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75287U - 柜式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柜式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75287U
CN211575287U CN201922441167.2U CN201922441167U CN211575287U CN 211575287 U CN211575287 U CN 211575287U CN 201922441167 U CN201922441167 U CN 201922441167U CN 211575287 U CN211575287 U CN 211575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air
indoor unit
cabinet
fla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411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中宣
孔令波
张德明
郝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411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75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75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75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柜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平板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平板。壳体的周壁间隔开设有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任一第一出风平板沿竖向延伸并固定于第一出风口处。任一第二出风平板沿竖向延伸并固定于第二出风口处。且任一个第一出风平板所在的平面与任一个第二出风平板所在的平面垂直,以使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垂直。这种第一出风平板以及第二出风平板的设置使得用户只需将柜式空调室内机放置于室内拐角处,并使柜式空调室内机处于合适的角度就可以使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分别与形成拐角的两个墙壁平行,以达到防直吹的效果,并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柜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
柜式空调器具有功率大、风力强等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柜式空调器的室内机一般放置于室内空间的拐角处,以提高空间利用率。现有的大多数柜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只有一个出风口,且该出风口处设置有用于改变水平方向上的出风方向的竖摆叶,用户可以通过枢转该竖摆叶,以使该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形成拐角的某一墙壁平行,使冷/热空气避开室内的用户活动空间,以达到防直吹的效果。
但是,对于具有两个出风口的出风量较大的柜式空调室内机来说,若用户想达到防直吹的效果,需要分别调节每个出风口处的竖摆叶,增加了用户的操作,降低了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用户操作的可以实现防直吹功能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升这种柜式空调室内机的制冷/制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其周壁间隔开设有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平板,任一所述第一出风平板沿竖向延伸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平板,任一所述第二出风平板沿竖向延伸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且任一个所述第一出风平板所在的平面与任一个所述第二出风平板所在的平面垂直,以使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以及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开设于所述周壁相对的侧板上。
可选地,所述周壁还包括:后板,连接开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所述侧板的后端以及开设有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所述侧板的后端,且所述后板开设有进风口。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对应的位置处,用于促使部分空气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并由所述第一出风口排至所述壳体外;第一室内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的所述部分空气的流动路径上;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对应的位置处,用于促使另一部分空气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并由所述第二出风口排至所述壳体外;第二室内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的所述另一部分空气的流动路径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风机以及所述第二风机均为贯流风机。
可选地,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均为三段式换热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包围所述第一风机的部分外周,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包围所述第二风机的部分外周。
可选地,所述后板为中部向后凸出的弧形板。
可选地,所述周壁还包括:前板,连接开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所述侧板的前端以及开设有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所述侧板的前端。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导风板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并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平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导风板组被构造为通过枢转以改变所述第一出风口上下方向的出风方向;第二导风板组,设置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并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平板的外侧,所述第二导风板组被构造为通过枢转以改变所述第二出风口上下方向的出风方向。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柜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平板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平板。壳体的周壁间隔开设有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通过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的设置,提高了出风量。任一第一出风平板沿竖向延伸并固定于第一出风口处。任一第二出风平板沿竖向延伸并固定于第二出风口处。且任一个第一出风平板所在的平面与任一个第二出风平板所在的平面垂直,以使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垂直。这种第一出风平板以及第二出风平板的设置使得用户只需将柜式空调室内机放置于室内拐角处,并使柜式空调室内机处于合适的角度就可以使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分别与形成拐角的两个墙壁平行,用户不需要分别调节第一出风平板以及第二出风平板的角度就可以使柜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避开用户经常活动的空间,以达到防直吹的效果,并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柜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风机、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风机以及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一风机设置于壳体内与第一出风口对应的位置处,用于促使部分空气经进风口进入壳体内,并由第一出风口排至壳体外。第一室内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并位于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之间的部分空气的流动路径上。第二风机设置于壳体内与第二出风口对应的位置处,用于促使另一部分空气经进风口进入壳体内,并由第二出风口排至壳体外。第二室内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并位于进风口与第二出风口之间的另一部分空气的流动路径上。通过设置两个风机以及两个室内换热器,提升了柜式空调室内机的制冷/制热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10,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室内机1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室内机10的剖视图(其中剖切面为水平面,图2所示视角为柜式空调室内机10的上方视角)。
柜式空调室内机10包括壳体100、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平板200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平板300。
壳体100的周壁120间隔开设有第一出风口121以及第二出风口122,具体地,壳体100可以具有底板110,周壁120由底板110周缘向上延伸,底板110可以用于与室内地面接触,以支撑柜式空调室内机10。通过第一出风口121以及第二出风口122的设置,提高了出风量,提升了用户体验。
任一第一出风平板200沿竖向延伸并固定于第一出风口121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每个第一出风平板200具有用于引导气流流动的第一出风平板第一面以及第一出风平板第二面,第一出风平板200沿竖向延伸,也就是说,第一出风平板第一面以及第一出风平板第二面与水平面垂直。
任一第二出风平板300沿竖向延伸并固定于第二出风口122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每个第二出风平板300具有用于引导气流流动的第二出风平板第一面以及第二出风平板第二面,第二出风平板300沿竖向延伸,也就是说,第二出风平板第一面以及第二出风平板第二面与水平面垂直。
且任一个第一出风平板200所在的平面与任一个第二出风平板300所在的平面垂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任一第一出风平板200的第一出风平板第一面(第一出风平板第二面与第一出风平板第一面平行)与任一第二出风平板300的第二出风平板第一面(第二出风平板第二面与第二出风平板第一面平行)垂直,以使第一出风口121的出风方向与第二出风口122的出风方向垂直。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室内机10的出风效果图(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空气的流动方向),如图3所示,这种第一出风平板200以及第二出风平板300的设置使得用户只需将柜式空调室内机10放置于室内拐角处,并使柜式空调室内机10处于合适的角度就可以使第一出风口121与第二出风口122的出风方向分别与形成拐角的两个墙壁平行,用户不需要分别调节第一出风平板200以及第二出风平板300的角度就可以使柜式空调室内机10的出风避开用户的活动空间,以达到防直吹的效果,并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第一出风口121以及第二出风口122可以分别开设于周壁120相对的侧板130上。具体地,侧板130可以包括第一侧板123以及第二侧板124。
第一侧板123由底板110的横向一侧向上延伸,第一侧板123开设有第一出风口121。第二侧板124由底板110的横向另一侧向上延伸,第二侧板124开设有第二出风口12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21以及第二出风口122可以均开设于第一侧板123或均开设于第二侧板124,第一出风口121与第二出风口122可以位于同一高度处,也可以位于不同高度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周壁120也可以为圆柱形等其他形状。
这种柜式空调室内机10放置于室内拐角处,并使柜式空调室内机10处于第一出风口121与第二出风口122的出风方向分别与形成拐角的两个墙壁平行的角度时,第一出风口121的出风区域与第一出风口121对应的墙壁间的间隙较小,第二出风口122的出风区域与第二出风口122对应的墙壁间的间隙也较小,也就是说,柜式空调室内机10的出风区域进一步避开了用户经常活动的室内空间中部区域,提升了用户体验。
周壁120还可以包括后板125,后板125连接开设有第一出风口121的侧板130的后端以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122的侧板130的后端,且后板125开设有进风口126。
也就是说,柜式空调室内机10处于第一出风口121与第二出风口122的出风方向分别与形成拐角的两个墙壁平行的角度时,进风口126处于用户观测不到的区域,提升了用户的视觉体验,并减小了进风气流对用户的影响。
柜式空调室内机10还可以包括第一风机400、第一室内换热器500、第二风机600以及第二室内换热器700。
第一风机400设置于壳体100内与第一出风口121对应的位置处,用于促使部分空气经进风口126进入壳体100内,并由第一出风口121排至壳体100外。
第一室内换热器500设置于壳体100内,并位于进风口126与第一出风口121之间的该部分空气的流动路径上。
第二风机600设置于壳体100内与第二出风口122对应的位置处,用于促使另一部分空气经进风口126进入壳体100内,并由第二出风口122排至壳体100外。
第二室内换热器700设置于壳体100内,并位于进风口126与第二出风口122之间的该另一部分空气的流动路径上。
通过设置两个风机以及两个室内换热器,提升了柜式空调室内机10的制冷/制热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
第一风机400以及第二风机600可以均为贯流风机。第一风机400以及第二风机600的轴可以沿竖直方向延伸。贯流风机使得气流贯穿贯流风机的叶轮流动,由于空气受叶片两次力的作用,因此气流能到达很远的距离,并且出风气流无紊流,出风均匀。
第一室内换热器500以及第二室内换热器700可以均为三段式换热器。三段式换热器由三个板状的换热器板形成限定出凹腔的结构,三段式换热器本身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在此不做赘述,由于三段式换热器由三个板状的换热器形成,因此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
第一室内换热器500包围第一风机400的部分外周,第二室内换热器700包围第二风机600的部分外周,以提高换热效率。
后板125可以为中部向后凸出的弧形板,这种后板125的形状与室内空间拐角处的形状更能适配,有效利用室内空间。
周壁120还可以包括前板127,前板127连接开设有第一出风口121的侧板130的前端以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122的侧板130的前端。前板127使得柜式空调室内机10具有较好的外观,并且可以对柜式空调室内机10的内部部件起到保护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21以及第二出风口122可以均开设于前板127,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21开设于前板127,第二出风口122开设于第二侧板124等。
柜式空调室内机10的壳体100还可以包括顶板,顶板与前板127、后板125、第一侧板123以及第二侧板124的上端连接,以起到对柜式空调室内机10的内部部件保护的作用。
柜式空调室内机10还可以包括第一导风板组以及第二导风板组(图中未示出)。
第一导风板组设置于第一出风口121处,并位于该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平板200的外侧,第一导风板组被构造为通过枢转以改变第一出风口121上下方向的出风方向,以提升用户体验。
第二导风板组设置于第二出风口122处,并位于该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平板300的外侧,第二导风板组被构造为通过枢转以改变第二出风口122上下方向的出风方向,以提升用户体验。
柜式空调室内机10的第一室内换热器500以及第二室内换热器700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器发挥功能、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柜式空调室内机10通过冷媒管路接收来自柜式空调室外机生成的低温能量或高温能量,由于空调的制冷原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习知的,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10,柜式空调室内机10包括壳体100、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平板200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平板300。壳体100的周壁120间隔开设有第一出风口121以及第二出风口122,通过第一出风口121以及第二出风口122的设置,提高了出风量。任一第一出风平板200沿竖向延伸并固定于第一出风口121处。任一第二出风平板300沿竖向延伸并固定于第二出风口122处。且任一个第一出风平板200所在的平面与任一个第二出风平板300所在的平面垂直,以使第一出风口121的出风方向与第二出风口122的出风方向垂直。这种第一出风平板200以及第二出风平板300的设置使得用户只需将柜式空调室内机10放置于室内拐角处,并使柜式空调室内机10处于合适的角度就可以使第一出风口121与第二出风口122的出风方向分别与形成拐角的两个墙壁平行,用户不需要分别调节第一出风平板200以及第二出风平板300的角度就可以使柜式空调室内机10的出风避开用户经常活动的空间,以达到防直吹的效果,并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柜式空调室内机10还可以包括第一风机400、第一室内换热器500、第二风机600以及第二室内换热器700。第一风机400设置于壳体100内与第一出风口121对应的位置处,用于促使部分空气经进风口126进入壳体100内,并由第一出风口121排至壳体100外。第一室内换热器500设置于壳体100内,并位于进风口126与第一出风口121之间的部分空气的流动路径上。第二风机600设置于壳体100内与第二出风口122对应的位置处,用于促使另一部分空气经进风口126进入壳体100内,并由第二出风口122排至壳体100外。第二室内换热器700设置于壳体100内,并位于进风口126与第二出风口122之间的另一部分空气的流动路径上。通过设置两个风机以及两个室内换热器,提升了柜式空调室内机10的制冷/制热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周壁间隔开设有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
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平板,任一所述第一出风平板沿竖向延伸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
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平板,任一所述第二出风平板沿竖向延伸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且
任一个所述第一出风平板所在的平面与任一个所述第二出风平板所在的平面垂直,以使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出风口以及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开设于所述周壁相对的侧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还包括:
后板,连接开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所述侧板的后端以及开设有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所述侧板的后端,且所述后板开设有进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对应的位置处,用于促使部分空气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并由所述第一出风口排至所述壳体外;
第一室内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的所述部分空气的流动路径上;
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对应的位置处,用于促使另一部分空气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并由所述第二出风口排至所述壳体外;
第二室内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的所述另一部分空气的流动路径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机以及所述第二风机均为贯流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均为三段式换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包围所述第一风机的部分外周,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包围所述第二风机的部分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板为中部向后凸出的弧形板。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还包括:
前板,连接开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所述侧板的前端以及开设有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所述侧板的前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导风板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并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出风平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导风板组被构造为通过枢转以改变所述第一出风口上下方向的出风方向;
第二导风板组,设置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并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出风平板的外侧,所述第二导风板组被构造为通过枢转以改变所述第二出风口上下方向的出风方向。
CN201922441167.2U 2019-12-30 2019-12-30 柜式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1575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1167.2U CN211575287U (zh) 2019-12-30 2019-12-30 柜式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41167.2U CN211575287U (zh) 2019-12-30 2019-12-30 柜式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75287U true CN211575287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50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41167.2U Active CN211575287U (zh) 2019-12-30 2019-12-30 柜式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752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22739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1973812U (zh) 一种变频空调室外机
CN209459100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08536137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7166510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6839086B (zh) 一种风机盘管机组
CN203223989U (zh) 落地式空调器
CN201779780U (zh) 侧回风式壁挂空调室内机
CN209877133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1575287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3237139B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4307338U (zh) 一种空调进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CN205690553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211177346U (zh) 导风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566019U (zh) 具有上下出风风道的空调室内机
CN21111968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4678504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CN206131218U (zh)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5588198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3931186U (zh) 送风组件、壁挂机和空调系统
CN110525166A (zh) 一种空调器及车辆
CN213019963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7685347U (zh) 导风板和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9114690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3687440U (zh) 一种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