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55634U - 一种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55634U
CN211555634U CN201921512575.6U CN201921512575U CN211555634U CN 211555634 U CN211555634 U CN 211555634U CN 201921512575 U CN201921512575 U CN 201921512575U CN 211555634 U CN211555634 U CN 211555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magnetic device
coil winding
magnetic cor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125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菁
贾政
李茂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fy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fy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fy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fy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125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55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55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556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包括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100),所述磁性器件装置(100)包括散热盒体(20)以及磁性器件(10),所述磁性器件(10)包括磁芯(11)和所述线圈绕组(14),所述磁性器件(10)放入散热盒体(20)中,并灌入导热件,其特征在于:磁芯(11)和线圈绕组(14)之间保留空隙,通过导热件将散热盒体(20)和磁性器件(10)之间形成的缝隙以及磁性器件(10)本身存在的缝隙填满。本实用新型用以保证磁性器件在灌封过程中,导热胶能够很好地填充在磁芯的周围,从而改善磁芯的温升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性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
背景技术
磁性器件为各类电器设备中经常使用的电子组件,一般由磁芯和线圈组成。磁芯和线圈等元器件在磁性器件工作时常常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电气设备在工作中,如果不对发热严重的磁性器件进行及时散热,不仅会缩短磁性器件线圈的使用寿命,磁性器件的工作效率也会大大降低。为了保证磁性器件高效率长时间运行,需要对磁性器件进行有效的散热。
目前对磁性器件的散热,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就是将磁性器件设置于一个高导热的罐体中,并用导热胶灌入罐体中,使导热胶填充于磁性器件和罐体之间的缝隙中,然后再将高导热的罐体紧密贴附于散热基板上。这样磁性器件产生的热会通过导热胶传导到高导热罐体上,然后再由高导热罐体传导到散热基板上。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
磁性器件虽然灌封在散热罐体内,散热罐体也能很好地将热量导出。但是磁性器件的磁芯温度仍然会很高。很重要的原因是,磁性器件的磁芯通常被层层线圈绕组包裹住,同时层层线圈之间存在多层绝缘胶带,这样增加了热传导的热阻。通常现有的技术方案,会在灌封的时候,增加抽真空的环节,以保证磁性器件内部的空气能够抽出来,而灌封的胶能够填充到磁性器件的每一个缝隙。但是现有技术方案一则磁芯和线圈之间没有主动留有足够缝隙,所以缝隙很小,空气抽出来了,但是灌封胶由于黏性和流动性差的原因,不能很好地填充在磁芯周围;二则,很多现有方案,为了固定磁芯和线圈绕组,会在两者形成的缝隙上点胶固定封死缝隙,这样磁芯周围被空气围住,灌封胶更无法填充在磁性周围,导致磁芯周围热阻很大,阻碍热的传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用以保证磁性器件在灌封过程中,导热胶能够很好地填充在磁芯的周围,从而改善磁芯的温升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包括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所述磁性器件装置包括散热盒体以及磁性器件,所述磁吸器件包括磁芯和所述线圈绕组,所述磁性器件放入散热盒体中,并灌入导热件,磁芯和线圈绕组之间保留空隙,通过导热件将散热盒体和磁性器件之间形成的缝隙以及磁性器件本身存在的缝隙填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线圈绕组包括线圈绕制支架以及线圈,线圈绕制在线圈绕制支架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线圈绕制支架设置有定位装置,通过定位装置在磁芯和线圈绕制支架之间保留空隙,保证导热件顺利填充于磁芯周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装置为独立的装置,保证磁芯和线圈绕制支架之间足够的空隙。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或者,定位装置是线圈绕制支架的一部分。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定位装置是置于磁芯和线圈绕制支架之间起支撑作用的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空隙的宽度大于1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热件是热传导系数大于空气热传导系数的热导材料。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热件是热传导系数大于空气热传导系数的可流动的导热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以保证磁性器件在灌封过程中,导热胶能够很好地填充在磁芯的周围,从而改善磁芯的温升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装置中磁性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正面结构图;
图5是图2所示的线圈绕制支架的示意图;
图6是另一种线圈绕制支架的示意图;
图示标号:
100--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10--磁性器件;11--磁芯;12--线圈绕制支架;13--线圈;14--线圈绕组;15--定位装置;20--散热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图2、图3以及图4,包括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100,包括散热盒体20、磁芯11、线圈绕组14,所述磁芯11和所述线圈绕组14组成磁性器件10,所述磁性器件10放入所述散热盒体20中,然后将导热件灌入所述散热盒体内20,目前最常用的导热件是导热胶,导热胶灌入所述散热盒体20内的主要目的是将所述散热盒体20和所述磁性器件10之间形成的缝隙以及磁性器件10本身存在的缝隙填满,这样可以增加热的传导效率。但是实际上由于缝隙过小、导热胶的粘性大、流动性差等原因,磁芯11和线圈绕组14之间存在缝隙往往无法有效地被导热胶填充。因此,本实用新型案例中,磁芯和线圈绕组之间保留足够空隙,以保证所述导热件顺利填充于磁芯11周围。图2中,线圈绕制支架12,是通常所用的磁芯骨架,线圈绕制在磁芯骨架上便组成了线圈绕组14,为了保证线圈绕组14和磁芯11之间保留足够的缝隙,每个磁芯骨架上存在多个定位装置15,使磁芯和磁芯骨架有相对稳定的缝隙。在本实用新型案例中定位装置15和磁芯骨架是一体的,定位装置15能够保证磁芯周围每个面有1mm以上的缝隙。当然,定位装置15和磁芯骨架之间也可以不是一体的,定位装置15可以用胶粘在在磁芯骨架内壁上,也可以直接被磁芯和磁芯骨架夹住等等。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图5是图2所示的带有定位装置15的磁芯骨架。
图6是另一种带有定位装置15的线圈绕制支架12的三视图。在图6中,线圈绕制支架12是由聚芳纤维纸做成,聚芳纤维纸不单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还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阻燃性、电绝缘性,是磁性器件加工中经常用来制作线圈绕制支架的材料。图6所示的实施例,采用聚芳纤维纸折成筒状结构,同时在筒状结构的每个边上都有一个内折的小三角形凸起。通过小三角形凸起,做为定位装置15,以保证线圈绕组14和磁芯11保留有足够的缝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包括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100),所述磁性器件装置(100)包括散热盒体(20)以及磁性器件(10),所述磁性器件(10)包括磁芯(11)和线圈绕组(14),所述磁性器件(10)放入散热盒体(20)中,并灌入导热件,其特征在于:磁芯(11)和线圈绕组(14)之间保留空隙,通过导热件将散热盒体(20)和磁性器件(10)之间形成的缝隙以及磁性器件(10)本身存在的缝隙填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绕组(14)包括线圈绕制支架(12)以及线圈(13),线圈(13)绕制在线圈绕制支架(1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绕制支架(12)设置有定位装置(15),通过定位装置(15)在磁芯(11)和线圈绕制支架(12)之间保留空隙,保证导热件顺利填充于磁芯周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15)为独立的装置,保证磁芯和线圈绕制支架之间足够的空隙。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或者,定位装置(15)是线圈绕制支架的一部分。
6.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15)是置于磁芯和线圈绕制支架之间起支撑作用的结构。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其特征在于:空隙的宽度大于1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为热导材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为可流动的导热材质。
CN201921512575.6U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 Active CN211555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2575.6U CN211555634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12575.6U CN211555634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55634U true CN211555634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89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12575.6U Active CN211555634U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556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4992A (zh) * 2021-08-30 2021-11-19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一种使用导热胶料浸渍绕制件的工艺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4992A (zh) * 2021-08-30 2021-11-19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一种使用导热胶料浸渍绕制件的工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56212B2 (en) Coil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coil
US20220384087A1 (en) Inductor Coil and Electromagnetic Component
US20170133143A1 (en) Coil component
CN104200981A (zh) 一种电感制造方法
CN211555634U (zh) 一种灌封散热的磁性器件装置
CN109166697A (zh) 新型pfc电感及其制作方法
CN108962553A (zh) 一种带有热管传导高效散热型灌封类变压器电抗器结构
CN213546039U (zh) 一种共模电感器
KR20140083231A (ko) 방열구조를 갖는 인덕터
WO2018227747A1 (zh) 基于石墨烯导线的电源变压器
CN209544121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变压器
CN209627158U (zh) 一种双凸极电机定子的散热结构
CN208848700U (zh) 新型pfc电感
CN208142000U (zh) 大电流滤波电感器
WO2021147278A1 (zh) 多相电感器
CN207458723U (zh) 电感器
CN212625003U (zh) 一种多组绕线新型贴片电感
CN220774093U (zh) 一种高频三相电感器
CN217086345U (zh) 一种大功率立绕电感
CN220821249U (zh) 一种新型贴片式变压器
CN213400794U (zh) 一种超低高散热性圆柱形扁线立绕电感器
CN219040191U (zh) 330kv电缆线路交接试验用电抗器
CN204348491U (zh) 一种电子变压器骨架
CN210956373U (zh) 一种磁件
CN215342223U (zh) 一种利用导热胶散热的扁平化高频电子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