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01213U - 分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分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601213U CN211601213U CN201922039976.0U CN201922039976U CN211601213U CN 211601213 U CN211601213 U CN 211601213U CN 201922039976 U CN201922039976 U CN 201922039976U CN 211601213 U CN211601213 U CN 2116012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ow dividing
- heat exchange
- flow
- shunt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分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器,本实用新型的分流装置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围成分流腔,第一本体上设有冷媒进液口,第二本体上设有多个换热管槽;分流件,分流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分流腔内,分流件与第一本体和/或第二本体固定连接;分流件上设有多个分流孔,多个分流孔将进入分流腔内的冷媒分配至与多个换热管槽连通的多个换热管内。本实用新型的分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内部对冷媒的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换热器结构中,通常包含多个换热部件,例如多根换热管,冷媒进入换热器内部后,需要分配到多个换热部件内部以实现有效的换热。
现有的换热器结构无法保证对冷媒的均匀分配,存在各个换热部件内的冷媒分布不均的情况,导致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内部对冷媒的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流装置,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围成分流腔,第一本体上设有冷媒进液口,第二本体上设有多个换热管槽;分流件,分流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分流腔内,分流件与第一本体和/或第二本体固定连接;分流件上设有多个分流孔,多个分流孔将进入分流腔内的冷媒分配至与多个换热管槽连通的多个换热管内。
进一步地,分流件为弧形板,弧形板朝向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凸起设置。
进一步地,分流件为V形板,V形板朝向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凸起设置。
进一步地,分流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均设有多个分流孔;多个换热管槽分为两组,两组换热管槽分别与第一板、第二板一一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分流件上设有导流部,导流部设置在第一板与第二板的连接位置处,导流部凸出于分流件的主体部分设置。
进一步地,导流部为板状结构,导流部延伸至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
进一步地,分流腔包括柱形腔段,柱形腔段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分流件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每组换热管槽均包括多个换热管槽,每组换热管槽中的多个换热管槽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分流孔为圆孔或者多边形孔。
进一步地,第一本体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或“m”形,第二本体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或“m”形。
进一步地,第一本体设有第一配合部,第二本体设有第二配合部,分流件设有与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固定连接的第三配合部。
进一步地,相邻的第一配合部与第三配合部之间通过焊接连接;相邻的第二配合部与第三配合部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第一配合部包括加固段,加固段的至少部分与第一配合部的主体部分间隔设置,加固段与第二配合部远离第一配合部的一侧接触;和/或,第二配合部包括加固段,加固段的至少部分与第二配合部的主体部分间隔设置,加固段与第一配合部远离第二配合部的一侧接触。
进一步地,第一配合部和/或第二配合部上设有排水部,或者加固段上设有排水部。
进一步地,排水部为排水槽时,排水槽沿分流装置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排水部为排水筋时,排水筋沿分流装置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排水筋相对于分流装置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换热器包括分流装置、换热芯体和收集装置,分流装置为上述的分流装置;换热芯体具有多个换热管,换热管与第二本体的多个换热管槽连通,收集装置的内部具有收集腔,多个换热管的一端与收集腔连通。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分流装置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围成分流腔,第一本体上设有冷媒进液口,第二本体上设有多个换热管槽;分流件,分流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分流腔内,分流件与第一本体和/或第二本体固定连接;分流件上设有多个分流孔,多个分流孔将进入分流腔内的冷媒分配至与多个换热管槽连通的多个换热管内。将上述的分流装置应用于换热器中时,可解决换热器内部对冷媒的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当冷媒由冷媒进液口流入分流腔内后,在分流件的阻挡作用下,冷媒会流过分流件上的多个分流孔,从而将冷媒均匀的分散开,保证冷媒可以更均匀地通过多个换热管槽流入多个换热管内,从而实现对冷媒的均匀分配。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图1中的分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流装置的实施例的分流件的一种可选的结构的第五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图8中的分流装置的实施例的分流件的第六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流装置的实施例的分流件的另一种可选的结构的第七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图10中的分流装置的实施例的分流件的第八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分流腔;11、第一本体;111、第一配合部;12、第二本体;121、第二配合部;13、冷媒进液口;14、换热管槽;15、加固段;16、预分流部件;17、排水部;2、分流件;21、分流孔;22、第三配合部;23、导流部;3、分隔部;100、分流装置;200、换热芯体;201、辅助换热片;300、收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流装置,包括: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围成分流腔10,第一本体11上设有冷媒进液口13,第二本体12 上设有多个换热管槽14;分流件2,分流件2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分流腔10内,分流件2与第一本体11和/或第二本体12固定连接;分流件2上设有多个分流孔21,多个分流孔21将进入分流腔10内的冷媒分配至与多个换热管槽14连通的多个换热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分流装置包括: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围成分流腔10,第一本体11上设有冷媒进液口13,第二本体12上设有多个换热管槽14;分流件2,分流件2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分流腔10内,分流件2与第一本体11和/或第二本体12固定连接;分流件2上设有多个分流孔21,多个分流孔21将进入分流腔10内的冷媒分配至与多个换热管槽14连通的多个换热管内。将上述的分流装置应用于换热器中时,可解决换热器内部对冷媒的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当冷媒由冷媒进液口13流入分流腔10内后,在分流件2的阻挡作用下,冷媒会流过分流件2上的多个分流孔21,从而将冷媒均匀的分散开,保证冷媒可以更均匀地通过多个换热管槽14流入多个换热管内,从而实现对冷媒的均匀分配。
在具体实施时,分流装置还包括端盖,端盖盖设在分流装置的主体部分的两端。
在具体实施时,分流件2可以有多种结构:
在一种可选的结构中,分流件2为弧形板,弧形板朝向第一本体11或第二本体12凸起设置。优选地,弧形板朝向第一本体11凸起设置。这样,由冷媒进液口13流入分流腔10内的冷媒在弧形板的导向作用下沿弧形板流动,并在沿弧形板流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在弧形板上的多个分流孔21分散开,使得冷媒的分布更均匀,提高了分流件2的分流效果。
在另一种可选的结构中,分流件2为V形板,V形板朝向第一本体11或第二本体12凸起设置。这样,由冷媒进液口13流入分流腔10内的冷媒会沿V形板的两个板面流动并穿过多个分流孔21,实现均匀的分流效果。
当然,分流腔10和分流件2还可以是其它形状的结构,例如:分流腔10包括圆柱腔段或圆台腔段分流件2包括锥形面;锥形面的轴线与圆柱腔段或圆台腔段的轴线重合;分流腔 10包括棱柱腔段或棱台腔段,分流件2包括棱锥面,棱锥面的中心线与棱柱腔段或棱台腔段的中心线重合;棱锥面为棱锥的侧面,棱锥的侧面数与棱柱腔段的侧面数或棱台腔段的侧面数相等。上述两种结构设置的分流腔10和分流件2均能起到很好的分流效果,应用前景较好。
具体地,分流件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均设有多个分流孔 21;多个换热管槽14分为两组,两组换热管槽14分别与第一板、第二板一一对应地设置。
具体地,分流件2上设有导流部23,导流部23设置在第一板与第二板的连接位置处,导流部23凸出于分流件2的主体部分设置。
具体地,导流部23为板状结构,导流部23延伸至第一本体11或第二本体12。
具体地,分流腔10包括柱形腔段,柱形腔段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导流部23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分流件2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每组换热管槽14均包括多个换热管槽14,每组换热管槽14中的多个换热管槽14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
在具体实施时,换热管槽14为条形口,条形口沿第二预设方向延伸设置,第二预设方向为与第一预设方向垂直的方向;和/或,冷媒进液口13为多个,多个冷媒进液口13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分流效果,分流装置还包括预分流部件16,预分流部件16包括进口和多个出口,多个出口均与进口连通,多个出口与多个冷媒进液口13一一对应地连通。
具体实施时,分流孔21为圆孔或者多边形孔。
具体地,第一本体11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或“m”形,第二本体12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或“m”形。优选地,第一本体11的横截面呈半圆形,第二本体12的横截面呈“m”形,也就是说,第一本体11上设有半圆柱形的第一凹槽,第二本体12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包括两个槽段,两个槽段之间通过分隔部3分隔。这样,在分流件2的作用下,冷媒被均匀地分配到“m”形结构的两个槽段内,从而提高对冷媒分配的均匀性。
具体地,第一本体11设有第一配合部111,第二本体12设有第二配合部121,分流件2 设有与第一配合部111和第二配合部121固定连接的第三配合部22。第三配合部22夹设在第一配合部111与第二配合部121之间。
具体地,相邻的第一配合部111与第三配合部22之间通过焊接连接;相邻的第二配合部 121与第三配合部22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为了保证分流件2与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的连接效果,第三配合部22沿第一预设方向的长度大于分流件2的主体部分沿第一预设方向的长度;具体地,第三配合部22沿第一预设方向的两端凸出于分流件2的主体部分沿第一预设方向的两端设置。
具体地,第一配合部111包括加固段15,加固段15的至少部分与第一配合部111的主体部分间隔设置,加固段15与第二配合部121远离第一配合部111的一侧接触;和/或,第二配合部121包括加固段15,加固段15的至少部分与第二配合部121的主体部分间隔设置,加固段15与第一配合部111远离第二配合部121的一侧接触。通过设置加固段15,可有效地提高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分流装置的爆破压力。
具体地,第一配合部111和/或第二配合部121上设有排水部17,或者加固段15上设有排水部17。这样,可使第一本体11和/或第二本体12上的水滴及时地沿排水部17流下,防止第一本体11和/或第二本体12的表面结冰。
在具体实施时,排水部17可以是多种结构,例如:
排水部17为排水槽时,排水槽沿分流装置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排水槽为凹槽结构。
排水部17为排水筋时,排水筋沿分流装置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排水筋相对于分流装置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其中,排水筋为凸起结构,排水筋倾斜于水平方向设置。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换热器包括分流装置100、换热芯体200 和收集装置300,分流装置100为上述的分流装置;换热芯体200具有多个换热管,换热管与第二本体12的多个换热管槽14连通,收集装置300的内部具有收集腔,多个换热管的一端与收集腔连通。
为了提高换热芯体200的换热效果,换热芯体200的外表面装有辅助换热片201,辅助换热片201的至少部分表面为锯齿线形状。
在具体实施时,辅助换热片201为折弯板结构;辅助换热片201上设有多个换热孔;换热孔贯穿辅助换热片201设置。
如图5至图7所示,分流件2的也可以朝向多个换热管槽14凸起设置,经申请人测试发现,这种结构设计也可起到提高对冷媒分配的均匀性的效果。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分流装置包括: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围成分流腔10,第一本体11上设有冷媒进液口13,第二本体12上设有多个换热管槽14;分流件2,分流件2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分流腔10内,分流件2与第一本体11和/或第二本体12固定连接;分流件2上设有多个分流孔21,多个分流孔21将进入分流腔10内的冷媒分配至与多个换热管槽14连通的多个换热管内。将上述的分流装置应用于换热器中时,可解决换热器内部对冷媒的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当冷媒由冷媒进液口13流入分流腔10内后,在分流件2的阻挡作用下,冷媒会流过分流件2上的多个分流孔21,从而将冷媒均匀的分散开,保证冷媒可以更均匀地通过多个换热管槽14流入多个换热管内,从而实现对冷媒的均匀分配。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12)围成分流腔(10),所述第一本体(11)上设有冷媒进液口(13),所述第二本体(12)上设有多个换热管槽(14);
分流件(2),所述分流件(2)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分流腔(10)内,所述分流件(2)与所述第一本体(11)和/或所述第二本体(12)固定连接;所述分流件(2)上设有多个分流孔(21),所述多个分流孔(21)将进入分流腔(10)内的冷媒分配至与所述多个换热管槽(14)连通的多个换热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2)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朝向所述第一本体(11)或所述第二本体(12)凸起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2)为V形板,所述V形板朝向所述第一本体(11)或所述第二本体(12)凸起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均设有多个分流孔(21);多个所述换热管槽(14)分为两组,两组所述换热管槽(14)分别与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一一对应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2)上设有导流部(23),所述导流部(23)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的连接位置处,所述导流部(23)凸出于所述分流件(2)的主体部分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23)为板状结构,所述导流部(23)延伸至所述第一本体(11)或所述第二本体(1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腔(10)包括柱形腔段,所述柱形腔段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分流件(2)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每组所述换热管槽(14)均包括多个所述换热管槽(14),每组所述换热管槽(14)中的多个所述换热管槽(14)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孔(21)为圆孔或者多边形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11)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或“m”形,所述第二本体(12)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或“m”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11)设有第一配合部(111),所述第二本体(12)设有第二配合部(121),所述分流件(2)设有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1)和所述第二配合部(121)固定连接的第三配合部(2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配合部(111)与所述第三配合部(22)之间通过焊接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二配合部(121)与所述第三配合部(22)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11)包括加固段(15),所述加固段(15)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1)的主体部分间隔设置,所述加固段(15)与所述第二配合部(121)远离所述第一配合部(111)的一侧接触;和/或,
所述第二配合部(121)包括加固段(15),所述加固段(15)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配合部(121)的主体部分间隔设置,所述加固段(15)与所述第一配合部(111)远离所述第二配合部(121)的一侧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11)和/或所述第二配合部(121)上设有排水部(17),或者所述加固段(15)上设有排水部(17)。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部(17)为排水槽时,所述排水槽沿所述分流装置的长度方向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部(17)为排水筋时,所述排水筋沿所述分流装置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排水筋相对于所述分流装置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
16.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分流装置(100)、换热芯体(200)和收集装置(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100)为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流装置;所述换热芯体(200)具有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本体(12)的多个换热管槽(14)连通,所述收集装置(300)的内部具有收集腔,所述多个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收集腔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39976.0U CN211601213U (zh) | 2019-11-21 | 2019-11-21 | 分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39976.0U CN211601213U (zh) | 2019-11-21 | 2019-11-21 | 分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601213U true CN211601213U (zh) | 2020-09-29 |
Family
ID=72588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039976.0U Active CN211601213U (zh) | 2019-11-21 | 2019-11-21 | 分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60121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23614A (zh) * | 2019-11-21 | 2021-06-08 | 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 分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
-
2019
- 2019-11-21 CN CN201922039976.0U patent/CN21160121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23614A (zh) * | 2019-11-21 | 2021-06-08 | 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 分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52478B (zh) | 分配器及热交换器 | |
EP2236973B1 (en) | Refrigerant distributer for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exchanger | |
EP2362176B1 (en) |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with adjustable distribution pipe | |
CN103123185A (zh) |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211601213U (zh) | 分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 |
CN102384692A (zh) | 集流管及具有该集流管的换热器 | |
US10156391B2 (en) | Refrigerant distributing component, header assembly, and heat exchanger | |
CN102767922A (zh) | 用于微通道换热器的分配管及微通道换热器 | |
CN101738128B (zh) | 用于具有多排扁管的热交换器的集流管及热交换器 | |
WO2012007344A3 (en) | Heat exchange device with improved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coolant fluid | |
EP3988887A1 (en) | Header assembly and heat exchanger | |
KR20230047394A (ko) | 증발기 | |
CN112923614A (zh) | 分流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 |
CN102679634B (zh) | 蒸发器总成、具有该蒸发器总成的空调 | |
US10139140B2 (en) | Refrigerant distribution device and heat exchanger having same | |
CN108562075B (zh) | 分液器及具有其的换热器 | |
CN211146972U (zh) | 集流部件及具有其的蒸发器 | |
CN112484346A (zh) | 制冷剂分配器及内置制冷剂分配器的干式蒸发器 | |
CN116222035A (zh) | 一种实心套管分液结构及微通道换热器 | |
CN216205612U (zh) | 分配结构及具有其的板式换热器 | |
RU2750511C2 (ru) |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со смесительны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для жидкости/газа, имеющим отверстия с улучшенной формой | |
CN212538223U (zh) | 冷媒整流管及空调室内机 | |
CN216205497U (zh) | 换热器 | |
CN214406568U (zh) | 制冷剂分配器及内置制冷剂分配器的干式蒸发器 | |
CN111520934A (zh) |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