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43140U - 走行轮对、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走行轮对、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43140U
CN211543140U CN202020009251.7U CN202020009251U CN211543140U CN 211543140 U CN211543140 U CN 211543140U CN 202020009251 U CN202020009251 U CN 202020009251U CN 211543140 U CN211543140 U CN 2115431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box
spoke
walking wheel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092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小江
张月军
赵伟
刘伟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092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431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43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431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技术领域,提供走行轮对、转向架及轨道车辆。走行轮对包括第一走行轮和第二走行轮,第一走行轮靠近第二走行轮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轮轴,第二走行轮靠近第一走行轮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轮轴,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之间设置差速器,第一走行轮包括第一轮辐,第二走行轮包括第二轮辐,第一轮辐通过螺栓固定至第一轮轴,第二轮辐通过螺栓固定至第二轮轴。该走行轮对的走行轮可以通过纯滚动的方式做不等距运动,减小车辆转弯时的阻力,减少走行轮与地面的摩擦,延长走行轮使用寿命。由于轮辐和轮轴之间采用螺栓连接,进而连接结构简单,横向拆装空间不受限制,较之于传统楔块式连接方式,在不抬车状态下即可更换轮胎。

Description

走行轮对、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走行轮对、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跨座式单轨车辆的发展,很多中等城市需求建设一种融合地铁优势、城郊一体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既能满足郊区高架线路,又能在城区进入隧道线路,同时满足A型地铁隧道盾构要求,最高时速100公里的新型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
现有轨道车辆的走行轮,其走行过程当中,在车辆转弯过程当中,或者遇到轨道面不平整的情况,均可能导致走行轮与地面存在较大摩擦,尤其是内侧走行轮,其面临磨耗导致走行轮提前报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走行轮对、转向架及轨道车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走行轮因为磨耗导致提前报废的问题。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走行轮对,包括第一走行轮和第二走行轮,所述第一走行轮靠近所述第二走行轮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轮轴,所述第二走行轮靠近所述第一走行轮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轮轴,所述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之间设置差速器,所述第一走行轮包括第一轮辐,所述第二走行轮包括第二轮辐,所述第一轮辐通过螺栓固定至所述第一轮轴,所述第二轮辐通过螺栓固定至所述第二轮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走行轮和第二走行轮均包括轮辋以及安装于所述轮辋的轮胎,在所述轮辋以及所述轮胎之间设置有环状支撑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状支撑体通过垫圈安装于所述轮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垫圈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环状支撑体固定于所述卡槽,沿着所述轮辋的周向所述环状支撑体被分成多块支撑块。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构架以及走行轮对,所述转向架构架包括纵向承载梁以及位于所述纵向承载梁两侧的第一电机箱体和第二电机箱体,所述纵向承载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走行轮对,所述第一电机箱体当中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箱体当中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驱动位于所述纵向承载梁前方的所述走行轮对,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驱动位于所述纵向承载梁后方的所述走行轮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架构架包括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包括用于连接牵引电机的一级齿轮箱,还包括沿着轨道车辆纵向方向设置于所述一级齿轮箱两侧的二级齿轮箱,所述一级齿轮箱用于从牵引电机向所述二级齿轮箱传递动力,所述二级齿轮箱用于从所述一级齿轮箱向所述走行轮对传递动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架构架呈王字型,包括第一端梁、第二端梁、箱型横梁和箱型纵向脊梁,所述箱型横梁包括沿着横向依次设置的所述第一电机箱体、一级齿轮箱和所述第二电机箱体,所述箱型纵向脊梁包括沿着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一级齿轮箱两侧的二级齿轮箱,所述第一端梁和第二端梁分别位于所述箱型纵向脊梁的两端。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转向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轨道车辆为单轨跨座式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走行轮对,由于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之间设置有差速器,进而当车辆转弯时,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可以以不同的转速旋转,使走行轮(在没有特殊限定的情况下,走行轮指代的是第一走行轮或第二走行轮)尽可能的以纯滚动的方式做不等距运动,减小车辆转弯时的阻力,减少走行轮与地面的摩擦,延长走行轮使用寿命。此外,由于轮辐和轮轴之间采用螺栓连接,进而连接结构简单,横向拆装空间不受限制。较之于传统楔块式连接方式,轮辐和轮轴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时,在不抬车状态下即可更换轮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走行轮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走行轮;2、第二走行轮;3、第一轮辐;4、第二轮辐;5、螺栓;6、第一轮轴;7、第二轮轴;8、差速器;9、轮辋;10、轮胎;11、环状支撑体;12、垫圈;13、制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走行轮对,包括第一走行轮1和第二走行轮2,第一走行轮1靠近第二走行轮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轮轴6,第二走行轮2靠近第一走行轮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轮轴7,第一轮轴6和第二轮轴7之间设置差速器8,第一走行轮1包括第一轮辐3,第二走行轮2包括第二轮辐4,第一轮辐3通过螺栓5固定至第一轮轴6,第二轮辐4通过螺栓5固定至所述第二轮轴7。
其中,走行轮对包括两根悬臂轴,也即第一轮轴6和第二轮轴7。
该种走行轮对,由于第一轮轴6和第二轮轴7之间设置有差速器8,进而当车辆转弯时,第一轮轴6和第二轮轴7可以在不同的转速下旋转,使走行轮(在没有特殊限定的情况下,走行轮指代的是第一走行轮1或第二走行轮2)尽可能的以纯滚动的方式做不等距运动,减小车辆转弯时的阻力,减少走行轮与地面的摩擦,延长走行轮使用寿命。此外,由于轮辐和轮轴之间采用螺栓5连接,进而连接结构简单,横向拆装空间不受限制。较之于传统楔块式连接方式,轮辐和轮轴之间通过螺栓5连接时,在不抬车状态下即可更换轮胎10。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轮辐3通过螺栓5固定至第一轮轴6,并且螺栓5沿着第一轮辐3的周向分布,进而相当于第一轮辐3通过轮辐式螺栓连接方式与第一轮轴6连接,保证第一走行轮1的安装可靠。同理,第二轮辐4和第二轮轴7之间通过轮辐式螺栓连接方式连接。
结合图1,第一轮轴6的端部形成有法兰结构,进而法兰结构通过螺栓与轮辐固定。同理,第二轮轴7的端部也形成有用于固定轮辐的法兰结构。
其中,在轮辐内侧设置有制动盘13,进而通过制动盘13可以制动走行轮。具体的,于第一走行轮1而言,制动盘13设置在第一轮辐3内侧;于第二走行轮2而言,制动盘13设置在第二轮辐4内侧。其中,对于第一轮辐3而言,靠近第二走行轮2的一侧为内侧,远离第二走行轮2的一侧为外侧。对于第二轮辐4而言,靠近第一走行轮1的一侧为内侧,远离第一走行轮1的一侧为外侧。制动过程中,制动盘13贴合轮辐(在没有特殊限定的情况下,轮辐指代的是第一轮辐3或第二轮辐4)以降低走行轮的转速。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走行轮1和第二走行轮2均包括轮辋9以及安装于轮辋9的轮胎10,在轮辋9以及轮胎10之间设置有环状支撑体11。环状支撑体11可以提高轮胎10扁平率,在轮胎10泄气或爆胎后起辅助支撑作用,减小行驶阻力,保证行车安全。
在一个实施例中,环状支撑体11通过垫圈12安装于轮辋9。结合图1,轮胎10和垫圈12安装于轮辋9时,在轮胎10和垫圈12之间存在挤压关系,使得垫圈12固定在轮辋9的外周面。环状支撑体11能够在轮胎10爆胎后有效运行至车辆救援位置,而垫圈12可以为环状支撑体11提供运行所需缓冲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垫圈12上设置有卡槽,环状支撑体11固定于卡槽,沿着轮辋9的周向环状支撑体11被分成多块支撑块。该种情况下,环状支撑体11的拆装方便。例如,沿着轮辋9的周向上支撑块的数量可以为三块,进而三块支撑块拼装至垫圈12之后,可以形成一个环形结构。在轮胎10爆胎的情况下,三块支撑块拼装形成的环形结构可以替代轮胎10临时行走,保证行车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构架以及上述走行轮对,转向架构架包括纵向承载梁以及位于纵向承载梁两侧的第一电机箱体和第二电机箱体,其中的两侧可以理解成与车辆的左侧和右侧对应。此外,纵向承载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走行轮对,此处的两端可以理解成与车辆的前端和后端对应。第一电机箱体当中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箱体当中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驱动位于纵向承载梁前端的走行轮对,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驱动位于纵向承载梁后端的走行轮对。
其中,本实用新型当中的“纵向”可以理解为前后方向,也即沿着轨道车辆行驶方向,而“横向”可以理解为左右方向,也即垂直或者近似垂直纵向的方向。
由于将电机箱体(在没有特殊限定的情况下,电机箱体指代的是第一电机箱体和第二电机箱体的至少其中之一)集成在转向架构架上,进而取消了原来转向架构架上的电机安装座,提高了转向架的拆装效率。此外,由于电机箱体无需在转向架构架基础上额外设置,进而其可以降低轨道车辆地板距离地面的高度,提高轨道车辆的轨道车辆地板距离地面,同时提高轨道车辆的抗侧滚能力。
进一步的,转向架构架包括齿轮箱,齿轮箱包括用于连接牵引电机的一级齿轮箱,还包括沿着轨道车辆纵向方向设置于一级齿轮箱两侧的二级齿轮箱,一级齿轮箱用于从牵引电机向二级齿轮箱传递动力,二级齿轮箱用于从一级齿轮箱向走行轮对传递动力。
一级齿轮箱和二级齿轮箱集成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构架上,进而使得转向架构架整体结构简单化,有利于后续检修维护。并且,设置有该种齿轮箱的转向架构架,其无需单独额外设置齿轮箱安装座,进而其制备简单,结构强度高,运行过程当中不存在安全隐患,解决了现有技术当中轨道车辆转向架集成化不高导致的系列问题。进一步的,齿轮箱和转向架构架一体化的设计以及将齿轮传动内置,有利于降低转向架高度,满足郊区高架、城区隧道和A型地铁隧道盾构要求,大幅降低工程造价。对于安装有该种齿轮箱的轨道车辆而言,可以降低车辆地板距疏散通道的高度,提高逃生安全性。
进一步的,转向架构架呈王字型,包括第一端梁、第二端梁、箱型横梁和箱型纵向脊梁。其中,箱型横梁包括沿着横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机箱体、一级齿轮箱和第二电机箱体,箱型纵向脊梁包括沿着纵向方向设置在一级齿轮箱两侧的二级齿轮箱,第一端梁和第二端梁分别位于箱型纵向脊梁的两端。其中,箱型纵向脊梁的两端指代的是沿着轨道车辆的纵向方向的两端,进而第一端梁位于箱型纵向脊梁的前方,而第二端梁位于箱型纵向脊梁的后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上述转向架。
该种轨道车辆具有上述转向架所具备的所有优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轨道车辆为单轨跨座式车辆。单轨跨座式车辆的转向架包括上述电机箱体和齿轮箱。传统单轨跨座式车辆,其虽然有噪音小、占地面积小、爬坡能力强等特点,但是由于整个车辆高度过高,适用环境非常有限。而轨道车辆通过采用具有电机箱体和齿轮箱的转向架,则可以加宽走行轮的轮距,降低轨道车辆的高度,提高轨道车辆的稳定性,使得轨道车辆适用范围大大提升。
当然,轨道车辆也可以为双轨车辆。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走行轮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走行轮和第二走行轮,所述第一走行轮靠近所述第二走行轮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轮轴,所述第二走行轮靠近所述第一走行轮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轮轴,所述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之间设置差速器,所述第一走行轮包括第一轮辐,所述第二走行轮包括第二轮辐,所述第一轮辐通过螺栓固定至所述第一轮轴,所述第二轮辐通过螺栓固定至所述第二轮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行轮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行轮和第二走行轮均包括轮辋以及安装于所述轮辋的轮胎,在所述轮辋以及所述轮胎之间设置有环状支撑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走行轮对,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支撑体通过垫圈安装于所述轮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走行轮对,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环状支撑体固定于所述卡槽,沿着所述轮辋的周向所述环状支撑体被分成多块支撑块。
5.一种转向架,包括转向架构架以及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走行轮对,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构架包括纵向承载梁以及位于所述纵向承载梁两侧的第一电机箱体和第二电机箱体,所述纵向承载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走行轮对,所述第一电机箱体当中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箱体当中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驱动位于所述纵向承载梁前方的所述走行轮对,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驱动位于所述纵向承载梁后方的所述走行轮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构架包括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包括用于连接牵引电机的一级齿轮箱,还包括沿着轨道车辆纵向方向设置于所述一级齿轮箱两侧的二级齿轮箱,所述一级齿轮箱用于从牵引电机向所述二级齿轮箱传递动力,所述二级齿轮箱用于从所述一级齿轮箱向所述走行轮对传递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构架呈王字型,包括第一端梁、第二端梁、箱型横梁和箱型纵向脊梁,所述箱型横梁包括沿着横向依次设置的所述第一电机箱体、一级齿轮箱和所述第二电机箱体,所述箱型纵向脊梁包括沿着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一级齿轮箱两侧的二级齿轮箱,所述第一端梁和第二端梁分别位于所述箱型纵向脊梁的两端。
8.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向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为单轨跨座式车辆。
CN202020009251.7U 2020-01-02 2020-01-02 走行轮对、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Active CN211543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09251.7U CN211543140U (zh) 2020-01-02 2020-01-02 走行轮对、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09251.7U CN211543140U (zh) 2020-01-02 2020-01-02 走行轮对、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43140U true CN211543140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89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09251.7U Active CN211543140U (zh) 2020-01-02 2020-01-02 走行轮对、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431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78684U (zh) 一种两轴跨座式单轨列车动力转向架
CN204956499U (zh) 一种橡胶轮胎低地板转向架
CN203283242U (zh) 一种悬挂式独轨车辆转向架
CN109835353B (zh) 一种跨坐式单轨车辆走行结构及其轨道梁
CN103332197A (zh) 一种悬挂式独轨车辆转向架
CN105197047A (zh) 一种橡胶轮胎低地板转向架
CN109677438B (zh) 悬挂式单轨车辆转向架
CN209008592U (zh) 一种具有牵引驱动和导向悬挂装置的转向架
CN108340934A (zh) 一种可适应极大坡道的跨座式单轨列车双模式驱动转向架
CN1309608C (zh) 带有导向轮系统的磁浮轨道巡检车底盘
CN101857033A (zh) 一种80km/h速度等级B型地铁车辆转向架
CN109131409A (zh) 适用于倒t形轨道梁的跨坐式单轨车辆单轴转向架
KR20180043874A (ko) 산악철도차량용 대차 구조
EP3241690B1 (en) City rail transit vehicle
CN211055121U (zh) 直线电机驱动跨座式单轨车辆
KR101164933B1 (ko) 보조륜이 구비된 모노레일 구동대차
CN102501859B (zh)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动车
CN206264726U (zh) 多用途机车轮对
CN208069658U (zh) 一种可适应极大坡道的跨座式单轨列车双模式驱动转向架
CN110509946A (zh) 采用轮边减速器的悬挂式单轨车辆单轴转向架
CN214028629U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迫导向径向转向架
CN210618138U (zh) 采用轮边减速器的悬挂式单轨车辆单轴转向架
CN211543140U (zh) 走行轮对、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111301439A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
CN201227996Y (zh) 跨座式单轨车辆差速运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