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75844U - 一种间歇式烧结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间歇式烧结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75844U
CN211575844U CN201921849039.5U CN201921849039U CN211575844U CN 211575844 U CN211575844 U CN 211575844U CN 201921849039 U CN201921849039 U CN 201921849039U CN 211575844 U CN211575844 U CN 211575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furnace body
heat
air inlet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490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浩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eier Electric Furna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eier Electric Furna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eier Electric Furna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eier Electric Furnace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75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758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间歇式烧结炉,包括炉体、进气管路、排气管路和若干个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设置于炉体侧壁上的第一加热组件和设置于炉体底壁上的第二加热组件;炉体的底壁上设有进气管路,进气管路的顶部竖直地连通有多个进气支道,炉体的底壁上还设有若干个加热槽体,第二加热组件位于加热槽体内;加热槽体的上方可拆卸地放置有多个耐热铸件;排气管路贯穿炉体的顶壁。本实用新型对工件进行立体式环绕加热,使工件烧结温度均匀性高,改善了烧结品质;耐热铸件与加热槽体一起组成封闭的加热腔,可将热量传到至工件上,该加热腔可补偿因第二加热组件散热而产生的膨胀变形量,不会导致炉体的底壁产生膨胀变形,延长了炉体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间歇式烧结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烧结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间歇式烧结炉。
背景技术
烧结属于一种高温热加工处理过程。在低于材料主要组分熔点温度以下,将粉末成形压坯进行高温处理,并在特定温度和气氛中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的变化,把粉末压坯中粉末颗粒由机械啮合的聚集体变为原子晶体结合的聚集体,最终获得必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的材料。工件在烧结过程中,烧结炉内温度的均匀性对工件的烧结影响很大。现有的间歇式烧结炉通常是在炉体的侧壁设置加热器,炉内热气流难以到达工件底部,造成底部工件烧结温度不均匀,降低了烧结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烧结温度均匀的间歇式烧结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间歇式烧结炉,包括炉体、进气管路、排气管路和若干个加热组件,炉体内设有烧结腔,加热组件包括设置于炉体内的侧壁上的第一加热组件和设置于炉体内的底壁上的第二加热组件;炉体的底壁上水平地设有若干个进气管路,进气管路的顶部竖直地连通有多个进气支道,进气支道连通烧结腔;炉体的底壁上还设有若干列加热槽体,第二加热组件位于加热槽体内,进气支道位于相邻的两列加热槽体之间;加热槽体的上方可拆卸地放置有耐热铸件;排气管路贯穿炉体的顶壁。
优选的,加热槽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卡槽,耐热铸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与卡槽匹配的卡扣,卡扣嵌入卡槽内。
优选的,每列加热槽体上设有多个耐热铸件,并且每列加热槽体上相邻的两个耐热铸件之间互相铆合。
优选的,相邻的两个耐热铸件中,位于左侧的耐热铸件的右端设有朝上弯折的钩状的第一铆接部,位于右侧的耐热铸件的左端设有朝下弯折的与第一铆接部匹配的第二铆接部。
优选的,加热槽体的底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凸起的支座,第二加热组件放置于支座上。
优选的,进气支道的高度小于耐热铸件的高度。
优选的,第二加热组件为蛇形的电加热器,炉体的侧壁底部嵌设有接线装置,接线装置的一端延伸出炉体,电加热器的端部与接线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炉体的底部设置加热槽体和第二加热组件,结合炉体侧壁上的第一加热组件,可共同对工件进行立体式的环绕加热,使工件烧结温度的均匀性高,改善了烧结品质;第二加热组件放置于加热槽体内,可保护第二加热组件不被工件挤压以及不产生移位;耐热铸件与加热槽体一起组成封闭的加热腔,可将第二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有效地传到至工件上和烧结腔内,并且该加热腔可自动补偿因第二加热组件散热而产生的膨胀变形量,不会导致炉体的底壁产生膨胀变形,提高了炉体的工作稳定性,延长了炉体的使用寿命。
2.耐热铸件可拆卸地卡合于加热槽体的上方,一方面可对其上方的工件提供稳定的支撑和传热作用,并且使炉体的结构紧凑;另一方面方便将耐热铸件搬离加热槽体,便于维护和更换加热槽体内的电加热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炉体;2. 进气管路;3.排气管路;4. 第一加热组件;5.第二加热组件;6.工件;7.进气支道;8.加热槽体;9.耐热铸件;10.卡槽;11.卡扣;12. 第一铆接部;13.第二铆接部;14.支座;15. 接线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间歇式烧结炉,包括炉体1、进气管路2、排气管路3和若干个加热组件,炉体1内设有烧结腔,加热组件包括设置于炉体1内的侧壁上的第一加热组件4和设置于炉体1内的底壁上的第二加热组件5;炉体1的底壁上水平地设有若干个进气管路2,进气管路2的顶部竖直地连通有多个进气支道7,进气支道7连通烧结腔;炉体1的底壁上还设有若干列互相平行的加热槽体8,第二加热组件5位于加热槽体8内,进气支道7位于相邻的两列加热槽体8之间;加热槽体8的上方可拆卸地放置有耐热铸件9,耐热铸件9可耐最高烧结温度950℃;排气管路3贯穿炉体1的顶壁。在炉体的底部设置加热槽体8和第二加热组件5,结合炉体1侧壁上的第一加热组件4,可共同对工件6进行立体式的环绕加热,使工件6烧结温度的均匀性高,改善了烧结品质。第二加热组件5放置于加热槽体8内,可保护第二加热组件5不被工件6挤压以及不产生移位;耐热铸件9与加热槽体8一起组成封闭的加热腔,可将第二加热组件5产生的热量有效地传到至工件6上和烧结腔内,并且该加热腔可自动补偿因第二加热组件5散热而产生的膨胀变形量,不会导致炉体1的底壁产生膨胀变形,提高了炉体1的使用寿命。进气管路2设计在炉体1底部,其配置多个不锈钢¢ 25mm 321材质的进气管路,每个进气管路上又设有多个进气支道7,以实现对炉体1底部均匀地通氮气,保障炉内气体环境。
如图2所示,加热槽体8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卡槽10,耐热铸件9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与卡槽10匹配的卡扣11,卡扣11嵌入卡槽10内,从而可避免耐热铸件9相对于加热槽体8自由地前后移动,提高了耐热铸件9与加热槽体8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每列加热槽体8上设有多个耐热铸件9,并且每列加热槽体8上相邻的两个耐热铸件9之间互相铆合。由于耐热铸件9重量大,设置多个耐热铸件,方便维护第二加热组件时5逐个地将耐热铸件9搬离加热槽体8。两个耐热铸件8之间互相铆合,可避免耐热铸件9在炉体1内左右移动。
如图4所示,相邻的两个耐热铸件9中,位于左侧的耐热铸件的右端设有朝上弯折的钩状的第一铆接部12,位于右侧的耐热铸件的左端设有朝下弯折的与第一铆接部12匹配的第二铆接部13。
如图2所示,加热槽体8的底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凸起的支座14,第二加热组件5放置于支座14上。支座14可支起第二加热组件5,使其与加热槽体8的底壁之间有一段空隙,从而可降低加热槽体8对第二加热组件5的吸热量,提高第二加热组件5的热利用率。
如图2所示,进气支道7的高度小于耐热铸件8的高度,方便在耐热铸件8上移动工件6。
如图3所示,第二加热组件5为蛇形的电加热器,炉体1的侧壁底部嵌设有接线装置15,接线装置15的一端延伸出炉体1,电加热器的端部与接线装置15电连接。
工作时,将工件移至烧结炉内的耐热铸件上,关上炉门;之后通过进气管路及进气支道向炉内通氮气,同时通过排气管路进行排气,将炉内空气以氮气置换,待炉内氧浓度达到工艺要求(炉内氧含量≤11ppm),按照工艺设计的温度曲线通过设计在炉侧壁的第一加热组件和炉底的第二加热组件同时进行加热,第二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经耐热铸件传导至工件上和烧结腔内,烧结腔内最高工作温度950度,同时排气系统关闭;烧结时间约40小时,待烧结结束设备停止加热,同时开启排气系统,并增加进气量,对炉体及产品进行降温,当温度接近室温后开启炉门,取出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间歇式烧结炉,包括炉体、进气管路、排气管路和若干个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设有烧结腔,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炉体内的侧壁上的第一加热组件和设置于所述炉体内的底壁上的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炉体的底壁上水平地设有若干个所述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的顶部竖直地连通有多个进气支道,所述进气支道连通所述烧结腔;所述炉体的底壁上还设有若干列加热槽体,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加热槽体内,每列所述加热槽体的上方均可拆卸地放置有耐热铸件;所述进气支道位于相邻的两列加热槽体之间;所述排气管路贯穿所述炉体的顶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式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槽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卡槽,所述耐热铸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卡槽匹配的卡扣,所述卡扣嵌入所述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歇式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每列所述加热槽体上设有多个所述耐热铸件,并且每列所述加热槽体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耐热铸件之间互相铆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歇式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每列所述加热槽体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耐热铸件中,位于左侧的所述耐热铸件的右端设有朝上弯折的钩状的第一铆接部,位于右侧的所述耐热铸件的左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铆接部匹配的朝下弯折的第二铆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式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槽体的底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凸起的支座,所述第二加热组件放置于所述支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式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支道的高度小于所述耐热铸件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间歇式烧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为蛇形的电加热器,所述炉体的侧壁底部嵌设有接线装置,所述接线装置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炉体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的端部与所述接线装置电连接。
CN201921849039.5U 2018-12-10 2019-10-31 一种间歇式烧结炉 Active CN21157584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638447 2018-12-10
CN201822063844 2018-12-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75844U true CN211575844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29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49039.5U Active CN211575844U (zh) 2018-12-10 2019-10-31 一种间歇式烧结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758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34801B2 (ja) 成形装置
JP6313770B2 (ja) 操作装置
CN109081563B (zh) 3d玻璃热弯机和3d玻璃成型方法
MX2013014013A (es) Sistema y metodo de estampado en caliente.
CN107941009B (zh) 一种真空脱脂烧结炉及方法
CN108467187A (zh) 一种玻璃热弯机
CN201265036Y (zh) 脱脂炉
CN211575844U (zh) 一种间歇式烧结炉
TW202023974A (zh) 多模具熱彎成型設備
CN102051457B (zh) 具有过热温度的室式炉
JP2014227317A (ja) 金型組
CN104291553B (zh) 一种锡槽横向温差减缓装置
JP2018511485A (ja) 被加工物を熱間プレス成形するための方法、炉装置及び設備
US7654125B2 (en) Metal forming apparatus
US9840748B2 (en) Process and furnace for treating workpieces
CZ20023991A3 (cs) Zařízení a způsob pro tvarování skleněných tabulí
CN104745990A (zh) 一种解决铍青铜零件真空时效达不到设计硬度的方法
JP4482923B2 (ja) 連続式通電加熱焼成炉
CN103191968A (zh) 一种钼舟的冲压成型装置及冲压成型工艺
CN101445861A (zh) 外循环多重换热器炉用气冷设备
CN205940107U (zh) 一种连续作业真空加热装置
CN220835447U (zh) 一种氢化钛生产装置
CN215593133U (zh) 一种燃气立式热处理炉
CN217343578U (zh) 磁芯用热压成型设备
CN220503197U (zh) 一种真空镀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