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83349U - 一种骨离断刀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离断刀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83349U
CN211583349U CN201922329849.4U CN201922329849U CN211583349U CN 211583349 U CN211583349 U CN 211583349U CN 201922329849 U CN201922329849 U CN 201922329849U CN 211583349 U CN211583349 U CN 211583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block
bulge
knife
bone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298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小双
张栋
靳小雷
宋国栋
宗宪磊
都乐
赵竟伊
杜宏
赖晨智
杨常盛
苏治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lastic Surgery Hospital of CAMS and PUMC
Original Assignee
Plastic Surgery Hospital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lastic Surgery Hospital of CAMS and PUMC filed Critical Plastic Surgery Hospital of CAMS and PUMC
Priority to CN2019223298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83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83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83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离断刀结构,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可弯曲的刀柄结构和连接在刀柄结构的头部的离断刀;刀柄结构包括首连接块和尾连接块,首连接块包括本体一、支撑凸起一,支撑凸起一连接在本体一的一侧;尾连接块包括本体二、支撑凸起二,支撑凸起二连接在本体二的一侧;本体一的一端设有连接凸起一或连接凹槽一,本体二的一端设有与连接凸起一或连接凹槽一匹配转动连接的连接凹槽二或连接凸起二,尾连接块可相对首连接块以连接凸起一或连接凸起二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本体二的另一端连接有离断刀。本实用新型的骨离断刀结构用于离断骨质时,便于把握骨离断刀结构的发力方向,能够用来离断具有角度、存在盲区的骨质。

Description

一种骨离断刀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离断刀结构。
背景技术
骨骼整形技术的发展与手术器械的开发实用密切相关,为了手术的安全性与准确性,在开展手术前配备高效率的适用于特定解剖部位的特殊器械十分必要,截骨是骨骼整形技术中常用的治疗方案,通常应用于骨坏死、粉碎性骨折脱位不能复位者、骨缺损、肢体短缩、矫形复位等疾病。其中,对于离断深部特定解剖部位骨连接的手术,例如颌面外科中的下颌骨手术,手术中选择口内切口,手术视野暴露有限,需要切透骨膜之后,完整的剥离附着在下颌骨上的肌肉及软组织,尽管需要充分暴露上至平咬合平面,下至下颌角的下颌骨体以及打磨双侧下颌角区域的外侧皮质骨,使用小磨球依据术前的设计标定截骨线,手术操作区域还是极为狭小和有限。该术式依次使用不同长度的摆锯在计划好的截骨线上截除下颌角,但在对截骨线进行截断过程中,下颌角升支后壁远端难以充分暴露和得到有效的处理,往往残留骨连接,存在下颌升支后壁难以截断的问题,而且由于深部周围有丰富的组织和难以发现的血管,如果贸然截断,会导致不可预知的损伤,目前常规的手术方案,出于安全起见,通常会优选留有2-5mm的残余骨连接,然后再通过断骨装置来将留有2-5mm的残余骨连接截断。
目前,使用来将上述留有2-5mm的残余骨连接截断的常规离断方案是将骨凿固定于残余骨连接具体位点后,使用锤子锤骨凿并对准断位点冲击骨将残余骨连接离断,但在操作时发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容易把握,无法保证一次性离断,常需要反复操作,极易损伤断位点处骨周围的重要血管和软组织,不仅骨断端的形态难以保证,也容易导致离断位点的骨劈裂;且离断工具冲击离断残余骨连接后,骨断端形态不确定,且由于解剖部位较深,从而难以进行修整和打磨,还往往会导致术后不可预知的副作用;而且,用骨凿凿断,形成的骨断端由于锋利也会损伤周围组织,安全性无保证,甚至劈裂严重,骨折线向上进入了颞下颌关节,导致更严重的后果。进一步的,术后应保证双侧新形成的下颌角以及新的面部轮廓基本对称,如果有骨劈裂,就难以保障对称性。另外,使用现有的骨离断器械进行其它的离断骨也普遍存在以上问题。
进一步的,现有的骨凿工具一般均为一体式结构,在使用来对具有角度、存在盲区的骨质离断时,骨凿由于形状固定而较难以将骨凿对准断位点,且发力方向不容易把握,极易损伤断位点处骨周围的重要血管和软组织。由此,亟需一种用于离断骨时便于把握离断刀具的发力方向,能够用来离断具有角度、存在盲区的骨质的刀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在离断骨时便于把握离断刀具的发力方向,能够用来离断具有角度、存在盲区的骨质的离断刀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骨离断刀结构,包括可弯曲的刀柄结构和连接在所述刀柄结构的头部的离断刀;
所述刀柄结构包括首连接块和尾连接块,所述首连接块包括本体一、用于滑动支撑所述本体一的支撑凸起一,所述支撑凸起一连接在所述本体一的一侧;所述尾连接块包括本体二、用于滑动支撑所述本体二的支撑凸起二,所述支撑凸起二连接在所述本体二的一侧且与所述本体一上的支撑凸起一同侧设置;
所述本体一的一端设有连接凸起一或连接凹槽一,所述本体二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凸起一或连接凹槽一匹配转动连接的连接凹槽二或连接凸起二,所述尾连接块可转动连接在所述首连接块上,且所述尾连接块可相对所述首连接块以所述连接凸起一或连接凸起二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所述本体二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离断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骨离断刀结构包括可弯曲的刀柄结构,刀柄结构包括首连接块和尾连接块,尾连接块可转动连接在所述首连接块上,尾连接块可相对所述首连接块以所述连接凸起一或连接凸起二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由此,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尾连接块相对所述首连接块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进而可以使得连接在尾连接块上的离断刀相对所述首连接块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实现弯曲,有利于将离断刀对准骨质的断位点,使得骨离断刀结构可用来对具有角度、存在盲区的骨质进行离断。
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刀柄结构还包括中间连接块,所述中间连接块连接在所述首连接块和尾连接块之间,所述中间连接块包括本体三、用于滑动支撑所述本体三的支撑凸起三,所述支撑凸起三连接在所述本体三的一侧且与所述本体一上的支撑凸起一同侧设置;
所述本体三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凸起一或连接凸起二匹配转动连接的连接凹槽三,另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凹槽一或连接凹槽二匹配转动连接的连接凸起三;
所述中间连接块可转动连接在所述首连接块上,且所述中间连接块可相对所述首连接块以所述连接凸起一或连接凸起三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
所述尾连接块可转动连接在所述中间连接块上,且所述尾连接块可相对所述中间连接块以所述连接凸起二或连接凸起三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
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首连接块和尾连接块之间连接在中间连接块,且中间连接块可转动连接在所述首连接块上,所述中间连接块可相对所述首连接块以所述连接凸起一或连接凸起三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所述尾连接块可转动连接在所述中间连接块上,尾连接块可相对所述中间连接块以所述连接凸起二或连接凸起三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由此,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中间连接块相对所述首连接块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改变尾连接块相对所述中间连接块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进而可以使得连接在尾连接块上的离断刀相对所述中间连接块以及首连接块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有利于将离断刀对准骨质的断位点,同时,有利于增大离断刀可以偏转的角度范围,进而增大离断刀可弯曲的弧度,有利于骨离断刀结构更好的用来对具有角度、存在盲区的骨质进行离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间连接块设有多个,相邻的所述中间连接块上的所述连接凸起三可与另一所述中间连接块上的所述连接凹槽三匹配转动连接,相邻的所述中间连接块以所述连接凸起三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本实施例通过设有多个中间连接块,且相邻的所述中间连接块以所述连接凸起三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进一步的增大离断刀可以相对中间连接块以及首连接块偏转的角度范围,进而进一步的增大离断刀可弯曲的弧度,有利于骨离断刀结构更好的用来对具有角度、存在盲区的骨质进行离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离断刀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尾连接块上。本实施例中的离断刀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离断刀柄结构上,便于对离断刀进行维护以及更换,且有利于提高骨离断装置的适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离断刀包括刀头和连接在所述刀头上的刀刃;所述本体二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刀头适配安装的刀头安装槽,所述刀头适配安装在所述刀头安装槽内。本实施例通过在本体二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刀头适配安装的刀头安装槽,有利于将刀头直接安装在刀头安装槽,且便于对刀头进行维护以及更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凸起一、所述支撑凸起二和所述支撑凸起三均为由优弧半圆旋转形成的半球体,所述半球体上的平面分别与所述本体一、本体二和本体三连接;
或所述支撑凸起一、所述支撑凸起二和所述支撑凸起三均为球体,且所述球体通过连杆连接在所述本体一、本体二和本体三上。
本实施例中的支撑凸起一、所述支撑凸起二和所述支撑凸起三均为由优弧半圆旋转形成的半球体,或支撑凸起一、所述支撑凸起二和所述支撑凸起三均为球体,且所述球体通过连杆连接在所述本体一、本体二和本体三上。由此,有利于支撑凸起一、支撑凸起二和支撑凸起三分别用于支撑所述本体一、本体二和本体三,且有利于本体一、本体二和本体三滑动安装在其它部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刀柄结构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首连接块运动的驱动柄体,所述驱动柄体连接在所述首连接块的前端。本实施例通过设有用于推动所述首连接块运动的驱动柄体,通过驱动柄体来驱动首连接块运动,有利于首连接块推动尾连接块运动,进而驱动离断刀运动,便于实现离断刀对骨质进行离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柄体包括柄体本体、沿所述柄体本体的长度方向连接在所述柄体本体的一侧的导向滑轨、沿所述柄体本体的长度方向连接在所述柄体本体的一侧的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导向滑轨平行设置;
所述柄体本体与所述首连接块连接的一端对应所述首连接块上的连接凸起一或连接凹槽一设有连接凹槽四或连接凸起四,所述连接凸起一适配连接在所述连接凹槽四内或所述连接凸起四适配连接在所述连接凹槽一内;所述首连接块可相对所述柄体本体以所述连接凸起一或连接凸起四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
本实施例中的柄体本体的一侧设有导向滑轨,且在所述柄体本体的一侧设有齿条,便于实现将驱动柄体沿特定的方向滑动,进而推动首连接块以及离断刀运动,有利于实现离断刀对骨质进行离断。另外,连接凸起一适配连接在所述连接凹槽四内或所述连接凸起四适配连接在所述连接凹槽一内,所述首连接块可相对所述柄体本体以所述连接凸起一或连接凸起四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进一步的可以增大离断刀相对中间连接块以及首连接块偏转的角度范围,有利于骨离断刀结构更好的用来对具有角度、存在盲区的骨质进行离断。进一步的,在所述柄体本体的一侧设有齿条,便于采用齿轮与齿条啮合并通过齿轮驱动柄体本体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骨离断刀结构还包括杆体结构,所述杆体结构包括相连接的平直端和弯曲端;所述平直端的一侧沿所述平直端的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导向滑轨、所述支撑凸起一、所述支撑凸起二和所述支撑凸起三均相适配的导向槽,且所述导向槽在所述弯曲端沿所述弯曲端的弯曲方向延伸,所述导向槽的截面为优弧形孔,所述导向滑轨适配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支撑凸起一、所述支撑凸起二和所述支撑凸起三均可适配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槽内。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杆体结构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滑轨、所述支撑凸起一、所述支撑凸起二和所述支撑凸起三均相适配的导向槽均相适配的导向槽,便于将导向滑轨适配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槽内,且支撑凸起一、所述支撑凸起二和所述支撑凸起三均可适配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槽内,导向滑轨在所述导向槽内滑动,有利于控制离断刀的运动方向。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导向槽的截面为优弧形孔,有利于将导向滑轨、支撑凸起一、所述支撑凸起二和所述支撑凸起三限定在所述导向槽内,防止导向滑轨、支撑凸起一、所述支撑凸起二和所述支撑凸起三从导向槽的侧开口处脱离出来,且确保导向滑轨、支撑凸起一、所述支撑凸起二和所述支撑凸起三在导向槽内可靠的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杆体结构靠近所述离断刀的一端设有用于阻挡所述离断刀的阻挡结构,所述阻挡结构正对所述离断刀的侧面上设有可避让所述离断刀的刀刃的凹槽。本实施例通过在杆体结构靠近所述离断刀的一端设有用于阻挡所述离断刀的阻挡结构,将杆体结构伸入到需要离断的骨质的后方,向贴近需要离断的骨质一侧适当拉紧杆体结构将杆体结构固定后,驱动刀柄结构沿杆体结构的长度方向运动,将位于离断刀的刀刃与阻挡结构之间的骨质离断。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通过在阻挡结构正对所述离断刀的侧面上设有可避让所述离断刀的刀刃的凹槽,有利于离断刀的刀刃在从动齿轮和齿条的驱动作用下伸入所述凹槽,进而有利于离断刀的刀刃充分将离断刀与阻挡结构之间的骨质离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刀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骨离断刀结构的拆装示意图;
图3为图1摆正后的右视图;
图4为图1摆正后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刀柄结构安装在的杆体结构上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杆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断刀柄结构安装在骨离断装置上的示意图;
图8为图7摆正后的主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刀柄结构,2、离断刀,3、杆体结构,4、持握部,5、支撑板,6、从动齿轮,7、主动齿轮,8、轴,9、转动手柄,10、驱动柄体,11、首连接块,12、中间连接块,13、尾连接块,20、刀头,21、刀刃,30、导向槽,31、阻挡结构,32、凹槽,33、卡块,50、主动齿轮支撑盘,51、从动齿轮支撑盘,101、柄体本体,102、导向滑轨,103、齿条,104、连接凸起四,111、本体一,112、支撑凸起一,113、连接凸起一,114、连接凹槽一,121、本体三,122、支撑凸起三,123、连接凸起三,124、连接凹槽三,131、本体二,132、支撑凸起二,133、刀头安装槽,134、连接凹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骨离断刀结构,包括可弯曲的刀柄结构1和连接在刀柄结构1的头部的离断刀2;刀柄结构1包括首连接块11和尾连接块13,首连接块11包括本体一111、用于滑动支撑本体一111的支撑凸起一112,支撑凸起一112连接在本体一111的一侧;尾连接块13包括本体二131、用于滑动支撑本体二131的支撑凸起二132,支撑凸起二132连接在本体二131的一侧且与本体一111上的支撑凸起一112同侧设置;本体一111的一端设有连接凸起一113或连接凹槽一114,本体二131的一端设有与连接凸起一113或连接凹槽一114匹配转动连接的连接凹槽二134或连接凸起二,尾连接块13可转动连接在首连接块11上,且尾连接块13可相对首连接块11以连接凸起一113或连接凸起二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本体二131的另一端连接有离断刀2。
在本实施例中,骨离断刀结构包括可弯曲的刀柄结构1,刀柄结构1包括首连接块11和尾连接块13,尾连接块13可转动连接在首连接块11上,尾连接块13可相对首连接块11以连接凸起一113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由此,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尾连接块13相对首连接块11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进而可以使得连接在尾连接块13上的离断刀2相对首连接块11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实现弯曲,有利于将离断刀2对准骨质的断位点,使得骨离断刀结构可用来对具有角度、存在盲区的骨质进行离断,比如在离断弯曲的截骨平面的骨质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将尾连接块13可转动连接在首连接块11上,即省掉中间连接块12,便可得到上述本实施例的仅包括首连接块11和尾连接块13的刀柄结构1。进一步的,当尾连接块13上设有连接凸起二时,连接凸起二与首连接块11中的连接凹槽一114匹配连接,即首连接块11中连接凹槽一114与连接凸起一113设置的位置与如图1至图4示出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刀柄结构1还包括中间连接块12,中间连接块12连接在首连接块11和尾连接块13之间,中间连接块12包括本体三121、用于滑动支撑本体三121的支撑凸起三122,支撑凸起三122连接在本体三121的一侧且与本体一111上的支撑凸起一112同侧设置;本体三121的一端设有与连接凸起一113或连接凸起二匹配转动连接的连接凹槽三124,另一端设有与连接凹槽一114或连接凹槽二134匹配转动连接的连接凸起三123;中间连接块12可转动连接在首连接块11上,且中间连接块12可相对首连接块11以连接凸起一113或连接凸起三123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尾连接块13可转动连接在中间连接块12上,且尾连接块13可相对中间连接块12以连接凸起二或连接凸起三123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通过在首连接块11和尾连接块13之间连接在中间连接块12,且中间连接块12可转动连接在首连接块11上,中间连接块12可相对首连接块11以连接凸起一113或连接凸起三123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尾连接块13可转动连接在中间连接块12上,尾连接块13可相对中间连接块12以连接凸起二或连接凸起三123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由此,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中间连接块12相对首连接块11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改变尾连接块13相对中间连接块12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进而可以使得连接在尾连接块13上的离断刀2相对中间连接块12以及首连接块11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有利于将离断刀2对准骨质的断位点,同时,有利于增大离断刀2可以偏转的角度范围,进而增大离断刀2可弯曲的弧度,有利于骨离断刀结构更好的用来对具有角度、存在盲区的骨质进行离断,比如在离断弯曲的截骨平面的骨质时。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中间连接块12设有多个,相邻的中间连接块12上的连接凸起三123可与另一中间连接块12上的连接凹槽三124匹配转动连接,相邻的中间连接块12以连接凸起三123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本实施例通过设有多个中间连接块12,且相邻的中间连接块12以连接凸起三123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进一步的增大离断刀2可以相对中间连接块12以及首连接块11偏转的角度范围,进而进一步的增大离断刀2可弯曲的弧度,有利于骨离断刀结构更好的用来对具有角度、存在盲区的骨质进行离断。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离断刀2可拆卸的安装在尾连接块13上。本实施例中的离断刀2可拆卸的安装在离断刀柄结构1上,便于对离断刀2进行维护以及更换,且有利于提高骨离断装置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离断刀2包括刀头20和连接在刀头20上的刀刃21;本体二131的另一端设有与刀头20适配安装的刀头安装槽133,刀头20适配安装在刀头安装槽133内。本实施例通过在本体二131的另一端设有与刀头20适配安装的刀头安装槽133,有利于将刀头20直接安装在刀头安装槽133,且便于对刀头20进行维护以及更换。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刀头安装槽133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结构,刀头20的结构与刀头安装槽133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支撑凸起一112、支撑凸起二132和支撑凸起三122均为由优弧半圆旋转形成的半球体,半球体上的平面分别与本体一111、本体二131和本体三121连接;或支撑凸起一112、支撑凸起二132和支撑凸起三122均为球体,且球体通过连杆连接在本体一111、本体二131和本体三121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支撑凸起一112、支撑凸起二132和支撑凸起三122均为由优弧半圆旋转形成的半球体,或支撑凸起一112、支撑凸起二132和支撑凸起三122均为球体,且球体通过连杆连接在本体一111、本体二131和本体三121上。由此,有利于支撑凸起一112、支撑凸起二132和支撑凸起三122分别用于支撑本体一111、本体二131和本体三121,且有利于本体一111、本体二131和本体三121滑动安装在其它部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刀柄结构1还包括用于推动首连接块11运动的驱动柄体10,驱动柄体10连接在首连接块11的前端。本实施例通过设有用于推动首连接块11运动的驱动柄体10,通过驱动柄体10来驱动首连接块11运动,有利于首连接块11推动尾连接块13运动,进而驱动离断刀2运动,便于实现离断刀2对骨质进行离断。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驱动柄体10包括柄体本体101、沿柄体本体101的长度方向连接在柄体本体101的一侧的导向滑轨102、沿柄体本体101的长度方向设有连接在柄体本体101的一侧的齿条103,齿条103与导向滑轨102平行设置;柄体本体101与首连接块11连接的一端对应首连接块11上的连接凸起一113或连接凹槽一114设有连接凹槽四或连接凸起四104,连接凸起一113适配连接在连接凹槽四内或连接凸起四104适配连接在连接凹槽一114内;首连接块11可相对柄体本体101以连接凸起一113或连接凸起四104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柄体本体101的一侧的导向滑轨102,且柄体本体101的一侧设有齿条103,便于实现将驱动柄体10沿特定的方向滑动,进而推动首连接块11以及离断刀2运动,有利于实现离断刀2对骨质进行离断。另外,连接凸起一113适配连接在连接凹槽四内或连接凸起四104适配连接在连接凹槽一114内,首连接块11可相对柄体本体101以连接凸起一113或连接凸起四104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进一步的可以增大离断刀2相对中间连接块12以及首连接块11偏转的角度范围,有利于骨离断刀结构更好的用来对具有角度、存在盲区的骨质进行离断。进一步的,在柄体本体101的一侧设有齿条103,便于采用齿轮与齿条103啮合并通过齿轮驱动柄体10本体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凹槽一114、连接凹槽二134、连接凹槽三124、连接凹槽四均为优弧形孔;连接凸起一113、连接凸起二、连接凸起三123和连接凸起四的截面均为优弧形半圆。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5、图6所示,骨离断刀结构还包括杆体结构3,杆体结构3包括相连接的平直端和弯曲端;平直端的一侧沿平直端的长度方向设有与导向滑轨102、支撑凸起一112、支撑凸起二132和支撑凸起三122均相适配的导向槽30,且导向槽30在弯曲端沿弯曲端的弯曲方向延伸,导向槽30的截面为优弧形孔,导向滑轨102适配滑动安装在导向槽30内,支撑凸起一112、支撑凸起二132和支撑凸起三122均可适配滑动安装在导向槽30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通过在杆体结构3上设有与导向滑轨21、支撑凸起一112、支撑凸起二132和支撑凸起三122均相适配的导向槽30均相适配的导向槽30,便于将导向滑轨102适配滑动安装在导向槽30内,且支撑凸起一112、支撑凸起二132和支撑凸起三122均可适配滑动安装在导向槽30内,导向滑轨102在导向槽30内滑动,有利于控制离断刀2的运动方向。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导向槽30的截面为优弧形孔,有利于将导向滑轨102、支撑凸起一112、支撑凸起二132和支撑凸起三122限定在导向槽30内,防止导向滑轨102、支撑凸起一112、支撑凸起二132和支撑凸起三122从导向槽30的侧开口处脱离出来,且确保导向滑轨102、支撑凸起一112、支撑凸起二132和支撑凸起三122在导向槽30内可靠的滑动。本实施例图示的弯曲端的朝上弯曲,另外,弯曲端的弯曲方向可有多种,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5、图6所示,杆体结构3的靠近离断刀2的一端设有用于阻挡离断刀2的阻挡结构31,阻挡结构31正对离断刀2的侧面上设有可避让离断刀2的刀刃21的凹槽32。本实施例通过在杆体结构3的靠近离断刀2的一端设有用于阻挡离断刀2的阻挡结构31,将杆体结构3伸入到需要离断的骨质的后方,向贴近需要离断的骨质一侧适当拉紧杆体结构3将杆体结构3固定后,驱动刀柄结构1沿杆体结构3的长度方向运动,将位于离断刀2的刀刃21与阻挡结构31之间的骨质离断。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通过在阻挡结构31正对离断刀2的侧面上设有可避让离断刀2的刀刃21的凹槽32,有利于离断刀2的刀刃21在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6和齿条103的驱动作用下伸入凹槽32,进而有利于离断刀2的刀刃21充分将离断刀2与阻挡结构31之间的骨质离断。在本实施例中,阻挡结构31呈长方体状结构,凹槽32呈长方形状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阻挡结构31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杆体结构3的弯曲端上,另一端垂直于弯曲端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且延伸部的端部设有朝向离断刀2的卡块33。本实施例中的阻挡结构31的延伸部的端部设有朝向刀头20的卡块33,有利于将阻挡结构31伸入到需要离断的残余骨连接的后方后,向贴近需要离断的残余骨连接一侧使得卡块33与骨连接处固定,有利于提高对杆体结构3进行固定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阻挡结构31为呈长方体状结构的挡板,卡块33呈长方体状结构,卡块33垂直连接在阻挡结构31的前侧面。
本实施例中的骨离断刀结构可以安装在多种骨断离装置中用来进行骨断离手术,以下给出利用本实施例的骨离断刀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如图7、图8示出的一种骨离断装置,其包括基座,基座包括上述的杆体结构3,杆体结构3的一端连接在基座上,基座上还包括支撑板5,并在支撑板5上安装有主动齿轮7和从动齿轮6,从动齿轮6与主动齿轮7适配啮合,且从动齿轮6与齿条103适配啮合。在使用本实施例中的骨离断装置进行离断残余骨连接时,将需要离断的骨的周围的肌肉剥离骨面,使得剥离的肌肉与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能够通过阻挡结构31,手持握紧基座并将杆体结构3伸入到需要离断的残余骨连接的后方,向贴近需要离断的残余骨连接一侧将杆体结构3固定,然后通过转动主动齿轮7带动齿条103移动,进而控制离断刀柄结构1沿杆体结构3滑动,使安装在离断刀柄结构1上的离断刀2相对连接在杆体结构3的延伸端的端部的用于阻挡离断刀2的阻挡结构31相对运动,离断刀2贴近阻挡结构31运动时,将位于离断刀2与阻挡结构31之间的残余骨连接离断。在对残余骨连接进行离断的过程中,离断刀柄结构1沿杆体结构3滑动,从而连接在离断刀柄结构1上的离断刀2的运动方向可控;另外,连接在离断刀柄结构1上的离断刀2对残余骨连接的作用力大小通过转动主动齿轮7的速度进行控制,进而有利于控制离断刀2对残余骨连接施压适当的作用力,便于将位于离断刀2与阻挡结构31之间的残余骨连接离断,不仅可以避免在临床手术工作中截骨时过激操作导致截骨平面处的反复损伤,还可以减少反复冲击残余骨连接的操作,且操作过程简单快捷,可迅速离断骨,安全性高,便于后续的手术步骤展开,骨断端平滑无角度,不需要浪费更多的时间去修整断端,有效降低骨劈裂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主动齿轮7和从动齿轮6分别通过轴8转动安装在支撑板5上,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板5连接在杆体结构3上的右侧面且连接在杆体结构3的前部。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支撑板5上设有凸出支撑板5的上表面的主动齿轮支撑盘50和从动齿轮支撑盘51,主动齿轮7转动安装在主动齿轮支撑盘50上,从动齿轮6转动安装在从动齿轮支撑盘51上,在对主动齿轮7进行转动时,主动齿轮7在主动齿轮支撑盘50的支撑作用下贴紧主动齿轮支撑盘50的上表面转动,防止主动齿轮7上下窜动,从而可以提高主动齿轮7转动的可靠性,有利于主动齿轮7带动从动齿轮6转动,也有利于从动齿轮6与齿条103啮合并可靠驱动齿条103。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板5连接在杆体结构3的平直端的右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为了便于可靠的持握杆体结构3,通过在杆体结构3的左侧设有持握部4,持握部4呈长方体状结构,持握部4垂直连接在杆体结构3的平直端的左侧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为了便于对主动齿轮进行操作,本实施例在主动齿轮7上设有转动手柄9,转动手柄9靠近主动齿轮的边沿固定在主动齿轮的上表面。另外,还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来对主动齿轮进行驱动,比如通过转轴与主动齿轮7的中心固定,通过转动转轴来驱动主动齿轮转动。本实施例中的主动齿轮7为大齿轮,从动齿轮6为小齿轮,本实施例中的主动齿轮7的尺寸为从动齿轮6的尺寸的五倍或六倍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分别通过轴8将主动齿轮7和从动齿轮6转动安装在主动齿轮支撑盘50和从动齿轮支撑盘51的上表面,主动齿轮7和从动齿轮6的中心均设有通过轴8的通孔,主动齿轮支撑盘50和从动齿轮支撑盘51分别上设有用于分别与轴8过盈配合连接的轴孔,轴8的下端穿过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6的中部的通孔并与主动齿轮支撑盘50和从动齿轮支撑盘51上的轴孔过盈配合连接,将轴8固定在从动齿轮支撑盘51上,主动齿轮7的下表面与主动齿轮支撑盘50的上表面接触连接,且主动齿轮7可绕轴8周向转动。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轴8在竖直方向的中心截面呈T字型结构,轴8的上端在竖直方向分别将主动齿轮7和从而齿轮进行限位。另外,主动齿轮转动安装在主动齿轮支撑盘50和从动齿轮支撑盘51上还可以有其它的方式。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骨离断刀结构包括可弯曲的刀柄结构1,刀柄结构1包括首连接块11和尾连接块13,尾连接块13可转动连接在首连接块11上,尾连接块13可相对首连接块11以连接凸起一113或连接凸起二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由此,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尾连接块13相对首连接块11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进而可以使得连接在尾连接块13上的离断刀2相对首连接块11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实现弯曲,有利于将离断刀2对准骨质的断位点,使得骨离断刀结构可用来对具有角度、存在盲区的骨质进行离断,比如离断弯曲的弧形的截骨平面远端的骨质时。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骨离断刀结构具体用于对留有2-5mm的残余骨连接截断,但并不限于用来对残余骨连接进行截断。进一步的,留有2-5mm的残余骨连接是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能做得到,一般水平的手术人员因为担心摆锯损伤严重,通常留下的骨连接较宽厚,而宽厚的残余骨连接在凿断的时候更容易劈裂。
另外,除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以外,对于本实用新型中的齿条103、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等可参考本技术领域的常规技术方案,而这些常规技术方案也并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本实用新型在此不进行详细陈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骨离断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弯曲的刀柄结构和连接在所述刀柄结构的头部的离断刀;
所述刀柄结构包括首连接块和尾连接块,所述首连接块包括本体一、用于滑动支撑所述本体一的支撑凸起一,所述支撑凸起一连接在所述本体一的一侧;所述尾连接块包括本体二、用于滑动支撑所述本体二的支撑凸起二,所述支撑凸起二连接在所述本体二的一侧且与所述本体一上的支撑凸起一同侧设置;
所述本体一的一端设有连接凸起一或连接凹槽一,所述本体二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凸起一或连接凹槽一匹配转动连接的连接凹槽二或连接凸起二,所述尾连接块可转动连接在所述首连接块上,且所述尾连接块可相对所述首连接块以所述连接凸起一或连接凸起二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所述本体二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离断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离断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结构还包括中间连接块,所述中间连接块连接在所述首连接块和尾连接块之间,所述中间连接块包括本体三、用于滑动支撑所述本体三的支撑凸起三,所述支撑凸起三连接在所述本体三的一侧且与所述本体一上的支撑凸起一同侧设置;
所述本体三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凸起一或连接凸起二匹配转动连接的连接凹槽三,另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凹槽一或连接凹槽二匹配转动连接的连接凸起三;
所述中间连接块可转动连接在所述首连接块上,且所述中间连接块可相对所述首连接块以所述连接凸起一或连接凸起三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
所述尾连接块可转动连接在所述中间连接块上,且所述尾连接块可相对所述中间连接块以所述连接凸起二或连接凸起三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离断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块设有多个,相邻的所述中间连接块上的所述连接凸起三可与另一所述中间连接块上的所述连接凹槽三匹配转动连接,相邻的所述中间连接块以所述连接凸起三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离断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断刀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尾连接块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离断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断刀包括刀头和连接在所述刀头上的刀刃;所述本体二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刀头适配安装的刀头安装槽,所述刀头适配安装在所述刀头安装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离断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起一、所述支撑凸起二和所述支撑凸起三均为由优弧半圆旋转形成的半球体,所述半球体上的平面分别与所述本体一、本体二和本体三连接;
或所述支撑凸起一、所述支撑凸起二和所述支撑凸起三均为球体,且所述球体通过连杆连接在所述本体一、本体二和本体三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离断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结构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首连接块运动的驱动柄体,所述驱动柄体连接在所述首连接块的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骨离断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柄体包括柄体本体、沿所述柄体本体的长度方向连接在所述柄体本体的一侧的导向滑轨、沿所述柄体本体的长度方向连接在所述柄体本体的一侧的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导向滑轨平行设置;
所述柄体本体与所述首连接块连接的一端对应所述首连接块上的连接凸起一或连接凹槽一设有连接凹槽四或连接凸起四,所述连接凸起一适配连接在所述连接凹槽四内或所述连接凸起四适配连接在所述连接凹槽一内;所述首连接块可相对所述柄体本体以所述连接凸起一或连接凸起四为转轴偏转形成变化的偏转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骨离断刀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杆体结构,所述杆体结构包括相连接的平直端和弯曲端;所述平直端的一侧沿所述平直端的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导向滑轨、所述支撑凸起一、所述支撑凸起二和所述支撑凸起三均相适配的导向槽,且所述导向槽在所述弯曲端沿所述弯曲端的弯曲方向延伸,所述导向槽的截面为优弧形孔,所述导向滑轨适配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支撑凸起一、所述支撑凸起二和所述支撑凸起三均可适配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骨离断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结构靠近所述离断刀的一端设有用于阻挡所述离断刀的阻挡结构,所述阻挡结构正对所述离断刀的侧面上设有可避让所述离断刀的刀刃的凹槽。
CN201922329849.4U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骨离断刀结构 Active CN211583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29849.4U CN211583349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骨离断刀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29849.4U CN211583349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骨离断刀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83349U true CN211583349U (zh) 2020-09-29

Family

ID=72594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29849.4U Active CN211583349U (zh) 2019-12-23 2019-12-23 一种骨离断刀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833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44533B2 (en) Pivotable bone cutting guide useful for bone realignment and compression techniques
US5558622A (en) Mandibular border retractor and method for fixating a fractured mandible
EP1021132B1 (en) Endoscopic bone plate positioning device
EP2906129A1 (en) Bone shortening device and method
KR20090091741A (ko) 절골술 가이드 및 이를 이용한 중간 원위 경골 절단 방법
EP234185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racture reduction
BR212019003904Y1 (pt) Cinzel para um osteótomo ultrassônico
US10667798B2 (en) Surgical tool handle assemblies and related methods
BR102014025022B1 (pt) Fórceps de redução
US11413155B2 (en) Bone fusion plate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ts use in the wrist
CN211583348U (zh) 一种骨离断装置
CN204890100U (zh) 一种腓骨截骨导向装置
CN211583349U (zh) 一种骨离断刀结构
CN110946634A (zh) 一种骨离断装置
CN211609953U (zh) 一种外科深部骨离断装置
CN104207831A (zh) 一种复位关节周围骨块并固定的微创适形复位器
Resnick et al. Minimally invasive orthognathic surgery
CN109549695A (zh) 一种胸骨闭合组件的使用方法
CN208511150U (zh) 一种椎体钢板
US11890039B1 (en) Multi-diameter K-wire for orthopedic applications
CN220089763U (zh) 一种眶下缘骨膜切开辅助装置
US20230263536A1 (en) Devices and techniques for treating lesser metatarsals of the foot
CN215839417U (zh) 后踝骨折复位钳
Ducic Endoscopically assist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axillofacial fractures
Sinn et al. Management of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orthognathic surg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