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31634U - 扩热散热冷板 - Google Patents

扩热散热冷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31634U
CN211531634U CN202020405355.XU CN202020405355U CN211531634U CN 211531634 U CN211531634 U CN 211531634U CN 202020405355 U CN202020405355 U CN 202020405355U CN 211531634 U CN211531634 U CN 211531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metal casing
liquid cooling
runner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053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舟
葛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Micro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Micro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Micro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Micro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0535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31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31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316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扩热散热冷板,包括金属壳体,金属壳体内部具有扩热层和液冷流道,金属壳体外周包覆有散热层,所述液冷流道具有若干排连通的分支流道,构成S型流道,且沿金属壳体的长度方向横向排布,所述金属壳体具有与液冷流道连通的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的连接处分别位于液冷流道的两个相对长侧面的中部,所述金属壳体外侧设有电子器件。本实用新型能显著提高散热性能,承载功率更大的电子器件。

Description

扩热散热冷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子器件散热的扩热散热冷板。
背景技术
传统液冷板由于单相强迫液冷工作原理的局限性,能够处理的局部热流密度有限,普遍水平仅能达到80~100W/cm2左右,无法处理高至300W/cm2~500W/cm2以及500W/cm2以上热流密度的发热器件或电子器件。这导致了传统液冷板无法应用于局部小面积,但是总发热功率很高(即热流密度很大)的发热器件;显著降低处理热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显著提高散热性能,承载功率更大的电子器件的扩热散热冷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扩热散热冷板,包括金属壳体,金属壳体内部具有扩热层和液冷流道,金属壳体外周包覆有散热层,所述液冷流道具有若干排连通的分支流道,构成 S型流道,且沿金属壳体的长度方向横向排布,所述金属壳体具有与液冷流道连通的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的连接处分别位于液冷流道的两个相对长侧面的中部,所述金属壳体外侧设有电子器件。
所述扩热层布置在液冷流道的侧面或围绕液冷流道周围。
所述扩热层为高导热固态层。
所述散热层为石墨层。
所述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均沿金属壳体的外围折弯,并从两个相对短侧面的中部窜出。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液冷流道为若干排连通的分支流道,形成S型流道,并且在所述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的连接处分别位于液冷流道的两个相对长侧面的中部,使得流道内的液冷介质流经板体的流道延长,可以流经每隔分支流道,无死角。并且在金属壳体的内部具有扩热层,在金属壳体的外周包覆有散热层。以上种种,可以增加板体的散热性能,承载功率更好的电子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视图;
图2是图1中去除散热层后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所示,一种扩热散热冷板,包括金属壳体1,金属壳体 1内部具有扩热层2和液冷流道3,金属壳体1外周包覆有散热层4,所述液冷流道3具有若干排连通的分支流道31,构成S型流道,且沿金属壳体1的长度方向横向排布,所述金属壳体1具有与液冷流道 3连通的进液管道11和出液管道12,所述进液管道11和出液管道 12的连接处分别位于液冷流道3的两个相对长侧面的中部,所述金属壳体1外侧设有电子器件5。
参见图2所示,所述扩热层2布置在液冷流道3的侧面,当然根据要求扩热层2也可围绕液冷流道3周围布置。
参见图1所示,所述扩热层2为高导热固态层。高导热固态层可以是包含毛细结构、支撑柱、蒸汽腔体的VC均温腔体,也可以是包含、包裹或者复合高导热固态材料,如APG,TPG或其他高导热石墨材料的高导热固态复合层。
参见图1所示,所述散热层4为石墨层。人工石墨层可以进一步提高金属壳体1的散热效果。
参见图1所示所述进液管道11和出液管道12均沿金属壳体1的外围折弯,并从两个相对短侧面的中部窜出。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降低金属壳体1的安装体积。
参见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利用扩热层2和散热层4增加,并且将液冷流道3设置成S型,将发热比较密集、热流密度比较高的电子元件5的热量,快速扩展到一个比较大的面积,可以迅速用液冷流道3带走热流,克服了液冷流道3无法直接处理高热流密度热源的缺点,保证了可靠性和散热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扩热散热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壳体(1),金属壳体(1)内部具有扩热层(2)和液冷流道(3),金属壳体(1)外周包覆有散热层(4),所述液冷流道(3)具有若干排连通的分支流道(31),构成S型流道,且沿金属壳体(1)的长度方向横向排布,所述金属壳体(1)具有与液冷流道(3)连通的进液管道(11)和出液管道(12),所述进液管道(11)和出液管道(12)的连接处分别位于液冷流道(3)的两个相对长侧面的中部,所述金属壳体(1)外侧设有电子器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热散热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热层(2)布置在液冷流道(3)的侧面或围绕液冷流道(3)周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热散热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热层(2)为高导热固态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热散热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层(4)为石墨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热散热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道(11)和出液管道(12)均沿金属壳体(1)的外围折弯,并从两个相对短侧面的中部窜出。
CN202020405355.XU 2020-03-26 2020-03-26 扩热散热冷板 Active CN211531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05355.XU CN211531634U (zh) 2020-03-26 2020-03-26 扩热散热冷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05355.XU CN211531634U (zh) 2020-03-26 2020-03-26 扩热散热冷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31634U true CN211531634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60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05355.XU Active CN211531634U (zh) 2020-03-26 2020-03-26 扩热散热冷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316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0911B (zh) 一种新型三维均匀分流歧管式微通道
CN201383909Y (zh) 一种液冷散热器用的微通道冷板装置
US20140041836A1 (en) Sealed self-contained fluidic cooling device
CN112151478B (zh) 一种微流道散热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TW202001178A (zh) 均溫板散熱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14521093B (zh) 一种单元流路、换热器、液冷板
US20220099382A1 (en) Boiling enhancement device
CN114899160A (zh) 一种3d均温板及具有其的散热器
CN211531634U (zh) 扩热散热冷板
CN212629071U (zh) 冷板
CN210773598U (zh) 一种蒸汽腔散热装置
CN109640581A (zh) 一种内置热管的风冷冷板及其加工方法
CN110831406B (zh) 一种面向超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高效散热装置
CN113710062A (zh) 一种多结构复合式异型微肋液冷散热均温装置
CN114551379A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性能的芯片散热器
CN210537201U (zh) 一种基于相变液冷的液冷板及应用其的相变液冷散热系统
CN210325775U (zh) 液冷散热器
CN110351993A (zh) 一种基于相变液冷的液冷板及应用其的相变液冷散热系统
CN217426723U (zh) 一种高功率igbt元件组的风冷散热器
CN219165024U (zh) 一种风液混合式散热模组结构
CN217721903U (zh) 一种混合支撑结构的3d vc散热器
CN220398319U (zh) 一种高效环保型均温板
CN213991525U (zh) 电子设备
CN220188941U (zh) 一种用于cpu的三维散热器
CN219981381U (zh) 一种多通道射流液冷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