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08453U - 管卡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管卡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08453U
CN211508453U CN201921939559.5U CN201921939559U CN211508453U CN 211508453 U CN211508453 U CN 211508453U CN 201921939559 U CN201921939559 U CN 201921939559U CN 211508453 U CN211508453 U CN 211508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lamp
pipe
pipe strap
strap
connecting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395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熊飞
齐学文
孙仁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395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08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08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084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卡以及车辆,所述管卡包括:管卡本体,所述管卡本体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所述第一连接位适于与螺栓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位适于与螺纹孔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位适于与另一个所述管卡的所述第二连接位相连,所述管卡本体的两侧设有用于固定管线的卡接部。本实用新型的管卡,管卡本体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且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可分别用于与螺栓和螺纹孔相连,以降低车身安装结构对管卡固定的限制,通用程度高,且在车身同一安装位置处的多个管卡可通过第一连接位与第二连接位配合连接成一体,以将多组管线同时固定于同一安装位置,提高车内的空间利用率,利于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管卡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卡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用电设备数量的增多,车内管线布置的需求也明显增加,同时管卡的需求也明显增加。现有的管卡通常采用螺纹孔固定或螺栓固定的方式安装于车身,管卡的固定方式比较单一,带来了较大的局限性,且安装于一个安装位的单个管卡所能束缚的线束数量较少,无法满足车内大量线束布置的使用需求,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管卡,所述管卡通用性更高,且多个管卡所需的安装空间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卡,包括:管卡本体,所述管卡本体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所述第一连接位适于与螺栓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位适于与螺纹孔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位适于与另一个所述管卡的所述第二连接位相连,所述管卡本体的两侧设有用于固定管线的卡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卡,管卡本体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且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可分别用于与螺栓和螺纹孔相连,以降低车身安装结构对管卡固定的限制,通用程度高,且在车身同一安装位置处的多个管卡可通过第一连接位与第二连接位配合连接成一体,以将多组管线同时固定于同一安装位置,提高车内的空间利用率,利于降低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管卡,所述第一连接位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位的轴线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管卡,所述第一连接位包括从所述管卡本体的第一端凹陷的螺孔,所述第二连接位包括从所述管卡本体的第二端凸出的螺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管卡,所述管卡本体具有矩形空腔,且所述矩形空腔朝向所述管卡本体的第一端敞开以形成所述第一连接位,所述矩形空腔的内壁上设有凸出的内螺牙,所述第二连接位适于伸至所述矩形空腔内以与所述内螺牙螺纹配合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管卡,所述矩形空腔的至少一组相对设置的侧壁上设有朝向彼此凸出的内螺牙。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管卡,所述矩形空腔的至少一组相对设置的侧壁上设有镂空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管卡,所述第一连接位还具有限位孔,所述第二连接位还具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适于伸至所述限位孔内且与所述限位孔沿周向限位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管卡,所述卡接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管卡本体相连,所述卡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管卡本体间隔开以使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管卡本体限定出具有敞开口的卡接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管卡,所述卡接部包括内卡接层和外卡接层,所述外卡接层包覆于所述内卡接层外且与所述内卡接层间隔开,所述外卡接层的自由端与管卡本体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内卡接层的自由端与所述管卡本体之间的间距,且所述外卡接层的自由端设有沿径向向内凸出的防脱凸台。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如上述任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管卡。
所述车辆与上述的管卡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卡的结构示意图(另一角度);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卡与车身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管卡100,
管卡本体10,矩形空腔11,内螺牙111,限位孔112,螺杆121,限位台122,环形罩123,卡接部13,内卡接层131,外卡接层132,防脱凸台1321,
车身101,螺栓102,螺纹孔1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无特殊的说明,本申请中的前后方向为车辆的纵向,即X向;左右方向为车辆的横向,即Y向;上下方向为车辆的竖向,即Z向。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卡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卡100,包括:管卡本体10。
如图1和图2所示,管卡本体10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位适于与螺栓102相连,即第一连接位可与螺栓102螺接配合,以使管卡100能够与螺栓102连接,进而使管卡100固定于车身101。第二连接位适于与螺纹孔103相连,即第二连接位可与螺纹孔103螺接配合,以使管卡100能够与螺纹孔103连接,进而使管卡100固定于车身101。
由此,管卡100可选择地与螺栓102和螺纹孔103相连,即管卡100能够以两种不同方式安装于车身101,这样,在车身101上仅有螺栓102或仅有螺纹孔103时,管卡100均可安装于车身101,有效地提高了管卡100的通用性。
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位适于与另一个管卡100的第二连接位相连,即两个管卡100可通过第一连接位与第二连接位的配合实现连接。这样,在一个管卡100安装于车身101后,可在该管卡100上再安装一个或多个管卡100,以使多个管卡100可相连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得多个管卡100可共用一个安装位置,以在车内空间较为拥挤时,可在同一安装位置上连接多个管卡100,以减少多个管卡100总共占用的安装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管卡本体10的两侧设有卡接部13,卡接部13用于固定管线,使得管卡100对管线进行有效的固定,避免行车过程中管线晃动产生异响影响整车性能。
由此,本申请通过特殊的管卡100结构设计,可在同一安装位置实现多个管卡100的固定,且每个管卡100上均可固定多组管线,提高了车内的空间利用率,且管卡100可安装于不同的安装环境,降低安装环境对管卡100布置的限制,通用程度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卡100,管卡本体10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且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可分别用于与螺栓102和螺纹孔103相连,以降低车身101安装结构对管卡100固定的限制,通用程度高,且在车身101同一安装位置处的多个管卡100可通过第一连接位与第二连接位配合连接成一体,以将多组管线同时固定于同一安装位置,提高车内的空间利用率,利于降低成本。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连接位的轴线与第二连接位的轴线重合。这样,在多个管卡100通过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依次相连时,多个管卡100的轴线重合,使得多个管卡100固定多组管线时更加规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连接位包括螺孔,螺孔从管卡本体10的第一端凹陷,螺孔用于与车身101上的螺栓102螺接配合,即第一连接位与螺栓102螺接配合,使得管卡100与车身101的连接固定,且便于后期拆卸。
第二连接位包括螺杆121,螺杆121从管卡本体10的第二端凸出,螺杆121用于与车身101上的螺纹孔103螺接配合,即第二连接位与螺纹孔103螺接配合,使得管卡100与车身101连接固定。此外,一个管卡100的螺孔也可与另一个管卡100的螺杆121螺接配合,以使多个管卡100通过螺孔和螺杆121的螺纹配合实现相连,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如图1和图2所示,管卡本体10具有矩形空腔11,矩形空腔11的第一端适于与另一个管卡100的第二连接位相连,矩形空腔11的两侧均设有卡接部13,由此,可实现管卡中部与车身或其他管卡的固定连接,且管卡100的两侧对线束进行有效束缚,各个位置的作用分布明显,结构设计合理。
如图1和图2所示,矩形空腔11朝向管卡本体10的第一端敞开以形成第一连接位,矩形空腔11的内壁上设有凸出的内螺牙111,另一个管卡100的第二连接位适于伸至矩形空腔11内以与内螺牙111螺纹连接,即内螺牙111与螺杆121螺接配合,由此,可实现两个管卡100之间的连接。且在第一连接位与车身101上的螺栓102相连时,使得螺栓102伸至矩形空腔11内以与内螺牙111螺纹连接,从而可实现管卡100与车身101的连接固定。
矩形空腔11的至少一组相对设置的侧壁上设有内螺牙111,内螺牙111朝向彼此凸出,使得至少在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的内螺牙111与第二连接位的螺杆121或车身101上的螺栓102螺接配合。如图1和图2所示,矩形空腔11的一组相对设置的侧壁上设有内螺牙111,内螺牙111从侧壁上向内凸出,且内螺牙111的内侧边为圆弧形边,这样,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的内螺牙111朝彼此凸出以限定出螺孔。由此,在将另一管卡100的螺杆121伸入矩形空腔11内时,螺杆121伸入两个侧壁的内螺牙111之间,螺杆121的两侧均可与内螺牙111螺纹配合,且两侧的内螺牙111可对螺杆121起到夹持的效果,防止螺杆121在矩形空腔11内晃动,从而提升管卡100对管线束缚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矩形空腔11的至少一组相对设置的侧壁上设有镂空孔,从而有效地减轻了管卡100的重量,利于车辆零件的轻量化。
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位还具有限位孔112,且限位孔112设于矩形空腔11背离第二连接位的端部,且如图1所示,限位孔112形成于矩形空腔11的敞开端,螺杆121适于从限位孔112处伸入矩形空腔11内以与内螺牙111螺纹配合,第二连接位还具有限位台122,限位台122与螺杆121沿轴向依次设置,且限位台122位于螺杆121和管卡本体10之间,限位台122适于伸至限位孔112内且与限位孔112沿周向限位配合,避免了第一连接位与另一管卡100的第二连接位相连时出现相对转动,进而提高了多个管卡100连接时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可在车身101的螺纹孔103上也设置限位孔112,或在车身101的螺栓102也设有限位台122,以使管卡100与车身101连接时也有同样的限位效果,避免管卡100对线束进行固定时相对于车身101转动,提升管卡100安装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位还设有环形罩123,环形罩123罩设在限位台122外,且在限位台122与限位孔112限位配合时,环形罩123抵于限位孔112的外周壁,即在管卡100的螺杆121伸至车身101的螺纹孔103后,环形罩123可抵压于车身101,以使管卡100与车身101之间通过环形罩123相互支撑,使得管卡100的安装更加稳定;且在两个管卡100安装配合时,一个管卡100的环形罩123可抵压于另一个管卡100的管卡本体10,以使两个管卡100相互支撑,提升管卡100安装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卡接部13的第一端与管卡本体10相连,卡接部13的第二端与管卡本体10间隔开,以使卡接部13与管卡本体10限定出具有敞开口的卡接腔,且卡接部13的第二端与管卡本体10之间的间距小于卡接腔的宽度,从而使得管线不易从卡接腔内脱出,提高管卡100对管线固定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卡接部13包括内卡接层131和外卡接层132,内卡接层131的第一端和外卡接层132的第一端均与管卡本体10相连,内卡接层131的自由端和外卡接层132的自由端均与管卡本体10间隔开。
如图1和图2所示,外卡接层132包覆于内卡接层131外,且外卡接层132与内卡接层131间隔开。如图1和图2所示,外卡接层132的自由端与管卡本体10之间的间距小于内卡接层131的自由端与管卡本体10之间的间距。这样,内卡接层131和外卡接层132均可向外受力变形。具体地,在管线安装时,可将外卡接层132向外撑开,以使管线快速地安装至卡接腔内,且在管线的数量较多且管线整体的直径较大时,管线可使得内卡接层131向外撑开,以增大卡接腔的容量,从而使得更多的管线固定于卡接腔内,提升管卡100的实用性。
外卡接层132的自由端设有沿径向向内凸出的防脱凸台1321,防脱凸台1321沿外卡接层132的径向向内延伸,以减小卡接腔的敞口处的宽度,从而更加有效地避免卡接腔内的管线脱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如上述任一种实施例中的管卡100,管卡本体10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第一连接位包括螺孔,第二连接位包括螺杆121。这样,在将管卡100与车身安装时,无论车身的安装位置为螺纹孔103或者为螺栓102,管卡均能够实现安装,由此,可降低车身的安装位置的具体形式对管卡实现安装的限制,有效地提高了管卡100的通用性。且第一连接位可与另一个管卡100的第二连接位相连,在有效地固定多组管线的同时,提高了车内的空间利用率,减少安装位置的需求,利于降低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的其他构成例如…和…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管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卡本体,所述管卡本体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所述第一连接位适于与螺栓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位适于与螺纹孔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位适于与另一个所述管卡的所述第二连接位相连,所述管卡本体的两侧设有用于固定管线的卡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位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位的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位包括从所述管卡本体的第一端凹陷的螺孔,所述第二连接位包括从所述管卡本体的第二端凸出的螺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卡本体具有矩形空腔,且所述矩形空腔朝向所述管卡本体的第一端敞开以形成所述第一连接位,所述矩形空腔的内壁上设有凸出的内螺牙,所述第二连接位适于伸至所述矩形空腔内以与所述内螺牙螺纹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空腔的至少一组相对设置的侧壁上设有朝向彼此凸出的内螺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空腔的至少一组相对设置的侧壁上设有镂空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位还具有限位孔,所述第二连接位还具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适于伸至所述限位孔内且与所述限位孔沿周向限位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管卡本体相连,所述卡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管卡本体间隔开以使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管卡本体限定出具有敞开口的卡接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包括内卡接层和外卡接层,所述外卡接层包覆于所述内卡接层外且与所述内卡接层间隔开,所述外卡接层的自由端与管卡本体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内卡接层的自由端与所述管卡本体之间的间距,且所述外卡接层的自由端设有沿径向向内凸出的防脱凸台。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管卡。
CN201921939559.5U 2019-11-11 2019-11-11 管卡以及车辆 Active CN211508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9559.5U CN211508453U (zh) 2019-11-11 2019-11-11 管卡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39559.5U CN211508453U (zh) 2019-11-11 2019-11-11 管卡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08453U true CN211508453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409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39559.5U Active CN211508453U (zh) 2019-11-11 2019-11-11 管卡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084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76989B1 (ko) 자동차용 현수 장치
US20140166825A1 (en) Clamp
CN101522454A (zh) 排气管隔离器
US20120160585A1 (en) Carrier and holder for a vehicle battery
US9188279B2 (en)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reserve tank
CN106364422A (zh) 一种汽车线束对接插件固定支架
CN211508453U (zh) 管卡以及车辆
US20160200187A1 (en) Inertial two points support type engine mounting structure
CN115447684A (zh) 备胎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0816438B (zh) 车载电脑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14607081U (zh) 用于软轴和制动管的支架总成以及车辆
CN209145813U (zh) 一种压缩机抗振动紧固结构和空调器
CN219749501U (zh) 一种带有多点约束功能的右悬置托架及汽车
CN219668066U (zh) 一种汽车货厢锚点安装结构
US6361029B1 (en) Vibration damper
CN100383373C (zh) 用于谐振器的安装结构
CN107444102B (zh) 液冷装置和车辆
CN217705478U (zh) 一种双腔蓄水壶及汽车
CN204750352U (zh) 吊装线装配连接支架和总成
CN212400895U (zh) 一种汽车油箱安装结构
CN218594280U (zh) 发动机线束固定支架及车辆
CN211765342U (zh) 安装支架、保险丝盒总成及发动机舱和车辆
US20230053401A1 (en) Intake noise reduction structure for vehicle
CN208615664U (zh) 一种防脱出衬套及防衬套脱出的控制臂
CN203832220U (zh) 一种汽车及其蓄电池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