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14206U - 一种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14206U
CN211514206U CN201922143421.0U CN201922143421U CN211514206U CN 211514206 U CN211514206 U CN 211514206U CN 201922143421 U CN201922143421 U CN 201922143421U CN 211514206 U CN211514206 U CN 211514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motor
oxygen ion
buffer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434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淑云
张灿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Elov Cosme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Elov Cosme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Elov Cosme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Elov Cosme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434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142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14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142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该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单元,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筒以及筒盖,所述筒盖上设有第一搅拌器;进料单元,所述进料单元包括料斗以及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一端与所述料斗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搅拌筒连通;以及调整单元,所述调整单元包括第一电机、丝杆、螺母以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分别与所述螺母、第一搅拌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带动所述丝杆转动以推动所述连接杆沿所述丝杆轴向移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的搅拌效果好,搅拌力度强,增强了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的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肤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以及人们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女性越来越注重皮肤的保养,各色护肤品已经成为适龄女性不可缺少的日常护理用品,不但护理和改善了皮肤的健康状况,而且对人的精神、信心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影响。虽然护肤品的种类繁多、更新迅速,但其追求的功效始终以美白、保湿、抗皱、防衰老为核心,力求不断增强上述功能。
然而,虽然现代金箔护肤品已经成为流行时尚,但是加入金箔的护肤品,长久以来存在两大问题,首先就是黄金比重较大,混于护肤品中容易发生沉积聚集的现象,造成混合不均匀,护肤功效显著降低的问题,再有就是黄金的分子较大,难以渗透肌肤的问题。
同时,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前沿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多的将最新科技应用于护肤行业,以求突破。近年来,纳米技术的成熟使许多美肤物质的分子结构得到改善,增强了其有益功效,比如氧离子悬浮纳米氧化金箔原液。
目前,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时需将各原料进行充分分散,然而,目前的护肤品搅拌设备难以将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中各原料充分搅拌,影响了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护肤品生产用搅拌装置难以将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中各原料充分搅拌,影响其使用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
搅拌单元,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筒以及筒盖,所述筒盖上设有第一搅拌器;
进料单元,所述进料单元包括料斗以及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一端与所述料斗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搅拌筒连通;以及
调整单元,所述调整单元包括第一电机、丝杆、螺母以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分别与所述螺母、第一搅拌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带动所述丝杆转动以推动所述连接杆沿所述丝杆轴向移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搅拌器包括: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筒盖上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伸入至所述搅拌筒内,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具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搅拌轴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为与所述第二电机转轴同轴的圆板,所述第一搅拌轴以所述连接板圆心为圆心均匀布置在所述连接板上。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通过缓冲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结构包括:
缓冲套,所述缓冲套下端与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套的上端设有挡沿;
缓冲杆,所述缓冲杆导向插装在所述缓冲套内,所述缓冲杆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的下端具有与所述挡沿挡止配合的凸缘;
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缓冲套内,所述缓冲弹簧的上端与连接杆连接,下端与缓冲套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单元还包括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二搅拌器包括:
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筒下侧;
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与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轴的轴线沿垂直于所述搅拌筒轴线方向延伸。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搅拌轴包括第一轴体以及设置在第一轴体上的叶片;所述第二搅拌轴包括第二轴体以及设置在第二轴体上的绞龙。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搅拌轴的轴线沿所述搅拌筒轴线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使用时,原料从料斗进入至搅拌筒内,调整单元工作,第一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丝杆推动与连接杆连接的第一搅拌器进入至搅拌筒内,开启第一搅拌器将搅拌筒内的原料混合均匀。搅拌筒下侧的第二搅拌器将搅拌筒底部的原料向上搅动,增强了搅拌筒内原料的混合均匀度。搅拌完成后,调整单元可带动第一搅拌器向上运动,以便于将搅拌筒内的原料卸出。
第一搅拌轴具有多个,且多个第一搅拌轴均匀固定在连接板上,增强了第一搅拌器对搅拌筒内原料的搅拌力度,从而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中的调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搅拌筒;3、筒盖;4、第二电机;5、连接板; 6、第一搅拌轴;61、叶片;7、第三电机;8、第二搅拌轴;81、绞龙; 9、料斗;10、连接管;11、连接杆;12、本体;13、螺母;14、第一电机;15、丝杆;16、联轴器;17、轴承;18、缓冲套;181、挡沿; 19、缓冲杆;191、凸缘;192、固定板;20、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机体1,机体1上安装有搅拌单元、进料单元和调整单元。
具体的,搅拌单元包括搅拌筒2、筒盖3、第一搅拌器以及第二搅拌器。筒盖3扣装在搅拌筒2上侧,扣装后的筒盖3与搅拌筒2密封配合。第一搅拌器包括第二电机4以及第一搅拌轴6,第二电机4固定连接在筒盖3上侧,第二电机4的转轴向下穿出筒盖3。第二电机4 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优选的,连接板5为圆板,连接板5 的轴线与第二电机4的转轴同轴布置。第一搅拌轴6具有至少两个,本实施例中,第一搅拌轴6具有两个,两个第一搅拌轴6固定连接在连接板5的下侧。第一搅拌轴6的轴线沿搅拌筒2的轴线方向延伸,两个第一搅拌轴6位于以连接板5圆心为中心的圆上,且两个第一搅拌轴6之间的夹角为180°。第一搅拌轴6包括第一轴体以及叶片61,叶片61具有多个,多个叶片61沿第一搅拌轴6轴线方向均匀布置在第一搅拌轴6上。
第一搅拌器包括第三电机7以及第二搅拌轴8,第三电机7固定连接在搅拌筒2的侧壁下端。第二搅拌轴8与第三电机7的转轴固定连接,第二搅拌轴8沿垂直于搅拌轴轴线方向伸入至搅拌筒2内,且第二搅拌轴8与搅拌筒2之间安装有轴承。第二搅拌轴8包括第二轴体以及布置在第二轴体上的绞龙81,绞龙81用于将搅拌筒2底部的原料向上翻滚。
进料单元包括料斗9以及连接管10,料斗9布置在机体1于搅拌筒2上端的一侧。连接管10的一端与料斗9连通,另一端与搅拌筒2 连通。本实施例中,料斗9呈锥形结构,以便于料斗9中的物料进入至搅拌筒2内。
调整单元包括本体12,本体12为筒状结构,本体12布置在机体 1于搅拌筒2背离料斗9的一侧。筒状的本体12沿上下方向延伸,本体12的上端安装有第一电机14,第一电机14的转轴伸入至本体12 内部,本体12内通过轴承17安装有丝杆15,丝杆15与本体12同轴布置。第一电机14的转轴通过联轴器16与丝杆15固定连接,丝杆15 上安装有与丝杆15相匹配的螺母13,螺母13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沿水平方向延伸。本体12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槽,以在连接杆11随螺母13上下移动时对连接杆11进行导向。
本实施例中,连接杆11的下端通过缓冲结构与第二电机4固定连接。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套18、缓冲杆19以及缓冲弹簧20,缓冲套18 的下端与第二电机4固定连接,缓冲套18的上端具有向缓冲套18内侧延伸的挡沿181。缓冲杆19导向插装在缓冲套18内,缓冲杆19下端具有向外延伸的凸缘191,凸缘191的外壁面于缓冲套18内壁滑动配合。缓冲杆19的上端具有固定板192,固定板192用于与连接杆11 固定连接。缓冲弹簧20设置在缓冲套18内,缓冲弹簧20的上端与凸缘191固定连接,下端与缓冲套18固定连接。连接杆11通过缓冲结构与第二电机4连接,降低了调整单元初始动作时对第二电机4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原料从料斗9进入至搅拌筒2内,调整单元工作,第一电机14 驱动丝杆15转动,丝杆15推动与连接杆11连接的第一搅拌器进入至搅拌筒2内,开启第一搅拌器将搅拌筒2内的原料混合均匀。搅拌筒2 下侧的第二搅拌器将搅拌筒2底部的原料向上搅动,增强了搅拌筒2 内原料的混合均匀度。搅拌完成后,调整单元可带动第一搅拌器向上运动,以便于将搅拌筒2内的原料卸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搅拌单元,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筒以及筒盖,所述筒盖上设有第一搅拌器;
进料单元,所述进料单元包括料斗以及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一端与所述料斗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搅拌筒连通;以及
调整单元,所述调整单元包括第一电机、丝杆、螺母以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分别与所述螺母、第一搅拌器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带动所述丝杆转动以推动所述连接杆沿所述丝杆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器包括: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筒盖上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伸入至所述搅拌筒内,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具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搅拌轴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与所述第二电机转轴同轴的圆板,所述第一搅拌轴以所述连接板圆心为圆心均匀布置在所述连接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通过缓冲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结构包括:
缓冲套,所述缓冲套下端与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套的上端设有挡沿;
缓冲杆,所述缓冲杆导向插装在所述缓冲套内,所述缓冲杆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的下端具有与所述挡沿挡止配合的凸缘;
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缓冲套内,所述缓冲弹簧的上端与连接杆连接,下端与缓冲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单元还包括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二搅拌器包括:
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筒下侧;
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与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轴的轴线沿垂直于所述搅拌筒轴线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轴包括第一轴体以及设置在第一轴体上的叶片;所述第二搅拌轴包括第二轴体以及设置在第二轴体上的绞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轴的轴线沿所述搅拌筒轴线方向延伸。
CN201922143421.0U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 Active CN2115142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3421.0U CN211514206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43421.0U CN211514206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14206U true CN211514206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64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43421.0U Active CN211514206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142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25064U (zh) 一种卧式饲料搅拌机
CN109126581A (zh) 一种快速混合饲料成分配比的饲料加工配料装置
CN205323721U (zh) V形搅拌桨反应釜搅拌装置
CN106732066A (zh) 建材加工的混料装置
CN211514206U (zh) 一种氧离子悬浮纳米金箔原液生产用搅拌装置
CN204172199U (zh) 螺旋喂料干混砂浆搅拌机
CN103566791A (zh) 一种高剪切分散乳化机
CN105642153A (zh) 一种同轴心无轴双螺旋叶片搅拌结构
CN106881048A (zh) 建材加工的混料结构
CN203208951U (zh) 涂料生产用分散釜
CN201669797U (zh) 高速高效万旋流量搅拌机
CN208946642U (zh) 一种防架桥喂料装置
CN206566855U (zh) 建材加工的混料结构
CN212021284U (zh) 一种塑料制品加工原料混料装置
CN204996378U (zh) 一种混合搅拌机
CN203971849U (zh) 一种混料组合搅拌装置
CN209302572U (zh) 一种化妆品混料机
CN206184350U (zh) 一种化工原料立式搅拌机
CN101837611B (zh) 高速高效万旋流量搅拌机
CN206391940U (zh) 一种饲料搅拌混合机
CN214486462U (zh) 一种密胺粉搅拌装置
CN208557965U (zh) 一种橡胶加工混炼装置
CN208599519U (zh) 聚酰胺酸溶液用搅拌桨
CN214486455U (zh) 一种涂料混合搅拌装置
CN104258764A (zh) 一种双螺旋搅拌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