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18991U - 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18991U
CN211518991U CN202021222789.2U CN202021222789U CN211518991U CN 211518991 U CN211518991 U CN 211518991U CN 202021222789 U CN202021222789 U CN 202021222789U CN 211518991 U CN211518991 U CN 211518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arm
clamping
moving hole
connec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227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文书
陶新贵
李保山
周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CEC Xinjiang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CEC Xinjiang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CEC Xinjiang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CEC Xinjiang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227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18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18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189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持装置,涉及工具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夹持头能够随着被夹持物的位置进行转动的夹持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一支撑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件,另一端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一移动孔,第二连接轴同时穿过第一移动孔和第二移动孔,并且能够在第一移动孔和第二移动孔内移动;第二夹持臂,第二支撑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部件,另一端具有第三通孔和第三移动孔,第四连接轴同时穿过第三移动孔和第四移动孔,并且能够在第三移动孔和第四移动孔内移动;连接销轴,连接销轴同时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夹持物品。

Description

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结构工厂中,通常需要对钢结构构件进行编号和打号,打号通常采用钢字头,通过敲击钢字头字模的背面,使钢结构构件的表面形成编号,但是,由于钢字头字模的尺寸较大,并且,钢字头字模为长方体形状,普通的虎钳很难将钢字头字模进行固定,通常都是通过手将钢字头字模进行固定,但是,由于手在固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晃动,并且,还容易砸伤手部。
现有的夹持装置的夹持头通常采用固定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得夹持头无法改变角度,只能由被夹持物适应夹持头的方式,导致夹持头与被夹持物之间存在间隔,导致被夹持物很难被夹持头夹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夹持装置,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夹持头能够随着被夹持物的位置进行转动的夹持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持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包括第一握持部件、第一连接部件、第一支撑臂和第一夹持部件,所述第一握持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另一端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一移动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包括第一固定臂、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固定臂的中部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固定臂的一端侧具有第二移动孔,所述第一连接轴同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轴同时穿过所述第一移动孔和所述第二移动孔,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一移动孔和所述第二移动孔内移动;
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第二握持部件、第二连接部件、第二支撑臂和第二夹持部件,所述第二握持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另一端具有第三通孔和第三移动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夹持部件包括第二固定臂、第三连接轴和第四连接轴,所述第二固定臂的中部具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固定臂的一端侧具有第四移动孔,所述第三连接轴同时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四连接轴同时穿过所述第三移动孔和所述第四移动孔,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三移动孔和所述第四移动孔内移动;
连接销轴,所述连接销轴同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
进一步的,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包括第一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螺母,所述第一固定螺母套在所述第二连接轴上,所述第二固定螺母套在所述第四连接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孔和所述第三移动孔均为圆弧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移动孔和所述第四移动孔均为长方形孔。
进一步的,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臂具有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二固定臂具有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围成正方形或者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具有多个凸块。
进一步的,橡胶层,所述橡胶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夹持臂包括第一握持部件、第一连接部件、第一支撑臂和第一夹持部件,第一握持部件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件,第一支撑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件,另一端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一移动孔,第一连接部件具有第一连接孔,第一夹持部件包括第一固定臂、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第一固定臂的中部具有第二通孔,第一固定臂的一端侧具有第二移动孔,第一连接轴同时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二连接轴同时穿过第一移动孔和第二移动孔,并且能够在第一移动孔和第二移动孔内移动;第二夹持臂包括第二握持部件、第二连接部件、第二支撑臂和第二夹持部件,第二握持部件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部件,第二支撑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部件,另一端具有第三通孔和第三移动孔,第二连接部件具有第二连接孔,第二夹持部件包括第二固定臂、第三连接轴和第四连接轴,第二固定臂的中部具有第四通孔,第二固定臂的一端侧具有第四移动孔,第三连接轴同时穿过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四连接轴同时穿过第三移动孔和第四移动孔,并且能够在第三移动孔和第四移动孔内移动;连接销轴的作用是对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进行连接,连接销轴同时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相对于现有技术,夹持头采用固定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得夹持头无法改变角度,只能由被夹持物适应夹持头的方式,导致夹持头与被夹持物之间存在间隔,导致被夹持物很难被夹持头夹紧,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将第一支撑臂与第一固定臂进行可拆卸连接,并且,第二连接轴能够在第一移动孔和第二移动孔内移动,使得第一固定臂的角度能够通过第二连接轴的移动进行调节,再通过第三连接轴和第四连接轴将第二支撑臂与第二固定臂进行可拆卸连接,并且,第四连接轴能够在第散移动孔和第四移动孔内移动,使得第二固定臂的角度能够通过第四连接轴的移动进行调节,使得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能够根据被夹持物的形状和角度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夹紧被加持物的技术效果,同时,第一固定臂和第二固定臂还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更换,从而提高了夹持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夹持装置去除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持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夹持臂,第一夹持臂包括第一握持部件11、第一连接部件12、第一支撑臂13和第一夹持部件14,第一握持部件11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件12,第一支撑臂1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件12,另一端具有第一通孔131和第一移动孔132,第一连接部件12具有第一连接孔121,第一夹持部件14包括第一固定臂141、第一连接轴142和第二连接轴143,第一固定臂141的中部具有第二通孔1411,第一固定臂141的一端侧具有第二移动孔1412,第一连接轴142 同时穿过第一通孔131和第二通孔1411,第二连接轴143同时穿过第一移动孔132和第二移动孔1412,并且能够在第一移动孔132和第二移动孔1412内移动;
第二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包括第二握持部件21、第二连接部件22、第二支撑臂和第二夹持部件24,第二握持部件21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部件22,第二支撑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部件22,另一端具有第三通孔231和第三移动孔232,第二连接部件22具有第二连接孔,第二夹持部件24包括第二固定臂 241、第三连接轴242和第四连接轴243,第二固定臂241的中部具有第四通孔 2411,第二固定臂241的一端侧具有第四移动孔2412,第三连接轴242同时穿过第三通孔231和第四通孔2411,第四连接轴243同时穿过第三移动孔232和第四移动孔2412,并且能够在第三移动孔232和第四移动孔2412内移动;
连接销轴,连接销轴同时穿过第一连接孔121和第二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夹持臂包括第一握持部件11、第一连接部件12、第一支撑臂13和第一夹持部件14,第一握持部件11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件12,第一支撑臂1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件12,另一端具有第一通孔131和第一移动孔132,第一连接部件12具有第一连接孔121,第一夹持部件14包括第一固定臂141、第一连接轴142和第二连接轴143,第一固定臂141的中部具有第二通孔1411,第一固定臂141的一端侧具有第二移动孔1412,第一连接轴142同时穿过第一通孔131和第二通孔1411,第二连接轴143同时穿过第一移动孔132和第二移动孔1412,并且能够在第一移动孔132 和第二移动孔1412内移动;第二夹持臂包括第二握持部件21、第二连接部件22、第二支撑臂和第二夹持部件24,第二握持部件21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部件 22,第二支撑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部件22,另一端具有第三通孔231 和第三移动孔232,第二连接部件22具有第二连接孔,第二夹持部件24包括第二固定臂241、第三连接轴242和第四连接轴243,第二固定臂241的中部具有第四通孔2411,第二固定臂241的一端侧具有第四移动孔2412,第三连接轴242同时穿过第三通孔231和第四通孔2411,第四连接轴243同时穿过第三移动孔 232和第四移动孔2412,并且能够在第三移动孔232和第四移动孔2412内移动;连接销轴的作用是对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进行连接,连接销轴同时穿过第一连接孔121和第二连接孔,相对于现有技术,夹持头采用固定的方式进行连接,使得夹持头无法改变角度,只能由被夹持物适应夹持头的方式,导致夹持头与被夹持物之间存在间隔,导致被夹持物很难被夹持头夹紧,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连接轴142和第二连接轴143将第一支撑臂13与第一固定臂141进行可拆卸连接,并且,第二连接轴143能够在第一移动孔132和第二移动孔1412 内移动,使得第一固定臂141的角度能够通过第二连接轴143的移动进行调节,再通过第三连接轴242和第四连接轴243将第二支撑臂与第二固定臂241进行可拆卸连接,并且,第四连接轴243能够在第散移动孔和第四移动孔2412内移动,使得第二固定臂241的角度能够通过第四连接轴243的移动进行调节,使得第一固定臂141和第二固定臂241能够根据被夹持物的形状和角度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夹紧被加持物的技术效果,同时,第一固定臂141和第二固定臂241还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更换,从而提高了夹持装置的适用性。
上述第一夹持臂的作用是与第二夹持臂进行配合,对被夹持物进行夹持和固定,第一夹持臂包括第一握持部件11、第一连接部件12、第一支撑臂13和第一夹持部件14,第一握持部件11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件12,第一支撑臂1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件12,另一端具有第一通孔131和第一移动孔 132,第一连接部件12具有第一连接孔121,第一夹持部件14包括第一固定臂 141、第一连接轴142和第二连接轴143,第一固定臂141的中部具有第二通孔 1411,第一固定臂141的一端侧具有第二移动孔1412,第一连接轴142同时穿过第一通孔131和第二通孔1411,第二连接轴143同时穿过第一移动孔132和第二移动孔1412,并且能够在第一移动孔132和第二移动孔1412内移动;第二夹持臂的作用是与第二夹持臂进行配合,对被夹持物进行夹持和固定,第二夹持臂包括第二握持部件21、第二连接部件22、第二支撑臂和第二夹持部件24,第二握持部件21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部件22,第二支撑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部件22,另一端具有第三通孔231和第三移动孔232,第二连接部件22 具有第二连接孔,第二夹持部件24包括第二固定臂241、第三连接轴242和第四连接轴243,第二固定臂241的中部具有第四通孔2411,第二固定臂241的一端侧具有第四移动孔2412,第三连接轴242同时穿过第三通孔231和第四通孔2411,第四连接轴243同时穿过第三移动孔232和第四移动孔2412,并且能够在第三移动孔232和第四移动孔2412内移动,第一握持部件11和第二握持部件21相互配合,能够通过握持的方式使第一支撑臂13朝向远离第二支撑臂的方向移动,或者是使第二支撑臂朝向远离第一支撑臂13的方向移动,然后将被夹持物放置在第一固定臂141和第二固定臂241之间,然后将第一握持部件 11朝向远离第二握持部件21的方向移动,使第一支撑臂13朝向第二支撑臂的方向移动,或者是使第而支撑臂朝向第一支撑臂13的方向移动,使第一固定臂 141和第二固定臂241对被夹持物进行夹持和固定,需要调节第一固定臂141的角度时,横向移动第二连接轴143,使第二连接轴143在第一移动孔132和第二移动孔1412内进行移动,第一移动孔132和第二移动孔1412的形状不同,例如:第一移动孔132和第三移动孔232均为圆弧孔,第二移动孔1412和第四移动孔2412均为长方形孔,由于第一移动孔132位于第一支撑臂13上,第二移动孔1412位于第一固定臂141上,第二连接轴143同时穿过第一移动孔132和第二移动孔1412,当第二连接轴143移动时,会沿着第一移动孔132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使得第一固定臂141远离第一通孔131的一端会沿着第二连接轴 143的移动方向进行移动,第二夹持臂与第一夹持臂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连接销轴的作用是对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进行连接,连接销轴同时穿过第一连接孔121和第二连接孔,使得第一连接部件12和第二连接部件22能够绕连接销轴的轴线进行转动,从而方便第一固定臂141和第二固定臂241对被夹持物进行夹持;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连接轴142和第二连接轴143将第一支撑臂13与第一固定臂141进行可拆卸连接,并且,第二连接轴143能够在第一移动孔132和第二移动孔1412内移动,使得第一固定臂141的角度能够通过第二连接轴143的移动进行调节,再通过第三连接轴242和第四连接轴243将第二支撑臂与第二固定臂241进行可拆卸连接,并且,第四连接轴243能够在第散移动孔和第四移动孔2412内移动,使得第二固定臂241的角度能够通过第四连接轴243的移动进行调节,使得第一固定臂141和第二固定臂241能够根据被夹持物的形状和角度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夹紧被加持物的技术效果,同时,第一固定臂141和第二固定臂241还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更换,从而提高了夹持装置的适用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握持部件11、第一连接部件12和第一支撑臂13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握持部件21、第二连接部件22和第二支撑臂23也为一体成型结构,能够提高夹持装置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4所示,增加了固定螺母,固定螺母包括第一固定螺母41和第二固定螺母42,第一固定螺母41套在第二连接轴143上,第二固定螺母42套在第四连接轴243上。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固定螺母,固定螺母的作用是对第一固定臂141和第二固定臂241的位置进行固定,第一固定螺母41 套在第二连接轴143上,当调节好第一固定臂141的位置后,将第一固定螺母 41拧紧,使第一固定螺母41的一侧紧贴于第一固定臂141,从而使第一固定螺母41和第一支撑臂13对第一固定臂141进行夹持,第二固定螺母42和第一固定螺母41的作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4所示,增加了弹性部件5,弹性部件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撑臂13和第二支撑臂。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弹性部件5,弹性部件5的作用是拉紧第一支撑臂13和第二支撑臂,第一握持部件11和第二握持部件21相互配合,能够通过握持的方式使第一支撑臂13朝向远离第二支撑臂的方向移动,或者是使第二支撑臂朝向远离第一支撑臂13的方向移动,然后将被夹持物放置在第一固定臂141和第二固定臂241之间,然后松开第一握持部件11,第一固定臂141在弹性部件5的作用下朝向第二固定臂241的方向移动,使第一固定臂141和第二固定臂241对被夹持物进行夹持和固定,从而达到方便固定被夹持物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固定臂141具有第一夹持面1413,第二固定臂241具有第二夹持面2413,第一夹持面1413与第二夹持面2413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第一固定臂141和第二固定臂241,第一夹持面1413与第二夹持面2413相对设置,也就是说,第一夹持面1413和第二夹持面2413能够同时贴紧被夹持物,可选的,第一夹持面1413与第二夹持面2413 围成正方形或者圆形,使得第一夹持面1413与第二夹持面2413能够夹持长方体、正方体或者是球体的被夹持物,当然,第一夹持面1413与第二夹持面2413 也可以围成椭圆形或者其他需要的形状。
进一步的,第一夹持面1413与第二夹持面2413具有多个凸块。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夹持面1413和第二夹持面2413的表面设置多个凸块,凸块能够对被夹持物进行进一步的固定,可选的,还可以在第一夹持面1413与第二夹持面 2413的表面覆盖橡胶层,能够增大被加持物与第一夹持面1413和第二夹持面 2413之间的摩擦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包括第一握持部件、第一连接部件、第一支撑臂和第一夹持部件,所述第一握持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另一端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一移动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包括第一固定臂、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固定臂的中部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固定臂的一端侧具有第二移动孔,所述第一连接轴同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轴同时穿过所述第一移动孔和所述第二移动孔,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一移动孔和所述第二移动孔内移动;
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第二握持部件、第二连接部件、第二支撑臂和第二夹持部件,所述第二握持部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另一端具有第三通孔和第三移动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夹持部件包括第二固定臂、第三连接轴和第四连接轴,所述第二固定臂的中部具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固定臂的一端侧具有第四移动孔,所述第三连接轴同时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四连接轴同时穿过所述第三移动孔和所述第四移动孔,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三移动孔和所述第四移动孔内移动;
连接销轴,所述连接销轴同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包括第一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螺母,所述第一固定螺母套在所述第二连接轴上,所述第二固定螺母套在所述第四连接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移动孔和所述第三移动孔均为圆弧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移动孔和所述第四移动孔均为长方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臂具有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二固定臂具有第二夹持面,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围成正方形或者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面与所述第二夹持面具有多个凸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橡胶层,所述橡胶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
CN202021222789.2U 2020-06-29 2020-06-29 夹持装置 Active CN211518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2789.2U CN211518991U (zh) 2020-06-29 2020-06-29 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2789.2U CN211518991U (zh) 2020-06-29 2020-06-29 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18991U true CN211518991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61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22789.2U Active CN211518991U (zh) 2020-06-29 2020-06-29 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18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TE134168T1 (de) Einrichtung zum positionsdefinierten aufspannen eines werkstücks am arbeitsplatz einer bearbeitungsmaschine
CN201824262U (zh) 一种辅助钳体
CN105856122A (zh) 楔形工件夹具
CN211518991U (zh) 夹持装置
JP2019095072A5 (zh)
CN207387476U (zh) 一种眼镜片清洗用夹持工具
CN102275145A (zh) 光轴夹持器
CN205968312U (zh) 一种用于高尔夫球头的夹具
JP2006334672A (ja) クランプ式手工具
CN210763944U (zh) 夹物机的夹爪高度调整结构
CN204592788U (zh) 一种可夹持手机、平板电脑的新型夹子
CN109129228B (zh) 一种多功能虎钳
CN106985153A (zh) 具有调节夹持开度的机械手
CN204647104U (zh) 一种新型弹簧
CN205118617U (zh) 一种带镜子的夹持装置及自拍装置
CN108501028A (zh) 一种五金夹手
CN210633684U (zh) 执行机构、机器手和工业机器臂技能考核平台
JP2015016543A (ja) ピンセット
CN211418720U (zh) 一种样瓶翻转装置
CN202740082U (zh) 一种轻便型人字镊
CN213728992U (zh) 一种用于折弯机的夹具
CN212889645U (zh) 一种核雕夹具
CN213513063U (zh) 一种适用于手机和平板的支架结构
CN204291325U (zh) 一种弹性夹持机构
CN205879069U (zh) 一种具有圆弧面的零件的高度测量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