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05275U - 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05275U
CN211605275U CN202020431343.4U CN202020431343U CN211605275U CN 211605275 U CN211605275 U CN 211605275U CN 202020431343 U CN202020431343 U CN 202020431343U CN 211605275 U CN211605275 U CN 2116052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liquid
medium
hole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313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313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052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05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052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包括清洗台及废液盒。清洗台设置有供注液杯的注液嘴伸入的清洗孔,清洗孔的侧壁具有用于向清洗孔内喷洒清洗介质的介质出口。废液盒的侧壁开设有与废液盒的内部连通的抽气口。注液杯的注液嘴可先伸入清洗孔内,再通过向注液杯内加压,使得注液杯内残留的电解液经注液嘴排入清洗孔,并最终由废液盒进行收集。同时,清洗介质可由介质出口喷入清洗孔,可对清洗孔内的注液嘴实现清洁。进一步的,在残液收集的过程中,还可通过抽气口进行抽气操作。如此,废液盒及清洗孔内会保持一定的负压,电解液挥发产生的气体将会经由抽气口被抽离。因此,可有效避免设备内电解液的浓度超标,显著地提升了安全性。

Description

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在电解液注完后,注液杯内通常会残留部分电解液,这将影响下次注液精度。因此,需要通过向杯内充正压的方法将残液从注液嘴排出。但是,电解液易挥发,排出的电解液挥发会造成设备内浓度超标,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注液杯残液收集过程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10)。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10),包括:
清洗台(100),设置有供注液杯的注液嘴伸入的清洗孔(110),所述清洗孔(110)的侧壁具有用于向所述清洗孔(110)内喷洒清洗介质的介质出口;及
废液盒(200),安装于所述清洗台(100)并与所述清洗孔(110)连通,所述废液盒(200)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废液盒(200)的内部连通的抽气口(210)。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注液杯的注液嘴可先伸入清洗孔(110)内,再通过向注液杯内加压,使得注液杯内残留的电解液经注液嘴排入清洗孔(110),并最终由废液盒(200)进行收集。同时,清洗介质可由介质出口喷入清洗孔(110),可对清洗孔(110)内的注液嘴实现清洁。进一步的,在残液收集的过程中,还可通过抽气口(210)进行抽气操作。如此,废液盒(200)及清洗孔(110)内会保持一定的负压,电解液挥发产生的气体将会经由抽气口(210)被抽离。因此,可有效避免设备内电解液的浓度超标,显著地提升了安全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洗台(100)上开设有介质进口(120),所述清洗台(100)内还形成有介质通道(130),所述介质出口通过所述介质通道(130)与所述介质进口(120)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介质进口(120)包括进气口及进液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洗台(100)上形成有多个所述清洗孔(110),所述介质通道(130)包括第一通道(131)及与多个所述清洗孔(110)一一对应的第二通道(133),所述介质进口(120)位于所述第一通道(131)的一端,每个所述清洗孔(110)内的所述介质出口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二通道(133)与所述第一通道(131)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由所述第一通道(131)到所述介质出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二通道(133)的内径递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还包括流量调节件,以对每个所述介质出口的流量进行调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件为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穿设于所述清洗台(100)并插入所述第二通道(133),所述调节螺杆通过旋转,可调节所述第二通道(133)的开启程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洗介质由所述介质出口喷洒的出射方向相对于所述清洗孔(110)的中心偏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洗孔(110)为圆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废液盒(200)的侧壁还开设有与所述废液盒(200)的内部连通的排液口(220)。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包括:
针对清洗的难以程度,可由流量调节件(300)对每个介质出口的流量进行调节,故既不会造成清洗介质的浪费,又能保证清洗效果。
由于清洗介质由介质出口喷洒的出射方向相对于清洗孔(110)的中心偏移,故清洗介质会在清洗孔(110)内产生涡流,从而增加冲击力,提升针对注液嘴及清洗孔(110)内壁的清洗效果。
圆孔的内壁平滑,故不存在突出及折角结构。因此,清洗孔(110)设置为圆孔能避免刮伤注液,还能防止因存在死角而导致清洁不到位。另一方面,圆孔平滑过渡的内壁有利于涡流的形成,从而进一步提升针对注液嘴的清洗效果。
排液口(220)可用于与外部的抽液设备配合,可以快速、及时地实现废液盒(200)内废液的转移。因此,不用因需要转移废液而频繁打开废液盒(200),从而进一步避免了电解液向空气中挥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图3所示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沿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背景技术中提到:锂电池在电解液注完后,注液杯内通常会残留部分电解液,这将影响下次注液精度。因此,需要通过向杯内充正压的方法将残液从注液嘴排出。但是,电解液易挥发,排出的电解液挥发会造成设备内浓度超标,存在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残液从注液杯内排出后,残液收集口内的的残液可能与注液嘴交叉污染。而且,电解液最终结晶,导致注液嘴上的残液清除困难,同样会导致后续的注液精度降低。因此,本申请所要提供的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既能很好地完成对残液收集、避免挥发,还能有效地对注液嘴进行清洗。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10包括清洗台100及废液盒200。其中:
清洗台100可以是由金属、树脂、聚酯纤维等材料成型的支撑结构。清洗台100上设置有清洗孔110,清洗孔110用于供注液杯的注液嘴伸入。清洗台100一般具有一工作平面,清洗孔110的开口位于该工作平面上。因此,方便注液杯的注液嘴与清洗孔110对齐。清洗孔110可以通过铣孔等方式形成于清洗台100的内部,也可通过突出于清洗台100表面的筒状结构围设而成。
进行残液的收集时,先将注液杯的注液嘴伸入清洗孔110内,再通过向注液杯内加压,便可使得注液杯内残留的电解液经注液嘴排入清洗孔110内。
进一步的,清洗孔110的侧壁具有用于向清洗孔110内喷洒清洗介质的介质出口(图未示)。清洗介质可以是水、有机溶剂或者气体。当向清洗孔110内喷洒清洗介质时,消毒介质可对伸入清洗孔110内的注液嘴及清洗孔110的内壁进行冲洗,从而避免注液嘴及清洗孔110的内壁残留电解液,以防止注液嘴与清洗孔110交叉污染。
在本实施例中,清洗介质由介质出口喷洒的出射方向相对于清洗孔110的中心偏移。
也就是说,清洗介质并不是对准清洗孔110的中心进行喷洒,而是存在一定的“偏心量”。如此一来,从介质出口喷洒出的清洗介质容易在清洗孔110内形成涡流,涡流能够增加清洗介质对注液嘴表面的冲洗力度,从而更加干净、高效地完成对注液嘴的清洗。
其中,可通过控制介质出口的开口方向来实现对清洗介质出射方向的控制。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清洗孔110为圆孔。
具体的,清洗孔110可以是圆孔、方孔甚至三角形孔,只要能保证注液杯的注液嘴能顺利伸入即可。但是,将清洗孔110设置为圆孔具有以下两点优势。一方面,圆孔的内壁平滑,故不存在突出及折角结构,从而能避免刮伤注液嘴。而且,还能防止因存在死角而导致清洁不到位。另一方面,圆孔平滑过渡的内壁有利于涡流的形成,从而进一步提升针对注液嘴的清洗效果。
废液盒200安装于清洗台100并与清洗孔110连通。废液盒200可以与清洗台10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通过焊接、拼接等方式实现组装。废液盒200的材质可以与清洗台100相同,其内部具有空腔。从注液嘴排出的电解液残液,以及对注液嘴清洗产生的清洗介质将最终由废液盒200进行收集。
此外,废液盒200的侧壁开设有与废液盒200的内部连通的抽气口210。抽气口210可以是位于废液盒200侧壁的通孔,也可由穿设于废液盒200侧壁的短管形成。抽气口210的末端可以设置法兰、螺纹、卡扣等连接件,以便于与外部的抽气装置连接。因此,在残液收集的过程中,还可通过抽气口210进行抽气操作。如此,废液盒200及清洗孔110内会保持一定的负压,而电解液挥发产生的气体将会经由抽气口210被抽离,从而可有效避免电解液向空气中挥发,防止设备内电解液的浓度超标。
在本实施例中,废液盒200的侧壁还开设有与废液盒200的内部连通的排液口220。
排液口220与抽气口210的结构类似,可以是位于废液盒200侧壁的通孔,也可由穿设于废液盒200侧壁的短管形成。另外,排液口220末端也可以设置法兰、螺纹、卡扣等连接件,以便于其与外部的抽液设备连通。排液口220与外部的抽液设备配合,可以快速、及时地实现废液盒200内废液的转移。因此,不用因需要转移废液而频繁打开废液盒200,从而进一步避免了电解液向空气中挥发。
清洗台100上设置的清洗孔1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请再次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清洗台100上设置有多个清洗孔110。因此,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10可同时用于对多个注液杯进行残液收集及注液嘴的清洗,从而提升效率。
多个清洗孔110按照预设的排列规则分布于清洗台100上,以保证能同时与多个注液杯对齐。如图1所示,清洗台100呈长条形,多个清洗孔110沿清洗台100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
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若所针对的注液杯的排列方式不同,则多个清洗孔110在清洗台100上的排列方式也可相应调整。
考虑到机动性及结构的简单化,上述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10一般不自带清洗介质,故需借助外部的存储罐来进行清洗介质的供给。
请一并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清洗台100上开设有介质进口120,清洗台100内还形成有介质通道130,介质出口通过介质通道130与介质进口120连通。
介质进口120用于与存储清洗介质的存储罐连通,从而将清洗介质引导至介质出口,并最终由介质出口向清洗孔110内喷洒。而且,由于介质通道130形成于清洗台100的内部,故无需在清洗台100的外部设置管路,从而能避免各种管路相缠绕的情况发生,便于使用。而且,由于介质通道130位于清洗台100的内部,故不易被破坏,从而还能提升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10的可靠性。
介质进口120的数量可以是单个,也可基于增加清洗介质流量的目的而设置多个。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清洗台100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介质进口120。如此,清洗介质能够从两个方向进入介质通道130内。一方面,可以保证清洗介质的流量。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某个清洗孔110因距介质进口120距离较远而分配的清洗介质较少,从而还能保证每个清洗孔110内的清洗介质的均衡。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介质进口120包括进气口(图未标)及进液口(图未标)。
具体的,进气口用于与存储气体介质(如,压缩空气)的储气罐连通,进液口用于与存储液体介质(如,磷酸二甲酯)的储液罐连通。在进行清洗时,可先从进液口开启,液体介质,如磷酸二甲酯可经进液口进入介质通道130并最终从介质出口喷洒出,从而对注液嘴及清洗孔110的内壁进行清洗。接着,将进气口开启,气体介质,如压缩空气便可经进气口注入并最终吹向清洗孔110中的注液嘴及清洗孔110的内壁,如此可将注液嘴表面及清洗孔110内残留的液体吹干。可见,通过气体及液体两种不同形态的清洗介质相配合,可提升针对注液嘴的清洁效果。
其中,进气口及进液口可以是单独设置于清洗台100上的两个不同端口,并分别用于与储气罐及储液罐连通。此外,进气口及进液口也可共用一个相同的端口,并通过交替拔插或者设置二通阀的方式来控制该端口与储气罐或储液罐择一连通。譬如:
在需要利用液体介质进行清洗时,便将上述介质进口120与储液罐连通;而需要利用气体介质进行吹干时,便将上述介质进口120从储液罐拔下,并重新与储气罐连通。或者,上述介质进口120设置有二通阀,二通阀具有两个进口及一个出口。该出口与介质进口120连通,而两个进口则分别与储气罐及储液罐连通。在需要利用液体介质进行清洗时,可控制二通阀的开关状态使与储液罐连通的进口开启,另一进口关闭;而需要利用气体介质进行吹干时,可控制二通阀的开关状态使与储气罐连通的进口开启,另一进口关闭。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口及进液口共用相同的端口。即,一个端口既可以进气也可以进液。因此,可减少清洗台100上端口的数量,有利于降低清洗台100的加工难度并使得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10的结构更紧凑。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介质通道130包括第一通道131及与多个清洗孔110一一对应的第二通道133。介质进口120位于第一通道131的一端,每个清洗孔110内的介质出口通过对应的第二通道133与第一通道131连通。
清洗介质先经介质进口120进入第一通道131,再由第一通道131分散至多个第二通道133内。第一通道131的内径一般远大于第二通道133的内径。通过第一通道131对清洗介质进行缓存,可保证向每个清洗孔110内喷洒出的清洗介质的流量稳定。
第二通道133可以沿直线延伸,也可沿曲线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道133沿直线延伸。如此,第二通道133成型方便。而且,可通过使第二通道133的延伸方向与清洗孔110的径向错开,可使清洗介质的出射方向相对于清洗孔110的中心发生偏移,以便于清洗介质形成涡流。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在由第一通道131到介质出口的方向上,第二通道133的内径递减。
也就是说,第二通道133呈漏斗状。而且,第二通道133内径较大的一端靠近第一通道131,而内径较小的一端靠近介质出口。根据流体流速公式可知,在流量一定的情况下,流道的横截面越小,则流体的流速越大;而流道的横截面越大,则流体的流速越小。因此,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清洗介质经第二通道133流向介质出口时流速将逐渐增大,并在由介质出口喷出时达到最大值。清洗介质的流速越大,则对注液嘴及清洗孔110内壁的冲击力越强,从而进一步提升针对注液嘴及清洗孔110的清洗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10还包括流量调节件300。流量调节件300用于对每个介质出口的流量进行调节。
当清洗孔110内的注液嘴清洗难度较大时,较少的清洗介质可能无法将其清洗干净,故可通过流量调节件300调大喷入该清洗孔110内清洗介质的流量。而当清洗孔110内的注液嘴清洗难度较小时,少量的清洗介质即可完成清洗,故可通过流量调节件300相应调小喷入该清洗孔110内清洗介质的流量。因此,在流量调节件300的作用下,既不会造成清洗介质的浪费,又能保证清洗效果。
其中,流量调节件300可以手动控制,也可与对应的伺服机构联动,实现每个清洗孔110内清洗介质流量的自动控制。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流量调节件300为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穿设于清洗台100并插入第二通道133,调节螺杆通过旋转,可调节第二通道133的开启程度。
具体的,清洗台100上开设有供调节螺杆安装的安装孔(图未示),调节螺杆穿设于安装孔并螺合,并在与安装孔的接合面进行密封处理。通过旋进或者旋出,可以改变插入第二通达133内的长度,从而改变对第二通道133的遮挡面,进而实现流量调节。而且,调节螺杆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
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成本更高的电磁阀等结构也能实现对每个介质出口的流量调节。
调节螺杆实现方式有多种。如图4所示,调节螺杆与第二通道133同轴设置,且调节螺杆可沿第二通道133的轴向旋进或旋出。进一步的,调节螺杆插入第二通道133的一端设置成锥形的遮挡部(图未标)。因此,当调节螺杆插入第二通达133内的长度增加时,则第二通道133的开启程度降低,对应的介质出口的流量减小。反之,则第二通道133的开启程度升高,对应的介质出口的流量增大。
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调节螺杆设置成圆柱形,而将第二通道133设置成前面所述的漏斗状。这样,当调节螺杆插入第二通达133内的长度增加时,同样能降低第二通道133的开启程度,反之亦然。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调节螺杆还可垂直于第二通道133设置,且调节螺杆可沿第二通道133的径向旋进或旋出。此时,调节螺杆可设置成圆柱形。当调节螺杆插入第二通达133内的长度增加时,其对第二通道133的遮挡面积更大,故第二通道133的开启程度降低,对应的介质出口的流量减小。反之,则对第二通道133的遮挡面积更小,第二通道133的开启程度升高,对应的介质出口的流量增大。
上述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10,注液杯的注液嘴可先伸入清洗孔110内,再通过向注液杯内加压,使得注液杯内残留的电解液经注液嘴排入清洗孔110,并最终由废液盒200进行收集。同时,清洗介质可由介质出口喷入清洗孔110,可对清洗孔110内的注液嘴实现清洁。进一步的,在残液收集的过程中,还可通过抽气口210进行抽气操作。如此,废液盒200及清洗孔110内会保持一定的负压,电解液挥发产生的气体将会经由抽气口210被抽离。因此,可有效避免设备内电解液的浓度超标,显著地提升了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
清洗台(100),设置有供注液杯的注液嘴伸入的清洗孔(110),所述清洗孔(110)的侧壁具有用于向所述清洗孔(110)内喷洒清洗介质的介质出口;及
废液盒(200),安装于所述清洗台(100)并与所述清洗孔(110)连通,所述废液盒(200)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废液盒(200)的内部连通的抽气口(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台(100)上开设有介质进口(120),所述清洗台(100)内还形成有介质通道(130),所述介质出口通过所述介质通道(130)与所述介质进口(12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进口(120)包括进气口及进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台(100)上形成有多个所述清洗孔(110),所述介质通道(130)包括第一通道(131)及与多个所述清洗孔(110)一一对应的第二通道(133),所述介质进口(120)位于所述第一通道(131)的一端,每个所述清洗孔(110)内的所述介质出口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二通道(133)与所述第一通道(13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10),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第一通道(131)到所述介质出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二通道(133)的内径递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还包括流量调节件,以对每个所述介质出口的流量进行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件为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穿设于所述清洗台(100)并插入所述第二通道(133),所述调节螺杆通过旋转,可调节所述第二通道(133)的开启程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介质由所述介质出口喷洒的出射方向相对于所述清洗孔(110)的中心偏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孔(110)为圆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盒(200)的侧壁还开设有与所述废液盒(200)的内部连通的排液口(220)。
CN202020431343.4U 2020-03-30 2020-03-30 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 Active CN2116052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1343.4U CN211605275U (zh) 2020-03-30 2020-03-30 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31343.4U CN211605275U (zh) 2020-03-30 2020-03-30 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05275U true CN211605275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83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31343.4U Active CN211605275U (zh) 2020-03-30 2020-03-30 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052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54272A (en) Detergent/water mixing system for a water spray gun
US11517924B2 (en) Dispensing device for spraying a sprayable fluid
CA2195929C (en) Dual aspirator
CN211605275U (zh) 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
JP2004068773A (ja) 塗料供給用シリンジポンプ
JPH1161902A (ja) 水槽内洗浄装置
KR101625296B1 (ko) 주제 및 경화제 비율의 정량 토출과 자동세척이 가능한 차선 도색장치
CN212701764U (zh) 一种酸碱溶液配制装置
CN215147294U (zh) 一种刀柄清洁机构
CN203791092U (zh) 一种发泡剂罐
CN221097869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分配器
CN212856237U (zh) 一种重力式喷漆枪
CN209636128U (zh) 一种缓释肥包膜设备
CN216727879U (zh) 一种手持式混凝土界面剂喷涂装置
CN216005185U (zh) 一种多重灌装接头
CN218692350U (zh) 一种化学工程研究用试管清洁设备
CN221197045U (zh) 一种末端防堵塞可调配水器
US11135606B1 (en) Fluid applicator assemblies
CN216704721U (zh) 一种煤泥分离稳定的旋流器
CN211879502U (zh) 注液杯残液收集装置
CN210559794U (zh) 一种可实时监测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8387677A (zh) 一种化学教学实验用试剂的定量滴加装置
CN218013853U (zh) 一种防锈油涂抹刷结构
CN213567773U (zh) 一种流化床进料装置
CN203987847U (zh) 一种窗刮的喷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