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33091U - 一种减压背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压背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33091U
CN211533091U CN202020295176.5U CN202020295176U CN211533091U CN 211533091 U CN211533091 U CN 211533091U CN 202020295176 U CN202020295176 U CN 202020295176U CN 211533091 U CN211533091 U CN 211533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band
belt
backpack
braces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951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arco Leath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arco Leath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arco Leath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arco Leath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951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33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33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330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rtable Outdo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压背包,包括包体和背带,包括包体和背带,所述背带的上端与包体之间设有减负带,所述减负带包括具有弹性的连接带和限位带,限位带与连接带从限位带的外侧面向连接带的外侧面依次设置,限位带的一端以及连接带的一端与背带的上端固定连接,限位带的另一端以及连接带的另一端与包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最大形变后的长度不大于位于背带的上端与包体之间的限位带的最大长度;上述结构的减压背包,通过连接带的弹性设置,使用者在使用时,由于连接带的弹性进行拉伸或收缩,从而达到使用者不会因为背带过于僵硬而感到不舒服,且连接带可靠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减压背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压背包。
背景技术
双肩包是对背在双肩的背包的统称,双肩背包可解放双手,便于出行携带,负重大,为人们旅游、运动提供了极大方便。由于双肩背包的负重集中在使用者的双肩部,长时间背负容易肩酸疲劳,为使用更加舒适,出现了各种减压双肩背包背带,目前常见的大多是采用柔软布料内置海绵芯料,但由于海绵芯料不耐压,受压变形后无法起到理想的减压效果;还出现了各种款式的气囊减压肩垫,而气囊体局部受压后容易出现波动,囊内气体从压力大的部分向压力小的地方跑动,难于对受力点起到减压作用,且气囊体还可能出现破裂,实用性不理想。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0294637.4,公告日为2019.11.22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背包,包括:背包本体和肩带,其中,背包本体置有容纳腔;肩带包括第一弹性带和肩带本体,第一弹性带设置于容纳腔内且沿背包本体的高度方向可伸缩,肩带本体的顶端与第一弹性带固定相连,肩带本体的底端与背包本体固定相连,上述背包中,由于第一弹性带沿着背包本体的高度方向可伸缩,当使用者背负背包时,在背包的重力作用下,第一弹性带发回反重力缓冲效应,利用反作用力对使用者肩部所受的部分重量自然均匀且不断的瞬间下浮,有效减轻了使用者肩部的负重压力感,从而提高了背包的使用性能,另外肩带还包括辅助带,肩带本体的顶端通过辅助带与第一弹性带固定相连,由于第一弹性带与肩带本体相连,第一弹性带与背包本体相连,肩带本体与背包本体相连,从而使得背包本体之间通过第一弹性带和肩带本体相连,且第一弹性带和肩带本体是相连的,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当第一弹性带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出现第一弹性带的弹性性能会收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背包的减压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压背包,延长减负带的使用寿命,保持减压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减压背包,包括包体和背带,所述背带的上端与包体之间设有减负带,所述减负带包括具有弹性的连接带和限位带,限位带与连接带从限位带的外侧面向连接带的外侧面依次设置,限位带的一端以及连接带的一端与背带的上端固定连接,限位带的另一端以及连接带的另一端与包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最大形变后的长度不大于位于背带的上端与包体之间的限位带的最大长度。
上述结构的减压背包,通过连接带的弹性设置,使用者在使用时,由于连接带的弹性进行拉伸或收缩,产生缓冲效应,从而利用反作用力有效减轻了使用者肩部的负重压力感;达到减压的效果,同时由于连接带最大形变后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连接带的最大长度,从而使得连接带最大形变时由限位带进行限制,防止连接带过度形变造成影响连接带使用寿命的同时,也能通过限位带承担连接带的部分受力,其在限位带和连接带的双层作用下,限位带承担部分重力作用力量,同时连接带形成少部分反作用力,使得在最大形变时能减少对连接带的损坏的同时进一步提供减压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带包括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层叠设置,且限位带位于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之间,第一连接带的一端、第二连接带的一端和限位带的一端与背带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带的另一端、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和限位带的另一端与包体固定连接,通过在限位带的上下方都设置连接带,进一步提供连接带的弹性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背带包括第一带层和第二带层,所述第一带层设置在第二带层上,且第一带层与第二带层之间形成容纳腔,容纳腔位于背带的上端设有开口,减负带的一端通过开口固定在容纳腔内,以上设置,通过两个带层形成容纳腔,方便减负带固定,同时容纳腔能限制减负带的左右偏离,提高减负带升缩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一带层的最上端边缘凸出于第二带层的最上端边缘,由此,通过将第一带层凸出设置,使得第一带层能较好地保护连接带。
进一步的,限位带为弹性材料制成的限位带,位于包体与背带的上端之间的限位带的长度为限位带最大形变长度,以上设置,限位带也由弹性材料制成,通过限位带与连接带之间的弹性形变的不同程度对连接带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限位带也为弹性能更加有效地实现减压效果。
进一步的,限位带为非弹性材料制成的限位带,以上设置,通过不能发生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限位带,能提升对连接带的保护。
进一步的,连接带最小形变时,减负带收缩在背带的容纳腔内,以上设置,能防止减负带外露,外形好看,且防止减负带收到外接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带层为网格带层,第二带层为网格设置,网格带层在使用时可实现透气的作用,从而加大使用者背起时的舒适感。
进一步的,第二带层的两侧与第一带层的两侧车缝相连,以上设置,能提升第一带层与第二带层的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减负带收缩至最短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减负带拉伸至最长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带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压背包的整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减压背包,包括包体6和背带1。
所述背带1的上端与包体6之间设有减负带2,所述减负带2包括具有弹性的连接带3和限位带4,从限位带4的外侧面向连接带3的外侧面依次设置,限位带4的一端以及连接带3的一端与背带1的上端固定连接,限位带4的另一端以及连接带3的另一端与包体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3最大形变后的长度不大于位于背带1的上端与包体6之间的限位带4的最大长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带3包括第一连接带31和第二连接带32,且限位带4位于第一连接带31与第二连接带32之间,第一连接带31的一端、第二连接带32的一端和限位带4的一端与背带1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带31的另一端、第二连接带32的另一端和限位带4的另一端与包体6(在图4中示出)固定连接,且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带31和第二连接带32一体设置,通过在限位带4的上下方都设置连接带3,进一步提供连接带3的弹性效果。
如图3所示,所述背带1包括第一带层11和第二带层12,所述第一带层11设置在第二带层12上,且第一带层11与第二带层12之间形成容纳腔13,容纳腔13位于背带1的上端设有开口,减负带2的一端通过开口固定在容纳腔13内,以上设置,通过两个带层形成容纳腔13,方便减负带2固定,同时容纳腔13能限制减负带2的左右偏离,提高减负带2升缩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第一带层11的最上端边缘凸出于第二带层12的最上端边缘,由此,通过将第一带层11凸出设置,使得第一带层11能较好地保护连接带3。
如图1所示,限位带4为弹性材料制成的限位带4,位于包体6(在图4中示出)与背带1的上端之间的限位带4的长度为限位带4最大形变长度,以上设置,通过限位带4与连接带3之间的弹性形变的不同程度对连接带3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限位带4也为弹性能更加有效地实现减压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限位带4为非弹性材料制成的限位带,包体6(如图4中示出)与背带1的上端之间的限位带的长度为限位带4与背带1的上端相固定的一端与限位带4与包体6固定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以上设置,通过不能发生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限位带4,能提升对连接带3的保护。
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带3最小形变时,减负带2收缩在背带1的容纳腔13内,具体地,若限位带为非弹性材料制成的带体时,限位带折叠式收缩在容纳腔内,若限位带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带体时,在限位带的弹性作用下收缩在容纳腔内,以上设置,能防止减负带2外露,外形好看,且防止减负带2收到外接影响。
如图3所示,所述的第二带层12为网格带层,第二带层12为网格设置,网格带层在使用时可实现透气的作用,从而加大使用者背起时的舒适感。
第二带层12的两侧与第一带层11的两侧车缝相连,以上设置,能提升第一带层11与第二带层12的连接可靠性。
上述结构的减压背包,通过连接带3的弹性设置,使用者在使用时,由于连接带3的弹性进行拉伸或收缩,产生缓冲效应,从而利用反作用力有效减轻了使用者肩部的负重压力感;达到减压的效果,同时由于连接带3最大形变后的长度小于或等于连接带的最大长度,从而使得连接带3最大形变时由限位4带进行限制,防止连接带过度形变造成影响连接带使用寿命的同时,也能通过限位带4承担连接带的部分受力,其在限位带4和连接带3的双层作用下,限位带4承担部分重力作用力量,同时连接带3形成少部分反作用力,使得在最大形变时能减少对连接带3的损坏的同时进一步提供减压效果。

Claims (9)

1.一种减压背包,包括包体和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的上端与包体之间设有减负带,所述减负带包括具有弹性的连接带和限位带,限位带与连接带从限位带的外侧面向连接带的外侧面依次设置,限位带的一端以及连接带的一端与背带的上端固定连接,限位带的另一端以及连接带的另一端与包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最大形变后的长度不大于位于背带的上端与包体之间的限位带的最大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压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包括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限位带位于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之间,第一连接带的一端、第二连接带的一端和限位带的一端与背带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带的另一端、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和限位带的另一端与包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压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包括第一带层和第二带层,所述第一带层设置在第二带层上,且第一带层与第二带层之间形成容纳腔,容纳腔位于背带的上端设有开口,减负带的一端通过开口固定在容纳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压背包,其特征在于:第一带层的最上端边缘凸出于第二带层的最上端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压背包,其特征在于:限位带为弹性材料制成的限位带,位于包体与背带的上端之间的限位带的长度为限位带最大形变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压背包,其特征在于:限位带为非弹性材料制成的限位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压背包,其特征在于:连接带最小形变时,减负带收缩在背带的容纳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压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带层为网格带层,第二带层为网格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压背包,其特征在于:第二带层的两侧与第一带层的两侧车缝相连。
CN202020295176.5U 2020-03-11 2020-03-11 一种减压背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33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95176.5U CN211533091U (zh) 2020-03-11 2020-03-11 一种减压背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95176.5U CN211533091U (zh) 2020-03-11 2020-03-11 一种减压背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33091U true CN211533091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94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9517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33091U (zh) 2020-03-11 2020-03-11 一种减压背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330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71445Y (zh) 具有自动充气气囊的背包
JP3811066B2 (ja) 肩ひも用緩衝具
US6910227B2 (en) Shock absorber for shoulder strap
CN211533091U (zh) 一种减压背包
CN217137121U (zh) 一种带有弹力减负结构的书包背幅及书包
CN210158749U (zh) 姿势矫正装置
KR200476355Y1 (ko) 가방의 어깨끈에 부착되는 가방 하중 분산 부재
CN215125206U (zh) 一种减负护脊背包
CN216220570U (zh) 舒适减压护脊背包
CN104000429B (zh) 具减震系统的弹跳式背巾
CN209825578U (zh) 一种双肩包
CN215347442U (zh) 一种悬浮减重书包
CN115039965A (zh) 一种减负护脊背包
CN215936564U (zh) 一种具有减负功能的背包
CN216135361U (zh) 一种连体式s型缓冲减压背负系统及其背包
CN218164521U (zh) 均衡受力减震背包
CN215958740U (zh) 一种弹力减负背板及包含该背板结构的双肩包
CN205321580U (zh) 一种双肩背包
CN214483650U (zh) 一种弹力减负背包
CN215958733U (zh) 一种基于橡胶片的弹力减负背包
CN217592253U (zh) 一种背包
CN217743472U (zh) 一种带有减负结构的背带及其背包
CN217117736U (zh) 一种缓冲减负背包
CN219645254U (zh) 背包
CN219762724U (zh) 一种护脊减压背包背带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