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11283U - 一种海绵城市新型雨水分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绵城市新型雨水分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11283U
CN209011283U CN201821722709.2U CN201821722709U CN209011283U CN 209011283 U CN209011283 U CN 209011283U CN 201821722709 U CN201821722709 U CN 201821722709U CN 209011283 U CN209011283 U CN 209011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reservoir
shunting
zone
water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227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灵娟
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engyu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engyu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engyu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engyu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227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11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11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112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新型雨水分流系统,涉及一种雨水收集设施,其技术方案包括,设置在地下的蓄水池以及与市政雨水排泄渠沟连接的分流井,分流井中固定有隔板,隔板将分流井底部分隔为沉淀区和分流区,隔板上开设有连通沉淀区与分流区的通孔,分流井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交错设置有用于抵消雨水下落势能的消能板,位于最下方的消能板将雨水导入沉淀区,分流区底部低于通孔的位置通过污水管与蓄水池连接,污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蓄水池内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上连接有清水排放管,清水排放管背离水泵的一端与市政雨水管网连接,分流区上高于通孔的位置处连接有与市政雨水管网连通的雨水排放管,优点是:可以提高雨水的利用率,节约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海绵城市新型雨水分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收集设施,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城市新型雨水分流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雨水污染轻,经过雨污分流井进行分流后,可直接排入城市内河,经过自然沉淀,即可作为天然的景观用水,也可作为供给喷洒道路的城市市政用水,因此雨水经过净化、缓冲流入河流,可以提高地表水的使用效益。
授权公告号为CN201220420192.8的一篇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城市雨污分流检查井,所述检查井上设有进水口、雨水排水口和污水排水口,所述检查井内设有分流堰,所述分流堰将检查井底部分割成第一半区和第二半区,所述进水口和污水排水口设于所述第一半区上,所述雨水排水口设于所述第二半区上。该城市雨污分流检查井在使用时只能将漫过分流堰的雨水倒入城市内河中,而大量干净的雨水会经污水排水口排放走,导致无法充分的利用雨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新型雨水分流井,其优点是:可以帮助人类充分的利用雨水,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海绵城市新型雨水分流系统,包括设置在地下的蓄水池以及与市政雨水排泄渠沟连接的分流井,所述分流井中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分流井底部分隔为沉淀区和分流区,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连通沉淀区与分流区的通孔,所述分流井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交错设置有用于抵消雨水下落势能的消能板,位于最下方的消能板将雨水导入沉淀区,所述分流区底部低于通孔的位置通过污水管与蓄水池连接,所述污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蓄水池内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上连接有清水排放管,所述清水排放管背离水泵的一端与市政雨水管网连接,所述分流区上高于通孔的位置处连接有与市政雨水管网连通的雨水排放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雨水进入分流井后,沿各层消能板逐渐向下流动,并最终在底层消能板的作用下,流入沉淀区中进行初步沉淀,然后通过通孔进入分流区中,然后再经过污水管进入蓄水池中进行二次沉淀,当路面被前期雨水冲刷干净后,人工关闭电磁阀雨水流入分流区经雨水排放管进入市政雨水管网。当带有杂质的前期雨水进入蓄水池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打开水泵将水泵送到市政雨水管网中,从而提高雨水的利用率,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区内高于通孔且低于雨水排放管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斜管填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斜管填料的设置可以是后期雨水中的杂质快速沉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水泵固定连接在蓄水池的中部位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将蓄水池底部的依然浑浊的水输送到市政雨水管网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池上部连接有与泄洪渠相连的泄洪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过多,雨水排水管无法承担排水任务时,可以人工打开电磁阀,使水流入蓄水池中,并最终由泄洪管将多余的水排到泄洪渠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蓄水池上设置有与蓄水池连通的检查井。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检查井的设置可以让人进入蓄水池内,对蓄水池进行清淤维护,检查蓄水池内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查井以及蓄水池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爬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可以通过爬梯进入或爬出蓄水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雨水进入分流井后,沿各层消能板逐渐向下流动,并最终在底层消能板的作用下,流入沉淀区中进行初步沉淀,然后通过通孔进入分流区中,然后再经过污水管进入蓄水池中进行二次沉淀,当路面被前期雨水冲刷干净后,人工关闭电磁阀雨水流入分流区经雨水排放管进入市政雨水管网。当带有杂质的前期雨水进入蓄水池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打开水泵将水泵送到市政雨水管网中,从而提高雨水的利用率,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蓄水池;11、污水管;111、电磁阀;12、水泵;13、清水排放管;14、泄洪管;15、检查井;16、爬梯;2、分流井;21、沉淀区;22、分流区;221、斜管填料;222、雨水排放管;23、消能板;3、隔板;3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海绵城市新型雨水分流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地下的蓄水池1以及与市政雨水排泄渠沟连接的分流井2。在分流井2中固定有隔板3,隔板3将分流井2底部分隔为沉淀区21和分流区22,在隔板3上开设有连通沉淀区21与分流区22的通孔31,在分流区22内高于通孔31的位置设置有斜管填料221,斜管填料221与分流井2壁固定连接,在分流区22上高于斜管填料221的位置处连接有与市政雨水管网连通的雨水排放管222。在分流井2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交错设置有用于抵消雨水下落势能的消能板23,位于最下方的消能板23可以将雨水导入沉淀区21。
如图1所示,蓄水池1通过污水管11与分流井2的分流区22底部连通,在污水管11上设置有电磁阀111。在蓄水池1中部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水泵12,在水泵12上连接有清水排放管13,清水排放管13背离水泵12的一端与市政雨水管网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水泵12及清水排放管13将澄清后的水泵12送到市政雨水管网中。蓄水池1上部连接有泄洪管14,泄洪管14背离蓄水池1的一端连接到城市的泄洪渠中。在蓄水池1上设置有与蓄水池1连通的检查井15,在检查井15以及蓄水池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方便工人进入蓄水池1的爬梯16。
工作过程:在雨天,前期雨水经市政雨水排泄渠沟流入分流井2中,并沿各个消能板23逐渐向下流,然后进入沉淀区21中进行初步沉淀,然后通过通孔31流入分流区22中,然后再经过污水管11进入蓄水池1中进行二次沉淀,一段时间过后,前期雨水将路面冲刷干净,关闭电磁阀111,雨水流入分流区22后经斜管填料221加速沉淀后经雨水排放管222进入市政雨水管网。当带有杂质的前期雨水进入蓄水池1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打开水泵12将水泵12送到市政雨水管网中。如果雨水较多,城市开始发生内涝则保持电磁阀111处于打开状态,通过泄洪管14将超出蓄水池1承载能力的雨水输送到泄洪渠中。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海绵城市新型雨水分流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地下的蓄水池(1)以及与市政雨水排泄渠沟连接的分流井(2),所述分流井(2)中固定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分流井(2)底部分隔为沉淀区(21)和分流区(22),所述隔板(3)上开设有连通沉淀区(21)与分流区(22)的通孔(31),所述分流井(2)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交错设置有用于抵消雨水下落势能的消能板(23),位于最下方的消能板(23)将雨水导入沉淀区(21),所述分流区(22)底部低于通孔(31)的位置通过污水管(11)与蓄水池(1)连接,所述污水管(11)上设置有电磁阀(111),所述蓄水池(1)内固定连接有水泵(12),所述水泵(12)上连接有清水排放管(13),所述清水排放管(13)背离水泵(12)的一端与市政雨水管网连接,所述分流区(22)上高于通孔(31)的位置处连接有与市政雨水管网连通的雨水排放管(2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新型雨水分流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分流区(22)内高于通孔(31)且低于雨水排放管(22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斜管填料(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新型雨水分流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泵(12)固定连接在蓄水池(1)的中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新型雨水分流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蓄水池(1)上部连接有与泄洪渠相连的泄洪管(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新型雨水分流系统,其特征是:蓄水池(1)上设置有与蓄水池(1)连通的检查井(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新型雨水分流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检查井(15)以及蓄水池(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爬梯(16)。
CN201821722709.2U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海绵城市新型雨水分流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11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22709.2U CN209011283U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海绵城市新型雨水分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22709.2U CN209011283U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海绵城市新型雨水分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11283U true CN209011283U (zh) 2019-06-21

Family

ID=66839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2270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11283U (zh) 2018-10-23 2018-10-23 一种海绵城市新型雨水分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112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8167A (zh) * 2022-03-10 2022-07-08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市政排水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8167A (zh) * 2022-03-10 2022-07-08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市政排水系统
CN114718167B (zh) * 2022-03-10 2023-09-26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市政排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4723B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处理和应用系统
CN204570904U (zh) 翻板式污水截流井
CN105735449B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105863021A (zh) 一种分片截流调蓄排放系统
CN105780906B (zh) 一种分片弃流截污排放系统
CN106499041A (zh) 一种排水泵站集水池高效截污系统
CN207003629U (zh) 一种污水处理分流井
CN104878825B (zh) 一种大容量蓄水管道雨水蓄排系统和蓄排方法
CN209941857U (zh) 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06109974U (zh) 一种桥梁排水系统
CN203238699U (zh) 水力式雨水自动回收装置
CN208844656U (zh) 雨水收集与恒压自渗植被补水网
CN208472830U (zh) 一种坡地雨水收集就地自流灌溉装置
CN209011283U (zh) 一种海绵城市新型雨水分流系统
CN111535416B (zh) 基于延时调节技术的海绵城市雨水源头控制的系统和工艺
CN106902569B (zh) 一种城市地表径流初期雨水的收集预处理系统
CN209412895U (zh) 一种景观化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CN206529878U (zh) 一种市政排水社区雨水调蓄池
CN106351311A (zh) 解决城市内涝的分散蓄水方法
CN203989972U (zh) 一种处理雨水的一体化沉砂池
CN205637032U (zh) 一种分片截流调蓄排放系统
CN111287079A (zh) 一种新型高架桥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CN104975644B (zh) 道路初期雨水专管储存系统
CN104878823A (zh) 一种合流管道初期雨水截流蓄排系统及蓄排方法
CN211571912U (zh) 一种城市雨水收集水位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