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02826U - 一种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02826U
CN211502826U CN202020138867.4U CN202020138867U CN211502826U CN 211502826 U CN211502826 U CN 211502826U CN 202020138867 U CN202020138867 U CN 202020138867U CN 211502826 U CN211502826 U CN 211502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mixing
impeller
flow
combustion
op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3886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乐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tz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gtz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tz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gtz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13886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02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02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028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Mixing And Non-Premixing Gas Burn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化工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该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由防风罩、扩散接头、预混筒、检测点火探头、组合叶轮、预混叶轮、稳流叶轮和多级燃烧头构成;所述的预混筒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依次固装有稳流叶轮和多级燃烧头;多级燃烧头的外侧固装有防风罩;多级燃烧头上方的防风罩上装有检测点火探头;预混筒的下端装有扩散接头;扩散接头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装有组合叶轮;组合叶轮内固装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中部固装有预混叶轮。该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结构紧凑、设计巧妙,解决了现有放空火炬存有的因氧气供应不足导致放喷气体无法充分燃烧,污染环境的问题;满足了企业使用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化工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
背景技术
放喷燃烧工具又叫放空火炬,主要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和化工领域,其作用是将石油天然气生产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可燃废气进行燃烧放喷,以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后污染环境。放喷燃烧工具是保证工厂安全生产、减少石油化工产品可燃废气排放的重要设施。
现有的放喷燃烧工具结构相对简单,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302166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放空火炬;其是在放喷燃烧时是在火孔位置点燃放喷气体的,燃烧过程中所需的氧气直接从周围空气中获取,而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燃废气在放喷燃烧时对氧气浓度要求较高,现有的这种扩散式放喷燃烧工具无法提供充足的氧气保证其充分燃烧,从而会导致部分有害气体排入大气,造成污染环境的问题,不能满足企业生产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解决现有放空火炬存有的因氧气供应不足导致放喷气体无法充分燃烧,污染环境问题的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它由防风罩、扩散接头、预混筒、检测点火探头、组合叶轮、预混叶轮、稳流叶轮和多级燃烧头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混筒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依次固装有稳流叶轮和多级燃烧头;多级燃烧头的外侧固装有防风罩;防风罩的上端延伸至多级燃烧头的上方;多级燃烧头上方的防风罩上装有检测点火探头;所述的预混筒的下端呈封口状态;预混筒的下端装有扩散接头;扩散接头四周的预混筒上均布有多个供氧孔;扩散接头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装有组合叶轮;组合叶轮内固装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延伸至稳流叶轮后与其活动连接;传动轴的中部固装有预混叶轮。
所述的稳流叶轮由外圈、内圈和稳流板构成;外圈的内部同心设置有内圈;内圈与外圈之间呈发散状设置有多个稳流板;外圈的一端与预混筒螺纹连接,外圈的另一端与多级燃烧头螺纹连接;内圈与传动轴活动连接。
所述的多级燃烧头呈一体式圆筒状结构;多级燃烧头的中部设置有燃烧球头;燃烧球头四周的多级燃烧头上由内而外呈阶梯状设置有多个储气层;所述的燃烧球头的底部和储气层的底部分别均布有多个燃烧喷孔。
所述的防风罩呈上宽下窄的“锥筒”状结构;防风罩的圆周面上均布有多个补气孔。
所述的扩散接头呈“火炬”状结构,其通过螺栓固装在预混筒的底端中部;扩散接头的进口端延伸至预混筒的外端。
所述的组合叶轮由外筒、内筒、涡轮叶片和吸气叶片构成;外筒内侧呈同心状设置有内筒;外筒和内筒之间均布有多个涡轮叶片;内筒的圆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吸气叶片;所述的内筒与传动轴固定连接;外筒通过轴承与扩散接头的一端活动连接;涡轮叶片与扩散接头呈相向设置。
所述的预混叶轮由连接筒和预混叶片构成;所述的传动轴的中部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固装有连接筒;连接筒的圆周面上呈“双螺旋”的方式设置有两组预混叶片。
所述的检测点火探头由贵阳创源达燃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其型号为XDH-20C;其具有识别放喷气体以及点燃放喷气体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结构紧凑、设计巧妙;能够利用放喷气体流体的力量带动组合叶轮和预混叶轮转动。组合叶轮转动过程即可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到预混筒中,使其在预混叶轮的作用下在预混筒中与放喷气体充分混合,进而为放喷气体的燃烧提供充分的氧气,从而解决了现有放空火炬存有的因氧气供应不足导致放喷气体无法充分燃烧,污染环境的问题;满足了企业使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预混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预混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稳流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多级燃烧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多级燃烧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防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风罩,2、扩散接头,3、预混筒,4、检测点火探头,5、组合叶轮,6、预混叶轮,7、稳流叶轮,8、多级燃烧头,9、供氧孔,10、补气孔,11、传动轴,12、外圈,13、内圈,14、稳流板,15、燃烧球头,16、储气层,17、燃烧喷孔,18、外筒,19、内筒,20、涡轮叶片,21、吸气叶片,22、连接筒,23、预混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由防风罩1、扩散接头2、预混筒3、检测点火探头4、组合叶轮5、预混叶轮6、稳流叶轮7和多级燃烧头8构成(参见说明书附图1)。
预混筒3的下端呈封口状态(参见说明书附图1)。预混筒3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稳流叶轮7(参见说明书附图1)。稳流叶轮7由外圈12、内圈13和稳流板14构成;外圈12的内部同心设置有内圈13;内圈13与外圈12之间呈发散状设置有多个稳流板14;外圈12的一端与预混筒3螺纹连接。由于放喷气体和空气在预混筒3中混合后,其混合气体呈现的是旋流状态;而将稳流叶轮7如此设置后,即可使混合气体能够沿着稳流板14之间形成的固定空间穿过;混合气体从稳流板14之间穿过的过程中,稳流板14即可阻止混合气体的旋流,从而达到了使混合气体以稳定状态输出,进而进一步达到了使其稳定燃烧的目的。
稳流叶轮7的外圈12上端螺纹连接有多级燃烧头8(参见说明书附图1);多级燃烧头8呈一体式圆筒状结构(参见说明书附图7);多级燃烧头8的中部设置有燃烧球头15;燃烧球头15四周的多级燃烧头8上由内而外呈阶梯状设置有多个储气层16;燃烧球头15的底部和储气层16的底部分别均布有多个燃烧喷孔17(参见说明书附图6和7)。 将多级燃烧头8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以使混合气体进入到多级燃烧头8后,能够通过各储气层16上的燃烧喷孔17喷出后燃烧;如此即可使混合气体分层分散后燃烧,进而避免了混合气体集中燃烧时发生燃烧不充分的问题。
多级燃烧头8的外侧固装有防风罩1(参见说明书附图1);设置防风罩1的目的在于:以通过防风罩1(对多级燃烧头8进行保护,该燃烧工具在燃烧过程中,外界风速过大时,发生“燃烧熄灭”的问题。
防风罩1呈上宽下窄的“锥筒”状结构;防风罩1的圆周面上均布有多个补气孔10(参见说明书附图8)。设置补气孔10的目的在于:以使该燃烧工具在燃烧过程中,外界的空气能够通过补气孔10进入到防风罩1的内部,为其补入氧气,从而进一步增强该燃烧工具的“供氧能力”,以达到使放喷气体充分燃烧的目的。
防风罩1的上端延伸至多级燃烧头8的上方;多级燃烧头8上方的防风罩1上装有检测点火探头4;检测点火探头4为现有产品,凡是能够具有识别放喷气体以及点燃放喷气体功能的检测点火探头4均能够满足本申请的使用要求。本申请使用的检测点火探头4是由贵阳创源达燃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其型号为XDH-20C。
预混筒3的下端装有扩散接头2(参见说明书附图1);扩散接头2呈“火炬”状结构,其通过螺栓固装在预混筒3的底端中部;扩散接头2的进口端延伸至预混筒3的外端(参见说明书附图1)。如此工作时放喷气体可直接通过扩散接头2和组合叶轮5进入到预混筒3的内部;由于扩散接头2呈“火炬”状结构,因此放喷气体进入到扩散接头2内部后其空间突然变大,使其流速降低进而避免了放喷气体流速过大时,发生不能完全与空气混合的问题。
扩散接头2四周的预混筒3上均布有多个供氧孔9(参见说明书附图1);设置供氧孔9的目的在于:以使在工作过程中,外界的空气能够通过供氧孔9顺利进入到预混筒3中与放喷气体混合。
扩散接头2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装有组合叶轮5(参见说明书附图1);组合叶轮5由外筒18、内筒19、涡轮叶片20和吸气叶片21构成(参见说明书附图2)。
外筒18内侧呈同心状设置有内筒19;外筒18和内筒19之间均布有多个涡轮叶片20;内筒19的圆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吸气叶片21;外筒18通过轴承与扩散接头2的一端活动连接(参见说明书附图1);组合叶轮5可通过外筒18与扩散接头2发生相对转动。
涡轮叶片20与扩散接头2呈相向设置(参见说明书附图1)。如此设置后从扩散接头2输出的放喷气体可从涡轮叶片20之间穿过;放喷气体穿过过程中即可通过涡轮叶片20带动组合叶轮5相对扩散接头2发生转动。
组合叶轮5的内筒19内固装有传动轴11;传动轴11的一端延伸至稳流叶轮7后与其内圈13活动连接;传动轴11的中部固装有预混叶轮6(参见说明书附图1)。如此组合叶轮5转动时即可带动传动轴11同步转动,传动轴11转动时即可带动预混叶轮6同步转动。
预混叶轮6由连接筒22和预混叶片23构成(参见说明书附图3和4);传动轴11的中部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固装有连接筒22;连接筒22的圆周面上呈“双螺旋”的方式设置有两组预混叶片23。将预混叶轮6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以使工作时,转动的预混叶轮6能够通过转动的预混叶片23能够通过其螺旋斜面推动预混筒3内的混合气体产生“旋流”,进而达到了提高预混筒3内的放喷气体和空气混合效率的目的。
该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工作时,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燃废气(既放喷气体)通过管道输送至该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的扩散接头2中。放喷气体进入到扩散接头2的过程中,由于其呈“火炬”状结构,因此放喷气体进入到扩散接头2后其内部空间突然变大流速降低,使其以相对较低的流速穿过组合叶轮5的涡轮叶片20进入到预混筒3中与其内部的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体。
在上述放喷气体穿过组合叶轮5的过程中,其会通过涡轮叶片20驱动组合叶轮5转动;组合叶轮5转动时即可通过传动轴11带动预混叶轮6同步转动。
在组合叶轮5转动过程中,转动的组合叶轮5会通过吸气叶片21带动空气流动,使外部空气不断从预混筒3底端的供氧孔9进入到预混筒3中与放喷气体混合形成混合气体。与此同时转动的预混叶轮6会通过预混叶片23推动合气体产生“旋流”,进而使混合气体进一步混合。
当混合气体以“旋流”状态完成混合,并穿过稳流叶轮7进入到多级燃烧头8的过程中,由于稳流叶轮7固装在预混筒3与多级燃烧头8之间,因此稳流叶轮7不会产生转动,当混合气体从稳流叶轮7的稳流板14之间穿过的过程中,稳流板14即可阻止混合气体的旋流,从而达到了使混合气体以稳定状态进入到多级燃烧头8内部的目的。
当混合气体以稳定状态进入到多级燃烧头8的内部后,混合气体能够通过各储气层16上的燃烧喷孔17和燃烧球头15上的燃烧喷孔17喷出并进入到防风罩1的内部,此时当检测点火探头4在防风罩1的内部检测到放喷气体后,其会自动点火点燃放喷气体使其燃烧,至此该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全部完成放喷气体的燃烧工作。
该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结构紧凑、设计巧妙;能够利用放喷气体流体的力量带动组合叶轮5和预混叶轮6转动。组合叶轮5转动过程即可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到预混筒3中,使其在预混叶轮6的作用下在预混筒3中与放喷气体充分混合,进而为放喷气体的燃烧提供充分的氧气,从而解决了现有放空火炬存有的因氧气供应不足导致放喷气体无法充分燃烧,污染环境的问题;满足了企业使用的需求。

Claims (7)

1.一种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它由防风罩(1)、扩散接头(2)、预混筒(3)、检测点火探头(4)、组合叶轮(5)、预混叶轮(6)、稳流叶轮(7)和多级燃烧头(8)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混筒(3)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依次固装有稳流叶轮(7)和多级燃烧头(8);多级燃烧头(8)的外侧固装有防风罩(1);防风罩(1)的上端延伸至多级燃烧头(8)的上方;多级燃烧头(8)上方的防风罩(1)上装有检测点火探头(4);所述的预混筒(3)的下端呈封口状态;预混筒(3)的下端装有扩散接头(2);扩散接头(2)四周的预混筒(3)上均布有多个供氧孔(9);扩散接头(2)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装有组合叶轮(5);组合叶轮(5)内固装有传动轴(11);传动轴(11)的一端延伸至稳流叶轮(7)后与其活动连接;传动轴(11)的中部固装有预混叶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流叶轮(7)由外圈(12)、内圈(13)和稳流板(14)构成;外圈(12)的内部同心设置有内圈(13);内圈(13)与外圈(12)之间呈发散状设置有多个稳流板(14);外圈(12)的一端与预混筒(3)螺纹连接,外圈(12)的另一端与多级燃烧头(8)螺纹连接;内圈(13)与传动轴(11)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级燃烧头(8)呈一体式圆筒状结构;多级燃烧头(8)的中部设置有燃烧球头(15);燃烧球头(15)四周的多级燃烧头(8)上由内而外呈阶梯状设置有多个储气层(16);所述的燃烧球头(15)的底部和储气层(16)的底部分别均布有多个燃烧喷孔(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风罩(1)呈上宽下窄的“锥筒”状结构;防风罩(1)的圆周面上均布有多个补气孔(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散接头(2)呈“火炬”状结构,其通过螺栓固装在预混筒(3)的底端中部;扩散接头(2)的进口端延伸至预混筒(3)的外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叶轮(5)由外筒(18)、内筒(19)、涡轮叶片(20)和吸气叶片(21)构成;外筒(18)内侧呈同心状设置有内筒(19);外筒(18)和内筒(19)之间均布有多个涡轮叶片(20);内筒(19)的圆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吸气叶片(21);所述的内筒(19)与传动轴(11)固定连接;外筒(18)通过轴承与扩散接头(2)的一端活动连接;涡轮叶片(20)与扩散接头(2)呈相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混叶轮(6)由连接筒(22)和预混叶片(23)构成;所述的传动轴(11)的中部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固装有连接筒(22);连接筒(22)的圆周面上呈“双螺旋”的方式设置有两组预混叶片(23)。
CN202020138867.4U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02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8867.4U CN211502826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38867.4U CN211502826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02826U true CN211502826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401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3886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502826U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0282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7294A (zh) * 2020-09-28 2020-12-15 江苏联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莲花式钢包长水口烧氧装置
CN114904370A (zh) * 2022-06-30 2022-08-16 成都市科农动物无害化处置有限公司 一种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用尾气处理设备
CN117128510A (zh) * 2020-10-09 2023-11-28 黄强初 一种燃气全预混压缩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7294A (zh) * 2020-09-28 2020-12-15 江苏联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莲花式钢包长水口烧氧装置
CN117128510A (zh) * 2020-10-09 2023-11-28 黄强初 一种燃气全预混压缩装置
CN114904370A (zh) * 2022-06-30 2022-08-16 成都市科农动物无害化处置有限公司 一种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用尾气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02826U (zh) 一种预混式放喷燃烧工具
CA1250439A (en) Gas turbine engine carburetor
AU2010201853B2 (en) Air flare apparatus and method
RU2457397C2 (ru) Смеситель топлива с воздухом для камер сгорания
CN103062804B (zh) 用于低氧燃料喷嘴组件的扩射式喷嘴以及方法
CN107735618A (zh) 用于燃气涡轮的燃烧器和操作燃烧器的方法
CN102889618B (zh) 一种基于文丘里预混双旋喷嘴的环形燃烧室
CN103292355A (zh) 燃气轮机燃烧器及其运转方法
CN200955738Y (zh) 一种用于硫磺回收的燃烧器
CN218993423U (zh) 焚烧装置及焚烧系统
CN111928271B (zh) 一种有机废液焚烧炉的燃烧器及其燃烧方法
CN218237491U (zh) 一种废气焚烧工业火炬
CN110296419B (zh) 一种螺旋混合燃烧器
CN207778490U (zh) 一种燃气轮机的燃烧室及使用其的燃气轮机
CN206973559U (zh) 燃气掺混结构
CN107036098B (zh) 一种单斜管式出口的多管气态燃料掺混器
CN205137462U (zh) 一种用于风道加热的多燃料燃烧器
CN105485722B (zh) 一种可引射流体的扩张段燃烧器
CN112283706B (zh) 一种多枪旋流式低氮燃烧器
CN214332692U (zh) 一种旋流器及燃烧装置
CN211399776U (zh) 一种预混燃烧器
CN109579004B (zh) 一种低温低NOx天然气燃烧系统及燃烧方法
CN105546580A (zh) 一种燃烧器引射喷嘴装置
CN113154428A (zh) 燃气火焰摆动燃烧器和用于脱硝系统的直燃式加热装置
CN213746732U (zh) 一种适用于高燃气压力的低氮气体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