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25578U - 一种双肩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肩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25578U
CN209825578U CN201920499134.0U CN201920499134U CN209825578U CN 209825578 U CN209825578 U CN 209825578U CN 201920499134 U CN201920499134 U CN 201920499134U CN 209825578 U CN209825578 U CN 2098255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pack
strap
shoulder
elastic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991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治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Ruitai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un Fu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un Fu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un Fu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991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255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255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255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rtable Outdo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肩包,包括包本体和肩带;其中,肩带包括:第一弹性带,活动背板,以及两个肩带本体;包本体设置有容纳腔,第一弹性带设置于容纳腔内且沿包本体的高度方向可伸缩;第一弹性带顶端和活动背板的底端固定相连,两个肩带本体的顶端均和活动背板的顶端固定相连,两个肩带本体的底端均和包本体固定相连。上述双肩包减轻了使用者肩部的负重压力感,提高了双肩包的使用性能,也提高了双肩包的美观度;两个肩带本体通过活动背板与第一弹性带固定相连,则两个肩带本体共用同一第一弹性带,降低了成本;活动背板位于肩带本体的顶端和第一弹性带的顶端之间,使得活动背板的长度较短,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双肩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包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肩包。
背景技术
背负双肩包时肩带是连接人体负重的主要部位,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双肩包负荷了较重物件时,在步行时很快会令使用者的肩部酸痛,令使用者的肩部较易产生疲劳甚至出现劳损,导致双肩包的使用性能较差。
因此,如何减轻使用者肩部的负重压力感,以提高双肩包的使用性能,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肩包,减轻使用者肩部的负重压力感,以提高双肩包的使用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肩包,包括:包本体和肩带;
其中,所述肩带包括:第一弹性带,活动背板,以及两个肩带本体;
所述包本体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第一弹性带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沿所述包本体的高度方向可伸缩;
所述第一弹性带顶端和所述活动背板的底端固定相连,两个所述肩带本体的顶端均和所述活动背板的顶端固定相连,两个所述肩带本体的底端均和所述包本体固定相连。
优选地,所述双肩包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横置带,所述肩带设置有供所述横置带贯穿的通道,且所述通道具有供所述第一弹性带沿所述包本体高度方向伸缩的余量。
优选地,所述通道设置在所述活动背板上;
或,所述肩带还包括辅助带,所述通道由所述辅助带和所述活动背板形成。
优选地,所述横置带隐藏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活动背板伸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容纳腔限位所述活动背板。
优选地,所述容纳腔设置在所述包本体的背板上,所述活动背板的硬度和所述背板的硬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肩带本体和所述活动背板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肩带还包括第二弹性带,所述肩带本体的底端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带与所述包本体固定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带通过第一背包扣具与所述肩带本体的底端固定相连,且所述第二弹性带通过所述第一背包扣具可调节所述双肩包的背负位置与拉伸幅度。
优选地,所述肩带还包括:通过第二背包扣具相连的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带或所述第二连接带为第三弹性带,所述肩带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二背包扣具和所述第二连接带与所述包本体固定相连。
优选地,所述双肩包还包括与所述肩带本体固定相连且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连接带偏移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带的顶端和所述第二背包扣具之间。
优选地,所述双肩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包本体顶端的手提带,所述手提带为第四弹性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肩包中,由于第一弹性带沿包本体的高度方向可伸缩,则当使用者在背负双肩包时,在双肩包的重力作用下,第一弹性带发挥反重力缓冲效应,利用反作用力对使用者肩部所受到的作用力进行多方位瞬间平衡,能够实现将双肩包的部分重量自然均匀且不断的瞬间悬浮,有效减轻了使用者肩部的负重压力感,从而提高了双肩包的使用性能;同时,由于第一弹性带设置在包本体的容纳腔内,实现了整个第一弹性带或部分第一弹性带的隐藏,提高了整个双肩包的美观度。
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肩包中,两个肩带本体的顶端均和活动背板的顶端固定相连,则实现了两个肩带本体通过活动背板与第一弹性带固定相连,两个肩带本体共用同一第一弹性带,有效减少了零部件,简化了双肩包结构,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肩包中,活动背板位于肩带本体的顶端和第一弹性带的顶端之间,使得活动背板的长度较短,减小了活动背板的用量,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肩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肩包中肩带在包本体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肩包中肩带与横置带的配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肩包的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肩包顶部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肩包包括:包本体1和肩带2。具体地,肩带2设置在背板本体1的背板11上。
上述肩带2包括:第一弹性带21,活动背板22,以及两个肩带本体23。
上述包本体1设置有容纳腔,第一弹性带21设置于容纳腔内且沿包本体1的高度方向可伸缩,第一弹性带21的顶端和活动背板22的底端固定相连,两个肩带本体23的顶端均和活动背板22的顶端固定相连,两个肩带本体23的底端均和包本体1固定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容纳腔沿包本体1的高度方向设置,具体地,容纳腔自包本体1的底部延伸至包本体1的顶部或中部,或容纳腔自包本体1的中部延伸至包本体1的顶部。可选择第一弹性带21的底端固定在容纳腔内,也可选择第一弹性带21的中部固定在容纳腔内。当第一弹性带21伸缩时,第一弹性带21的顶端发生移动,由于活动背板22和第一弹性带21的顶端固定相连,则活动背板22随第一弹性带21的顶端移动。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肩包中,由于第一弹性带21沿包本体1的高度方向可伸缩,则当使用者在背负双肩包时,在双肩包的重力作用下,第一弹性带21发挥反重力缓冲效应,利用反作用力对使用者肩部所受到的作用力进行多方位瞬间平衡,能够实现将双肩包的部分重量自然均匀且不断的瞬间悬浮,有效减轻了使用者肩部的负重压力感,从而提高了双肩包的使用性能;同时,由于第一弹性带21设置在包本体1的容纳腔内,实现了整个第一弹性带21或部分第一弹性带21的隐藏,提高了整个双肩包的美观度。
而且,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肩包中,两个肩带本体23的顶端均和活动背板22的顶端固定相连,则实现了两个肩带本体23通过活动背板22与第一弹性带21固定相连,两个肩带本体23共用同一第一弹性带21,有效减少了零部件,简化了双肩包结构,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肩包中,活动背板22位于肩带本体23的顶端和第一弹性带21的顶端之间,使得活动背板22的长度较短,减小了活动背板22的用量,降低了成本。
上述双肩包中,由于第一弹性带21可在容纳腔内沿包本体1的高度方向伸缩,则第一弹性带21较易脱离容纳腔的内壁,导致包本体1较易向远离使用者的方向偏移及妨碍伸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上述双肩包还包括固定于容纳腔内的横置带6,且肩带2设置有供横置带6贯穿的通道。
上述横置带6固定在包本体1上,这样,横置带6实现了对肩带2的限位,避免了包本体1向远离使用者的方向偏移。
由于第一弹性带21可在容纳腔内沿包本体1的高度方向伸缩,则在第一弹性带21伸缩过程中,肩带2的其他部分也会相对包本体1移动,为了保证第一弹性带21的伸缩,上述通道具有供第一弹性带21沿包本体1高度方向伸缩的余量,如图3所示。
上述通道可设置在第一弹性带21上,也可设置在其他位置。若通道设置在第一弹性带21上,则横置带6较易磨损第一弹性带21,甚至导致第一弹性带21损毁,影响瞬间悬浮效果。
为了避免影响第一弹性带21的性能,优先选择上述通道设置在肩带2上除第一弹性带21以外的其他位置,例如,通道位于第一弹性带21的顶部。具体地,上述通道设置在活动背板22上;或,肩带2还包括辅助带26,通道由辅助带26和活动背板22形成,如图3所示。
当通道由辅助带26和活动背板22形成时,上述辅助带26的底端可与第一弹性带21固定相连,也可与活动背板22固定相连;上述辅助带26的底端可与活动背板22固定相连,也可与肩带本体23固定相连。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可选择上述通道采用其他结构形成,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上述横置带6可隐藏在容纳腔内,如图2所示;也可选择上述横置带6外露于容纳腔。为了提高了美观度以及避免异物进入容纳腔内,优先选择前者,此时,活动背板22伸于容纳腔内,且容纳腔限位活动背板22。可以理解的是,容纳腔沿活动背板22的宽度方向和活动背板22的厚度方向限位活动背板22。
上述双肩包中,优先选择容纳腔设置在背板11上。为了提高瞬间悬浮效果,优先选择上述活动背板22的硬度较大。进一步地,活动背板22的硬度和背板11的硬度相同。当然,也可选择活动背板22的硬度为其他数值,只要满足要求即可。对于活动背板22的材质,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双肩包中,肩带本体23和活动背板22可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为分体结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瞬间悬浮技术方案,上述肩带2还包括第二弹性带,肩带本体23的底端通过第二弹性带与包本体1固定相连。这样,通过第二弹性带提供的弹性反作用力,进一步加强了反重力缓冲瞬间悬浮效应,则进一步减轻了使用者肩部的负重压力感。
优选地,上述第二弹性带通过第一背包扣具与肩带本体23的底端固定相连,且第二弹性带通过第一背包扣具可调节双肩包的背负位置与拉伸幅度。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背包扣具为梯扣。当然,也可选择上述第二弹性带通过其他连接部件与肩带本体23固定相连,以及选择第一背包扣具为其他类型,并不局限于此。
上述双肩包中,也可通过其他结构来进一步加强反重力缓冲瞬间悬浮效应。具体地,如图4所示,肩带2还包括:通过第二背包扣具7相连的第一连接带24和第二连接带25;其中,第一连接带24为第三弹性带,或第二连接带25为第三弹性带;肩带本体23通过第一连接带24、第二背包扣具7和第二连接带25与包本体1固定相连。
优选地,上述第一连接带24与肩带本体23固定相连,第二连接带25与包本体1固定相连,且第二连接带25通过第二背包扣具7可调节双肩包的背负位置与拉伸幅度。
上述双肩包中,也可选择第一连接带24通过第二背包扣具7可调节双肩包的背负位置;还可选择第二连接带25与肩带本体23固定相连,第一连接带24与包本体1固定相连,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对于第二背包扣具7的类型,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第二背包扣具7为梯扣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双肩包中,第一连接带24为第三弹性带时,因第三弹性带需伸缩,不能将其整体固定,导致第一连接带24较易发生偏移,具体地,第一连接带24沿其宽度方向发生左右偏移、第一连接带24沿其厚度方向发生前后偏移,影响双肩包背负功能地发挥。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上述双肩包还包括与肩带本体23固定相连且用于限制第一连接带24偏移的限位件9,限位件9位于第一连接带24的顶端和第二背包扣具7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限位件9限制了第一连接带24沿其宽度方向左右偏移、厚度方向前后偏移。为了保护第一连接带24移动或伸缩,上述第一连接带24与限位件9滑动配合,具体地,第一连接带24与限位件9沿第一连接带24的长度方向滑动配合。
对于限位件9的具体类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限位件9呈带状或呈扁筒状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制造过程中,第一连接带24与肩带本体23固定连接的一端可隐藏在肩带本体23中,也可外置在肩带本体23上,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如图5所示,上述双肩包还包括设置于包本体1顶端的手提带10,方便了使用。优选地,该手提带10为第四弹性带。当然,也可选择手提带10为非弹性带,并不局限于此。
为了方便连接,上述包本体1的背板11在其底部的顶角处设置有呈三角形的连接件8,肩带2的底端通过连接件8与背板11固定相连,如图4所示。
优选地,上述包本体1的背板11设置有透气缓冲件,这样提高了双肩包的缓冲性能和透气性能,从而提高了双肩包的使用性能。
具体地,透气缓冲件包括第一透气缓冲件3、第二透气缓冲件4和第三透气缓冲件5,其中,第三透气缓冲件5位于背板11的下部,第一透气缓冲件3和第二透气缓冲件4位于第三透气缓冲件5的上方,第一透气缓冲件3位于背板11设置容纳腔的位置,第二透气缓冲件4位于第一透气缓冲件3的两侧。
当然,也可选择其他方式来布置透气缓冲件,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对于透气缓冲件的形状、大小、数目和材质,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便于描述,将上述第一弹性带21、第二弹性带、第三弹性带、第四弹性带统称为弹性带。对于弹性带的材质,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弹性带为弹性织带,在应用过程中只要能够保证弹性带的强度所需和弹性所需即可。
上述弹性带中,可整个结构都具有弹性,也部分结构具有弹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双肩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本体(1)和肩带(2);
其中,所述肩带(2)包括:第一弹性带(21),活动背板(22),以及两个肩带本体(23);
所述包本体(1)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第一弹性带(21)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沿所述包本体(1)的高度方向可伸缩;
所述第一弹性带(21)顶端和所述活动背板(22)的底端固定相连,两个所述肩带本体(23)的顶端均和所述活动背板(22)的顶端固定相连,两个所述肩带本体(23)的底端均和所述包本体(1)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肩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横置带(6),所述肩带设置有供所述横置带(6)贯穿的通道,且所述通道具有供所述第一弹性带(21)沿所述包本体(1)高度方向伸缩的余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肩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设置在所述活动背板(22)上;
或,所述肩带(2)还包括辅助带(26),所述通道由所述辅助带(26)和所述活动背板(22)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置带(6)隐藏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活动背板(22)伸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容纳腔限位所述活动背板(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设置在所述包本体(1)的背板(11)上,且所述活动背板(22)的硬度和所述背板(11)的硬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本体(23)和所述活动背板(22)为一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2)还包括第二弹性带,所述肩带本体(23)的底端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带与所述包本体(1)固定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带通过第一背包扣具与所述肩带本体(23)的底端固定相连,且所述第二弹性带通过所述第一背包扣具可调节所述双肩包的背负位置与拉伸幅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2)还包括:通过第二背包扣具(7)相连的第一连接带(24)和第二连接带(25);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带(24)或所述第二连接带(25)为第三弹性带,所述肩带本体(23)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带(24)、所述第二背包扣具(7)和所述第二连接带(25)与所述包本体(1)固定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肩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肩带本体(23)固定相连且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连接带(24)偏移的限位件(9),所述限位件(9)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带(24)的顶端和所述第二背包扣具(7)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肩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包本体(1)顶端的手提带(10),所述手提带(10)为第四弹性带。
CN201920499134.0U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双肩包 Active CN2098255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9134.0U CN209825578U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双肩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9134.0U CN209825578U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双肩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25578U true CN209825578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11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99134.0U Active CN209825578U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双肩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255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17627A1 (zh) * 2021-04-16 2022-10-20 福州永铭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减负背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17627A1 (zh) * 2021-04-16 2022-10-20 福州永铭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减负背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22642B1 (en) Bag with self-adjusting straps
JP6068040B2 (ja) パッド入りストラップを有するシンチサック・バックパック
EP3549483B1 (en) Carrying system
CN209825578U (zh) 一种双肩包
CN105747477A (zh) 一种反重力双肩背包
KR200476355Y1 (ko) 가방의 어깨끈에 부착되는 가방 하중 분산 부재
CN109820326A (zh) 动态减负背包
NO20110344A1 (no) Rammeverk
CN209807403U (zh) 动态减负背包
CN114259124A (zh) 具有减负及矫正功能的双肩背包
JP6019532B2 (ja) 肩にかけたままリュックになるショルダーバッグ
CN217117736U (zh) 一种缓冲减负背包
CN220777676U (zh) 一种反重力蝶翼护脊背包
CN217743472U (zh) 一种带有减负结构的背带及其背包
CN218355040U (zh) 一种双肩背包
CN214483650U (zh) 一种弹力减负背包
CN218219484U (zh) 一种可调节前幅的背包
CN115039965A (zh) 一种减负护脊背包
KR101374382B1 (ko) 충격 흡수형 배낭
CN209660749U (zh) 一种背包
CN215271082U (zh) 具有减压缓震功能的书包
CN218164521U (zh) 均衡受力减震背包
JP6426049B2 (ja) 背負バッグ
CN215958733U (zh) 一种基于橡胶片的弹力减负背包
CN216220570U (zh) 舒适减压护脊背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26

Address after: 523000 room 520, building 14, No.4, Xinzhu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Gaoshen cultural creativity Co.,Ltd.

Address before: 3 / F, 62 Oasis Road, Baihao village, Houjie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957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Sun Fung Industri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7

Address after: 523000 Room 502, building 14, No.4, Xinzhu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Ruitai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room 520, building 14, No.4, Xinzhu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Gaoshen cultural creativit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