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23217U - 一种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拉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拉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23217U
CN211523217U CN201922105451.2U CN201922105451U CN211523217U CN 211523217 U CN211523217 U CN 211523217U CN 201922105451 U CN201922105451 U CN 201922105451U CN 211523217 U CN211523217 U CN 211523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llway
rectangular frame
shaped sliding
hole
di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054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勇
耿庆达
谢华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neng Group First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Water Resource &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Water Resource &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Water Resource &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0545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23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23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23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拉模结构,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底面四角处均设有支撑腿,支撑腿的一侧开设有T型滑槽,T型滑槽内设有T型滑块,T型滑块与T型滑槽滑动连接,T型滑块远离支撑腿的一端对称设有连接片,连接片的顶面开设有通孔,通孔贯穿连接片,该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拉模结构通过设置的四个连接片能够带动麻袋在支撑腿上下移动,当混凝土处于初凝状态时麻袋不会与混凝土接触而造成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当混凝土终凝后能够直接将连接片往下滑动带动麻袋往下滑动与混凝土表面贴合,对混凝土进行防护,避免了传统拉模的复杂,增强了实用性,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拉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拉模结构。
背景技术
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通常是由混凝土浇灌而成,混凝土随着外界温度的降低,且由于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容易形成内外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了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致使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定的张拉力,表面收缩到混凝土内部的张拉应力而产生干缩裂缝,从而导致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造成损坏,为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干缩裂缝的产生,需要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表面采取保温措施,现有的对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的保温措施通常采用拉模进行保护,拉模技术是在混凝土刚浇灌之后就需采用的,混凝土处于初凝状态时,覆盖物不能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防止混凝土表面不平整,需在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周围放上方木,之后将编制好的麻袋放在方木上,当混凝土终凝后取下方木垫块,使麻袋紧贴混凝土表面,使其成为一整张覆盖物,对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进行保护,这样的拉模操作过程太过于复杂化,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拉模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拉模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拉模操作过程太过于复杂化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拉模结构,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面四角处均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一侧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内设有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与所述T型滑槽滑动连接,所述T型滑块远离所述支撑腿的一端对称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顶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连接片,所述T型滑块靠近所述支撑腿的一端两侧对称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腿的两侧设有若干呈竖直排布的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贯穿所述支撑腿的外壁并与所述T型滑槽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插孔内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插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与所述矩形框架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T型滑块与所述连接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矩形框架的顶面且位于两侧中心位置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贯穿所述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顶面且位于所述插槽的一侧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贯穿所述连接块,所述插槽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插槽插接配合,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且位于所述矩形框架的下方连接有抵杆,所述抵杆的一侧靠近两端的位置对称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圆孔内设有插销,所述插销的一端穿过所述圆孔并与所述第二插孔插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抵杆与所述连接杆焊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拉模结构通过设置的四个连接片能够带动麻袋在支撑腿上下移动,当混凝土处于初凝状态时麻袋不会与混凝土接触而造成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当混凝土终凝后能够直接将连接片往下滑动带动麻袋往下滑动与混凝土表面贴合,对混凝土进行防护,避免了传统拉模的复杂,增强了实用性,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矩形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T型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矩形框架;11、插槽;12、连接块;121、圆孔;2、支撑腿;21、T型滑槽;22、第一插孔;3、T型滑块;31、螺纹孔;32、连接片;321、通孔;4、螺栓;5、连接杆;51、第二插孔;6、抵杆;7、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拉模结构,包括矩形框架1,矩形框架1的底面四角处均设有支撑腿2,支撑腿2的一侧开设有T型滑槽21,T型滑槽21内设有T型滑块3,T型滑块3与T型滑槽21滑动连接,保证了T型滑块3能够带动连接片32的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带动麻袋的上下移动,对混凝土进行保护,T型滑块3远离支撑腿2的一端对称设有连接片32,连接片32的顶面开设有通孔321,通孔321贯穿连接片32,T型滑块3靠近支撑腿2的一端两侧对称开设有螺纹孔31,支撑腿2的两侧设有若干呈竖直排布的第一插孔22,第一插孔22贯穿支撑腿2的外壁并与T型滑槽21内部相连通,第一插孔22内设有螺栓4,螺栓4的一端穿过第一插孔22并与螺纹孔31螺纹连接,使T型滑块3能够固定在T型滑块3,从而使麻袋能够在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上进行固定,防止了麻袋与混凝土处于初凝状态时相接触。
具体的,支撑腿2与矩形框架1焊接固定,保证了支撑腿2与矩形框架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T型滑块3与连接片32为一体成型结构,保证可T型滑块3与连接片3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除此之外,矩形框架1的顶面且位于两侧中心位置开设有插槽11,插槽11贯穿矩形框架1,矩形框架1的顶面且位于插槽11的一侧设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的一侧开设有圆孔121,圆孔121贯穿连接块12,插槽11内设有连接杆5,连接杆5与插槽11插接配合,两个连接杆5的底端且位于矩形框架1的下方连接有抵杆6,抵杆6的一侧靠近两端的位置对称开设有第二插孔51,圆孔121内设有插销7,插销7的一端穿过圆孔121并与第二插孔51插接配合,通过抵杆6能够更加稳定的将麻袋固定在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上,防止麻袋被风吹卷,以保证保温效果和防护作用。
具体的,抵杆6与连接杆5焊接固定,保证了抵杆6与连接杆5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拉模结构在使用时,当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上的混凝土刚浇灌之后,将编织好的麻袋四角放在两个连接片32之间,之后使用铁丝将麻袋与连接片32固定在一起,之后将T型滑块3往上滑动,直至麻袋与混凝土不会贴合,将螺栓4的一端穿过第一插孔22与螺纹孔31螺纹连接,之后将整体装置抬到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上,当混凝土终凝后将螺栓4从螺纹孔31中拧出,T型滑块3便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带动麻袋往下滑动与混凝土贴合,之后将插销7拔出第二插孔51中,抵杆6便会落在麻袋上,将麻袋与混凝土紧密贴合,再将插销7穿过圆孔121与第二插孔51插接配合,使抵杆6稳定的将麻袋与混凝土挤压在一起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拉模结构,包括矩形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1)的底面四角处均设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一侧开设有T型滑槽(21),所述T型滑槽(21)内设有T型滑块(3),所述T型滑块(3)与所述T型滑槽(21)滑动连接,所述T型滑块(3)远离所述支撑腿(2)的一端对称设有连接片(32),所述连接片(32)的顶面开设有通孔(321),所述通孔(321)贯穿所述连接片(32),所述T型滑块(3)靠近所述支撑腿(2)的一端两侧对称开设有螺纹孔(31),所述支撑腿(2)的两侧设有若干呈竖直排布的第一插孔(22),所述第一插孔(22)贯穿所述支撑腿(2)的外壁并与所述T型滑槽(21)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插孔(22)内设有螺栓(4),所述螺栓(4)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插孔(22)并与所述螺纹孔(31)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拉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2)与所述矩形框架(1)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拉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滑块(3)与所述连接片(32)为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拉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1)的顶面且位于两侧中心位置开设有插槽(11),所述插槽(11)贯穿所述矩形框架(1),所述矩形框架(1)的顶面且位于所述插槽(11)的一侧设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的一侧开设有圆孔(121),所述圆孔(121)贯穿所述连接块(12),所述插槽(11)内设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与所述插槽(11)插接配合,两个所述连接杆(5)的底端且位于所述矩形框架(1)的下方连接有抵杆(6),所述抵杆(6)的一侧靠近两端的位置对称开设有第二插孔(51),所述圆孔(121)内设有插销(7),所述插销(7)的一端穿过所述圆孔(121)并与所述第二插孔(51)插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拉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杆(6)与所述连接杆(5)焊接固定。
CN201922105451.2U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拉模结构 Active CN211523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5451.2U CN211523217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拉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5451.2U CN211523217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拉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23217U true CN211523217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64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05451.2U Active CN211523217U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拉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23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28854A2 (zh) 一种建材设备的保护装置
CN101215931A (zh) 快速免钉组合式房屋
CN211523217U (zh) 一种溢洪道闸室段溢流面拉模结构
CN206614891U (zh) 一种具有可调定位部的贴合装置下模
CN219293129U (zh) 一种钢筋网片焊接模具
CN216429013U (zh) 一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浇筑模板
CN213418114U (zh) 一种建筑节能外墙保温板固定装置
CN107090976B (zh) 升降式滴水槽成形系统
CN206090567U (zh) 一种悬臂式水库大坝模板
CN214329452U (zh) 展示墙板连接装置
CN112225069A (zh) 一种便于吊装的装配式建筑保温板及其吊装结构
CN209869000U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用的钢筋套模
CN220504594U (zh) 一种建筑工程安全的防护机构
CN206703377U (zh) 一种产品矫正装置
CN206256620U (zh) 一种房屋建筑用eps过梁模块
CN210049491U (zh) 一种建筑钢筋续接器
CN219100476U (zh) 一种保温砌块
CN216664910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高强度连接板
CN215594886U (zh) 拼装式建筑模板
CN218323193U (zh) 预制混凝土房屋构件的连接结构
CN216992402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模具
CN218576558U (zh) 一种防止混凝土开裂的成型模具
CN210375914U (zh) 水泥胶砂试模
CN105479590B (zh) 墙板机
CN215519945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 Huichun Road North Yili, Qingxiu District, Nann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China anergy Group First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23, Jinzhou Road, Qingxiu District, Nanning City, 530000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JIANGNAN WATER RESOURCE & HYDROPOWER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