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60527U - 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60527U
CN211560527U CN201921297324.0U CN201921297324U CN211560527U CN 211560527 U CN211560527 U CN 211560527U CN 201921297324 U CN201921297324 U CN 201921297324U CN 211560527 U CN211560527 U CN 211560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nt
support
central vein
caliber
slee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973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佳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huoguang Financial Group Memorial Hospital
Shin Kong Wu Ho Su Memori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inhuoguang Financial Group Memori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huoguang Financial Group Memori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inhuoguang Financial Group Memori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12973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60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60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60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含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可依据各病患的静脉选择适当口径的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并加以重迭套接组合。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可提高支架与不同患者静脉血管的匹配性,进而增加手术的成功率并减少术后因支架大小不适产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血管用覆膜支架,特别是一种用于中心静脉的组合式支架。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当病患在进入慢性肾衰竭病程时就必须进行洗肾,而洗肾或是其他治疗上的需要,则经常需要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插管以便于患者接受洗肾治疗或其他治疗。然而,在临床经验上,约有25%至40%的患者会出现中心静脉狭窄阻塞,由于是靠近心脏端的静脉阻塞,整个手部、前臂与上臂将逐渐产生严重肿胀不适的情况,甚至皮肤溃烂且伤口难以愈合。结至目前为止,治疗中心静脉阻塞的主要方式主要是利用血管腔内气球扩张术,但由于此时患者的血管壁已纤维化、失去弹性,复发性回缩狭窄乃是常见的术后结果。
此外,目前医疗上,通常以单一支架治疗静脉阻塞,然而,由于患者的中心静脉血管因个人的不同,而有其近心端与远心端的直径大小不同,因此治疗静脉阻塞须依患部血管大小配合选择匹配的支架。心血管支架供货商所制造的标准化支架是为了避免增加制造成本及库存上的压力。此外,由于个体上的差异以及静脉阻塞位置上的不同,部分患者并不能找到适宜匹配患部两端血管口径的标准化支架,若勉强使用不完全符合患部两端血管口径的标准化支架,则会产生术后因支架大小不适所产生的种种问题,例如脱落等问题。因此,对于能解决找到适宜匹配各种病患血管口径的支架实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含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支架组合,可依据各病患患部血管选择适当口径的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并加以重迭套接组合。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组合可提高支架与不同患者于不同位置的匹配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并能减少生产者的库存压力进而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此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其包含第一支架,其包括近心部及套接部;第二支架,其包括套接部及远心部;且该第一支架的近心部的端部口径大于该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口径。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为人工血管覆膜支架,在相互套接后可具有两端口径不同的管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中,对于该第一支架的近心部的端部口径并无特别限制,可配合病患患处静脉大小制备,只要能导引血流流出该第一支架且不回渗于该第一支架与血管壁之间的空隙即可。在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架的近心部的端部口径为16mm以上,而其口径上限可配合病患个体而定。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架的近心部的端部口径优选为16至20mm。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架的近心部的端部口径更优选为16、18或20mm。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中,对于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口径并无特别限制,可配合病患患处静脉大小制备,只要能导引血流进入该第二支架内且不渗入该第二支架与血管壁之间的空隙即可。在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口径为16mm以下,而其口径下限可配合病患个体而定。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口径优选为8至14mm。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口径为8、10、12或14mm。
在具体实施例中,当该第一支架的近心部的端部口径为大于或等于18mm至20mm时,该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口径为大于或等于14mm至16mm。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当该第一支架的近心部的端部口径为小于18mm至16mm时,该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口径为小于14mm至8mm。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人工血管覆膜由管状人工血管覆膜外编织数个弹性支撑体金属支架所构成。该人工血管覆膜为人体可接受的高分子医用材料,熟知可使用的医用材料例如为聚四氟乙烯、聚酰胺、聚酯纤维、聚丙烯等所制成的膜状物或编织物。该弹性支撑体金属支架为人体可接受的合金所制成,例如镍钛记忆合金、镍钛弹性合金、医用不锈钢合金、铁、钴、镍、铬、钼或其合金等,且弹性支撑体金属支架可为环形、螺旋型、波浪形或网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中,该第二支架被设置于该第一支架的上游处,该第二支架的套接部可套接于该第一支架的套接部。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重迭套接后可形成具有两端口径不同的管状结构。对于该二个套接部的管径差并无特别限制,只要能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方便操作且能在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套接后完全贴合而不渗漏血液即可。
在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架的套接部与该第二支架的套接部具有均一的管径,且口径各为10-14mm,且该第一支架的套接部与该第二支架的套接部的口径差优选为2至3mm。在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架的套接部的口径小于该第二支架的套接部的口径,故该第二支架的套接部被重迭套接于该第一支架的套接部内侧。由于该第二支架的口径较大,在重迭套接入该第一支架的套接部内侧后,通过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的弹性支撑体金属支架的扩张弹性,可将二支架的套接部完全贴合。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支架的套接部的口径大于该第二支架的套接部的口径,故该第一支架的套接部被套接于该第二支架的套接部内侧。
在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相互套接后,重迭部分的长度可依套接部的长度、二支架的口径差、套接后的总长等因素决定,但须在二支架套接后完全相互贴合而不渗漏血液。例如,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依据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的套接部的口径差来决定重迭部分的长度,若该第一支架与该第二支架的套接部的口径差较小,可考虑将二个套接部完全重迭。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可依据病患所需的支架长度来决定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重迭套接后的预设支架总长度,并可依据该预设支架总长度来调整重迭部分的长度。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套接部长度各为10至30mm,且优选各为20mm。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在重迭套接后,二个套接部的重迭长度为20mm。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中,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可为等长或不等长。换言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理解,可在评估病患患部的血管结构、大小、范围、手术的便利性、安全性等因素后,选择适当的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长度加以重迭套接组合。在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重迭套接后的总长度为80mm以上,优选为80至200mm。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重迭套接后的总长度为80、85、9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55、160、165、170、175、180、185、190、195或200mm。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中,该第一支架和/或第二支架的外表面进一步设置多个可固定于血管壁的固定件,该固定件可例如为一倒刺状或锚状结构,通过该多个固定件可增加该第一支架和/或第二支架在血管中的锚定力,有助于支架架设的精确性及稳定性。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该固定件设置于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外周围处。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当第二支架被套接于第一支架支内侧时,该第一支架的套接部的端部外周围处可加设该固定件。
本实用新型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可用于治疗多种血管病变,例如血管阻塞、血管瘤、血管病变等。例如在治疗血管单一阻塞的情况,可将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重迭套接后横跨于该单一狭窄处。若为一区域多处阻塞或将有多处阻塞的可能,则可将该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重迭套接横跨于该区域。在治疗血管瘤的情况,在套接后第一支架的近心部设置于该血管瘤近心端的瘤颈内侧,而第二支架的远心部则设置于该血管瘤远心端的瘤颈内侧,使该本实用新型的支架重迭套接后横跨于血管瘤瘤体两端。
如本文所使用,“一”及“一种”是指一或多于一个(即至少一个)或一或多于一种(即至少一种)的物体。举例而言,“一固定件”是指一个固定件或多个固定件。
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人体可接受”意指当施用于人体后,其通常并不引起过敏反应、排斥、炎症反应或类似反应。
在本文中所述的血管的“上游”及“下游”处是依据血管血流的方向而定,在静脉的情况,静脉血液由周边静脉流向心脏,因此在血管相对位置上,例如血管阻塞处,周边静脉一侧位置为“上游”处,而心脏一侧位置则为“下游”处。在动脉的情况,动脉血液由心脏流向周边动脉,因此在血管相对位置上,例如血管阻塞处,心脏一侧位置为“上游”处,而周边动脉一侧位置为“下游”处。
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范围形式的描述仅是为了方便及简洁,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因此,范围的描述应被视为是具体揭示所有可能的子范围以及该范围内的单一数值。例如,8至14的范围描述应被认为已特定揭示子范围,例如从8至9、8至10、8至11、9至10、9至11、10至14等各种范围,以及在该范围内的单一及部分数字,例如8、9、10、10.5、11、12.6、13.2及14。无论范围的宽度如何皆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重迭套接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的另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重迭套接的另一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设置于血管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以下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该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能解释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的示意图,该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包含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20)所组成,该第一支架(10)及第二支架(20)是各由人工血管覆膜(16,26)外编织数个弹性支撑体金属支架(17,27)所构成的细圆管形。
该第一支架(10)包括近心部(11)及套接部(13),该近心部的端部(12)的口径为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41
该套接部(13)具有均一的管径,其端部(14)的口径为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42
在套接部的端部(14)外周围设有多个可固定于血管壁的固定件(15)。
该第二支架(20)包括套接部(21)及远心部(23),该套接部(21)具有均一的管径,其端部(22)的口径为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47
远心部的端部(24)的口径为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49
且在远心部的端部(24)外周围设有多个可固定于血管壁的固定件(25)。
该第一支架的近心部的端部的口径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411
为16mm,且该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口径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48
为8mm。
实施例2
参照图1及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重迭套接后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在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20)重迭套接后整体上大致呈现由第一支架近心部(11)向第二支架远心部(23)逐渐变细的圆管形。当该第二支架的套接部(21)由第一支架的套接部端口(14)套接入套接部(13)内侧时,该套接部(13)与套接部(21)的重迭部分约为20mm,且该第一支架的套接部的端部(14)的口径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410
需小于第二支架的套接部的端部(22)的口径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43
该口径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44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45
的差约为2mm。由于第二支架的套接部的端部口径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412
略大于第一支架的套接部的端部口径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46
当该第二支架套接入第一支架内时,通过套接部的弹性支撑体金属支架(17,27)的扩张弹性可将该第二支架的套接部(21)外表面完全贴合于第一支架的套接部(13)内侧,可有效防止血液的渗漏,有利于本实用新型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的长时间使用。
实施例3
参照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的另一示意图,该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包含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20’)所组成,该第一支架(10’)及第二支架(20’)是各由人工血管覆膜(16,26)外编织数个弹性支撑体金属支架(17,27)所构成的细圆管形。
该第一支架(10’)包括近心部(11’)及套接部(13),该近心部的端部(12’)的口径为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52
该套接部(13)具有均一的管径,其端部的口径为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53
在套接部的端部(14)外周围设有多个可固定于血管壁的固定件(15)。
该第二支架(20’)包括套接部(21)及远心部(23’),该套接部(21)具有均一的管径,其端部(22)的口径为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51
远心部的端部(24’)的口径为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54
且在远心部的端部(24’)外周围设有多个可固定于血管壁的固定件(25)。
该第一支架的近心部的端部的口径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512
为20mm,且该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口径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59
为16mm。
实施例4
参照图3及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重迭套接后的另一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在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20’)重迭套接后整体上大致呈现圆管形。当该第二支架的套接部(21)由第一支架的套接部端口(14)套接入套接部(13)内侧时,该套接部(13)与套接部(21)的重迭部分约为20mm,且该第一支架的套接部的端部(14)的口径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55
需小于第二支架的套接部的端部(22)的口径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510
该口径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57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56
的差约为2mm。由于第二支架的套接部的端部口径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511
略大于第一支架的套接部的端部口径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58
当该第二支架套接入第一支架内时,通过套接部的弹性支撑体金属支架(17,27)的扩张弹性可将该第二支架的套接部(21)外表面完全贴合于第一支架的套接部(13)内侧,可有效防止血液的渗漏,有利于本实用新型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的长时间使用。
实施例5
参照图1及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设置于血管中的示意图。在设置支架时,首先依病患左头臂静脉(31)血管阻塞(34)的下游处的血管口径选择具有适当近心部的端部口径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513
的第一支架(10),将第一支架以支架递送装置设置于静脉血管阻塞(34)的下游处,第一支架套接部的端部(14)外周围所设置的多个固定件(15)可将第一支架(10)固定于血管中所默认的位置,避免因血流流动将其位移。之后,依左头臂静脉(31)血管阻塞(34)的上游处的血管口径选择具有适当远心部的端部口径
Figure BDA00021631465300000514
的第二支架(20),以支架递送装置将第二支架的套接部(21)套接于第一支架的套接部(13)内侧,而将第二支架设置于静脉血管阻塞(34)的上游处,第二支架远心部的端部(22)外周围所设置的固定件(25)可将第二支架固定于血管中所默认的位置。设置后的本实用新型中心静脉用支架可导引血流由第二支架远心部的端部(24)流入,无阻碍的通过静脉血管阻塞(34)处,并由第一支架近心部的端部(12)流出进入上腔静脉(32)并回流回心脏(33),由于设有多个固定件(15,25),不会有位移或被血流冲至心脏(33)的危险。

Claims (12)

1.一种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其特征是,其包含:
第一支架,其为人工血管覆膜支架,包括近心部及套接部,所述近心部的端部口径为16mm以上,所述第一支架的套接部的端部口径为10至14mm;以及
第二支架,其为人工血管覆膜支架,包括套接部及远心部,所述第二支架的套接部的端部口径为10至14mm,所述远心部的端部口径为16mm以下,所述第二支架的套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套接部重迭套接,且两者之间的端部口径差为2至3mm,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近心部的端部口径大于所述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口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的套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套接部重迭套接的长度为10至30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套接部具有均一的管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的套接部具有均一的管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的套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套接部重迭套接的长度为2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近心部的端部口径为16至2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口径为8至14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其中当所述第一支架的近心部的端部口径为大于或等于18mm至20mm时,所述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口径为大于或等于14mm至16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其中当所述第一支架的近心部的端部口径为大于16mm至小于18mm时,所述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口径为大于8mm至小于14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套接后的总长度为80至200m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的远心部的端部外周围设有多个可固定于血管壁的固定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套接部的端部外周围设有多个可固定于血管壁的固定件。
CN201921297324.0U 2019-08-12 2019-08-12 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 Active CN211560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7324.0U CN211560527U (zh) 2019-08-12 2019-08-12 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97324.0U CN211560527U (zh) 2019-08-12 2019-08-12 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60527U true CN211560527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22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97324.0U Active CN211560527U (zh) 2019-08-12 2019-08-12 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605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7283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光华临港工程应用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脉覆膜支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7283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光华临港工程应用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脉覆膜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39559B (en) Stent with optimal strength and radiopacity characteristics
JP2004344489A (ja) 一時留置型のステント及びステントグラフト
JP2014527414A (ja) 埋め込み可能および取り外し可能な、カスタマイズ可能な身体導管
BR112012007518B1 (pt) acesso a ramificações por meio de um dispositivo médico bifurcado altamente maleável
JP2013543416A (ja) ステントグラフトシステム
US10682453B2 (en) Vascular access system with reinforcement member
US20170181838A1 (en) Endograft with at least two branch portions
EP4129233A1 (en) Covered stent
JP7185739B2 (ja) ステントグラフト
CN110623780A (zh) 分段式覆膜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20075B (zh) 覆膜支架
CN211560527U (zh) 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
CN209827101U (zh) 血管支架及其内嵌分支支架
TWI749353B (zh) 中心靜脈用覆膜支架
CN112386365A (zh) 中心静脉用覆膜支架
CN212522082U (zh) 一种覆膜支架
CN111227991A (zh) 血管支架及其内嵌分支支架
CN110420074B (zh) 覆膜支架
CN113116613B (zh) 覆膜支架
CN116407369A (zh) 一种裸支架及植入支架
US11439496B2 (en) Tubular therapeutic implement, tubular therapeutic implement set, and device for indwelling tubular therapeutic implement
CN210009187U (zh) 一种静脉血管支架及其输送器
TWM587992U (zh) 中心靜脈用覆膜支架
US20210077244A1 (en) Stent-grafts combination for central veins
CN21833857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tips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