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27839U - 一种负重模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重模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27839U
CN211527839U CN201922476024.5U CN201922476024U CN211527839U CN 211527839 U CN211527839 U CN 211527839U CN 201922476024 U CN201922476024 U CN 201922476024U CN 211527839 U CN211527839 U CN 211527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heavy burden
load
connecting por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7602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刚
吴兴建
冯仁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Yadi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Yadi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Yadi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Yadi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7602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27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27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278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重模拟装置,包括机架、支撑架、连接架和负重机构,机架的上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架设于支撑板上;机架和支撑板为支撑架、连接架和负重机构提供支撑,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和负重机构转动连接,利于负重机构在振动试验中能够跟随整车振动做适应性运动,有效提高了负重模拟装置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负重机构能够实现整车车座的负重,从而模拟驾驶者驾驶的车辆负重情况;本实用新型结构可靠,且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负重模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负重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动车是指由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在道路上行驶的,供乘用或/和运送物品或进行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可分类为汽车、摩托车、拖拉机运输机组、轮式专用机械车和电动车等。机动车整车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利用振动试验检测设备对机动车整车进行性能检测,判断其是否满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但是现有的振动试验检测设备无法模拟驾驶人驾驶,与车辆实际运行情况存在差异,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重模拟装置,能够模拟驾驶人对整车的负重,提高了检测结果准确性。
一种负重模拟装置,包括机架、支撑架、连接架和负重机构,所述机架的上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负重机构转动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负重机构包括连接杆和负重组件,所述连接杆包括前后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竖直的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选择性的与所述安装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下端与所述负重组件的中心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与紧固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竖直向上的立柱,所述紧固绳的另一端从上方绕过立柱上的滚轮卷绕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的转轴上,所述转轴通过齿轮啮合组件与旋转手柄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负重组件包括重块和作用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下端穿过所述重块的中心与所述作用板的上表面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作用板呈方形,所述作用板相对的两边上设有固定环。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负重模拟装置,包括机架、支撑架、连接架和负重机构,机架的上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架设于支撑板上;机架和支撑板为支撑架、连接架和负重机构提供支撑,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和负重机构转动连接,利于负重机构在振动试验中能够跟随整车振动做适应性运动,有效提高了负重模拟装置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负重机构能够实现整车车座的负重,从而模拟驾驶者驾驶的车辆负重情况;本实用新型结构可靠,且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负重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负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后轮夹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前轮夹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机架;11、第一机架;12、第二机架;13、第三机架;14、测试平台;15、第四机架;16、支撑板;
2、后支撑装置;21、后滚筒机构;22、后轮夹具机构;211、后滚筒;221、第二滑移组件;222、后安装板;223、后挡轮;224、第三连杆;
3、前支撑装置;31、前滚筒机构;32、前轮夹具机构;311、前滚筒;321、第一滑移组件;322、前安装板;323、前挡轮;324、第一连杆;325、第二连杆;
4、驱动装置;
5、负重模拟装置;51、支撑架;52、连接架;53、负重机构;531、连接杆;5311、第一连接部;5312、第二连接部;5313、安装孔;532、重块;533、作用板;534、固定环;54、紧固绳;55、立柱;56、滚轮;57、齿轮啮合组件;58、旋转手柄;
6、后轮;7、前轮;8、第一滑移装置;9、第二滑移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负重模拟的整车震动设备,如图1-9所示,包括机架1、后支撑装置2、前支撑装置3、驱动装置4和负重模拟装置5。机架1为采用钣金件和钢架拼装形成的框架结构,具有支撑稳定性高,以及制造成本低等优点。为了提高机架1的结构强度,可以在框架结构上设置加强筋等结构。机架1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制造和安装机架1,选择将机架1设置为分体结构。具体地,机架1包括第一机架11、第二机架12和第三机架13,第一机架11为整个设备的支撑,第一机架11的上方设有测试平台14,测试平台14上前后设置有两个缺口,第二机架12和第三机架13分别对应两个缺口设置。
其中,后支撑装置2包括后滚筒机构21和后轮夹具机构22,后滚筒机构21用于放置整车的后轮6,后轮夹具机构22用于定位后轮6;后滚筒机构21设置在第二机架12上,后轮夹具机构22设置在测试平台14上,位于缺口的后端。本实施例中一个后轮6对应一个后滚筒机构21和一个后轮夹具机构22设置,每个后滚筒机构21包括两个后滚筒211,两个后滚筒211均通过轴承座和轴承平行且后后并排的安装于第二机架12上。后轮6设于两个后滚筒211之间。
前支撑装置3设于后支撑装置2的前端,前支撑装置3包括前滚筒机构31和前轮夹具机构32,前滚筒机构31用于放置整车的前轮7,前轮夹具机构32用于定位前轮7;驱动装置4用于驱动前滚筒机构31转动;前滚筒机构31和驱动装置4设置在第三机架13上,前轮夹具机构32设置在测试平台14上,位于对应的缺口的前端。本实施例中一个前轮7对应一个前滚筒机构31和一个前轮夹具机构32设置,每个前滚筒机构31包括两个前滚筒311,两个前滚筒311均通过轴承座和轴承平行且前后并排的安装于第三机架13上。前轮7设于两个前滚筒311之间。可选地,驱动装置4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机和带传动结构,带传动结构与两个前滚筒311的其中一个连接,带传动结构还可以替换为链传动装置和齿轮传动装置等。本实施例中带传动结构中的传动带与远离后支撑装置2一端的前滚筒311连接。
负重模拟装置5设于后支撑装置2和前支撑装置3的上方,负重模拟装置5用于对整车的车座施加负重。负重用于模拟驾驶员重量对整车车座施加压力,使震动试验中增加了驾驶员重量对整车震动的影响,使检测结果更准确。
本实施例以测试电动车的整车震动试验装置为例做具体说明,后端设置两个后滚筒211,两个后滚筒211对应电动车的后轮6;前端设置两个前滚筒311,两个前滚筒311对应电动车的前轮7。对于三轮车、汽车等车辆,后滚筒机构21、后轮夹具机构22、前滚筒机构31和前轮夹具机构32的数量可以做适应性调整。
具体的,机架1还包括第四机架15,第四机架15竖直的穿过测试平台14,第四机架15位于后轮夹具机构22的后端,第四机架15的上端设有向前支撑装置3方向延伸的支撑板16。负重模拟装置5包括支撑架51、连接架52和负重机构53,连接架52的一端与支撑架51转动连接,连接架52的另一端与负重机构53转动连接。具体的,支撑架安装在支撑板上,可选地,支撑板的上表面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支撑架安装在支撑板的上表面,安装后支撑架倾斜向下。第四机架和支撑板为支撑架、连接架和负重机构提供支撑,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和负重机构转动连接,利于负重机构在震动试验中能够跟随整车震动做适应性运动,有效提高了负重模拟装置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负重机构53包括连接杆531和负重组件,连接杆531包括前后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部5311和第二连接部5312,第一连接部5311用于连接连接架52,第二连接部5312用于连接负重组件。第一连接部5311上竖直的设有多个安装孔5313,连接架52的另一端选择性的与安装孔5313转动连接,将连接架52选择性的与不同高度的安装孔5313连接可以适应整车车座的不同高度。第二连接部5312的下端与负重组件的中心连接。负重组件包括若干个重块532和作用板533,若干个重块532上下堆叠在作用板533的上表面,第二连接部5312的下端穿过重块532的中心与作用板533的上表面连接。本申请对重块532和作用板533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三角形等。本实施例轴杆重块532为圆形,作用板533为方形。为了加强作用板533与车座的连接,作用板533相对的两边上设有固定环534,绑带可以穿过固定环534将负重机构53连接到车座上,或者固定环534采用弹性材料,固定环534可以直接连接到车座上。
为了避免负重组件受震动和自重而过分偏离车座,第一连接部5311的上端与紧固绳54的一端连接。支撑架51上设有竖直向上的立柱55,立柱55上设有可转动的滚轮56,紧固绳54的另一端从滚轮56的上方绕过卷绕在支撑架51上设置的转轴上。转轴设置在立柱55的前端,转轴通过齿轮啮合组件57与旋转手柄58连接。将连接架52的另一端与合适的第一连接部5311的安装孔5313连接后,转动旋转手柄58,旋转手柄58通过齿轮啮合组件57带动紧固绳54收紧,对第一连接部5311施加一斜向上的拉力,从而保证负重组件受震动和自重而不会过分偏离车座。
为了适应不同尺寸的车轮,前轮夹具机构32包括第一滑移组件321和前轮夹具组件,第一滑移组件321用于带动前轮夹具组件前后移动,从而保证前轮夹具组件对前轮7进行有效定位。第一滑移组件321可以是丝杆螺母传动结构,丝杆与旋转手柄58连接,通过转动旋转手柄58可以调节前轮夹具组件前后移动。
具体的,前轮夹具组件包括前安装板322、前挡轮323、两个第一连杆324和两个第二连杆325,前挡轮323与前安装板322转动连接,定位到位时前挡轮323与前轮7相抵触,避免前轮7受震动向前脱出前滚筒311。前挡轮3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324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324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25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325的另一端通过轴与前轮7的轮轴连接。通过各铰接处部件转动可以缓冲检测过程中的晃动对前轮7的影响,有效减小前轮7的前后移动。可选地,前安装板322用于安装前挡轮323的安装孔5313位、第一连杆324用于连接前挡轮323的安装孔5313位以及第二连杆325用于安装轴的安装孔5313位均可以设置为多个,用于适应不同规格的整车。
为了适应不同尺寸的车轮,后轮夹具机构22还包括第二滑移组件221和后轮夹具组件,第二滑移组件221用于带动后轮夹具组件前后移动,从而保证后轮夹具组件对后轮6进行有效定位。第二滑移组件221可以是丝杆螺母传动结构,丝杆与旋转手柄58连接,通过转动旋转手柄58可以调节后轮夹具组件前后移动。
具体的,后轮夹具组件包括后安装板222和后挡轮223,后挡轮22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连杆224与后安装板222转动连接,第三连杆的一端与后安装板转动连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后挡轮转动连接,后挡轮223与后轮6相抵触,避免后轮6受震动向后脱出后滚筒311。
为了适应不同的前、后轮间距,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滑移装置8和第二滑移装置9,第一滑移装置8用于带动后支撑装置2前后移动,第二滑移装置9用于带动前支撑装置3和驱动装置4前后移动。具体的,第一滑移装置8和第二滑移装置9均为丝杆螺母传动结构,第一滑移装置8和第二滑移装置9丝杆螺母分别与第二机架12和第三机架13固定连接,丝杆上设有旋转手柄58。转动后端的旋转手柄58,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螺母前后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机架12和第二机架12上设置的后支撑装置2前后移动。转动前端的旋转手柄58,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螺母前后移动,从而带动第三机架13和第三机架13上设置的前支撑装置3和驱动装置4前后移动。
为了便于模拟颠簸路况,后滚筒211和前滚筒311上可以设置若干个凸起块,凸起块可以轴向贯穿前滚筒和后滚筒的外表面,车轮在与前滚筒和后滚筒的配合转动过程中每经过一次凸起块即模拟一次颠簸状况,凸起块的高度和宽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替换(凸起块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将电动车的前轮7设置在两个前滚筒311之间,并使用前轮夹具机构32对前轮7的轮轴进行定位,将电动车的后轮6设置在两个后滚筒211之间,并将后挡轮223与后轮6的后端抵触,将负重机构53的固定环534与车座连接,使负重机构53施加在车座上,连接架52的另一端与连接杆531上相应的安装孔5313连接,旋转支撑架51上的旋转手柄58,收紧紧固绳54,开启驱动装置4的电机,带动前滚筒311转动,摩擦力作用下前滚筒311带动前轮7转动;前轮7转动带动后轮6从动转动,摩擦力作用下后轮6带动后滚筒211转动,后滚筒211与前滚筒311上设置的凸起块能够模拟颠簸路况,从而进行震动检测。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负重模拟的整车震动设备,包括机架、前支撑装置、后支撑装置、驱动装置和负重模拟装置,通过设置前支撑装置能够实现对整车前轮的定位,通过设置后支撑装置能够实现对整车后轮的定位,通过设置驱动装置能够实现前支撑装置带动前轮转动,后轮从动转动,通过设置负重模拟装置能够实现整车车座的负重,从而模拟驾驶者驾驶的车辆负重情况;本实用新型结构可靠,且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准确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负重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支撑架、连接架和负重机构,所述机架的上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负重机构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重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重机构包括连接杆和负重组件,所述连接杆包括前后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竖直的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选择性的与所述安装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下端与所述负重组件的中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重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与紧固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竖直向上的立柱,所述紧固绳的另一端从上方绕过立柱上的滚轮卷绕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的转轴上,所述转轴通过齿轮啮合组件与旋转手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 3所述的负重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重组件包括重块和作用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下端穿过所述重块的中心与所述作用板的上表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重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板呈方形,所述作用板相对的两边上设有固定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重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
CN201922476024.5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负重模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27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6024.5U CN21152783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负重模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6024.5U CN21152783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负重模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27839U true CN211527839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68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7602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27839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负重模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278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25008B2 (en) Steerable leveraged suspension system suitable for use on a bicycle
CN210706858U (zh) 一种电池包托架及车辆
US20070122259A1 (en) Motorcycle lift and transport system
US20080100030A1 (en) EZ-Up Ride Off Vertical Motorcycle Center Stand
CN111076945A (zh) 一种具有负重模拟的整车震动设备
CN211527839U (zh) 一种负重模拟装置
CN211527838U (zh) 一种具有负重模拟的整车震动设备
CN207656604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弹簧拆装装置
CN209910930U (zh) 一种整车振动试验装置
CN113753132A (zh) 底盘和机器人
CN108128187A (zh) 新能源电动汽车用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9096860U (zh) 全地形三角履带装置及履带全地形车
CN206606989U (zh) 一种工业车辆
CN212073572U (zh) 一种车轮拆装装置
CN213111346U (zh) 一种履带式起重机用履带板的强度检测装置
CN202243732U (zh) 一种半浮式驾驶室前悬置装置
CN113147933A (zh) 一种履带式森林防火运输底盘
CN211374067U (zh) 一种摩托车防抱死制动试验用防倒支架
CN110126932B (zh) 一种拖拉机用减振器及减振系统
CN201060258Y (zh) 电池寿命检测装置
CN217384739U (zh) 一种减震器转鼓加振耐久性能测试装置
CN219369143U (zh) 一种机动车检测平台的固定装置
CN212340887U (zh) 一种车架前叉组合件的振动检测试验机
CN218558891U (zh) 物料转运车
CN214570468U (zh) 一种浮动驱动搬运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8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