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13533U - 一种脱硫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硫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13533U
CN211513533U CN201922394520.6U CN201922394520U CN211513533U CN 211513533 U CN211513533 U CN 211513533U CN 201922394520 U CN201922394520 U CN 201922394520U CN 211513533 U CN211513533 U CN 211513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dimentation tank
tank
primary
desulfurization
tert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945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海鹏
韩勇
谈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xin Building Materials Shaanxi Co ltd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xin Building Materials Shaanxi Co ltd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xin Building Materials Shaanxi Co ltd,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xin Building Materials Shaan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945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135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13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135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脱硫沉淀池,包括均设置在地面上的一级沉降池、二级沉降池和用于安装污水泵的三级沉降池,所述一级沉降池、二级沉降池和三级沉降池三者之间均通过溢流口连接,在所述二级沉降池内设置有用于缓冲水流冲击的缓冲组件,用于连通一级沉降池和二级沉降池的溢流口与所述缓冲组件对应设置,在所述一级沉降池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隔离沉降物的第一隔离组件,使用时,设置的隔离板可用于阻挡污水在进入沉降池时的冲击力,可避免其会直接冲击到已经沉降至池底的沉降物,从而导致水中的沉降物扬起,使其沉降效果会大幅度降低的问题,而设置的隔离板还可在清理池底沉降物时,使其收缩至收缩槽内,进而可更加的方便用户进行清理。

Description

一种脱硫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沉降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硫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降池处理污水时,采用重力分离的原理,即里一共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封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废水的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
在将水导入脱硫塔中进行脱硫蒸发前,需要对其进行沉降用以排出水中大颗粒物质,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大量的污水进入沉降池,其污水在流动时,很容易冲击到已经沉入池底的沉降物,造成沉降物会重新在水中扬起,导致污水会带着大量沉降物进入到下一级的沉降池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脱硫沉淀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量污水进入沉降池容易冲击到已经沉入池底的沉降物,导致进入下一级沉降池的污水会携带大量沉降物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脱硫沉淀池,包括均设置在地面上的一级沉降池、二级沉降池和用于安装污水泵的三级沉降池,所述一级沉降池、二级沉降池和三级沉降池三者之间均通过溢流口连接,在所述二级沉降池内设置有用于缓冲水流冲击的缓冲组件,用于连通一级沉降池和二级沉降池的溢流口与所述缓冲组件对应设置,在所述一级沉降池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隔离沉降物的第一隔离组件,且在所述二级沉降池的池底设置有用于隔离沉降物的第二隔离组件;
所述第一隔离组件包括开设在一级沉降池底部的收缩槽和滑动连接在收缩槽内的隔离板,在所述一级沉降池的两侧壁上均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头处与隔离板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一级沉降池的侧壁上还通过弹簧连接有与隔离板对应的防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包括缓冲隔板,所述缓冲隔板与用于连通一级沉降池和二级沉降池的溢流口对应设置,且在所述缓冲隔板靠近二级沉降池底部的一端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导流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冲隔板为凵字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一级沉降池与三级沉降池连接的溢流口处插接有密封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隔离组件与第二隔离组件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隔离板的前后两侧面均设置有用于防止沉积物进入隔离板的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使用时,设置的隔离板可用于阻挡污水在进入沉降池时的冲击力,可避免其会直接冲击到已经沉降至池底的沉降物,从而导致水中的沉降物扬起,使其沉降效果会大幅度降低的问题,而设置的隔离板还可在清理池底沉降物时,使其收缩至收缩槽内,进而可更加的方便用户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第一隔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缓冲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一级沉降池;2-二级沉降池;3-三级沉降池;4-溢流口;5-第一隔离组件;6-第二隔离组件;7-缓冲组件;
501-收缩槽;502-隔离板;503-调节螺杆;504-防污板;
701-缓冲隔板;702-导流槽;703-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硫沉淀池,包括均设置在地面上的一级沉降池1、二级沉降池2和用于安装污水泵的三级沉降池3,一级沉降池1、二级沉降池2和三级沉降池3两两之间均通过溢流口4连接,在一级沉降池1与三级沉降池3连接的溢流口4处插接有密封板703,设置在三级沉降池3内的污水泵主要作用是将进入三级沉降3池的污水抽入曝气池作为清水补充,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自由的将密封板703拆除,使一级沉降池1可通过溢流口4与三级沉降池3连接,从而能够实现污水的快速处理。
在二级沉降池2内设置有用于缓冲水流冲击的缓冲组件7,缓冲组件7包括缓冲隔板701,缓冲隔板701与用于连通一级沉降池1和二级沉降池2的溢流口4对应设置,且在缓冲隔板701靠近二级沉降池2底部的一端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导流槽702,缓冲隔板701为凵字形结构,可在安装后形成一个小型的隔离池结构,即在当一级沉降池1内的水通过溢流口4进入二级沉降池2时,其水流则会被缓冲隔板701挡住,在同等大气压的作用下,则可使进入缓冲隔板的水从导流槽702缓慢流入二级沉降池2,可避免污水在进入二级沉降池2时,容易扰动二级沉降池2内的水流,造成污水中的杂质难以进行沉降的问题,同时也可拦截一级沉降池1中的漂浮物容易直接进入二级沉降池2的问题。
需要补充的是,缓冲隔板701可由的拆卸,进而在使用时,可便于用户将缓冲隔板701拆除对二级沉降2池底部的沉降物进行清理,同时在将密封703拆除后,用户可将缓冲组件7安装在一级沉降池1与三级沉降池连接的溢流口4处,进一步可降低三级沉降池3中污水的浑浊程度。
如图1至图3所示,用于连通一级沉降池1和二级沉降池的溢流口4与缓冲组件7对应设置,在一级沉降池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隔离沉降物的第一隔离组件5,且在二级沉降池2的池底设置有用于隔离沉降物的第二隔离组件6,第一隔离组件5包括开设在一级沉降池1底部的收缩槽501和滑动连接在收缩槽501内的隔离板502,在一级沉降池1的两侧壁上均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503,调节螺杆503的一端头处与隔离板502转动连接。
在进行使用时,隔离板502可在一级沉降池1的池底升起,从而可将一级沉降池1的池底分隔为多个空间,而污水在流通的过程中,因为有隔离板502的存在,从而可避免污水能够直接冲击到已经沉积在一级沉降池1池底的沉积物,可保证污水能够进行有效的沉降,在对一级沉降池1中的沉降物进行清理时,可转动调节螺杆503,通过调接螺杆503带动隔离板502沉降至收缩槽501中,使隔离板502的顶端能够与一级沉降池1的池底齐平,进而可防止因有隔离板502的存在,而造成在清理时容易残留大量的沉降物的问题。
在一级沉降池1的侧壁上还通过弹簧连接有与隔离板502对应的防污板504,防污板504在使用时能够在弹簧的作用力下,紧贴隔离板502,从而在污水沉降的过程中,可避免沉降物会影响到隔离板的运动。
需要补充的是,第一隔离组件5与第二隔离组件6结构相同,即设置在二级沉降池2中的第二隔离组件6作用与置于一级沉降池1中的第一隔离组件5的作用相同,可保证在多级沉降时,其能够具有更好的沉降效果。
在隔离板502的前后两侧面均设置有用于防止沉积物进入隔离板502的橡胶垫,设置的橡胶垫主要是在不影响隔离板502运动的情况下,填充隔离板502与收缩槽501之间的间隙,用以避免沉降物会意外进入收缩槽501中,从而导致隔离板502无法收进收缩槽501的问题。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脱硫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均设置在地面上的一级沉降池(1)、二级沉降池(2)和用于安装污水泵的三级沉降池(3),所述一级沉降池(1)、二级沉降池(2)和三级沉降池(3)两两之间均通过溢流口(4)连接,在所述二级沉降池(2)内设置有用于缓冲水流冲击的缓冲组件(7),用于连通一级沉降池(1)和二级沉降池的溢流口(4)与所述缓冲组件(7)对应设置,在所述一级沉降池(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隔离沉降物的第一隔离组件(5),且在所述二级沉降池(2)的池底设置有用于隔离沉降物的第二隔离组件(6);
所述第一隔离组件(5)包括开设在一级沉降池(1)底部的收缩槽(501)和滑动连接在收缩槽(501)内的隔离板(502),在所述一级沉降池(1)的两侧壁上均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503),所述调节螺杆(503)的一端头处与隔离板(502)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级沉降池(1)的侧壁上还通过弹簧连接有与隔离板(502)对应的防污板(5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7)包括缓冲隔板(701),所述缓冲隔板(701)与用于连通一级沉降池(1)和二级沉降池(2)的溢流口(4)对应设置,且在所述缓冲隔板(701)靠近二级沉降池(2)底部的一端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导流槽(7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脱硫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隔板(701)为凵字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级沉降池(1)与三级沉降池(3)连接的溢流口(4)处插接有密封板(7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组件(5)与第二隔离组件(6)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离板(502)的前后两侧面均设置有用于防止沉积物进入隔离板(502)的橡胶垫。
CN201922394520.6U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脱硫沉淀池 Active CN2115135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94520.6U CN211513533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脱硫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94520.6U CN211513533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脱硫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13533U true CN211513533U (zh) 2020-09-18

Family

ID=72467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94520.6U Active CN211513533U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脱硫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135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55615A (zh) 一种带自清洗功能的初雨收集处理系统
CN205850319U (zh) 新型斜管竖流沉淀池
CN201848131U (zh) 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中的折板式多级排泥沉淀池
CN204781084U (zh) 一种带自清洗功能的初雨收集处理系统
US10883262B2 (en) Overflow chamber for emission of rainwater and soil
CN206414811U (zh) 一种处理废液的分段排液沉淀池
CN211513533U (zh) 一种脱硫沉淀池
CN204563685U (zh) 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的改进型沉沙池
CN204932953U (zh) 一种平流式沉淀池
CN206081768U (zh) 一种污水沉淀池
CN205019784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竖流式沉淀池
CN105692737A (zh) 集除砂撇渣除油于一体的曝气沉砂池
CN100469863C (zh) 倾斜式重力沉降活细胞截留装置
CN203360212U (zh) 一种用于处理农田径流雨水的微电场水力旋流系统
CN105908820A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地下蓄水净水一体化系统
CN206777944U (zh) 侧向流斜管沉淀分离装置及沉淀池
CN206512830U (zh) 在线处理调蓄池、应急行洪廊道与排水泵站组合系统
CN105908825B (zh) 一种楼顶雨水综合利用结构
CN107952262B (zh) 一种固液混合物沉淀塔
CN104631612A (zh) 雨水调蓄池冲洗系统
CN208742006U (zh) 一种泥水分离沉淀系统
CN108252395A (zh) 一种污水泵站前池结构
CN203408503U (zh) 水平流沉淀分离装置
CN103696480B (zh) 一种雨水离线器
CN209011283U (zh) 一种海绵城市新型雨水分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