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41294U - 一种机器人防撞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器人防撞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41294U
CN211541294U CN201922234494.0U CN201922234494U CN211541294U CN 211541294 U CN211541294 U CN 211541294U CN 201922234494 U CN201922234494 U CN 201922234494U CN 211541294 U CN211541294 U CN 211541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collision
anticollision
sleev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3449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月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Guang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chengf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chengf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chengf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3449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41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41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41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防撞组件,包括机器人和防撞组件,防撞组件包括套设在机器人外围的且与机器人底座外形一致的防撞架、均匀设置在防撞架四角的缓冲组件以及转动连接在防撞架上侧的防坠物组件,防撞架四边外侧均开设有凹槽,缓冲组件包括通过轴杆转动连接在凹槽四角内的套筒、间歇配合在套筒内的顶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将弧形防撞栏对机器人的包裹覆盖,降低空中坠物砸伤机器人的概率;同时通过在防撞架四角均设置有缓冲组件,当防撞架任意一侧或者任意一角受到碰撞时,其中的任意一组或两组缓冲组件均能够进行缓冲效果,提高其缓冲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机器人防撞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防撞组件。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的俗称,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如机器狗,机器猫等)。在当代工业中,机器人指能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现有技术中,为方便巡检变电站,通常设置有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实现无人巡检。而为了避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发生碰撞,通常在巡检机器人上装配有防撞组件。
目前,中国专利号为“CN201721849365.7”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防撞机构,包括卡槽、卡块、弹簧片、顶板、滑槽、滑块、连接板、连接杆以及防撞架,卡槽开设在机器人上侧面边缘位置,卡块装配在卡槽内部,弹簧片下端连接在卡块上端面,弹簧片上端连接在顶板外表面,顶板设置在机器人上侧,滑槽开设在机器人前侧面,滑块装配在滑槽内部,连接板固定在滑块前侧面,连接杆安装在连接板前端,连接杆前端穿过防撞架,并延伸至防撞架前侧;该实用新型虽然实现防止空中坠物砸伤的功能以及对障碍物的撞击力进行缓冲的目的。
但是实现应用过程中上述专利还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上部防撞组件未完全对机器人上侧进行包裹防护,从而提高其空中坠物砸伤机器人的概率,同时其下部防撞组件只有在防撞架前后左右侧的正面受到撞击时,效果好,而当防撞架任意角度受到撞击时,其缓冲效果差,进而降低其防撞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防撞组件,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上部防撞组件未完全对机器人上侧进行包裹防护,从而提高其空中坠物砸伤机器人的概率,同时其下部防撞组件只有在防撞架前后左右侧的正面受到撞击时,效果好,而当防撞架任意角度受到撞击时,其缓冲效果差,进而降低其防撞性能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机器人防撞组件,包括机器人和防撞组件,所述防撞组件包括套设在机器人外围的且与机器人底座外形一致的防撞架、均匀设置在防撞架四角的缓冲组件以及转动连接在防撞架上侧的防坠物组件,所述防撞架四边外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缓冲组件包括通过轴杆转动连接在凹槽四角内的套筒、间歇配合在套筒内的顶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顶杆杆端的滚轮以及对称设置在套筒中部圆周侧壁的第一弹簧,所述顶杆的杆端穿出套筒且顶杆远离顶杆一端与套筒内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一弹簧靠近套筒一端通过转动组件与套筒侧壁连接,第一弹簧另一端均通过连接件与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防坠物组件包括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防撞架上侧的弧形防撞栏和卡接组件,所述弧形防撞栏材质选用弹性合金。
更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侧壁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安装孔,便于将防撞架安装在机器人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轴杆上下部均套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上下端分别与凹槽内侧壁和靠近套筒一端连接,当受到碰撞时,提高套筒上下稳定性,从而提高防撞架对机器人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滚轮圆周侧壁均设置有环形气囊,进一步减缓受到碰撞的效果。
更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套筒中部圆周侧壁的转接件,实现第一弹簧与套筒的转动连接,从而在滚轮受到碰撞时,改变套筒与第一弹簧的连接角度,提高减缓碰撞效果,避免硬性连接造成减缓碰撞差。
更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弧形防撞栏左侧中部的卡接板和转动连接在防撞架左侧中部的转杆以及设置在转杆顶端的卡接块,卡接板中部开设有长圆形孔,所述防撞架左侧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发条弹簧,发条弹簧另外一端与转杆中部连接,转杆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凹槽底部侧壁,通过发条弹簧与转杆的相互配合,当旋转转杆90°后,使得发条弹簧蓄力,同时使得卡接块与长圆形孔平行,从而可将卡接块穿过长圆形孔,当松开转杆后,发条弹簧恢复原状,从而带动转杆回转90°,进而使得卡接块回归原位,即卡接块与长圆形孔相互垂直,实现将弧形防撞栏左侧与防撞架的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将弧形防撞栏对机器人的包裹覆盖,降低空中坠物砸伤机器人的概率;通过套筒两侧对称连接有第一弹簧,以及套筒与凹槽的转动连接,实现套筒与顶杆进行一定角度的缓冲转动,同时套筒两侧的第一弹簧进行弹性配合,从而减缓碰撞时受到的撞击力,减轻防撞架受到的撞击力,并减缓防撞架对机器人的震动,进而通过在防撞架四角均设置有缓冲组件,当防撞架任意一侧或者任意一角受到碰撞时,其中的任意一组或两组缓冲组件均能够进行缓冲效果,提高其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去除机器人的防撞架后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机器人;2-防撞架;3-凹槽;4-轴杆;5- 套筒;6-顶杆;7-滚轮;8-第一弹簧;9-弧形防撞栏;10-安装孔;11- 第三弹簧;12-环形气囊;13-转接件;14-卡接板;15-转杆;16-卡接块; 17-长圆形孔;18-发条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机器人防撞组件,参照图1-4:包括机器人1和防撞组件,防撞组件包括套设在机器人1外围的且与机器人1底座外形一致的防撞架2、均匀设置在防撞架2四角的缓冲组件以及转动连接在防撞架2上侧的防坠物组件,防撞架2四边外侧均开设有凹槽3,缓冲组件包括通过轴杆4转动连接在凹槽3四角内的套筒5、间歇配合在套筒5内的顶杆6、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顶杆6杆端的滚轮7以及对称设置在套筒5中部圆周侧壁的第一弹簧8,顶杆6的杆端穿出套筒5且顶杆6远离顶杆一端与套筒5内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一弹簧8 靠近套筒5一端通过转动组件与套筒侧壁连接,第一弹簧8另一端均通过连接件与凹槽3内壁固定连接,防坠物组件包括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防撞架2上侧的弧形防撞栏9和卡接组件,弧形防撞栏9材质选用弹性合金。
其中,凹槽3内侧壁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安装孔10,便于将防撞架 2安装在机器人上。
轴杆4上下部均套设有第三弹簧11,第三弹簧11上下端分别与凹槽3内侧壁和靠近套筒5一端连接,当受到碰撞时,提高套筒5上下稳定性,从而提高防撞架2对机器人的稳定性。
滚轮7圆周侧壁均设置有环形气囊12,进一步减缓受到碰撞的效果。
转动组件包括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套筒5中部圆周侧壁的转接件 13,实现第一弹簧8与套筒5的转动连接,从而在滚轮7受到碰撞时,改变套筒5与第一弹簧8的连接角度,提高减缓碰撞效果,避免硬性连接造成减缓碰撞差。
卡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弧形防撞栏9左侧中部的卡接板14和转动连接在防撞架2左侧中部的转杆15以及设置在转杆15顶端的卡接块16,卡接板14中部开设有长圆形孔17,防撞架2左侧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发条弹簧18,发条弹簧18另外一端与转杆15中部连接,转杆15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凹槽3底部侧壁,通过发条弹簧18 与转杆15的相互配合,当旋转转杆1590°后,使得发条弹簧18蓄力,同时使得卡接块16与长圆形孔17平行,从而可将卡接块16穿过长圆形孔17,当松开转杆18后,发条弹簧18恢复原状,从而带动转杆15回转90°,进而使得卡接块16回归原位,即卡接块16与长圆形孔17 相互垂直,将卡接板14卡接在防撞架2左侧上,实现将弧形防撞栏9 左侧与防撞架2的固定连接。
使用时,通过卡接组件,将弧形防撞栏9固定在防撞架2上侧,从而实现将机械人包裹住,进而降低空中坠物砸伤机器人的概率,同时弧形防撞栏9采用弹性合金,以及采用弧形设计,提高弧形防撞栏9 承受撞击力度,提高弧形防撞栏9的使用寿命和防护效果;通过在防撞架2四角均设置有缓冲组件,当防撞架2任意一侧或者任意一角受到碰撞时,其中的任意一组或两组缓冲组件均能够进行缓冲效果;如当当防撞架2任意一侧或者任意一角受到碰撞时,通过滚轮7与第一弹簧8的相互配合,使得套筒5与顶杆6沿着与受力方向相反一侧的进行一定的角度转动,同时使得套筒5与顶杆6受力一侧的第一弹簧8 进行拉伸,与之套筒5另外一侧的第一弹簧8受到压缩,从而减缓碰撞时受到的撞击力,减轻防撞架2受到的撞击力,并减缓防撞架2对机器人的震动;当套筒5与顶杆6受力一侧的第一弹簧8进行弹性收缩,与之套筒5另外一侧的第一弹簧8进行弹性恢复时,带动套筒5 与顶杆6回归原位,实现将防撞架2弹性移动,促使防撞架2远离碰撞物体,同时通过第二弹簧连接套筒5与顶杆6,进一步减缓碰撞对防撞架2的撞击力度,通过在顶杆6顶端转动连接有滚轮7,减少顶杆6 顶端因撞击受到的摩擦损耗。
该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将弧形防撞栏9对机器人的包裹覆盖,以及采用弧形设计,提高弧形防撞栏9承受撞击力度,降低空中坠物砸伤机器人的概率,进而提高弧形防撞栏9的使用寿命和防护效果;通过套筒5两侧对称连接有第一弹簧8,以及套筒5与凹槽3的转动连接,使得当防撞架2任意一侧或者任意一角受到碰撞时,使得套筒5与顶杆6进行一定角度的缓冲转动,同时套筒5两侧的第一弹簧8进行弹性配合,从而减缓碰撞时受到的撞击力,减轻防撞架2受到的撞击力,并减缓防撞架2对机器人的震动,进而在防撞架2四角均设置有缓冲组件,当防撞架2任意一侧或者任意一角受到碰撞时,其中的任意一组或两组缓冲组件均能够进行缓冲效果,提高其缓冲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机器人防撞组件,包括机器人(1)和防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组件包括套设在机器人(1)外围的且与机器人(1)底座外形一致的防撞架(2)、均匀设置在防撞架(2)四角的缓冲组件以及转动连接在防撞架(2)上侧的防坠物组件,所述防撞架(2)四边外侧均开设有凹槽(3),所述缓冲组件包括通过轴杆(4)转动连接在凹槽(3)四角内的套筒(5)、间歇配合在套筒(5)内的顶杆(6)、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顶杆(6)杆端的滚轮(7)以及对称设置在套筒(5)中部圆周侧壁的第一弹簧(8),所述顶杆(6)的杆端穿出套筒(5)且顶杆(6)远离顶杆一端与套筒(5)内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一弹簧(8)靠近套筒(5)一端通过转动组件与套筒侧壁连接,第一弹簧(8)另一端均通过连接件与凹槽(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防坠物组件包括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防撞架(2)上侧的弧形防撞栏(9)和卡接组件,所述弧形防撞栏(9)材质选用弹性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防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内侧壁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安装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防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4)上下部均套设有第三弹簧(11),第三弹簧(11)上下端分别与凹槽(3)内侧壁和靠近套筒(5)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防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7)圆周侧壁均设置有环形气囊(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防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套筒(5)中部圆周侧壁的转接件(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防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包括设置在弧形防撞栏(9)左侧中部的卡接板(14)和转动连接在防撞架(2)左侧中部的转杆(15)以及设置在转杆(15)顶端的卡接块(16),卡接板(14)中部开设有长圆形孔(17),所述防撞架(2)左侧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发条弹簧(18),发条弹簧(18)另外一端与转杆(15)中部连接,转杆(15)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凹槽(3)底部侧壁。
CN201922234494.0U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机器人防撞组件 Active CN211541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4494.0U CN211541294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机器人防撞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34494.0U CN211541294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机器人防撞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41294U true CN211541294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506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34494.0U Active CN211541294U (zh) 2019-12-13 2019-12-13 一种机器人防撞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41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41294U (zh) 一种机器人防撞组件
CN113022733B (zh) 一种足端可更换的腿机构
CN205667896U (zh) 一种多次粉碎的高效粉碎机
CN109095103A (zh) 一种纺织厂用纸筒搬运装置
CN112324844A (zh) 一种智能制造的数码相机支架摔倒防碰撞装置
CN213745601U (zh) 一种巡检机器人用防撞防护装置
CN210769864U (zh) 一种具有耐振动性的机械轴承座
CN109301122A (zh) 电池便捷拆装结构及头戴显示设备
CN215037614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分拣机械手
CN215046675U (zh) 一种机器人
CN211561780U (zh) 一种可移动踢球机器人
CN211723128U (zh) 一种跌落防破损的动物疫病诊断仪
CN209191873U (zh) 一种汽车后唇加固结构
CN209681661U (zh) 复合角度翻转装置
CN210469956U (zh) 一种防尘的通信压铸腔体
CN210361401U (zh) 一种基于机器人行走的防撞保护结构
CN214603826U (zh) 一种锻造件用滚筒式抛丸机
CN211666742U (zh) 一种隧道管片翻面机
CN221316911U (zh) 一种盒体的开盖装置
CN208622367U (zh) 一种防摔led广告屏
CN213770357U (zh) 一种包装机条烟分离装置
CN215749225U (zh) 一种智能机械手纸箱抓具
CN217577432U (zh) 一种可减缓板式喂料机接料冲击的接料机构
CN212846967U (zh) 一种自动售货机
CN213530410U (zh) 一种座椅坐板自动化打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5

Address after: B407, No. 28, Siwangmiao Lane, Fucheng District,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621000 (cluster registration)

Patentee after: Sichuan Guangk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413, building 7 (Block D), huachuangda cultural and Technological Industrial Park, Hedong commercial city, Fanshen community, Xin'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ianchengfa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