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30319U - 一种连接器助拔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助拔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30319U
CN211530319U CN202020675401.8U CN202020675401U CN211530319U CN 211530319 U CN211530319 U CN 211530319U CN 202020675401 U CN202020675401 U CN 202020675401U CN 211530319 U CN211530319 U CN 211530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limiting
connector
elastic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754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迎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ua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Priority to CN2020206754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30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30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30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助拔机构,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容置腔,容置腔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安装有可转动的偏心件以及使偏心件复位的第一弹性件,偏心件包括转动部和卡舌部,转动部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偏心的枢轴,安装腔的前后侧壁上开设有轴孔,枢轴可转动的安装在轴孔内,卡舌部设置在转动部的一侧,且卡舌部位于容置腔内,转动部具有限位部,当偏心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时,限位部抵靠在安装腔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操作者无法徒手拔出插头的问题,操作中只需将助拔机构对准插头向里一插,工具上的卡舌部向后弹开,然后回弹,将连接器插头尾端的卡槽卡住,将助拔机构向外一拉,则将连接器插头拔出。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器助拔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头助拔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连接器助拔机构。
背景技术
MZ1连接器产品在实际使用工作过程中,需将插头装入插座进行互配,工作完成后,需将插头产品从插座内拔出,该连接器产品为长方体结构,受装配空间影响,可供操作者手捏的地方受限,无法将插头产品从插座内拔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连接器助拔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连接器助拔机构,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容置腔,容置腔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安装有可转动的偏心件以及使偏心件复位的第一弹性件,偏心件包括转动部和卡舌部,转动部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偏心的枢轴,安装腔的前后侧壁上开设有轴孔,枢轴可转动的安装在轴孔内,卡舌部设置在转动部的一侧,且卡舌部位于容置腔内,转动部具有限位部,当偏心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时,限位部抵靠在安装腔内。
优选的,转动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沉孔A,第一弹性件的一端顶在安装腔的顶壁上,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顶在沉孔A内。
优选的,壳体上安装有推拉组件,推拉组件包括推拉片和限位轴,容置腔的底部开设有盲孔,壳体的前侧壁上开设有缺口,缺口与盲孔的顶部连通,推拉片安装在限位轴上,限位轴滑动配合在盲孔内,且使得推拉片沿缺口滑动,限位轴的顶部径向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安装有第二弹性件和定位件,盲孔的侧壁上开设有槽体,定位件在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顶在槽体内。
优选的,限位轴上轴向开设有限位槽,盲孔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位于槽体的下方,限位孔内安装有限位柱,且限位柱突出限位孔的部分位于限位槽内。
优选的,盲孔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的底部顶在盲孔的底部,第三弹性件的顶部顶在限位轴的底部。
优选的,限位轴的底部开设有沉孔B,第三弹性件的顶部位于沉孔B内。
优选的,壳体具有手柄,盲孔延伸至手柄内。
优选的,壳体的后侧壁上安装有挡板。
优选的,壳体的左右外侧壁上安装有盖板,且盖板盖住安装腔。
优选的,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均为压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助拔机构解决操作者无法徒手拔出插头的问题,且该助拔机构结构简单,操作中只需将助拔机构对准插头向里一插,工具上的卡舌部向后弹开,然后回弹,将连接器插头尾端的卡槽卡住,将助拔机构向外一拉,则将连接器插头拔出;并且将推拉片向下滑到底,定位件将推拉片锁紧,则解除对插头的限制,可以轻易将连接器插头取出,重复拉拔,则可以实现插头的连续拔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连接器插头无法连续拔出问题。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4 为偏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推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 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 为本实用新型拉拔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手柄,3-偏心件,4-挡板,5-推拉组件,6-容置腔,7-待拔件,8-卡槽,11-盲孔,12-限位孔,13-槽体,14-缺口,31-转动部,32-卡舌部,33-枢轴,34-沉孔A,35-第一弹性件,36-安装腔,37-轴孔,38-盖板,39-限位部,51-推拉片,52-限位轴,53-定位孔,54-第二弹性件,55-定位件,56-限位槽,57-限位柱,58-沉孔B,59-第三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4所示,一种连接器助拔机构,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置有容置腔6,在本实施例中,容置腔6为矩形腔体,在容置腔6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腔36,安装腔36也为矩形腔体,优选的安装腔36贯穿容置腔6的侧壁,在安装腔36内安装有可转动的偏心件3以及使偏心件3复位的第一弹性件35,在本实施例中,偏心件3包括转动部31和卡舌部32,转动部31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偏心的枢轴33,安装腔36的前后侧壁上开设有轴孔37,枢轴33可转动的安装在轴孔37内,卡舌部32设置在转动部31的一侧,且卡舌部32位于容置腔6内,因此,当待拔件7插入后,待拔件7会与卡舌部32发生干涉,从而促使转动部31发生转动,使得卡舌部32让出待拔件7进入容置腔6的空间,当待拔件7进入到容置腔6内后,待拔件7上具有卡槽8,在待拔件7插入过程中,卡舌部32在第一弹性件35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卡舌部32会卡入到卡槽8内,从而使得待拔件7与壳体1之间的定位,进一步的,转动部31具有限位部39,当偏心件3在第一弹性件35的作用下复位时,限位部39抵靠在安装腔36内,优选的,限位部39位于远离卡舌部32的一侧,且限位部39抵靠在安装腔36的底部,而此时,卡舌部32与容置腔6的底面平行,因此在拉拔待拔件7时,由于限位部39会抵靠在安装腔36的底部,从而使得卡舌部32始终有部分或全部位于安装腔36外,且始终卡在卡槽8内,从而保证壳体1与待拔件7的固定,因此在拉拔过程中,能够稳定、可靠的将待拔件7拔出,在本实施例中,待拔件7为MZ1连接器的插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转动部3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沉孔A34,第一弹性件35的一端顶在安装腔36的顶壁上,第一弹性件35的另一端顶在沉孔A34内,优选的,沉孔A34位于远离卡舌部32的一侧,且沉孔A34的轴心线与容置腔6底部平面垂直,当第一弹性件为拉簧时,沉孔A34朝向安装腔36的底部开设,在待拔件7插入过程中,第一弹性件35被压缩,从而产生弹性回复力,当待拔件7取走后,第一弹性件35会复位,从而使得偏心件3复位。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可为拉簧,此时,沉孔A34则朝向安装腔36的顶壁开设,而拉簧的底部安装在安装腔36的底壁上,拉簧的顶部安装在沉孔A34的底部,在待拔件7插入过程中,第一弹性件35被拉伸,从而产生弹性回复力,当待拔件7取走后,第一弹性件35会复位,从而使得偏心件3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壳体1上安装有推拉组件5,推拉组件5包括推拉片51和限位轴52,容置腔6的底部开设有盲孔11,壳体1的前侧壁上开设有缺口14,缺口14与盲孔11的顶部连通,推拉片51安装在限位轴52上,限位轴52滑动配合在盲孔11内,且使得推拉片51沿缺口14滑动,限位轴52的顶部径向开设有定位孔53,定位孔53内安装有第二弹性件54和定位件55,盲孔11的侧壁上开设有槽体13,定位件55在第二弹性件54的弹力作用下顶在槽体13内,优选的,定位件55为钢球,而槽体13为半球形的凹槽,在限位轴52向下滑动过程中,当定位件55卡在槽体13内后,则实现限位轴52的定位,当需要向上滑动限位轴52时,则对推拉片51施加一推力,定位件55在推力的作用下退出槽体13,从而使得限位轴52脱离定位,可以沿着盲孔11滑动,进一步的,盲孔11为圆形盲孔11,而缺口14处的盲孔11所形成的弧形为优弧,从而使得限位轴52无法径向拔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限位轴52上轴向开设有限位槽56,盲孔11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12,且限位孔12位于槽体13的下方,限位孔12内安装有限位柱57,且限位柱57突出限位孔12的部分位于限位槽56内,优选的,限位孔12为螺孔,该螺孔从壳体1的后侧壁上开设,并贯穿盲孔11的侧壁,而限位柱57则为螺杆,当螺杆与螺孔配合锁紧后,从而可避免螺杆掉落,当限位轴52往上移动时,限位柱57抵靠在限位槽56的底部后,则表明限位轴52移动到上行程,此时推拉片51挡住待拔件7的前端面,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后侧壁上安装有挡板4,挡板4能够挡住待拔件7的后端面,而待拔件7的左右侧面通过卡舌部32与卡槽8的卡接,从而使得待拔件7的四周均被限制,因此拔出待拔件7后,可以自由翻转壳体1,而不会导致待拔件7掉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盲孔11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弹性件59,第三弹性件59的底部顶在盲孔11的底部,第三弹性件59的顶部顶在限位轴52的底部,优选的,限位轴52的底部开设有沉孔B58,第三弹性件59的顶部位于沉孔B58内,当限位轴52往下移动时,第三弹性件59则会被压缩,从而产生弹性回复力,当限位轴52移动到下行程时,即定位件55卡在槽体13后,此时第三弹性件59的弹性回复力并不足以使得定位件55脱离槽体13,当推拉片51受推力后,定位件55脱离槽体13,限位轴52则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移动到上行程,并且此时限位轴52的上端面低于或齐平容置腔6的底面。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具有手柄2,盲孔11延伸至手柄2内,操作人员手持手柄2,从而便于待拔件7的拉拔。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左右外侧壁上均安装有盖板38,且盖板38盖住安装腔36,优选的,盖板38上开设有通孔,而在壳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螺钉孔,盖板38通过螺钉安装在壳体1的外侧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5、第二弹性件54和第三弹性件59均为压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1、用手握手柄2,将推拉片51向上推,使得定位件55脱离槽体13,推拉片51在第三弹性件59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然后通过限位柱57挡住限位槽56的底部,实现推拉片51的限位;推拉片51内的限位槽56长度决定推拉片51的行程;如图7所示,将助拔机构继续向前推,对准待拔件7,在挡板4与推拉片51的限制下,待拔件7的位置被限制;继续向前推手柄2,待拔件7与卡舌部接触,卡舌部在待拔产品的挤压下向下偏转,当待拔产品运动到底时,将不再运动,偏心件3在第一弹性件35的作用下回弹,卡舌部将卡在待拔件7的卡槽8上,实现助拔机构与待拔产品的锁紧;将手柄2向后拉,则将待拔件7拔出;
2、将推拉片51向下拨动,推拉片51将向下运动,定位件55在第二弹性件54的作用下,运动到槽体13时,定位件55向外弹出,将推拉片51锁定,实现对待拔件7的解除限制,将待拔件7朝前侧方向拉拔,则将其取出壳体1。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助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可转动的偏心件以及使所述偏心件复位的第一弹性件,所述偏心件包括转动部和卡舌部,所述转动部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偏心的枢轴,所述安装腔的前后侧壁上开设有轴孔,所述枢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轴孔内,所述卡舌部设置在所述转动部的一侧,且所述卡舌部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转动部具有限位部,当偏心件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时,所述限位部抵靠在所述安装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助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沉孔A,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顶在所述安装腔的顶壁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顶在所述沉孔A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助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安装有推拉组件,所述推拉组件包括推拉片和限位轴,所述容置腔的底部开设有盲孔,所述壳体的前侧壁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盲孔的顶部连通,所述推拉片安装在所述限位轴上,所述限位轴滑动配合在所述盲孔内,且使得所述推拉片沿所述缺口滑动,所述限位轴的顶部径向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安装有第二弹性件和定位件,所述盲孔的侧壁上开设有槽体,所述定位件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顶在所述槽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助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轴上轴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盲孔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且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槽体的下方,所述限位孔内安装有限位柱,且所述限位柱突出所述限位孔的部分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助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底部顶在盲孔的底部,所述第三弹性件的顶部顶在所述限位轴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助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轴的底部开设有沉孔B,所述第三弹性件的顶部位于所述沉孔B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助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手柄,所述盲孔延伸至所述手柄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助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后侧壁上安装有挡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助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左右外侧壁上安装有盖板,且所述盖板盖住所述安装腔。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助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三弹性件均为压簧。
CN202020675401.8U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连接器助拔机构 Active CN211530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75401.8U CN211530319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连接器助拔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75401.8U CN211530319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连接器助拔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30319U true CN211530319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41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75401.8U Active CN211530319U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连接器助拔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303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2816A (zh) * 2020-10-30 2021-01-22 深圳市巨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锁扣结构的折叠防护杆机构
CN114683213A (zh) * 2021-12-22 2022-07-01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一种起拔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2816A (zh) * 2020-10-30 2021-01-22 深圳市巨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带锁扣结构的折叠防护杆机构
CN112252816B (zh) * 2020-10-30 2022-04-15 深圳市瑞利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锁扣结构的折叠防护杆机构
CN114683213A (zh) * 2021-12-22 2022-07-01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一种起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30319U (zh) 一种连接器助拔机构
US7182613B2 (en) Card connector
US7182615B1 (en) Electric socket having means to lock the blades of inserted electric plug
US20070093097A1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ejecting means
US7396244B1 (en) Apparatus for extracting and inserting a DIMM
TW201311108A (zh) 具有頂出機構的電子設備
CN213846657U (zh) 卡托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4393740A (zh) 电源适配器
CN217703206U (zh) 电动螺丝刀
JPS61116780A (ja) 電気機器の電源プラグ装置
CN210725751U (zh) 扳手组件和可插拔模块
CN212209893U (zh) 连接器
EP1503322B1 (en) PC-card connector assembly
CN219163608U (zh) 一种锁扣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09962360B (zh) 插座
CN214542774U (zh) 轨道插座
US6478590B1 (en) Ejection mechanism for compact flash card connector
CN111262093B (zh) 一种免拔式两方向均可插入的usb插座
CN110048731B (zh) 插销式电子卡座及移动终端
CN216213040U (zh) 真空装置及按键机构
CN216487781U (zh) 一种行程按键式操作装置及游戏机
CN215293019U (zh) 把手组件及便捷式装拆结构
CN220544409U (zh) 电子模块用的插拔式连接器
CN217336220U (zh) 一种可以适配不同宽度电源模块的电源笼及机箱
CN219102660U (zh) 一种传感器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18, Sanjiang Avenu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Mianyang, Sichuan 6210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Hua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18, Sanjiang Avenu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Mianyang, Sichuan 621000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