设置有让位腔,所述让位腔的内壁为所述挤压配合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缆抱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夹件包括至少两个抱夹单元;
所述抱夹单元绕着线缆的轴向旋转对称设置,所述抱夹单元具有朝向线缆侧面的第一挤压面和远离线缆侧面的第二挤压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线缆抱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夹件还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与所述抱夹单元对应的插槽,所述抱夹单元朝向底座的一侧具有插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线缆抱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夹单元的一部分置于让位腔中,另一部分通过让位腔置于安装腔中。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缆抱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远离开口面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拉索的球头置于所述安装孔中并与所述固定件逆着拉索进入的方向限位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线缆抱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挤压面与线缆侧面平行,并具有间隔分布的锯齿。
CN201922335175.9U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线缆抱夹结构 Active CN2116060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5175.9U CN211606045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线缆抱夹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35175.9U CN211606045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线缆抱夹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06045U true CN211606045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94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35175.9U Active CN211606045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线缆抱夹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060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57039B2 (en) Electrical box conduit connector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7621763B2 (en) Clamping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ground wire to grounding member
JP4129026B2 (ja) 自動電気ウェッジコネクタ
US7993169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US6177633B1 (en) Cable connector
CA2961197C (en) Universal mounting clip for signal-carrying cables
US834870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2959548B1 (en) Automatic splice having a magnetic indicator
CN211606045U (zh) 一种线缆抱夹结构
CN212571922U (zh) 一种线缆提拉结构
JP2703544B2 (ja) ワイヤー接続装置
US3306970A (en) Service drop clamp for electric conductor feeder
AU200530503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KR101920193B1 (ko) 가공배전용 애자설치를 위한 쇄클기구
CN211605923U (zh) 一种抱夹件和线缆提拉结构
CN106507630B (zh) 配线保持结构
WO1993017469A1 (en) Improvements in cable grips
CN212033642U (zh) 线缆提拉固定结构
FI20175848A1 (fi) Sähköasennusliitin
US20130163943A1 (en) Cable slack storage for wall outlet
CN210693273U (zh) 线缆提拉结构
JP3956656B2 (ja) 抗張力線入り平型ケーブルの引留め方法
CN111262188A (zh) 一种线缆提拉固定结构
KR100604575B1 (ko) 케이블 파지 장치 및 케이블 견인 장치
EP2978071A1 (en) Terminal sleeve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