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05960U - 一种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05960U
CN211605960U CN201721359722.1U CN201721359722U CN211605960U CN 211605960 U CN211605960 U CN 211605960U CN 201721359722 U CN201721359722 U CN 201721359722U CN 211605960 U CN211605960 U CN 211605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piece
high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cable
limi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597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春洋
王晓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heng New Electric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heng New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heng New Electric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heng New Electric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597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05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05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059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包括限位件,设置于所述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的两侧边,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互相平行设置;承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并与之相连接;以及,盖合件,设置于所述限位件的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件和承压件的组合安装,使得整体结构可以直接拆卸或组装,便于实际生产和应用,更具灵活性。同时,承压件采用拱形的结构,对其上负载的压力具有优良的承载能力,因此整体结构对放置于其中的电缆桥架具有优良的加强和稳固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设备供配电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同一幢建筑中往往同时存在交流强电系统、弱电系统、直流强电系统和各类自动化系统,如楼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讯自动化系统等。因此,需要同时敷设交流强电电缆、直流强电电缆、弱电中的通讯电缆、控制电缆等各种类别的电缆。各种不同的电缆在设计布线时需要分开布线,因此用于布置电缆线的电缆桥架逐渐被大范围使用。
电缆桥架一般适用于大型企业、大型工程变电、电缆架设、大型桥梁、地铁的电缆铺设和海洋钻井等场所。现有的电缆桥架大多由整体金属框架制成,这样不仅使得整体结构沉重、而且造价昂贵不利于运输、装拆及广泛使用。
企业在使用多个电缆桥架来承载电缆时,为了防止由这些电缆造成的视觉污染,并且也为了确保这些电缆的安全性,优选将所述各电缆桥架用于使用高技术系统的工业设施以及诸如购物中心这样的商务中心中。通过作为安装组件的这些电缆桥架,大量电缆的铺设变得便利,并且因此确保了这些电缆的安全性,同时也消除了电缆的视觉污染。
电缆桥架分为槽式、托盘式和梯架式、网格式等结构,由支架、托臂和安装附件等组成。建筑物内桥架可以独立架设,也可以附设在各种建(构)筑物和管廊支架上,应体现结构简单,造型美观、配置灵活和维修方便等特点,全部零件均需进行镀锌处理,安装在建筑物外露天的桥架。
传统的钢制电缆桥架为简单的薄钢板焊接形成,而电缆自身重力较大,电缆桥架的承载力会出现不足的现象。需要增设外部的加强结构来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电缆桥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其结构可拆卸或组装,对电缆桥架具有优良的加强和稳固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其包括限位件,设置于所述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的两侧边,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互相平行设置;承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并与之相连接;以及,盖合件,设置于所述限位件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主体结构形式相同,两者的内侧均设置有凹凸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内侧的凹凸结构形成等距且互相平行的滑槽,所述滑槽进行竖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内侧的所述滑槽互相正对,且所述滑槽上端延伸至所述限位件的顶面,但下端并未延伸至所述限位件的底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承压件的两端分别嵌入所述滑槽,所述承压件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一个卡件,所述滑槽的底面设置有配合于所述卡件的嵌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件的外端面以及所述嵌槽底面均开设有螺孔,所述嵌槽底面的螺孔贯穿所述限位件,形成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承压件的两端搁置在所述滑槽的下端,且两端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螺孔与所述限位件进行连接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限位件顶面的两端设置有定轴块,且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盖合件通过所述转轴与定轴块进行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限位件的顶面设置有自锁件,且所述自锁件的侧边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盖合件边缘的闭合槽,所述闭合槽的深度与所述盖合件的厚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自锁件包括主动杆、从动杆、传力杆以及基座件,所述传力杆和基座件均分别与所述主动杆和从动杆相连接,形成一个几何可变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件和承压件的组合安装,使得整体结构可以直接拆卸或组装,便于实际生产和应用,更具灵活性。同时,承压件采用拱形的结构,对其上负载的压力具有优良的承载能力,因此整体结构对放置于其中的电缆桥架具有优良的加强和稳固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限位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承压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纵向截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拱形承压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拱形承压件安装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定轴块安装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盖合件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整体截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自锁件结构示意图。
图14~19为本实用新型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自锁件锁定过程路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包括限位件100,其设置于所述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的两侧边,包括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互相平行设置;承压件200,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之间,并与之相连接。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包括限位件100。限位件100在本实用新型中具有防止侧向压力以及为承压件200提供搁置空间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为加强电缆桥架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结构,电缆桥架放置于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所形成的内部空间内,即限位件100在两侧用于承托电缆桥架的侧边所产生的侧压力。进一步的,限位件100包括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均为条板状,分别设置于本实用新型的两侧位置,两者互相平行且正对。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的主体结构大致相同,彼此互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还包括承压件200。承压件200在本实用新型中具有直接承托电缆桥架主体以及将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进行连接的作用。承压件200为条状的杆件,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设置多根,并等距均匀设置在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之间。进一步的,承压件200的两端分别与限位件100 进行连接,且垂直于限位件100的侧面,多根承压件200并排垂直在限位件100偏下端的位置,上端形成一定的内部空间,用于放置电缆桥架。在实际使用中,承压件200上端表面直接承载电缆桥架自身重力所带来的压力。承压件200在通过两端,将压力传递到两侧的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的内侧均设置有凹凸结构,且限位件 100内侧的凹凸结构形成等距且互相平行的滑槽H,滑槽H进行竖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包括限位件100和承压件200。其中,限位件100包括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均为条板状,分别设置于本实用新型的两侧位置,两者互相平行且正对。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的主体结构大致相同,彼此互相对应。承压件200为条状的杆件,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设置多根,并等距均匀设置在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 之间。进一步的,承压件200的两端分别与限位件100进行连接,且垂直于限位件 100的侧面,多根承压件200并排垂直在限位件100偏下端的位置,上端形成一定的内部空间,用于放置电缆桥架。在实际使用中,承压件200上端表面直接承载电缆桥架自身重力所带来的压力。承压件200在通过两端,将压力传递到两侧的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的整体结构相同,两者的内侧均设置有凹凸结构,如图2所示,其最具明显的特征就是,第一限位件 101和第二限位件102的内侧为连续且均匀地更迭着一条凸起和一条凹槽的结构形式。在本实用新型中,限位件100内侧的凹凸结构形成了等距且互相平行的滑槽H,滑槽H进行竖直设置,垂直于限位件100的上下底面。
进一步的,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内侧的滑槽H互相正对设置,且滑槽H上端一直延伸至限位件100的顶面,在上端形成连通。但滑槽H的下端并未延伸至限位件100的底面,而是与限位件100的底面隔有一定距离。显而易见的,当承压件200与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进行的时候,当承压件200的两端分别搁置在滑槽H的下端。
参照图3~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二个实施例的是:承压件2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卡件K,所述滑槽H的底面设置有配合于所述卡件K的嵌槽Q。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包括限位件100和承压件200。其中,限位件100 包括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均为条板状,分别设置于本实用新型的两侧位置,两者互相平行且正对。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的主体结构大致相同,彼此互相对应。承压件200 为条状的杆件,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设置多根,并等距均匀设置在第一限位件 101和第二限位件102之间。进一步的,承压件200的两端分别与限位件100 进行连接,且垂直于限位件100的侧面,多根承压件200并排垂直在限位件100偏下端的位置,上端形成一定的内部空间,用于放置电缆桥架。在实际使用中,承压件200上端表面直接承载电缆桥架自身重力所带来的压力。承压件200在通过两端,将压力传递到两侧的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
在本实用新型中,承压件200与限位件100在连接时,承压件200的两端分别嵌入滑槽H。承压件200整体为条状结构,进一步的,承压件2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卡件K,卡件K为块状的结构,其设置于承压件200的两个端面的中心位置,并向外延伸有一定的长度。进一步的,由于承压件200在与限位件100进行连接的时候,承压件200的两端分别与滑槽H的底面进行接触,因此,滑槽H的底面设置有配合于所述卡件K的嵌槽Q。嵌槽Q的形状与卡件K互相配合,形成互补。因此,承压件200与限位件100的连接一方面体现为:卡件K与嵌槽Q配合相嵌。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嵌槽Q 的底面为嵌槽Q最内侧,且与限位件100的纵向相平行的面。
进一步的,卡件K的外端面以及嵌槽Q底面均开设有螺孔L,所述嵌槽Q 底面的螺孔L贯穿所述限位件100,形成通孔。具体的,承压件200两端的卡件K外端表面向内凹进有螺孔L,螺孔L内侧表面具有螺纹。同样,嵌槽Q 的底面也配合于卡件K具有螺孔L,且嵌槽Q内的螺孔L从嵌槽Q的底面贯穿过限位件100的外侧表面,形成连通的通孔,在本实施例中,嵌槽Q内的螺孔L与卡件K内的螺孔L的螺纹规格一致。进一步的,承压件200的两端搁置在滑槽H的下端,且两端通过螺栓S穿过所述螺孔L与限位件100进行连接和固定。因此,承压件200与限位件100的连接另一方面体现为:螺栓S与螺孔L的配合固定连接。
较佳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承压件200的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为弧形曲面,且向上弯曲。因此,显而易见的,承压件200的两端处截面积大于中间的截面积,具体的,承压件200的任一处横向截面均为矩形,且所有截面的矩形的宽度都相等,但不同的是矩形的长。由于下底面的曲面,承压件 200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高,两端处的高度较大,截面矩形的长也对应较宽,越向中间,长度尺寸越小。由于承压件200的上表面承受竖直向下的压力作用,本实施例中所示的承压件200整体形成拱形的结构,有利于承受更大的压力作用。与上述相同,拱形结构的承压件200的两端处也存在与滑槽H连接的外端,以及与嵌槽Q配合的卡件K,同时,卡件K的外端也具有螺孔L。
参照图10~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三个实施例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还包括盖合件300,其设置于限位件100的顶部。
进一步的,第一限位件101的顶面设置有定轴块D,定轴块D的作用为固定转轴400,以用于安装盖合件300。定轴块D为方块状,其设置在第一限位件101顶面的纵向两端处,具有两个,且两个定轴块D之间安装有转轴400。转轴400上铰接有盖合件300,盖合件300在本实施例中具有顶盖的作用,其位于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的最上端,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盖合件300为板状,其中一条侧边设置有与转轴400进行铰接的空心管状构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102的顶面设置有自锁件500,且自锁件500 的侧边设置有对应于盖合件300边缘的闭合槽B,所述闭合槽B的深度与盖合件300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自锁件500设置在第二限位件102顶面靠近外侧边的位置,而顶面的内侧边位置下凹有一条纵向的闭合槽B。闭合槽B为条状,其为第二限位件102顶面内侧的较短切除的一条空缺槽,用于配合盖合件300的边缘。当盖合件300绕转轴400盖合了整体结构的上部,其另一端搭落在第二限位件102 的顶面,且对应闭合槽B的位置。因此盖合件300盖合之后,其外侧边缘正好嵌入闭合槽B内,最后可以利用闭合槽B旁边的自锁件500将盖合件300锁紧。自锁件500在本实用新型中具有锁定盖合件300的开关功能。
进一步的,如图13所示,自锁件500的整体结构包括主动杆501、从动杆 502、传力杆503以及基座件504。且两两之间通过铰链505进行连接。其中,主动杆501与基座件504以第一铰505a-1连接,主动杆501与传力杆503以第二铰505a-2连接,从动杆502与传力杆503以第三铰505a-3连接,从动杆502 与基座件504以铰四505a-4连接。整体结构通过基座件504被铆接在单扇平开门临边的方管外侧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件504具有上下两片,平行设置,中间留有足够空隙以安置受力杆件。基座件504的其中一端弯折后与方管通过铆钉进行连接。基座件504的另一端预留两个孔洞以设置铰链505,同时主动杆501和从动杆502 的一端分别与基座件504铰接,可以绕轴转动。其中主动杆501的另一端连接一个把手501a,用以施加外力进行开关控制。从动杆502的另一端连接一个施压件502a,用以自锁时压紧单扇平开门的外边缘,实现上锁。主动杆501和从动杆502的中间位置分别留孔,设置铰链505,并与传力杆503的两端进行铰接。由此实现了各杆件之间的相互联动。
具体的,将整个锁定部件500打开,如图14所示,也即顺时针牵拉把手 501a,主动杆501绕第一铰505a-1被牵拉至最大弧度。关闭单扇平开门,逆时针推动主动杆501的把手501a,如图15所示,由于其通过第二铰505a-2连接了传力杆503,因此,推动传力杆503的一端发生运动。若联动过程以无限缓慢运动来分析,传力杆503由于只有两端受力,且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为二力构件,两端受其轴向力作用,因此,其另一端受到轴向力的作用时也顺势通过第三铰505a-3压迫从动杆502发生逆时针方向转动。当处于图16位置时,从动杆502的施压件502a正好接触到盖合件300的外侧,此时,第一铰505a-1、第二铰505a-2和第三铰505a-3作为三点,将要处于共线状态(尚未三点共线)。假设整个体系内的所有构件均为刚体,不发生任何形变,则如图16所示的状态下,再推动把手501a,将不会产生任何运动。但实际而言,若再次给把手 501a施加外力,体系构件,尤其是盖合件300,将会产生一定形变,导致施压件502a仍有位移空间,因此联动继续进行,传力杆503随同第二铰505a-2和第三铰505a-3继续产生位移,同时,施压件502a对盖合件300的压力也逐渐增大。直至达到图17所示的状态时(图17所示的状态为:第一铰505a-1、第二铰505a-2和第三铰505a-3三点共线),为体系稳定性的临界点,此时施压件 502a对盖合件300的压力达到最大值。当继续施加外力,从动杆502将呈反向转动的趋势,做顺时针转动,并且施压件502a对门的压力也逐渐变小,若无各杆件本身的空间阻碍,理想状态下将出现图18的状态。由图可见从动杆502 以及施压件502a的运动趋势。但实际情况是:当传力杆503的边缘接触到基座件504时,如图19,基座件504阻碍其继续位移,运动将不再产生。若盖合件 300对施压件502a具有向外的力(对应图19垂直向下的力),第三铰505a-3 将有顺时针转动的趋势,第二铰505a-2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但由于基座件 504的阻碍,第二铰505a-2不会向上运动,因此对施压件502a具有向下的力无法使得结构产生联动效果,自此,整体装置形成自锁。除非反向拉动把手501a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铰505a-2向下,脱离自锁状态,可打开盖合件300。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限位件(100),设置于所述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的两侧边,包括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所述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互相平行设置;
承压件(200),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之间,并与之相连接;以及,
盖合件(300),设置于所述限位件(100)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的主体结构形式相同,两者的内侧均设置有凹凸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00)内侧的凹凸结构形成等距且互相平行的滑槽(H),所述滑槽(H)进行竖直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01)和第二限位件(102)内侧的所述滑槽(H)互相正对,且所述滑槽(H)上端延伸至所述限位件(100)的顶面,但下端并未延伸至所述限位件(100)的底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件(200)的两端分别嵌入所述滑槽(H),所述承压件(200)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一个卡件(K),所述滑槽(H)的底面设置有配合于所述卡件(K)的嵌槽(Q)。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K)的外端面以及所述嵌槽(Q)底面均开设有螺孔(L),所述嵌槽(Q)底面的螺孔(L)贯穿所述限位件(100),形成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件(200)的两端搁置在所述滑槽(H)的下端,且两端通过螺栓(S)穿过所述螺孔(L)与所述限位件(100)进行连接和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102)顶面的两端设置有定轴块(D),且之间设置有转轴(400),所述盖合件(300)通过所述转轴(400)与定轴块(D)进行铰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01)的顶面设置有自锁件(500),且所述自锁件(500)的侧边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盖合件(300)边缘的闭合槽(B),所述闭合槽(B)的深度与所述盖合件(300)的厚度相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件(500)包括主动杆(501)、从动杆(502)、传力杆(503)以及基座件(504),所述传力杆(503)和基座件(504)均分别与所述主动杆(501)和从动杆(502)相连接,形成一个几何可变体。
CN201721359722.1U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 Active CN211605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59722.1U CN211605960U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59722.1U CN211605960U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05960U true CN211605960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74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59722.1U Active CN211605960U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059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16858A (zh) * 2017-10-20 2017-12-26 宝亨新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16858A (zh) * 2017-10-20 2017-12-26 宝亨新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
CN107516858B (zh) * 2017-10-20 2023-09-15 宝亨新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65026B1 (en) Structure comprising two juxtaposed panels and an assembly for securing the two juxtaposed panels to a structure
US10288319B2 (en) Color steel tile fixture
CN202357222U (zh) 锯木架组合件
CN107834464B (zh) 一种高强度分层电缆桥架
CN101089353A (zh) 门窗框架
CN211605960U (zh) 一种高性能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
CN107516858B (zh) 一种电缆桥架的加强结构
EP2141314A1 (en) System of lift-and-slide aluminium framed door/window panels
CN205190454U (zh) 一种抗震支吊架及其支撑组件
US8887448B2 (en) Adjustable torsion lift assist system with one-way bias for traffic-rated utility vault cover
CN210888604U (zh) 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
WO2012143811A2 (en) Rapid fastening system, in particular for fastening solar photovoltaic panels
CN112942827A (zh) 一种建筑用钢模板边框背楞连接结构
CN211058021U (zh) 快装式钢结构
CN209538957U (zh) 铰链
CN107785833B (zh) 一种组装式电缆桥架
CN210263394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简易安装连接加固结构
CS207303B2 (en) Metal frame for the doors and windows with the interruption of the thermal bridge
CN209510007U (zh) 一种变槽轨异型材
CN102720755B (zh) 搭扣式铰链结构及灯具
CN107761712B (zh) 一种钢支撑和钢围檩的连接构件
CN211599173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耐磨板
CN219672212U (zh) 一种钢结构安全平网的装配式可调节快安拆装置
RU2723060C2 (ru) Установка шарнира на пустотелом профиле
CN209444128U (zh) 一种高承重内平开下悬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