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92430U - 一种重力支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力支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92430U
CN211592430U CN202020084083.8U CN202020084083U CN211592430U CN 211592430 U CN211592430 U CN 211592430U CN 202020084083 U CN202020084083 U CN 202020084083U CN 211592430 U CN211592430 U CN 2115924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lock
lower bracket
spring
bracket
rea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840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云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0840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924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924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924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力支架结构,包括前壳体与后壳体及装设于壳体内部的下托架,左夹臂、右夹臂、弹性复位组件以及产品固定底座,下托架安装于后壳体上,左、右夹臂滑动安装于下托架顶部设置的斜向多导轨槽内,通过下压下托架使得左、右夹臂夹紧或者上推下托架来松开左、右夹臂,所述下托架以及左、右夹臂运动均通过弹性复位组件来复位。本实用新型利用放置于重力支架上的手机重力实现支架自动夹紧及复位松开,一种多导滑槽重力支架结构设计,支架结构简单牢固,运动受力更均匀更顺畅,组装非常方便,保证运动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重力支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具体涉及一种重力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手机支架是目前常用的车载工具,其作用是用于固定手机,方便用户在开车时的手机放置。目前的手机支架最常见的就是重力手机支架以及自动感应式手机支架,当采用重力手机支架时,由于传统的夹臂结构设置的方式都是采用齿轮或者连杆式结构,运动配合连接太多,受力处太多太强,导致弹性复位结构强度低、结构复杂、使用寿命短,导致整个手机支架更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重力支架结构,采用一种多导滑槽重力支架结构设计,支架结构简单牢固,运动受力更均匀更顺畅,组装非常方便,保证运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重力支架结构,包括前壳体与后壳体及装设于壳体内部的下托架,左夹臂、右夹臂、弹性复位组件以及产品固定底座,下托架安装于后壳体上,左、右夹臂滑动安装于下托架顶部设置的斜向多导轨槽内,通过下压下托架使得左、右夹臂夹紧或者上推下托架来松开左、右夹臂,所述下托架以及左、右夹臂运动均通过弹性复位组件来复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当弹性复位组件采用弹簧以及辅助弹簧时,下托架上端设有呈倒V字型的斜向多导轨槽,及辅助弹簧装置槽,下托架左右两侧各自设有弹簧的固定柱,左、右夹臂均设有斜向多导轨滑动槽,后壳体内分别设有左夹臂滑动槽、右夹臂滑动槽、下托架滑动槽,后壳设有弹性件顶住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下托架装置于后壳内下托架滑动槽内,左、右夹臂斜向多导轨滑动槽与下托架上的斜向多导轨槽配合装置,同时固定于后壳内左、右夹臂滑动槽内,弹簧一端装置于下托架固定柱上,下端顶住后壳骨位上,辅助弹簧装入辅助弹簧装置槽内,前后壳体用螺丝或扣位配合固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当弹性复位组件采用扭簧复位件时,后壳下部左右各设有梢柱,下托架中间设有一扭簧插梢孔,扭簧复位件左右两端各设有固定圈及插入梢,下托架设有相应插梢孔,后壳体相应设有左右装置固定扭簧的梢柱。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扭簧复位件左右两端固定圈分别套装于后壳梢柱上,同时将扭簧插入梢插入装置于下托架插梢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设计占用空间小,产品设计可多元化设计不受影响;
2、联动结构是多条互配滑动槽配合,整体结构更强,在运动过程中受力达到平横均匀,使其支架运动更顺畅,更耐用,不卡顿;由于左右夹臂和下托架是直接配合,没有多余的结构件,不会存在使用过程中因为质量或者使用方法的不对导致左右支架折断,且产品在车辆行驶中抖动异响达到最小化;
3、相对于市面上其他传统联动设计,这种结构可以有效的避免受力不均导致产品使用寿命过短且异响带来的烦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自由状态下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重力下拉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左右夹臂与下托架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重力下拉后的夹紧状态图;
图9为第三实施例的自由状态图;
图10为第三实施例的重力下拉状态下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力支架结构,包括前壳体7与后壳体5及装设于壳体内部的下托架3,左夹臂1、右夹臂2、弹性复位组件以及产品固定底座6,下托架3安装于后壳体5上,左、右夹臂滑动安装于下托架3顶部设置的斜向多导轨槽103内,通过下压下托架3使得左、右夹臂夹紧或者上推下托架来松开左、右夹臂,所述下托架3以及左、右夹臂均通过弹性复位组件来复位。
实施例1
如图2-图5所示,当弹性复位组件采用弹簧4以及辅助弹簧555时,下托架上端设有呈倒V字型的斜向多导轨槽103,及辅助弹簧装置槽301,下托架左右两侧各自设有弹簧的固定柱201,左、右夹臂均设有斜向多导轨滑动槽102,后壳体5内分别设有左夹臂滑动槽401、右夹臂滑动槽402、下托架滑动槽403,后壳设有弹性件顶住结构。
下托架3装置于下托架滑动槽403内,左、右夹臂斜向多导轨滑动槽102与下托架上的斜向多导轨槽配合装置103,同时固定于左、右夹臂滑动槽内,弹簧4一端装置于下托架固定柱上,下端顶住后壳骨位上,辅助弹簧555装入辅助弹簧装置槽301内,前后壳体用螺丝或扣位配合固定。
实施例2
如图6-图8所示,当弹性复位组件采用扭簧复位件10时,后壳体下部左右各设有梢柱2003,下托架3中间设有一扭簧插梢孔,扭簧复位件左右两端各设有固定圈1001及插入梢1002,下托架3设有相应插入孔2001,后壳体相应设有左右装置固定扭簧的梢柱2003。
扭簧复位件左右两端固定圈1001分别套装于后壳梢柱2003上,同时将扭簧插入梢1002插入装置于下托架插入孔2001内。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跟实施例2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左右夹臂为左右横向滑动,其结构原理相同,此处不具体赘述。
下托架受重力向下移动,装置的弹性复位件相应根据联动过程受力变形,下托架斜向多导轨槽分别带动左夹臂斜向多导轨槽与右夹臂斜向多导轨槽向内滑动至夹紧手机,当手机取出时,弹性复位件自动恢复同时下托架向上移动使其整个联动呈反向运动至左右夹臂恢复原来张开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设计占用空间小,产品设计可多元化设计不受影响;
2、联动结构是多条互配滑动槽配合,整体结构更强,在运动过程中受力达到平横均匀,使其支架运动更顺畅,更耐用,不卡顿;由于左右夹臂和下托架是直接配合,没有多余的结构件,不会存在使用过程中因为质量或者使用方法的不对导致左右支架折断,且产品在车辆行驶中抖动异响达到最小化;
3、相对于市面上其他传统联动设计,这种结构可以有效的避免受力不均导致产品使用寿命过短且异响带来的烦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重力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体与后壳体及装设于壳体内部的下托架,左夹臂、右夹臂、弹性复位组件以及产品固定底座,下托架安装于后壳体上,左、右夹臂滑动安装于下托架顶部设置的斜向多导轨槽内,通过下压下托架使得左、右夹臂夹紧或者上推下托架来松开左、右夹臂,所述下托架以及左、右夹臂均通过弹性复位组件来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当弹性复位组件采用弹簧以及辅助弹簧时,下托架上端设有呈倒V字型的斜向多导轨槽,及辅助弹簧装置槽,下托架左右两侧各自设有弹簧的固定柱,左、右夹臂均设有斜向多导轨滑动槽,后壳体内分别设有左夹臂滑动槽、右夹臂滑动槽、下托架滑动槽,后壳设有弹性件顶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下托架装置于后壳内下托架滑动槽内,左、右夹臂斜向多导轨滑动槽与下托架上的斜向多导轨槽配合装置,同时固定于后壳内左、右夹臂滑动槽内,弹簧一端装置于下托架固定柱上,下端顶住后壳骨位上,辅助弹簧装入下托架辅助弹簧装置槽内,前后壳体用螺丝或扣位配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当弹性复位组件采用扭簧复位件时,后壳下部左右各设有梢柱,下托架中间设有一扭簧插梢孔,扭簧复位件左右两端各设有固定圈及插入梢,下托架设有相应插梢孔,后壳体相应设有左右装置固定扭簧的梢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力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扭簧复位件左右两端固定圈分别套装于后壳梢柱上,同时将扭簧插入梢插入装置于下托架插梢孔内。
CN202020084083.8U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重力支架结构 Active CN2115924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4083.8U CN211592430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重力支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4083.8U CN211592430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重力支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92430U true CN211592430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77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84083.8U Active CN211592430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重力支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924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94556B2 (en) Slide rail mechanism and bracket device thereof
CN102455754B (zh) 硬盘支架
US8931742B2 (en) Cable management apparatus
US20220241957A1 (en) Extensible stable clamping device
CN211592430U (zh) 一种重力支架结构
US6764322B1 (en) Power plug receptacle having safety cover
US9898044B2 (en) Docking station and mobile terminal with the same
CN216976371U (zh) 显示器滑动调节结构
CN210093286U (zh) 一种分段式手机支架
CN214175131U (zh) 一种用于大数据处理的存储装置
CN209870273U (zh) 一种车载支架
CN209924576U (zh) 一种滑动定位结构
CN216665210U (zh) 折叠帐篷支架
CN211893069U (zh) 一种可横竖置放的车载重力支架结构
CN111124044B (zh) 可旋转的屏幕、移动式设备
CN220858152U (zh) 一种齿轮联动手机支架
CN216623086U (zh) 一种视觉定位笔记本触摸板机构
CN210468596U (zh) 一种110kV变电站的接线系统
CN210469434U (zh) 无外壳承载的电子设备夹持架
CN114461028B (zh) 一种服务器及其连接模组
CN210800523U (zh) 电子产品用重力支架
CN216872931U (zh) 一种多合一无线充支架
CN215643399U (zh) 一种隐藏式临时停车号码牌
US8172582B2 (en) IC socket having a housing provided with a reinforced plate to support a latch member
CN220190051U (zh) 一种车辆孔式端子固定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