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70000U - 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70000U
CN211570000U CN201922256278.6U CN201922256278U CN211570000U CN 211570000 U CN211570000 U CN 211570000U CN 201922256278 U CN201922256278 U CN 201922256278U CN 211570000 U CN211570000 U CN 211570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hydraulic
wheel pair
supporting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562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阳
胡明星
万刘天
李卉
张福民
任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Remote Railw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Remote Rail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Remote Railw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Remote Rail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562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70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70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700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该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包括:车体、液压顶升部、轮对转动部、支撑部、电控系统和电动液压泵。其中,车体包括液压升降装置,并用于承载液压顶升部、轮对转动部、支撑部、电控系统和电动液压泵;液压升降装置用于调节轮对转动部的高度,并借助车体的移动,以使轮对转动部对准轮对的侧面;轮对转动部用于在电控系统的控制下从轮对的侧面进行转轮作业;液压顶升部设置在支撑部的上方,并由电动液压泵驱动,以抵顶轴箱体的底面,并下压支撑部,以顶至地面,直至将轮对抬升至距轨道面预定距离的位置。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如何提高轮对检测精度和转向架支撑安全性以及操作便捷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交通车辆,尤其是动车组在进行轮对多边形检测、齿轮箱小轴游隙测量及轮辋轮辐探伤等检测作业时,通常需要将转向架举离轨道桥轨面并对轮对进行转动,使用液压千斤顶来顶升轴箱体,并采用转动轮对踏面的方式来对轮对进行检测。
因为对轮对的检测需要测量轮对的径向跳动值,而采用转动轮对踏面的方式会将该径向跳动值叠加到轮对的检测结果中,由此导致了轮对检测精度低的缺陷。而且,现有技术在实现转向架支撑时,使用液压千斤顶来顶升轴箱体。这种方式的安全性较低。
因此,如何提高轮对检测精度和转向架支撑安全性以及操作便捷性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如何提高轮对检测精度和转向架支撑安全性以及操作便捷性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其中,所述转向架包括轮对(8)和与所述轮对相连的轴箱体(7),所述轮对(8)位于轨道(10)上;
所述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包括:车体(1)、液压顶升部(3)、轮对转动部(4)、支撑部(5)、电控系统(6b)和电动液压泵(6a);其中:
所述车体(1),包括:液压升降装置,并用于承载所述液压顶升部(3)、所述轮对转动部(4)、所述支撑部(5)、所述电控系统(6b)和所述电动液压泵(6a);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用于调节所述轮对转动部(4)的高度,并借助所述车体(1)的移动,以使所述轮对转动部(4)对准所述轮对(8)的侧面(81);
所述轮对转动部(4),用于在所述电控系统(6b)的控制下从所述轮对(8)的所述侧面(81)进行转轮作业;
所述电控系统(6b),用于控制所述轮对转动部(4)和所述电动液压泵(6a);
所述液压顶升部(3),设置在所述支撑部(5)的上方,并由所述电动液压泵(6a)驱动,以抵顶所述轴箱体(7)的底面,并下压所述支撑部(5),以顶至地面,直至将所述轮对(8)抬升至距轨道面预定距离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轮对转动部(4)包括:摩擦转轮(401)、用于驱动所述摩擦转轮(401)的伺服电机(402)、转轮进给板(403)和手摇丝杠滑台(404);其中:
所述转轮进给板(403),安装有所述伺服电机(402)和所述摩擦转轮(401);
所述摩擦转轮(401),在所述液压升降装置的调节下,对准所述轮对(8)的侧面(81);
所述手摇丝杠滑台(404),用于驱动所述转轮进给板(403)向所述轮对(8)的方向靠近,以使得所述伺服电机(402)和所述摩擦转轮(401)均向所述轮对(8)的方向靠近,直至所述摩擦转轮(401)压紧在所述轮对的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顶升部(3)包括液压缸导向套(301)、第一弹簧(302)和液压缸(303);所述液压缸(303)包括活塞(3031);所述支撑部(5)包括支撑立柱导向套(501)、第二弹簧(502)和支撑立柱(503);所述支撑立柱(503)的底部设置有地脚;其中:
所述第一弹簧(302),套设在所述液压缸导向套(301)和所述液压缸(303)之间,并用于支撑所述液压缸(303);
所述液压缸(303),设置在所述液压缸导向套(301)内,用于进行竖向移动;
所述第二弹簧(502),套设在所述支撑立柱导向套(501)和所述支撑立柱(503)之间,并用于支撑所述支撑立柱(503);
所述电动液压泵(6a),用于驱动所述液压缸(303),以使所述活塞(3031)伸出并抵顶所述轴箱体(7)的底面,且使所述液压缸(303)下移并压缩所述第一弹簧(302);
所述支撑立柱(503),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导向套(501)内并用于进行竖向移动,并在所述液压缸(303)下压的作用下,下移并压缩所述第二弹簧(502),使得所述地脚顶至所述地面,直至将所述轮对(8)抬升至距所述轨道面预定距离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1)还包括升降托盘;其中:
所述升降托盘,用于承载轮对转动部(4)和液压顶升部(3);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还用于调节所述升降托盘,以使所述轮对(8)转动部(4)对准所述轮对(8)的侧面(81)。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还包括控制面板(2);所述控制面板(2)包括按钮;所述按钮用于触发所述电控系统(6b)。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其中,转向架包括轮对(8)和与轮对相连的轴箱体(7),轮对(8)位于轨道(10)上;该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包括:车体(1)、液压顶升部(3)、轮对转动部(4)、支撑部(5)、电控系统(6b)和电动液压泵(6a)。其中,车体(1)包括液压升降装置,并用于承载液压顶升部(3)、轮对转动部(4)、支撑部(5)、电控系统(6b)和电动液压泵(6a);液压升降装置用于调节轮对转动部(4)的高度,并借助车体(1)的移动,以使轮对转动部(4)对准轮对(8)的侧面(81);轮对转动部(4)用于在电控系统(6b)的控制下从轮对(8)的侧面(81)进行转轮作业;电控系统(6b)用于控制轮对转动部(4)和电动液压泵(6a);液压顶升部(3)设置在支撑部(5)的上方,并由电动液压泵(6a)驱动,以抵顶轴箱体(7)的底面,并下压支撑部(5),以顶至地面,直至将轮对(8)抬升至距轨道面预定距离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车体和液压升降装置,调节轮对转动部4的位置,使之对准轮对8的侧面,电动液压泵6a在电控系统6b的控制下工作,以驱动液压顶升部3,使得该液压顶升部3在纵向上,抵顶轴箱体7的底面并下压支撑部5。当将支撑部5下压至其顶至地面时,通过对轴箱体7底面的抵顶,可以将轮对8抬升至距轨道10面预定距离的位置,从而实现对转向架的支撑,由此提高了支撑的安全性。然后,通过手摇丝杠滑台404将摩擦转轮401压紧在轮对侧面,启动伺服电机402使轮对转动,由此对轮对8进行检测。这种转动轮对侧面的检测方式不会将轮对8的径向跳动值叠加到检测结果中,由此提高了轮对8的检测精度。而且,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液压升降功能的车体,由于该车体便于移动,可以便于进行轮对8转动作业,提高了操作便捷性,并使得劳动强度得以降低。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转动部压紧轮对侧面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压顶升部及支撑部的作业原理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轮对转动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压顶升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分别作为主动设备、从动设备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可以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施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所述方面。
首先,对本文涉及到的概念进行简要介绍。
轮对是指机车车辆上与钢轨相接触的部分,即轨道交通车辆的走行轮。轮对由左右两个车轮牢固地压装在同一根车轴上所组成。轮对的作用是保证机车车辆在钢轨上的运行和转向。
转向架为轨道车辆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其包括轮对和轴箱体,该轴箱体位于该轮对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主要应用于转向架下单轴轮对的举升及转动作业。
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现有技术使用液压千斤顶来顶升轴箱体,并采用转动轮对踏面的方式会将该径向跳动值叠加到轮对的检测结果中,由此导致了轮对检测精度低、转向架支撑安全性低以及操作便捷性差的缺陷。
鉴于此,为了解决如何提高轮对检测精度和转向架支撑安全性以及操作便捷性的技术问题,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其中,转向架包括轮对8和与轮对相连的轴箱体7,轮对8位于轨道10上。该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主要可以包括:车体1、液压顶升部3、轮对转动部4、支撑部5、电控系统6b和电动液压泵6a。其中,车体1包括液压升降装置,并用于承载液压顶升部3、轮对转动部4、支撑部5、电控系统6b和电动液压泵6a。液压升降装置用于调节轮对转动部4的高度,并借助车体1的移动,以使轮对转动部4对准轮对8的侧面81。轮对转动部4用于在电控系统6b的控制下从轮对8的侧面81进行转轮作业。电控系统6b用于控制轮对转动部4和电动液压泵6a。液压顶升部3设置在支撑部5的上方,并由电动液压泵6a驱动,以抵顶轴箱体7的底面,并下压支撑部5,以顶至地面,直至将轮对8抬升至距轨道面预定距离的位置。
其中,车体1优选为具有升降功能的小车,例如,具有液压举升功能的行李小车。具有液压举升功能的行李小车的承重能力较好,并且可以实现轻便推行。该行李小车可以包括液压升降装置和升降托盘。在进行轮对8转轮作业之前,通过液压升降装置来调节升降托盘的高度,使得轮对转动部4能够对准轮对8的侧面81。然后,轮对转动部4在电控系统6b的控制下从该侧面81进行轮对8转动作业。
上述电动液压泵6a可以由220V交流电源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车体和液压升降装置,调节轮对转动部4的位置,使之对准轮对8的侧面,电动液压泵6a在电控系统6b的控制下工作,以驱动液压顶升部3,使得该液压顶升部3在纵向上,抵顶轴箱体7的底面并下压支撑部5。当将支撑部5下压至其顶至地面时,通过对轴箱体7底面的抵顶,可以将轮对8抬升至距轨道10面预定距离的位置,从而实现对转向架的支撑,由此提高了支撑的安全性。然后,通过手摇丝杠滑台404将摩擦转轮401压紧在轮对侧面,启动伺服电机402使轮对转动,由此对轮对8进行检测。这种转动轮对侧面的检测方式不会将轮对8的径向跳动值叠加到检测结果中,由此提高了轮对8的检测精度。而且,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液压升降功能的车体,由于该车体便于移动,可以便于进行轮对8转动作业,提高了操作便捷性,并使得劳动强度得以降低。
具体地,如图4所示,轮对转动部4可以包括:摩擦转轮401、用于驱动摩擦转轮401的伺服电机402、转轮进给板403和手摇丝杠滑台404。其中,转轮进给板403安装有伺服电机402和摩擦转轮401。摩擦转轮401在液压升降装置的调节下,对准轮对8的侧面81。手摇丝杠滑台404用于驱动转轮进给板403向轮对8的方向靠近,以使得伺服电机402和摩擦转轮401均向轮对8的方向靠近,直至摩擦转轮401压紧在轮对8的侧面81上。
其中,伺服电机402可由220V交流电源供电,用于驱动摩擦转轮401转动,以实现轮对转动作业。具体而言,当通过手摇丝杠滑台404将摩擦转轮401压紧在轮对8的侧面81上时,伺服电机402被启动,以驱动摩擦转轮401转动,使轮对8转动,从而实现对轮对8的转动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转轮进给板403与手摇丝杠滑台404中的丝母固定连接,使转轮进给板403可在手摇丝杠滑台404的作用下做前、后运动,实现压紧、离开轮对侧面的动作。
其中,手摇丝杠滑台404中的丝杠优先选为T型丝杠,可在摩擦转轮401压紧轮对8侧面之后实现自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车体1还可以包括升降托盘。其中,升降托盘用于承载轮对转动部4和液压顶升部3。液压升降装置还用于调节升降托盘,以使轮对转动部4对准轮对8的侧面81。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确保摩擦转轮401对准轮对8的侧面,车体1可以包括升降托盘。液压升降装置用于控制升降托盘的升降高度。通过升降托盘承载摩擦转轮401,以调节摩擦转轮401的高度,使之对准轮对8的侧面81。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还包括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包括按钮;该按钮用于触发电控系统6b。
通过控制面板2上的按钮,可以对转动部4和电控系统6b进行控制,从而可以提高轮对8转动的平稳性,进一步提高轮对8检测的精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液压顶升部3包括液压缸导向套301、第一弹簧302和液压缸303;液压缸303包括活塞;支撑部5包括支撑立柱导向套501、第二弹簧502和支撑立柱503;支撑立柱503的底部设置有地脚。其中,第一弹簧302套设在液压缸导向套301和液压缸303之间,并用于支撑液压缸303。液压缸303设置在液压缸导向套301内,用于进行竖向移动。第二弹簧502套设在支撑立柱导向套501和支撑立柱503之间,并用于支撑该支撑立柱503。电动液压泵6a用于驱动液压缸303,以使活塞伸出并抵顶轴箱体7的底面,且使液压缸303下移并压缩第一弹簧302。支撑立柱503设置在支撑立柱导向套501内并用于进行竖向移动,并在液压缸303下压的作用下,下移并压缩第二弹簧502,使得地脚顶至地面,直至将轮对8抬升至距轨道10面预定距离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液压缸导向套301可以与行李小车的液压升降托盘相固定。
当电动液压泵6a被通电后,可以对液压缸303进行供油,进而,液压缸303的活塞移动伸出。当活塞伸出移动而顶至轴箱体7的底面后,该活塞继续伸出,即继续向上抵顶轴箱体7的底面,由此形成向下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使得液压缸303下移,并压缩第一弹簧302。当液压缸303的底部接触到支撑部5后,液压缸303活塞继续伸出,使得该支撑立柱503下移并压缩第二弹簧502,直至支撑立柱503的地脚顶至地面,从而形成稳固的支撑。当电动液压泵6a继续对液压缸303供油时,液压缸303活塞继续伸出,而支撑立柱503已顶至地面而不能继续下移,则轮对8将被抬起,直至轮对8被抬升至距轨道10面预定距离的位置,由此完成转向架支撑的作业。
上述第一弹簧302作为液压缸回位弹簧。
未工作时,上述第二弹簧502可以使得支撑立柱503和地脚脱离地面,以确保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便于移动。
工作时,液压缸303下移,以使支撑立柱503和地脚顶至地面,从而实现承重作业。
地脚优选为采用尼龙等材质的垫块。地脚可以防止作业时对地面造成损伤。
下面结合图1-7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需采用两个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以应用于实现轨道桥上转向架单轴的举升作业。其中一个作为主动设备,另一个作为从动设备,从动设备可将轮对转动部4去掉。
在进行转向架单轴的顶升作业时,将两个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的装置分别作为主、从设备,推至转向架单轴9两端的轴箱体7下面。通过车体1的液压升降装置,来调节升降托盘的高度,以使得摩擦转轮401对准轮对8的侧面81。同时启动轮对转动装置和转向架支撑装置,并为电动液压泵6a供电。电动液压泵6a对液压缸303供油,以使得液压缸303的活塞执行伸出动作。当该活塞顶至轴箱体7的底面时,该活塞继续伸出,以致其产生的反作用力使得液压缸303下移,并压缩液压顶升部3中的第一弹簧302。当液压缸303的底部接触到支撑部5时,轴箱体7底面施加给液压缸303的反作用力会传递至支撑立柱503,并使得该支撑立柱503下移,且压缩第二弹簧502,直至该支撑立柱503的地脚顶至地面,形成稳固的支撑。继续对液压缸303供油,直至将轮对8抬升至距轨面预定距离的位置,由此实现转向架支撑作业。
当转向架被支撑以后,进行转轮作业。摇动手摇丝杠滑台404,以驱动转轮进给板403向轮对8的方向靠近,以使得安装在转轮进给板403上的伺服电机402和摩擦转轮401一起向轮对8的方向靠近,直至摩擦转轮401压紧在轮对8的侧面81上。启动伺服电机402,该伺服电机402驱动摩擦转轮401转动,由此实现轮对8的转动作业。
当完成转向架支撑作业和轮对转动作业后,摇动手摇丝杠滑台404,以使摩擦转轮401脱离轮对8的侧面81,然后,再对液压缸303进行泄压,以使活塞收回。当轴箱体7底面的反作用力消失时,液压缸303在第一弹簧302的作用下回到原位。同时,支撑立柱503在第二弹簧502的作用下,也回到原位。
至此,完成整套作业流程,可以将车体1推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也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术语“相连”、“连接”等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亦或是一体连接;既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既可以是直接连接或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或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既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来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文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文的描述中,术语“水平方向”、“平行”、“并排”、“向……延伸”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以及简化描述,而且站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角度,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出于简要的考虑,本文通过相关的方式描述了实施例。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省略了相同的内容,而详细描述了各个实施例间相区别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借鉴。
在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征和优点并非囊括,并且具体而言,许多附加特征和优点将鉴于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而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清楚。另外应当注意,在说明书中使用的语言已经主要出于可读性和指导的目的而加以选择,并且可以未被选择用于界定或者限定实用新型主题内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包括轮对(8)和与所述轮对相连的轴箱体(7),所述轮对(8)位于轨道(10)上;
所述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包括:车体(1)、液压顶升部(3)、轮对转动部(4)、支撑部(5)、电控系统(6b)和电动液压泵(6a);其中:
所述车体(1),包括:液压升降装置,并用于承载所述液压顶升部(3)、所述轮对转动部(4)、所述支撑部(5)、所述电控系统(6b)和所述电动液压泵(6a);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用于调节所述轮对转动部(4)的高度,并借助所述车体(1)的移动,以使所述轮对转动部(4)对准所述轮对(8)的侧面(81);
所述轮对转动部(4),用于在所述电控系统(6b)的控制下从所述轮对(8)的所述侧面(81)进行转轮作业;
所述电控系统(6b),用于控制所述轮对转动部(4)和所述电动液压泵(6a);
所述液压顶升部(3),设置在所述支撑部(5)的上方,并由所述电动液压泵(6a)驱动,以抵顶所述轴箱体(7)的底面,并下压所述支撑部(5),以顶至地面,直至将所述轮对(8)抬升至距轨道面预定距离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转动部(4)包括:摩擦转轮(401)、用于驱动所述摩擦转轮(401)的伺服电机(402)、转轮进给板(403)和手摇丝杠滑台(404);其中:
所述转轮进给板(403),安装有所述伺服电机(402)和所述摩擦转轮(401);
所述摩擦转轮(401),在所述液压升降装置的调节下,对准所述轮对(8)的侧面(81);
所述手摇丝杠滑台(404),用于驱动所述转轮进给板(403)向所述轮对(8)的方向靠近,以使得所述伺服电机(402)和所述摩擦转轮(401)均向所述轮对(8)的方向靠近,直至所述摩擦转轮(401)压紧在所述轮对的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顶升部(3)包括液压缸导向套(301)、第一弹簧(302)和液压缸(303);所述液压缸(303)包括活塞(3031);所述支撑部(5)包括支撑立柱导向套(501)、第二弹簧(502)和支撑立柱(503);所述支撑立柱(503)的底部设置有地脚;其中:
所述第一弹簧(302),套设在所述液压缸导向套(301)和所述液压缸(303)之间,并用于支撑所述液压缸(303);
所述液压缸(303),设置在所述液压缸导向套(301)内,用于进行竖向移动;
所述第二弹簧(502),套设在所述支撑立柱导向套(501)和所述支撑立柱(503)之间,并用于支撑所述支撑立柱(503);
所述电动液压泵(6a),用于驱动所述液压缸(303),以使所述活塞(3031)伸出并抵顶所述轴箱体(7)的底面,且使所述液压缸(303)下移并压缩所述第一弹簧(302);
所述支撑立柱(503),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导向套(501)内并用于进行竖向移动,并在所述液压缸(303)下压的作用下,下移并压缩所述第二弹簧(502),使得所述地脚顶至所述地面,直至将所述轮对(8)抬升至距所述轨道面预定距离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还包括升降托盘;其中:
所述升降托盘,用于承载轮对转动部(4)和液压顶升部(3);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还用于调节所述升降托盘,以使所述轮对转动部(4)对准所述轮对(8)的侧面(8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还包括控制面板(2);所述控制面板(2)包括按钮;所述按钮用于触发所述电控系统(6b)。
CN201922256278.6U 2019-12-16 2019-12-16 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70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56278.6U CN211570000U (zh) 2019-12-16 2019-12-16 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56278.6U CN211570000U (zh) 2019-12-16 2019-12-16 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70000U true CN211570000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34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5627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70000U (zh) 2019-12-16 2019-12-16 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700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09057Y (zh) 车体组装胎具
WO2016101322A1 (zh) 钢轨打磨装置及钢轨铣磨车
JP2012061596A (ja) 鉄道車輪を加工する方法と機械
CN201960320U (zh) 客车积便器拆装平台
CN101491881B (zh) 用于铁路货车轮对的滚动轴承磨合机
US3828689A (en) Device for rerailing rail vehicles
CN201960321U (zh) 积便器拆装工作台车
CN201145638Y (zh) 用于铁路货车轮对的滚动轴承磨合机
CN211570000U (zh) 转向架支撑及轮对转动装置
JP2009526662A (ja) 移動式車輪加工装置
CN111570408A (zh) 火车轮对激光清洗系统
CN103008957A (zh) 自卸车车厢边板压紧装置
US2718851A (en) Drop pit apparatus
JP2873756B2 (ja) 重量物搬送台車
CN210340210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汽车举升机构
CN102266880B (zh) 钢轨校直液压机用移动工作台
CN206710100U (zh) 滚筒反力式车辆加载制动检验台
RU2658510C1 (ru) Стенд для оценки уровня и характера силового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 колеса с рельсом
CN212289759U (zh) 一种用于火车轮对激光清洗的支撑平台
CN1022472C (zh) 使机具架在轨道上就位的装置
JP4175638B2 (ja) 鉄道車輌の車体分離・移動装置
CN111497790A (zh) 用于火车轮对激光清洗的支撑平台
CN115123337B (zh) 一种轨道探伤车的行走机构
US3367283A (en) Railway axle positioning device
CN203031185U (zh) 自卸车车厢边板压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