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8604U - 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88604U
CN210888604U CN201921410892.7U CN201921410892U CN210888604U CN 210888604 U CN210888604 U CN 210888604U CN 201921410892 U CN201921410892 U CN 201921410892U CN 210888604 U CN210888604 U CN 210888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indow
groove
assembled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108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明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hangh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hang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hangh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hang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108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88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88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88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包括带有窗体开口的A板材和设有容纳腔的B板材,所述B板材的容纳腔内设有推拉窗,所述推拉窗包括框体和设置在框体内的多层玻璃板;所述B板材一侧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当A板材与B板材装配贴合时所述推拉窗从容纳腔开口滑出并进入A板材内;所述推拉窗一侧设有把手,另一侧设有卡钩,所述A板材上设有与卡钩配合进行锁止的锁扣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通过设有的两块相互配合的板材结构,并对其内部进行优化从而可直接设置有双层玻璃的推拉窗结构,不仅结构更加稳定,装配也简便,通过在厂房内进行预制,可减少装配时间和步骤,提高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构件预制工厂生产完成,然后通过相应的运输方式运到施工现场,采用可靠的安装方式和安装机械将构件组装起来,成为具备使用功能的建筑物的建筑施工方式。板材建筑可以减轻结构重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建筑的使用面积和防震能力。板材建筑的内结构板体多为钢筋混凝土的实心板或空心板;外结构板体多为带有保温层的钢筋混凝土复合板,也可用轻骨料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或大孔混凝土等制成带有外饰面的结构板体。建筑内的设备常采用集中的室内管道配件或盒式卫生间等,以提高装配化的程度。大板建筑的关键问题是节点设计。在结构上应保证构件连接的整体性(板材之间的连接方法主要有焊接、螺栓连接和后浇混凝土整体连接)。在防水构造上要妥善解决外结构板体接缝的防水,以及楼缝、角部的热工处理等问题。大板建筑的主要缺点是对建筑物造型和布局有较大的制约性;小开间横向承重的大板建筑内部分隔缺少灵活性(纵墙式、内柱式和大跨度楼板式的内部可灵活分隔)。
现在装配式板材建筑预先是在固定厂房内对板材进行制造,然后直接运输至安装现场进行连接。而板材分为木质、钢筋混凝土和复合板材等类型,小型装配式建筑物可采用轻质的木材或复合板材,但中大型的固定式建筑物则多采用钢筋混凝土。而钢筋混凝土的板材通常会采用模具进行浇筑,将配好的钢筋编制结构放入模具中,然后灌浆脱模养护后成型。但板材上同样会根据使用场景和所需功能,需要加装一些常规的建筑物结构件,例如窗户或门框。而装配式建筑用的板材均为预制品,都是统一型号和尺寸,到现场进行加工装配,则安装各种不同的结构件时需要单独根据需求进行加装,不仅降低了装配效率,而且仅能使用常规部件,对于一些特定的特殊构件无法直接加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包括带有窗体开口的A板材和设有容纳腔的B板材,所述B板材的容纳腔内设有推拉窗,所述推拉窗包括框体和设置在框体内的多层玻璃板;
所述B板材一侧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当A板材与B板材装配贴合时所述推拉窗从容纳腔开口滑出并进入A板材内;所述推拉窗一侧设有把手,另一侧设有卡钩,所述A板材上设有与卡钩配合进行锁止的锁扣组件。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应用于整体装配的板材结构,包括两个外部尺寸相同并相互适配的板材结构,其中B板材内部设有空腔用于放置推拉窗,而A板材为窗体主体结构,通过镂空形成窗体。当A板与B板装配形成整体结构时,一般状态下将推拉窗移动至A板材上并将所述的开口遮挡封闭,从而达到关闭窗体的效果。此时所述的锁扣组件与卡钩配合锁止框体,使得框体无法移动。需要打开窗户时,则通过把手拉动推拉窗使其朝向B板材的容纳腔中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A板材和B板材内均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滑槽,在所述框体两侧设有与滑轨滑动配合的滑轮组。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为板材结构,所述滑轨一侧平面向内凹陷形成滑槽结构;在A板材内设有用于插入安装滑轨的安装位A,在B板材的容纳腔内壁上设有用于安装滑轨的安装位B,所述A板材与B板材装配连接时两侧固定好的滑轨对齐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A板材和B板材上均设有沉槽,沉槽内设有沿垂直于沉槽深度方向并向外穿透的安装孔;在所述A板材与B板材装配时通过向一侧沉槽内的安装孔中插入螺栓并穿入对应一侧相邻板材的安装孔中固定拉紧。
进一步的,所述A板材上设有容纳孔,所述锁扣组件设置在容纳孔内;所述锁扣组件包括设置在A板材内与卡钩卡接配合限位的阻挡块,所述阻挡块连接有设置在容纳孔内的弹性杆件,所述弹性杆件伸出容纳孔并在伸出端部连接有提手;当推拉窗进入A板材内并使得所述卡钩接触阻挡块并与阻挡块卡接限位,通过拉动所述提手使得阻挡块与所述卡钩脱钩。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杆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杆和提拉杆,所述连接杆的横截面为T性结构,在连接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容纳孔内设有阻挡环,所述连接杆一端穿过阻挡环并与所述阻挡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设置在阻挡环与阻挡块之间;所述提拉杆端部与提手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与提拉杆转动连接,所述提拉杆上设有回形槽,所述容纳孔内设有插入回形槽内的凸块,转动提拉杆使得凸块与回形槽配合限制整个弹性杆件沿容纳孔轴线运动,通过将凸块转动至回形槽的竖向槽中可拉动提拉杆对阻挡块进行开闭。
所述的回形槽是一种组合槽结构,因为所述提拉杆为圆柱状结构,回形槽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与提拉杆轴线垂直的横槽,还包括用于连通两个横槽的同一端端部且与提拉杆轴线平行的竖槽,两个横槽和竖槽相互连通构成一个完整的回形槽结构。
而所述的横槽用来定位限制提拉杆沿轴线方向运动的结构,因为在所述容纳孔中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在回形槽内移动。当凸块正好处于任一横槽与竖槽的连通位置时(也就是回形槽的拐点位置),可转动提拉杆或者竖向移动提拉杆。若此时转动提拉杆使得凸块落入任一横槽内,从而限制提拉杆定位在此处,则此刻的框体或是被锁止无法移动,或是处于打开状态。而一旦上下移动提拉杆,则是转换模式。
而所述的弹簧是提供回复力,因为推拉窗朝向A板材的内部移动时,所述卡钩插入A板材内壁上设有的孔中,该孔与所述容纳孔连通,而所述的阻挡块设置在容纳孔与该孔的连通处。当卡钩插入该孔中时与阻挡块接触,而阻挡块与卡钩接触一侧为弧形面或者斜面,于是卡钩继续向内移动并给与阻挡块向上的分力,使得阻挡块向容纳孔中移动,然后推动整个提拉杆向上移动。
因为原本弹簧在初始状态时上端与设有的阻挡环连接,而阻挡环与容纳孔内壁固定连接,则既有始终推动提拉杆向下运动的初始力,而提拉杆向上运动会克服弹簧的阻力,一旦卡钩完全插入时,所述卡钩上设有沟槽,当阻挡块端部完全对齐沟槽时会失去向上的推力,此时弹簧会给予提拉杆向下的回复力,从而使卡钩和阻挡块形成卡接配合,限制推拉窗向外拉出。若需要锁止提拉杆,此时仅需转动提拉杆即可,若需要解锁,则向上拉出提拉杆,然后推动推拉窗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提手与提拉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A板材上在容纳孔外侧开口附近设有向内凹陷的容纳槽,通过转动提手使其贴合在容纳槽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提手为半圆形结构,提手上设有通槽并在通槽内设有贴合手型的凹凸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通过设有的两块相互配合的板材结构,并对其内部进行优化从而可直接设置有双层玻璃的推拉窗结构,不仅结构更加稳定,装配也简便,通过在厂房内进行预制,可减少装配时间和步骤,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板材装配的立式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板材装配时的内侧朝上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板材分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板材装配时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沿A-A剖切线剖切的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A板材截断的截面立体展示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中的B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图6的侧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图8中的C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A板材部分截断的截面立体展示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图10中的D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B板材侧面剖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图12的E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锁扣组件的轴测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单独的A板材的俯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图15中沿A-A的剖切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图16的F局部放大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中带有滑轨的A板材轴侧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A板材从中部截断后带有部分框体的轴侧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中图19的G局部放大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侧带有滑轨的框体轴侧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俯视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图22中沿A-A剖面线剖切的截面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中图23的A局部放大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中图22的侧视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中框体的轴侧图,其中对于一侧的滑轮组进行拆分形成的局部爆炸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图26中H局部的放大图;
图中:1-框体,101-型材条,102-固定插槽,103-线槽,104-脊条,105-第一阻断槽,106-第二阻断槽,2-滑轨,3-滑槽,301-A滑道,302-B滑道,4-第一滑轮,401-A支架,402-安装座,403-A滚轮,404-支撑条,405-安装孔,5-第二滑轮,501-B支架,502-轴座,503-B滚轮,504-支撑面,6-玻璃板,7-减震条,8- 卡钩,9-A板材,10-B板材,11-沉槽,12-阻挡块,13-提手,14-连接杆,15-提拉杆,16-弹簧,17-阻挡环,18-回形槽,19-容纳槽,2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释。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包括带有窗体开口的A 板材9和设有容纳腔的B板材10,所述B板材10的容纳腔内设有推拉窗,所述推拉窗包括框体1和设置在框体1内的多层玻璃板6;所述B板材10一侧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当A板材9与B板材10装配贴合时所述推拉窗从容纳腔开口滑出并进入A板材9内;所述推拉窗一侧设有把手20,另一侧设有卡钩8,所述A板材9上设有与卡钩8配合进行锁止的锁扣组件。本实施例包括两个外部尺寸相同并相互适配的板材结构,其中B板材10内部设有空腔用于放置推拉窗,而A板材9为窗体主体结构,通过镂空形成窗体。
当A板与B板装配形成整体结构时,一般状态下将推拉窗移动至A板材9 上并将所述的开口遮挡封闭,从而达到关闭窗体的效果。此时所述的锁扣组件与卡钩8配合锁止框体1,使得框体1无法移动。需要打开窗户时,则通过把手 20拉动推拉窗使其朝向B板材10的容纳腔中移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限定,如图1-20所示,其中所述A板材9和B板材10内均设有滑轨2,所述滑轨2上设有滑槽3,在所述框体1两侧设有与滑轨2滑动配合的滑轮组。滑轨2为板材结构,所述滑轨2一侧平面向内凹陷形成滑槽3结构;在A板材9内设有用于插入安装滑轨2的安装位A,在B板材10的容纳腔内壁上设有用于安装滑轨2的安装位B,所述A 板材9与B板材10装配连接时两侧固定好的滑轨2对齐贴合。
在A板材9和B板材10上均设有沉槽11,沉槽11内设有沿垂直于沉槽 11深度方向并向外穿透的安装孔405;在所述A板材9与B板材10装配时通过向一侧沉槽11内的安装孔405中插入螺栓并穿入对应一侧相邻板材的安装孔 405中固定拉紧。A板材9上设有容纳孔,所述锁扣组件设置在容纳孔内;所述锁扣组件包括设置在A板材9内与卡钩8卡接配合限位的阻挡块12,所述阻挡块12连接有设置在容纳孔内的弹性杆件,所述弹性杆件伸出容纳孔并在伸出端部连接有提手13;当推拉窗进入A板材9内并使得所述卡钩8接触阻挡块12 并与阻挡块12卡接限位,通过拉动所述提手13使得阻挡块12与所述卡钩8脱钩。
弹性杆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杆14和提拉杆15,所述连接杆14的横截面为T性结构,在连接杆14上套设有弹簧16;所述容纳孔内设有阻挡环17,所述连接杆14一端穿过阻挡环17并与所述阻挡块12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6设置在阻挡环17与阻挡块12之间;所述提拉杆15端部与提手13连接。所述连接杆14与提拉杆15转动连接,所述提拉杆15上设有回形槽18,所述容纳孔内设有插入回形槽18内的凸块,转动提拉杆15使得凸块与回形槽18配合限制整个弹性杆件沿容纳孔轴线运动,通过将凸块转动至回形槽18的竖向槽中可拉动提拉杆15对阻挡块12进行开闭。
回形槽18是一种组合槽结构,因为所述提拉杆15为圆柱状结构,回形槽 18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与提拉杆15轴线垂直的横槽,还包括用于连通两个横槽的同一端端部且与提拉杆15轴线平行的竖槽,两个横槽和竖槽相互连通构成一个完整的回形槽18结构。所述的横槽用来定位限制提拉杆15沿轴线方向运动的结构,因为在所述容纳孔中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在回形槽18内移动。
当凸块正好处于任一横槽与竖槽的连通位置时(也就是回形槽18的拐点位置),可转动提拉杆15或者竖向移动提拉杆15。若此时转动提拉杆15使得凸块落入任一横槽内,从而限制提拉杆15定位在此处,则此刻的框体1或是被锁止无法移动,或是处于打开状态。而一旦上下移动提拉杆15,则是转换模式。而所述的弹簧16是提供回复力,因为推拉窗朝向A板材9的内部移动时,所述卡钩8插入A板材9内壁上设有的孔中,该孔与所述容纳孔连通,而所述的阻挡块12设置在容纳孔与该孔的连通处。
当卡钩8插入该孔中时与阻挡块12接触,而阻挡块12与卡钩8接触一侧为弧形面或者斜面,于是卡钩8继续向内移动并给与阻挡块12向上的分力,使得阻挡块12向容纳孔中移动,然后推动整个提拉杆15向上移动。因为原本弹簧16在初始状态时上端与设有的阻挡环17连接,而阻挡环17与容纳孔内壁固定连接,则既有始终推动提拉杆15向下运动的初始力,而提拉杆15向上运动会克服弹簧16的阻力,一旦卡钩8完全插入时,所述卡钩8上设有沟槽,当阻挡块12端部完全对齐沟槽时会失去向上的推力,此时弹簧16会给予提拉杆15 向下的回复力,从而使卡钩8和阻挡块12形成卡接配合,限制推拉窗向外拉出。若需要锁止提拉杆15,此时仅需转动提拉杆15即可,若需要解锁,则向上拉出提拉杆15,然后推动推拉窗即可。
提手13与提拉杆15转动连接。所述A板材9上在容纳孔外侧开口附近设有向内凹陷的容纳槽19,通过转动提手13使其贴合在容纳槽19底部。所述提手13为半圆形结构,提手13上设有通槽并在通槽内设有贴合手型的凹凸表面。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于推拉窗结构进行优化限定,如图21- 27所示,其中采用的推拉窗组件,包括框体1和滑轨2,将所述滑轨2设置在墙板的空腔侧壁上,所述框体1与滑轨2滑动连接并沿滑轨2上设有的滑槽3 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框体1侧边设有与滑轨2对应的滑轮组,所述滑轮组包括均在滑槽3内限位滑动的第一滑轮4和第二滑轮5;
第一滑轮4与滑槽3配合限制所述框体1沿与框体1主体表面共面方向进行摆动,即所述第一滑轮4的轴线与框体1主体表面的夹角范围为45-90°;
第二滑轮5与滑槽3配合限制限制所述框体1沿垂直于框体1主体表面方向进行摆动,即所述第二滑轮5的轴线与框体1主体表面的夹角范围为0-45°。
框体1是整个推拉窗的主体包围结构,框体1内即为玻璃板6,而所述的板材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复合板材,其内部为浇筑的混凝土层结构,外部可设有防水层和饰面板层等。而在浇筑时,通过在模具中预设有固定结构用于占位,从而形成空腔,所述的框体1则设置在空腔内。而板材一般为矩形结构,而其环状侧面一侧设有开口并与空腔连通,则设置在空腔内的框体1可通过该开口向外滑出。但因为是应用在装配式板材中,而带有窗户的板材的具体安装方式不定,则有可能为水平或者竖直安装。而现有的推拉窗的滑动连接结构是单侧的滚轮,考虑到整体的结构强度情况,一般竖向安装的推拉窗结构其底部设有滚轮,而滚轮的轴线与推拉窗的重力方向是垂直的,从而能够提供较好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考虑到增强适配性,对侧边的滑轮组结构进行优化。包含的第一滑轮4和第二滑轮5能够从两个方向进行限位,而单个框体1的同侧两端均各设有一组第一滑轮4和第二滑轮5,也就是说单个框体1靠近四角位置均设有第一滑轮4和第二滑轮5。而框体1两侧的第一滑轮4为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滑轮5也关于框体1两端中线对称设置,可均匀受力。
因为框体1一般为竖直放置,或者水平放置,则两个滑轮负责不同的方向承力。其中的第一滑轮4的轴线与框体1的主体表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45-90°,所述的主体表面即为框体1的最大表面,也就是推拉窗的内外侧透光面。当框体1保持竖直放置时,所述第一滑轮4作为承力主体,主要承受整个推拉窗的重量。而所述的第二滑轮5的轴线与框体1的主体表面夹角为0-45°,一般为 0°,也就是说第二滑轮5的轮体与框体1主体表面垂直。当框体1水平放置时,处于重力方向上侧的第二滑轮5作为主要承力结构。但不论框体1如何放置,通过两组滑轮均能够提供较好的承力稳定性。
其中,第一滑轮4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滑轮A,所述第二滑轮5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滑轮B;所述滑槽3为对称设置在滑轨2上的两条通槽,所述通槽内设有与滑轮A对应的A滑道301和与滑轮B对应的B滑道302。所述A滑道301为凸台结构,所述滑轮A与所述A滑道301接触面为单一平面结构;所述B滑道302为沉槽11结构,B滑道302横截面为倒置梯形形状,所述滑轮B 与所述B滑道302接触面为多个相连的平面结构。
其中,所述的单一平面结构即当滑轮A滚动时,其与所述A滑道301之间形成的轨迹为单个的平面结构,理论上将其定义为理想模型时,滑轮A采用硬质材料,所述滑轮A与A滑道301之间静态接触时其接触位置为一条直线;而在后限定的多个相连的平面结构即滑轮B滚动时与B滑道302之间接触形成的轨迹为多个平面相连形成的折状结构;在理想模型中,所述滑轮B采用硬质材料,则滑轮B与B滑道302之间静态接触时其接触位置为一条折线,一般为去底边的多边形结构。
第一滑轮4的轴线与框体1主体表面的夹角为45°。这里对第一滑轮4进行角度设定,因为实际调研中发现一般框体1为竖向方式,而水平设置的概率小于10%,如果设置为90°,承力主体为第二滑轮5,第一滑轮4在没有外力作用在框体1上时不承力。则为了提高稳定性,同时提高第一滑轮4的使用率,则通过设置为45°方向,从而可以在框体1竖向放置时(也就是整个装配式板材作为墙面板竖直放置时)能够同时与第二滑轮5共同承力。同时也能够限制框体1在垂直于主体表面方向上进行摆动。
第二滑轮5的轴线与框体1主体表面共面。所述框体1框体1由多个型材条101拼接而成。所述滑轮B包括与框体1连接的B支架501,所述B支架501 上连接有轴座502,所述滑轮B还包括与轴座502转动连接的B滚轮503;所述B支架501伸出端内侧面设有与A滑道301表面平行的支撑面504,所述支撑面504与A滑道301表面之间存在间距且所述间距范围为0.1mm-1mm。
因为实际装配时,由于零部件之间存在一定的公差,同时由于安装工艺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安装误差,则导致实际使用中滑轮组具有一定的旷量,也就是具有一定的位移间隙。为了避免框体1在移动时滑轮组发生一定的偏移,则通过设置的B支架501的支撑面504可承担一定的限位效果。
滑轮A包括与框体1连接的A支架401,所述A支架401上设有安装座 402,所述安装座402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至少两个A滚轮403;在所述A支架401上设有斜面,当所述安装座402通过螺栓与A支架401固定时安装座402一侧壁与斜面贴合,所述斜面与框体1主体表面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A滚轮403一侧向内凹陷形成空槽,所述空槽中心设有凸起的轴套,在所述轴套与空槽内壁之间等圆心角设有多个瓣状的支撑条404。
安装座402设有供A滚轮403的转轴固定的安装孔405,所述一侧安装孔 405上设有限制转轴转动的夹块。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推拉窗再次进行优化限定,如图21-27 所示,其推拉窗包括框体1和设置在框体1内的玻璃板6,所述框体1包括多个相互首尾拼接的型材条101;所述型材条101设置至少两条相互平行的用于固定玻璃板6的固定插槽102;所述型材条101内设有开口朝向玻璃板6的线槽103,所述线槽103内铺设有与所述玻璃板6垂直贴合接触的减震条7。
整个推拉窗是由多个型材条101拼接构成,因为型材条101为线性结构,具有两个端部,而所述的首尾拼接意味着所有的型材条101依次连接构成一个环状结构。而为了提高所述的双层玻璃板6结构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故在型材条101中专门设有用来缓冲的减震条7。减震条7是一种软质的条状结构,其与插入对应型材条101中的玻璃板6部分贴合,而整个框体1是将玻璃板6 完全包围,故当所有型材条101拼接时所述减震条7同样构成环状连续结构,以便提供较为均匀的缓冲效果。
其中,所述型材条101为槽钢结构,其槽中部向外隆起形成脊条104,所述脊条104与所述型材条101的槽内壁之间即为所述固定插槽102;所述线槽103 设置在脊条104朝向型材条101的槽内壁一侧面上。现有的双层玻璃的玻璃窗型材结构内在两块玻璃板6之间会单独设置有胶条,但本实施例为了增加稳定性,故在两块玻璃板6之间设有用于加强固定效果和结构强度的脊条104,而所述的减震条7则直接设置在脊条104上。
型材条101上设有多个沿型材条101长度方向的镂空腔。所述型材条101 上设有多个阻断槽,所述阻断槽内设有与对应一侧玻璃板6表面贴合的阻挡条。所述阻断槽包括第一阻断槽105和第二阻断槽106,所述第一阻断槽105内设有第一阻断条,所述第二阻断槽106内设有第二阻断条。
第一阻断槽105和第二阻断槽106均设置在所述型材条101的槽内壁上,并与所述线槽10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阻断槽105的横截面为T形结构,所述第二阻断槽106横截面为为L形结构。因为玻璃板6的外侧与外部接触,则所述的第一阻断槽105和第二阻断槽106均设置在靠近玻璃板6外侧表面的位置上,通过两个阻断条与玻璃板6进行贴合,不仅能够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防止框体1外部的物质从玻璃板6与型材条101之间的缝隙通过。
同时又能够提供一定的减震缓冲效果,因为所述的阻断条包括一体成型的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滞留在阻断槽内的结构,用于限位和固定;而另一部分则是凸出阻断槽并与玻璃板6接触的结构,该结构横截面的形状为弧形结构,当安装有玻璃板6时该结构产生形变并增大接触面积。而所述的第一阻断槽105 的内部结构大于第二阻断槽106,为T形结构,而第一阻断槽105设置在靠近型材条101的槽的外侧,而第二阻断槽106设置在内侧。
减震条7为软质的板材结构,通过从线槽103一侧贴合线槽103内壁插入并触底弯折折返向上运动并从另一侧落出线槽103最终形成U形结构,所述减震条7两端窄边所在表面与玻璃板6表面贴合。
原本减震条7为具有一定厚度的软质橡胶垫材料,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弯折性能。其宽度大于线槽103最大深度的两倍,故当把减震条7插入线槽103 内并弯折180°并落出线槽103时,整个减震条7贴合在线槽103内壁上并将线槽103内壁完全覆盖,此时减震条7的两个端面均落出线槽103并与玻璃板6 接触。
一旦玻璃板6受到外力影响,传递至减震条7上致使减震条7凹陷在线槽 103内的部分向中部产生形变,从而导致两端面向内挤压。这种结构不仅具有较好的减震缓冲效果,同时成本较低,安装较快,适应性较强。所述的减震条7无需单独开模进行生产,只需采购不同尺寸的材料进行切割即可,即使有一定的毛边或公差也能够具有相似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窗体开口的A板材(9)和设有容纳腔的B板材(10),所述B板材(10)的容纳腔内设有推拉窗,所述推拉窗包括框体(1)和设置在框体(1)内的多层玻璃板(6);
所述B板材(10)一侧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当A板材(9)与B板材(10)装配贴合时所述推拉窗从容纳腔开口滑出并进入A板材(9)内;所述推拉窗一侧设有把手(20),另一侧设有卡钩(8),所述A板材(9)上设有与卡钩(8)配合进行锁止的锁扣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A板材(9)和B板材(10)内均设有滑轨(2),所述滑轨(2)上设有滑槽(3),在所述框体(1)两侧设有与滑轨(2)滑动配合的滑轮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2)为板材结构,所述滑轨(2)一侧平面向内凹陷形成滑槽(3)结构;在A板材(9)内设有用于插入安装滑轨(2)的安装位A,在B板材(10)的容纳腔内壁上设有用于安装滑轨(2)的安装位B,所述A板材(9)与B板材(10)装配连接时两侧固定好的滑轨(2)对齐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A板材(9)和B板材(10)上均设有沉槽(11),沉槽(11)内设有沿垂直于沉槽(11)深度方向并向外穿透的安装孔;在所述A板材(9)与B板材(10)装配时通过向一侧沉槽(11)内的安装孔中插入螺栓并穿入对应一侧相邻板材的安装孔中固定拉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A板材(9)上设有容纳孔,所述锁扣组件设置在容纳孔内;所述锁扣组件包括设置在A板材(9)内与卡钩(8)卡接配合限位的阻挡块(12),所述阻挡块(12)连接有设置在容纳孔内的弹性杆件,所述弹性杆件伸出容纳孔并在伸出端部连接有提手(13);当推拉窗进入A板材(9)内并使得所述卡钩(8)接触阻挡块(12)并与阻挡块(12)卡接限位,通过拉动所述提手(13)使得阻挡块(12)与所述卡钩(8)脱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杆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杆(14)和提拉杆(15),所述连接杆(14)的横截面为T性结构,在连接杆(14)上套设有弹簧(16);所述容纳孔内设有阻挡环(17),所述连接杆(14)一端穿过阻挡环(17)并与所述阻挡块(12)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6)设置在阻挡环(17)与阻挡块(12)之间;所述提拉杆(15)端部与提手(1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4)与提拉杆(15)转动连接,所述提拉杆(15)上设有回形槽(18),所述容纳孔内设有插入回形槽(18)内的凸块,转动提拉杆(15)使得凸块与回形槽(18)配合限制整个弹性杆件沿容纳孔轴线运动,通过将凸块转动至回形槽(18)的竖向槽中可拉动提拉杆(15)对阻挡块(12)进行开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13)与提拉杆(15)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A板材(9)上在容纳孔外侧开口附近设有向内凹陷的容纳槽(19),通过转动提手(13)使其贴合在容纳槽(19)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13)为半圆形结构,提手(13)上设有通槽并在通槽内设有贴合手型的凹凸表面。
CN201921410892.7U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 Active CN210888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0892.7U CN210888604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0892.7U CN210888604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88604U true CN210888604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33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10892.7U Active CN210888604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886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4256A (zh) * 2021-12-03 2022-02-18 澧县鑫通化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部件加工用喷涂设备
CN114790866A (zh) * 2022-04-19 2022-07-26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浇筑箱式暗藏式推拉门安装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54256A (zh) * 2021-12-03 2022-02-18 澧县鑫通化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部件加工用喷涂设备
CN114790866A (zh) * 2022-04-19 2022-07-26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浇筑箱式暗藏式推拉门安装系统
CN114790866B (zh) * 2022-04-19 2023-07-07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浇筑箱式暗藏式推拉门安装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91119B2 (en) Windows and doors assembly structure having a joint portion of 45 degrees
CA2561334C (en) A joint frame for the frames of doors and windows
CN210888604U (zh) 一种装配式窗、板一体集成化结构板
CA2701321C (en) Fixed frame window or door system
US20070022698A1 (en) Window assembly and methods
US20110107703A1 (en) Do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US20220389756A1 (en) Door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telegraphing therefor
EP2141314B1 (en) System of lift-and-slide aluminium framed door/window panels
EP2642060A1 (de) Fenster- oder Türflügel
CN21082888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的组合式推拉窗
US11131140B2 (en) Corner joint clip with self-backing plate
JP2018104983A (ja) 戸装置の施工方法、戸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戸装置取付構造
CN210888603U (zh) 一种滑动式双滚组玻璃窗组件
JPH0497048A (ja) 化粧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US20030221803A1 (en) Roll-up door with foam core
WO2017221222A1 (en) Composite sash and frame for windows and doors
JP5035851B2 (ja) 建具
CN220909486U (zh) 一种具有抗变形能力的室内门组件
KR102189261B1 (ko) 수직 단열라인이 일치되는 알루미늄 슬라이딩 창호
CN110359814B (zh) 单元式建筑外窗、单元式建筑外窗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JP2003286789A (ja) 建具枠材および建具
JP2001090416A (ja) サッシ施錠装置の受け具取付構造およびサッシ
KR102395057B1 (ko) 연결구 및 이를 포함한 입면 분할 창호
EP3336295A1 (en) Profile widening a window or door
JPS5847191Y2 (ja) 引戸中央框の片寄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