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41857U - 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41857U CN209941857U CN201822119707.0U CN201822119707U CN209941857U CN 209941857 U CN209941857 U CN 209941857U CN 201822119707 U CN201822119707 U CN 201822119707U CN 209941857 U CN209941857 U CN 2099418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inwater
- fire
- stirring
- tank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30—Relating to industrial water supply, e.g. used for cool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排水沟、沉淀池、消防水池和净水池,消防水池按照高层建筑设计方案中消防水池的设计规格在地下室修建,沉淀池的容积与消防水池配套,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沉砂去杂预处理,沉淀池与消防水池形成连通管路,沉淀池内经过预处理的雨水流向消防水池;排水沟设置在建筑工地的墙边及路旁,排水沟与沉淀池形成连通管路,排水沟内的雨水流向沉淀池;净水池与消防水池形成连通管道,净水池用于存放消防水池内经过pH值调节后符合建筑工地使用标准的水。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地回收再利用建筑工地的雨水,有利于节水环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环保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当前建筑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水资源,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当今建筑施工中水用于车辆的冲洗、道路的保洁、扬尘的控制、绿化带的养护、混凝土的养护等,十分重要。在一些地区雨季长,雨量充沛,大量的雨水被直接排入市政府管网,如果能合理的收集利用雨水或养护水,将有效的节约洁净自来水,将会减轻城市供水的压力。如何让项目以低碳、环保、节能、降耗的目标顺利建设好,走绿色施工之路是每一个施工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能有效地回收再利用建筑工地的雨水,有利于节水环保。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排水沟、沉淀池、消防水池和净水池,消防水池按照高层建筑设计方案中消防水池的设计规格在地下室修建,沉淀池的容积与消防水池配套,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沉砂去杂预处理,沉淀池与消防水池形成连通管路,沉淀池内经过预处理的雨水流向消防水池;排水沟设置在建筑工地的墙边及路旁,排水沟与沉淀池形成连通管路,排水沟内的雨水流向沉淀池;净水池与消防水池形成连通管道,净水池用于存放消防水池内经过pH值调节后符合建筑工地使用标准的水。
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A.按照高层建筑设计方案中消防水池的设计规格在地下室修建消防水池,作为雨水回收的回收水池;
B.修建与消防水池容积配套的沉淀池,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沉砂去杂预处理,沉淀池与消防水池形成连通管路,沉淀池内经过预处理的雨水流向消防水池;
C.在建筑工地的墙边及路旁修筑排水沟,排水沟与沉淀池形成连通管路,排水沟内的雨水流向沉淀池;
D.在消防水池旁修建净水池,净水池与消防水池形成连通管道,净水池用于存放消防水池内经过pH值调节后符合建筑工地使用标准的雨水;
E.在净水池旁设置水泵,水泵将净水池中的雨水送至各个所需用水的位置,用来进行车辆清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混凝土养护等作业;
F.步骤E中使用后的部分雨水可通过排水沟再次进入沉淀池,完成雨水的循环利用。
作为改进,排水沟上方设置有盖板,盖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通孔,雨水通过盖板进入排水沟。盖板可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避免大体积的杂物进入排水沟。
作为改进,沉淀池包括基体和设置在基体内的搅拌腔,搅拌腔上方设有与排水沟连通的进水口,搅拌腔底部为直径逐渐减小的圆锥形侧壁,圆锥形侧壁汇聚在搅拌腔底部出口处,基体内竖直设有可闭合搅拌腔出口的挡杆;挡杆位于搅拌腔内的一端螺纹配合连接有套圈,搅拌腔侧壁内旋转连接有与套圈同轴心的齿圈,齿圈与套圈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对称的与圆锥形侧壁贴合的刮泥杆;挡杆两侧在竖直方向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固定在基体上的限位块,限位槽与限位块的配合限制挡杆旋转,从而在套圈旋转时通过螺纹带动挡杆上下移动;挡杆内竖直设有下端开口的主通管,主通管上端连通有水平贯穿挡杆的副通管,当挡杆向上移动至副通管位于搅拌腔内时,搅拌腔内的水通过副通管和主通管流出搅拌腔。
作为改进,齿圈两端对称固定有斜向上的搅拌杆。
作为改进,搅拌腔一侧滑动连接有可在浮力作用下向上移动的浮板,浮板在搅拌腔侧壁的滑槽内上下移动,基体内竖直设有放置絮凝剂的投料腔,投料腔底部在水平方向上设有投料口,浮板上设有与投料口配合的浮板孔,投料腔底部滑动连接有可将絮凝剂推向投料口的推杆,推杆下方啮合连接有可带动推杆水平移动的从动轮,齿圈一侧啮合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键接在电机驱动旋转的旋转轴上,旋转轴上还键接有主锥齿轮,主锥齿轮一端啮合连接有与从动轮同轴的副锥齿轮;浮板移动至滑槽最上端时,浮板孔与投料孔连通对齐,并且触发电机开关,电机旋转一定圈数,带动推杆将絮凝剂推入搅拌腔,同时带动挡杆向上移动使副通管与搅拌腔连通,然后电机反转相同圈数,完成复位后电机停止工作,直至下一次浮板触发开关。
作为改进,基体内还设有位于搅拌腔下方的沉淀腔,沉淀腔底部设有排污口,沉淀腔侧壁上设有出水口,主通管下端开口处伸入沉淀腔内,搅拌腔内的水通过主通管流向沉淀腔,水中的沉淀物通过排污口排出,沉淀后上层干净的水从出水口流出,沉淀腔底部设有向排污口倾斜的斜坡面。
作为改进,沉淀腔内设有与主通管配合的叶轮,主通管流出的水可以带动叶轮旋转,叶轮与发电机连接,叶轮旋转时可通过发电机发电,为电机提供电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地下室的消防水池做雨水回收水池,合理地利用了资源,减少了回收水池在地面的占地面积,减少了回收雨水的蒸发,减少了室外各种因素对回收雨水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沉淀池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M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N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沉淀池中齿圈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基体;11.进水口;12.搅拌腔;13.沉淀腔;15.出水口;16.排污口;2.投料腔;21.浮板;22.浮板孔;23.投料口;24.推杆;25.滑槽;3.电机;31.旋转轴;32.主动轮;33.主锥齿轮;34.副锥齿轮;35.从动轮;4.齿圈;41.刮泥杆;42.搅拌杆;43.套圈;5.挡杆;51.主通管;52.副通管;53.限位槽;54.限位块;61.斜坡面;7.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本实用新型包括排水沟、沉淀池、消防水池和净水池,消防水池按照高层建筑设计方案中消防水池的设计规格在地下室修建,沉淀池的容积与消防水池配套,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沉砂去杂预处理,沉淀池与消防水池形成连通管路,沉淀池内经过预处理的雨水流向消防水池;排水沟设置在建筑工地的墙边及路旁,排水沟与沉淀池形成连通管路,排水沟内的雨水流向沉淀池;净水池与消防水池形成连通管道,净水池用于存放消防水池内经过pH值调节后符合建筑工地使用标准的水。
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A.按照高层建筑设计方案中消防水池的设计规格在地下室修建消防水池,作为雨水回收的回收水池;
B.修建与消防水池容积配套的沉淀池,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沉砂去杂预处理,沉淀池与消防水池形成连通管路,沉淀池内经过预处理的雨水流向消防水池;
C.在建筑工地的墙边及路旁修筑排水沟,排水沟与沉淀池形成连通管路,排水沟内的雨水流向沉淀池;
D.在消防水池旁修建净水池,净水池与消防水池形成连通管道,净水池用于存放消防水池内经过pH值调节后符合建筑工地使用标准的雨水;
E.在净水池旁设置水泵,水泵将净水池中的雨水送至各个所需用水的位置,用来进行车辆清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混凝土养护等作业;
F.步骤E中使用后的部分雨水可通过排水沟再次进入沉淀池,完成雨水的循环利用。
具体的,排水沟上方设置有盖板,盖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通孔,雨水通过盖板进入排水沟。
具体的,沉淀池包括基体1和设置在基体1内的搅拌腔12,搅拌腔12上方设有与排水沟连通的进水口11,搅拌腔12底部为直径逐渐减小的圆锥形侧壁,圆锥形侧壁汇聚在搅拌腔12底部出口处,基体1内竖直设有可闭合搅拌腔12出口的挡杆5;挡杆5位于搅拌腔12内的一端螺纹配合连接有套圈43,搅拌腔12侧壁内旋转连接有与套圈43同轴心的齿圈4,齿圈4与套圈43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对称的与圆锥形侧壁贴合的刮泥杆41;挡杆5两侧在竖直方向上设有限位槽53,限位槽53内滑动连接有固定在基体1上的限位块54,限位槽53与限位块54的配合限制挡杆5旋转,从而在套圈43旋转时通过螺纹带动挡杆5上下移动;挡杆5内竖直设有下端开口的主通管51,主通管51上端连通有水平贯穿挡杆5的副通管52,当挡杆5向上移动至副通管52位于搅拌腔12内时,搅拌腔12内的水通过副通管52和主通管51流出搅拌腔12。
具体的,齿圈4两端对称固定有斜向上的搅拌杆42。
具体的,搅拌腔12一侧滑动连接有可在浮力作用下向上移动的浮板21,浮板21在搅拌腔12侧壁的滑槽25内上下移动,基体1内竖直设有放置絮凝剂的投料腔2,投料腔2底部在水平方向上设有投料口23,浮板21上设有与投料口23配合的浮板孔22,投料腔2底部滑动连接有可将絮凝剂推向投料口23的推杆24,推杆24下方啮合连接有可带动推杆24水平移动的从动轮35,齿圈4一侧啮合连接有主动轮32,主动轮32键接在电机3驱动旋转的旋转轴31上,旋转轴31上还键接有主锥齿轮33,主锥齿轮33一端啮合连接有与从动轮35同轴的副锥齿轮34;浮板21移动至滑槽25最上端时,浮板孔22与投料孔23连通对齐,并且触发电机3开关,电机3旋转一定圈数,带动推杆24将絮凝剂推入搅拌腔12,同时带动挡杆5向上移动使副通管52与搅拌腔12连通,然后电机3反转相同圈数,完成复位后电机3停止工作,直至下一次浮板21触发开关。
具体的,基体1内还设有位于搅拌腔12下方的沉淀腔13,沉淀腔13底部设有排污口16,沉淀腔13侧壁上设有出水口15,主通管51下端开口处伸入沉淀腔13内,搅拌腔12内的水通过主通管51流向沉淀腔13,水中的沉淀物通过排污口16排出,沉淀后上层干净的水从出水口15流出,沉淀腔13底部设有向排污口16倾斜的斜坡面61。
具体的,沉淀腔13内设有与主通管51配合的叶轮7,主通管51流出的水可以带动叶轮7旋转,叶轮7与发电机连接,叶轮7旋转时可通过发电机发电,为电机3提供电量。
雨水经过盖板的初步过滤后进入排水沟,从排水沟流向沉淀池。在沉淀池中,雨水先从进水口11流入搅拌腔12,当搅拌腔12内的雨水积聚到一定体积时,浮板21在浮力的作用下沿着滑槽25向上移动,当浮板孔22与投料孔23对齐时,浮板21触发电机3开关。电机3带动旋转轴31旋转一定圈数,主锥齿轮33通过副锥齿轮34带动从动轮35旋转,从动轮35带动推杆24向投料口23方向移动,将投料腔2内的絮凝剂推向搅拌腔12内,由于浮板孔22和投料口23的大小不变,所以推向搅拌腔12内的絮凝剂的量是个定量。由于搅拌腔12内的雨水积聚一般需要一段时间,在雨水的浮力足以推动浮板21时,搅拌腔12内的雨水已经经过沉淀,絮凝剂投入搅拌腔12内时可以充分与雨水接触,而不会受到雨水中污泥的干扰。同时主动轮32带动齿圈4旋转,搅拌杆42对雨水和絮凝剂进行搅拌从而使其充分接触,套圈43旋转带动挡杆5向上移动,直至副通管52位于搅拌腔12内,刮泥杆41刮动圆锥形侧壁上沉积的污泥,增强流动性,使搅拌腔12内混合了絮凝剂的雨水通过副通管52和主通管51流向沉淀腔13。搅拌腔12内雨水的水位下降,浮板21向下移动堵住投料口23,然后电机3反向旋转相同的圈数,使推杆24和挡杆5复位,挡杆5堵住搅拌腔12的出口时,搅拌腔12内的雨水已经全部流向沉淀池13。雨水通过主通管51流向沉淀腔13时,由于搅拌腔12内积聚了一定量的雨水,在水流的作用下可以带动叶轮7旋转,叶轮7旋转时带动与其连接的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储存电量,用于电机3的工作。沉淀腔13内的雨水沉淀,污泥沉积到下端的斜坡面61上,污泥通过排污口16排出,上端干净的水通过出水口15流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沟、沉淀池、消防水池和净水池,消防水池按照高层建筑设计方案中消防水池的设计规格在地下室修建,沉淀池的容积与消防水池配套,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沉砂去杂预处理,沉淀池与消防水池形成连通管路,沉淀池内经过预处理的雨水流向消防水池;排水沟设置在建筑工地的墙边及路旁,排水沟与沉淀池形成连通管路,排水沟内的雨水流向沉淀池;净水池与消防水池形成连通管道,净水池用于存放消防水池内经过pH值调节后符合建筑工地使用标准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水沟上方设置有盖板,盖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通孔,雨水通过盖板进入排水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沉淀池包括基体和设置在基体内的搅拌腔,搅拌腔上方设有与排水沟连通的进水口,搅拌腔底部为直径逐渐减小的圆锥形侧壁,圆锥形侧壁汇聚在搅拌腔底部出口处,基体内竖直设有可闭合搅拌腔出口的挡杆;挡杆位于搅拌腔内的一端螺纹配合连接有套圈,搅拌腔侧壁内旋转连接有与套圈同轴心的齿圈,齿圈与套圈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对称的与圆锥形侧壁贴合的刮泥杆;挡杆两侧在竖直方向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固定在基体上的限位块,限位槽与限位块的配合限制挡杆旋转,从而在套圈旋转时通过螺纹带动挡杆上下移动;挡杆内竖直设有下端开口的主通管,主通管上端连通有水平贯穿挡杆的副通管,当挡杆向上移动至副通管位于搅拌腔内时,搅拌腔内的水通过副通管和主通管流出搅拌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齿圈两端对称固定有斜向上的搅拌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搅拌腔一侧滑动连接有可在浮力作用下向上移动的浮板,浮板在搅拌腔侧壁的滑槽内上下移动,基体内竖直设有放置絮凝剂的投料腔,投料腔底部在水平方向上设有投料口,浮板上设有与投料口配合的浮板孔,投料腔底部滑动连接有可将絮凝剂推向投料口的推杆,推杆下方啮合连接有可带动推杆水平移动的从动轮,齿圈一侧啮合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键接在电机驱动旋转的旋转轴上,旋转轴上还键接有主锥齿轮,主锥齿轮一端啮合连接有与从动轮同轴的副锥齿轮;浮板移动至滑槽最上端时,浮板孔与投料孔连通对齐,并且触发电机开关,电机旋转一定圈数,带动推杆将絮凝剂推入搅拌腔,同时带动挡杆向上移动使副通管与搅拌腔连通,然后电机反转相同圈数,完成复位后电机停止工作,直至下一次浮板触发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体内还设有位于搅拌腔下方的沉淀腔,沉淀腔底部设有排污口,沉淀腔侧壁上设有出水口,主通管下端开口处伸入沉淀腔内,搅拌腔内的水通过主通管流向沉淀腔,水中的沉淀物通过排污口排出,沉淀后上层干净的水从出水口流出,沉淀腔底部设有向排污口倾斜的斜坡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沉淀腔内设有与主通管配合的叶轮,主通管流出的水可以带动叶轮旋转,叶轮与发电机连接,叶轮旋转时可通过发电机发电,为电机提供电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19707.0U CN209941857U (zh) | 2018-12-17 | 2018-12-17 | 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19707.0U CN209941857U (zh) | 2018-12-17 | 2018-12-17 | 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41857U true CN209941857U (zh) | 2020-01-14 |
Family
ID=69118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119707.0U Active CN209941857U (zh) | 2018-12-17 | 2018-12-17 | 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4185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76548A (zh) * | 2020-06-01 | 2020-08-25 | 诸暨新伏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雨水收集中和再利用装置 |
-
2018
- 2018-12-17 CN CN201822119707.0U patent/CN20994185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76548A (zh) * | 2020-06-01 | 2020-08-25 | 诸暨新伏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雨水收集中和再利用装置 |
CN111576548B (zh) * | 2020-06-01 | 2020-12-29 | 润桥(扬州)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雨水收集中和再利用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66366B (zh) | 一种用于土建工地的自清节水型综合洗车的方法及其系统 | |
CN207160210U (zh) | 城市排水管道清疏清淤装置 | |
CN104174191A (zh) | 一种处理雨水的一体化沉砂池及处理方法 | |
CN110318442A (zh) | 施工现场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 |
CN108797756A (zh) | 一种景观绿化内雨水渗透净化储蓄系统 | |
CN110694326A (zh) | 混凝土废料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4689755U (zh) | 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型净化池及建筑工地用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 | |
CN113529907A (zh) |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雨水回收装置 | |
CN208072577U (zh) | 施工现场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9941857U (zh) | 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8472830U (zh) | 一种坡地雨水收集就地自流灌溉装置 | |
CN106902569B (zh) | 一种城市地表径流初期雨水的收集预处理系统 | |
CN203412082U (zh) | 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 |
CN206368078U (zh) | 一种带隔油池的煤场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 |
CN205473049U (zh) | 双级沉淀式砂石分离污水循环再利用设备 | |
CN214459610U (zh) | 一种排水效果好的道路桥梁排水沟 | |
CN102260015A (zh) | 一种分流截流收集农村生活污水的方法和装置 | |
CN205475587U (zh) | 一种基于分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分流处理系统 | |
CN213260329U (zh) |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水回收循环系统 | |
CN210002198U (zh) | 一种施工现场水收集综合利用系统 | |
CN209011283U (zh) | 一种海绵城市新型雨水分流系统 | |
CN109518560A (zh) | 一种施工现场水收集综合利用方法 | |
CN207361961U (zh) | 一种城市污水环保沉淀处理装置 | |
CN206368079U (zh) | 一种煤场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 |
CN109440912A (zh) | 一种建筑工地雨水回收利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