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55018U - 一种移动卡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卡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55018U
CN211555018U CN202020472871.4U CN202020472871U CN211555018U CN 211555018 U CN211555018 U CN 211555018U CN 202020472871 U CN202020472871 U CN 202020472871U CN 211555018 U CN211555018 U CN 211555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amera
fac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728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郎海松
刘冬
梁楠
王达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uide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Panx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Panx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Panx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728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55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55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55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卡口,其包括底座、架杆、综合管理系统、感应检测系统、人脸识别系统、警报系统和拦截系统,底座设置有两个,两个底座之间有供车辆行驶的通道,综合管理系统设置在其中一个底座远离通道的一侧;人脸识别系统包括用于识别人脸有无遮挡物的第一摄像头和用于进行人脸信息识别的第二摄像头,感应检测系统通过综合管理系统与人脸识别系统连接,人脸识别系统通过综合管理系统与警报系统和拦截系统连接,第一摄像头通过综合管理系统连接有用于在确认驾驶员面部有遮挡物后提示驾驶员露出面部的语音提示系统,语音提示系统设置在架杆上。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识别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卡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卡口。
背景技术
移动卡口是用来进行车辆防守和检查的出入口。对于像停车场、大型商场等地,由于车辆出入较多,只通过检查人员进行对每辆车进行精准的识别比较难以实现。智能卡口的出现便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能够对人车进行全天候的识别检查,为检查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89698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动卡口,包括匝道、底座、架杆、车辆识别系统、人脸识别系统、警报系统、拦截系统、感应检测系统和综合管理系统;警报系统包括人脸报警指示灯、车辆报警指示灯和蜂鸣器,拦截系统包括设于闸道出口处的拦截横杆和移动道闸机,感应检测系统包括一号地感线圈、二号地感线圈和电子地磅,综合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库模块和指令模块;本移动卡口通过将人脸识别系统和车辆识别系统与人车数据库结合起来,并通过与含多项检测功能的感应检测系统和警报系统的配合,实现高准确度的人车识别和车身重量高度识别,解决了现有的治安卡口功能性较单一以及对非法侵入无法发出实时警报的问题。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移动卡口在进行人脸识别过程中,如果驾驶员戴了帽子、口罩或者墨镜等能够起到遮挡五官的效果的物品,会导致露出的可辨别的五官部位较少,综合管理系统在进行人脸识别时会进行反复的识别,反复识别的过程会耗费时间,如果进出的车辆较多,则会影响正常交通,使得识别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卡口,其具有提高识别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移动卡口,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架杆,所述架杆上设置有车辆识别系统和人脸识别系统;还包括警报系统、拦截系统、感应检测系统和综合管理系统;所述警报系统和拦截系统均设置在车辆出口端,所述感应检测系统设置在车辆的入口端,所述感应检测系统通过综合管理系统与车辆识别系统连接,所述车辆识别系统通过综合管理系统与警报系统和拦截系统连接;所述底座设置有两个,两个底座之间有供车辆行驶的通道,所述综合管理系统设置在其中一个底座远离通道的一侧;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包括用于识别人脸有无遮挡物的第一摄像头和用于进行人脸信息识别的第二摄像头,所述感应检测系统通过综合管理系统与人脸识别系统连接,所述人脸识别系统通过综合管理系统与警报系统和拦截系统连接,所述第一摄像头通过综合管理系统连接有用于在确认驾驶员面部有遮挡物后提示驾驶员露出面部的语音提示系统,所述语音提示系统设置在架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第一摄像头对人脸有无遮挡物进行识别,如果人脸有遮挡物则会发出提示驾驶员露出面部,然后即可通过第二摄像头对人脸进行准确的采集识别,减少了进行人脸识别时进行反复识别的过程,提高了识别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人脸识别系统还包括补光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遇到大雾、大雨等天气,补光灯可以起到补光的作用,使得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拍摄更加清晰。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人脸识别系统还包括备用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补光灯发生故障,可以启用备用灯,减少了更换补光灯的时间,也进一步保证了拍摄的清晰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车辆入口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分别位于两个底座上,所述第一立杆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承接板,所述第二立杆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承接板;所述第一承接板与第二承接板一一对称设置,相互对称的所述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车辆高度的横杆,所述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横杆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均设置有若干个,能够使得横杆的高度可调节,即可适用于对不同高度的车辆进行限制。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螺纹杆和固定板,所述螺纹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承接板或第二承接板上,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孔洞,所述固定板通过孔洞穿设在螺纹杆上;所述螺纹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固定板位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所述第一螺母的底面与固定板的顶面相抵,所述第二螺母的顶面与固定板的底面相抵;所述横杆水平放置在相互对称的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上,所述固定板远离螺纹杆的一端与横杆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固定板能够对横杆起到固定作用,保证横杆在第一承接板和第二承接板上。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综合管理系统通过光纤与人脸识别系统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光纤连接传输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拦截系统包括道闸杆和用于指示车辆通行的指示灯,所述道闸杆设置在车辆出口端,所述指示灯设置在其中一个底座靠近车辆出口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大雨大雾等特殊天气,指示灯能够更好的为驾驶员起到指示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减速带,所述减速带设置在车辆入口端的两个底座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速带设置后,能够使得驾驶员在将车辆驶入卡口时减速慢行,保证顺利驶入卡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和语音提示系统的设置,能够识别人有无佩戴遮挡面部的物品,从而提高识别的效率;
2.通过补光灯和备用补光灯的设置,能够提高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在雨天或者雾天的拍摄清晰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示出的移动卡口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施例示出的用于体现移动卡口中各个系统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框图。
图中,1、底座;11、减速带;12、警报系统;13、拦截系统;131、道闸杆;132、指示灯;14、感应检测系统;15、综合管理系统;16、通道;17、架杆;171、水平杆;172、第一竖直杆;173、第二竖直杆;18、车辆识别系统;19、语音提示系统;2、人脸识别系统;21、第一摄像头;22、第二摄像头;23、补光灯;24、备用灯;3、第一立杆;31、第一承接板;4、第二立杆;41、第二承接板;5、横杆;6、螺纹杆;61、固定板;63、第一螺母;64、第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移动卡口,包括底座1、减速带11、警报系统12、拦截系统13、感应检测系统14和综合管理系统15。底座1设置有两个,两个底座1之间有供车辆通过的通道16,每一底座1上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架杆17,每一架杆17均包括水平杆171、第一竖直杆172和第二竖直杆173,第二竖直杆173位于第一竖直杆172远离车辆入口端的一侧。以其中一个架杆17为例,第一竖直杆172和第二竖直杆173均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水平杆171的一端与第一竖直杆172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竖直杆173的顶端固定连接。减速带11设置在车辆入口端的两个底座1之间。
参照图1和图3,感应检测系统14设置在车辆入口端,警报系统12和拦截系统13设置在车辆的出口端,具体的,拦截系统13包括道闸杆131和用于指示车辆通行的指示灯132,道闸杆131设置在车辆出口端,指示灯132设置在其中一个底座1靠近车辆出口的一端。综合管理系统15设置在其中一个底座1远离通道16的一侧,第二竖直杆173上设置有车辆识别系统18,水平杆171上设置有人脸识别系统2。
参照图1和图3,人脸识别系统2包括用于识别人脸有无遮挡物的第一摄像头21、用于进行人脸信息识别的第二摄像头22、补光灯23和备用灯24。第一摄像头21和第二摄像头22均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摄像头21分别位于两个水平杆171上,两个第二摄像头22分别位于两个水平杆171上。补光灯23设置有两个,两个补光灯23分别位于两个水平杆171上,备用灯24设置有两个,两个备用灯24分别位于两个水平杆171上。
参照图1和图3,第一摄像头21用于收集人的面部数据,每一第一摄像头21均与综合管理系统15相连接,综合管理系统15判断人脸是否佩戴遮挡物。每一第一摄像头21均通过综合管理系统15连接有用于在确认驾驶员面部有遮挡物后提示驾驶员露出面部的语音提示系统19,语音提示系统19设置有两个,两个语音提示系统19分别位于两个水平杆171上。第二摄像头22用于收集人脸数据,每一第二摄像头22均与综合管理系统15相连接,综合管理系统15进行人脸识别来判断驾驶员是否具有进出权限。
参照图1和图2,车辆入口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立杆3和第二立杆4,第一立杆3和第二立杆4分别位于两个底座1上,第一立杆3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三个第一承接板31,第二立杆4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三个第二承接板41。第一承接板31与第二承接板41一一对称设置,相互对称的第一承接板31和第二承接板41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车辆高度的横杆5,第一承接板31和第二承接板41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横杆5的固定件。
参照图1和图2,固定件包括螺纹杆6和固定板61,螺纹杆6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承接板31或第二承接板41上,固定板61的一端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孔洞(图中未示出),固定板61通过孔洞穿设在螺纹杆6上。螺纹杆6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63和第二螺母64,固定板61位于第一螺母63和第二螺母64之间,第一螺母63的底面与固定板61的顶面相抵,第二螺母64的顶面与固定板61的底面相抵。横杆5水平放置在相互对称的第一承接板31和第二承接板41上,固定板61远离螺纹杆6的一端的底面与横杆5相抵。横杆5的高度可调节。
参照图1和图3,感应检测系统14用于检测是否有车辆驶入卡口,感应检测系统14通过综合管理系统15与人脸识别系统2和车辆识别系统18连接,具体的,综合管理系统15通过光纤与人脸识别系统2连接。车辆识别系统18用于收集车辆牌照、车型等数据,车辆识别系统18与综合管理系统15相连,综合管理系统15判断车辆是否有进出的权限。人脸识别系统2和车辆识别系统18通过综合管理系统15与拦截系统13和警报系统12连接,如果人脸识别和车辆识别通过,道闸杆131会抬起,指示灯132由红灯转为绿灯,如果人脸识别和车辆识别其中之一未通过,道闸杆131不会抬起,指示灯132为红灯,警报系统12发出警报。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车辆进入移动卡口时,会先通过减速带11减速慢行,驶入两个底座1之间的通道16,此时感应检测系统14会检测到前来的车辆,横杆5会对车辆进行高度进行限制。然后车辆识别系统18会对车辆进行识别,第一摄像头21会对人的面部进行识别,如果对比结果显示驾驶员佩戴了面部遮挡物品则会启动语音提示系统19提示驾驶员露出面部,然后第二摄像头22会对人脸进行识别,查看驾驶员是否有进出权限。最后,如果车辆和驾驶员有权限进出,道闸杆131会抬起,指示灯132转为绿灯,如果车辆和驾驶员其中之一没有权限进出,指示灯132为红灯,警报系统12启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移动卡口,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架杆(17),所述架杆(17)上设置有车辆识别系统(18)和人脸识别系统(2);还包括警报系统(12)、拦截系统(13)、感应检测系统(14)和综合管理系统(15);所述警报系统(12)和拦截系统(13)均设置在车辆出口端,所述感应检测系统(14)设置在车辆入口端,所述感应检测系统(14)通过综合管理系统(15)与车辆识别系统(18)连接,所述车辆识别系统(18)通过综合管理系统(15)与警报系统(12)和拦截系统(1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置有两个,两个底座(1)之间有供车辆行驶的通道(16),所述综合管理系统(15)设置在其中一个底座(1)远离通道(16)的一侧;所述人脸识别系统(2)包括用于识别人脸有无遮挡物的第一摄像头(21)和用于进行人脸信息识别的第二摄像头(22),所述感应检测系统(14)通过综合管理系统(15)与人脸识别系统(2)连接,所述人脸识别系统(2)通过综合管理系统(15)与警报系统(12)和拦截系统(13)连接,所述第一摄像头(21)通过综合管理系统(15)连接有用于在确认驾驶员面部有遮挡物后提示驾驶员露出面部的语音提示系统(19),所述语音提示系统(19)设置在架杆(1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系统(2)还包括补光灯(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系统(2)还包括备用灯(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入口端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立杆(3)和第二立杆(4),所述第一立杆(3)和第二立杆(4)分别位于两个底座(1)上,所述第一立杆(3)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承接板(31),所述第二立杆(4)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承接板(41);所述第一承接板(31)与第二承接板(41)一一对称设置,相互对称的所述第一承接板(31)和第二承接板(41)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车辆高度的横杆(5),所述第一承接板(31)和第二承接板(41)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横杆(5)的固定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螺纹杆(6)和固定板(61),所述螺纹杆(6)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承接板(31)或第二承接板(41)上,所述固定板(61)的一端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孔洞,所述固定板(61)通过孔洞穿设在螺纹杆(6)上;所述螺纹杆(6)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63)和第二螺母(64),所述固定板(61)位于第一螺母(63)和第二螺母(64)之间,所述第一螺母(63)的底面与固定板(61)的顶面相抵,所述第二螺母(64)的顶面与固定板(61)的底面相抵;所述横杆(5)水平放置在相互对称的第一承接板(31)和第二承接板(41)上,所述固定板(61)远离螺纹杆(6)的一端与横杆(5)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理系统(15)通过光纤与人脸识别系统(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系统(13)包括道闸杆(131)和用于指示车辆通行的指示灯(132),所述道闸杆(131)设置在车辆出口端,所述指示灯(132)设置在其中一个底座(1)靠近车辆出口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卡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速带(11),所述减速带(11)设置在车辆入口端的两个底座(1)之间。
CN202020472871.4U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移动卡口 Active CN211555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2871.4U CN211555018U (zh)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移动卡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2871.4U CN211555018U (zh)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移动卡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55018U true CN211555018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96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72871.4U Active CN211555018U (zh)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移动卡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55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34330B1 (ko) 차량 승차 인원 검지를 이용한 요금 정산 방법 및 장치
CN112365616A (zh) 一种etc车道防拥堵应急通行系统
CN109102615A (zh) 一种带人脸信息采集的航站楼旅客分流引导系统
KR20190106566A (ko) 자유주행 통행요금징수시스템 및 그 처리 방법
CN109872561A (zh) 一种具有信息诱导与提示功能的道闸系统及方法
CN211555018U (zh) 一种移动卡口
CN114821873A (zh) 一种站厅层分级通行方法及系统
CN111260807A (zh) 一种智能etc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8351578U (zh) 一种自动装车管理系统
CN114187681A (zh) 智享云安全管控系统
CN110310400B (zh) 一种自行车专用车道智能闸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2276460U (zh) 一种车道收费系统
CN112258887A (zh) 一种停车场智能管控系统
CN115439942B (zh) 基于智能车道导调的高速公路收费站集中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14399913B (zh) 一种基于灾祸信息的智能禁行系统
CN217598597U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施工区域人员安全管控系统
KR100394278B1 (ko) 주차관리 시스템
CN216053125U (zh) 收费站自助缴费车道
CN114120656B (zh) 城市高架桥道路安全保护综合解决系统
CN106326900B (zh) 一种车库栏杆省时控制系统
EP1306815B1 (de) Zugangskontrolleinrichtung
CN211479187U (zh) 一种基于etc的感应自动收费装置
CN107492177A (zh) 客运站视频红外检测智能门禁管理系统
CN208240110U (zh) 一种自行车专用道综合管控系统
CN112562156A (zh) 基于电子车牌和视频识别的重点车辆场所出入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6

Address after: 601, Block A, Boj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ioneer Park, No. 2, Mount Taishan Road, Suzhou Hi 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Ruide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603, Block A, Boj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ioneer Park, No. 2, Mount Taishan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before: Suzhou Panxi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