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96704U - 三相单链环链电动葫芦 - Google Patents
三相单链环链电动葫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496704U CN211496704U CN201921838217.4U CN201921838217U CN211496704U CN 211496704 U CN211496704 U CN 211496704U CN 201921838217 U CN201921838217 U CN 201921838217U CN 211496704 U CN211496704 U CN 2114967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in
- shell
- box
- housing
-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相单链环链电动葫芦,应用在环链电动葫芦领域,解决了环链电动葫芦检修不方便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壳罩,壳罩包括主壳体和副壳体,主壳体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端罩,副壳体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端罩,主壳体和副壳体中均连接有链轮箱,链轮箱中设有链条总成,主壳体中设有驱动器,副壳体中设有齿轮箱、制动器和电气控制板,齿轮箱中设有减速器总成;具有的技术效果是主壳体与副壳体可单独拆除,第一端罩和第二端罩拆除后,暴露环链电动葫芦内部的面积大,链条总成和减速器总成设有各自的安装空间,使环链电动葫芦结构清晰,易于查看,便于操作人员的检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链电动葫芦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相单链环链电动葫芦。
背景技术
电动葫芦是一种特种起重设备,应用在天车、龙门吊等装置上,用于起吊重物,以此减少人力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电动葫芦分为钢丝绳电动葫芦和环链电动葫芦两类,环链电动葫芦因其重量轻,强度高,灵活性好等优点被广泛使用。
现有的环链电动葫芦包括电机总成、减速器总成、传动总成和链条总成,电机总成包括电动机,电动机连接有输入轴,链条总成包括起重链条,起重链条一端位于用于盛装起重链条的贮链盒中,一端与吊钩组件连接,传动总成和减速器总成起到安全作用,避免链条总成中的吊钩组件在搬运货物时发生断裂或松动,造成危险,电机总成、减速器总成、传动总成和链条总成等电动葫芦组成部分均位于一壳罩中。部分环链电动葫芦还外设有控制板,用于控制电动葫芦中的电气设备。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环链电动葫芦各组成部分均安装在壳罩中,零件较多,不易观察,使操作人员对电动葫芦进行检修时,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相单链环链电动葫芦,其优点是结构清晰紧凑,便于检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三相单链环链电动葫芦,包括壳罩,壳罩上端设有上吊钩组件,下端设有下吊钩组件,所述壳罩内部设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位于壳罩一侧,所述壳罩中间部位设有链轮箱,所述链轮箱中设有链条总成,所述链轮箱远离驱动器的一侧设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中设有减速器总成,所述齿轮箱远离链轮箱的一侧设有位于壳罩内部的制动器,所述制动器远离链轮箱的一侧设有位于壳罩内部的电气控制板,所述壳罩上端设有与壳罩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端罩和第二端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壳罩中设有用于安装链条总成的链轮箱,设有用于安装减速器总成的齿轮箱,链轮箱位于壳罩中间部位,链轮箱的两侧分别设有驱动器和齿轮箱,齿轮箱远离链轮箱的一侧设有制动器和电气控制板。环链电动葫芦的各组成部分位置安装明确,零件较多的组成部分利用箱体盛放安装,进而使环链电动葫芦各部分装置清晰可见,易于观察,进而便于操作人员对环链电动葫芦进行检修。
由于环链电动葫芦的各组成部分在壳罩中按左右方向设置,导致壳罩的水平方向的长度长于壳罩的竖直方向的长度。壳罩上端设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端罩和第二端罩,第一端罩和第二端罩位于壳罩上方,操作人员在打开第一端罩或第二端罩时,能够观察到的零件较多,且可操作空间增大,相比于在壳罩两端开设开口的环链电动葫芦,操作人员获取的信息更多,便于对环链电动葫芦进行检修。
驱动器、链轮箱、齿轮箱、制动器和电气控制板紧密排列,且链轮箱中的链条总成在总装前可提前安装在链轮箱中,减速器总成在总装前也可提前安装在齿轮箱中,进而使操作人员在总装时不需要由于各零件之间的安装而在壳罩中预留操作空间,以避免不好检修或不易拆卸,因此链轮箱和齿轮箱减小了环链电动葫芦的体积,结构紧凑,降低空间占用。
电气控制板位于壳罩内部,环链电动葫芦中的电器元件与电气控制板连接更便捷,相比于将电气控制板外设的分体式电动葫芦,操作人员在检修时搬运或拆卸一个装置即可,进一步使环链电动葫芦检修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罩包括主壳体和副壳体,所述主壳体与副壳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端罩位于主壳体上端,所述第二端罩位于副壳体上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壳罩包括主壳体和副壳体,第一端罩位于主壳体上端,所述第二端罩位于副壳体上端,在操作人员已知环链电动葫芦的问题源的前提下,操作人员拆除第一端罩和第二端罩中的一个即可,减少工作量。主壳体和副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在操作人员需要对环链电动葫芦进行检修时,或者环链电动葫芦需要检修的范围较大时,可直接将主壳体或副壳体拆卸掉,使零件暴露在壳罩外部,由于各部分之间相互连接,因此各组成部分不会掉落,进而使操作人员可从任意角度对环链电动葫芦进行检修,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链轮箱的两端分别位于主壳体和副壳体中,所述链轮箱与主壳体和副壳体通过螺钉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链轮箱位于主壳体和副壳体之间,且通过螺钉与主壳体和副壳体连接,起到连接作用,驱动器位于主壳体中,其他部件位于副壳体中。如此安装环链电动葫芦,使环链电动葫芦的各组成部分所在位置极易分辨,而驱动器损坏的概率较小,操作人员检修时不必频繁打开第一端罩,对驱动器进行检修,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也能较好的对驱动器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链轮箱下方设有位于主壳体和副壳体之间的导链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链架起到限位作用,在环链电动葫芦搬运重物时,导链架降低重物的晃动幅度,保证环链电动葫芦的安全性。导链架位于主壳体和副壳体之间,即暴露在壳罩外部,便于操作人员对导链架进行检修过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器连接有输入轴,所述输入轴分别穿过链轮箱和齿轮箱,所述输入轴穿过链轮箱和齿轮箱的两侧,所述制动器包括制动盘,所述输入轴远离驱动器的一端与制动盘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器带动的输入轴起到传动作用,用于环链电动葫芦搬运货物。制动盘起到安全作用,提高环链电动葫芦的安全性,输入轴与制动盘连接,并与制动盘产生摩擦,进而使输入轴减速至停止,保证环链电动葫芦的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链条总成包括与输入轴同步转动的导链轮,所述导链轮上设有起重链条,所述起重链条与下吊钩组件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链轮跟随输入轴同步转动,起重链条跟随导链轮同步转动,起重链条与下吊钩组件连接,进而起到连接作用,使下吊钩组件提升或下降货物,实现对货物的搬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罩下端设有贮链盒,贮链盒中设有与贮链盒内壁连接的固定脚,所述固定脚与一连接脚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脚可拆卸连接在链轮箱外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贮链盒用于储存起重链条,当下吊钩组件下降时,贮链盒中的起重链条总长度减少,相反,当下吊钩组件上升时,贮链盒中的起重链条总长度增加。贮链盒使环链电动葫芦能够搬运距离更远的货物,提高环链电动葫芦的灵活性。贮链盒与链轮箱外壁通过固定脚和连接脚连接,在操作人员需要对贮链盒中的零件或贮链盒中的起重链条进行检修或更换时,可直接将贮链盒从壳罩中取出,进而便于操作人员的检修。另外,贮链盒可拆卸连接在壳罩中,在操作人员对环链电动葫芦的其他部件进行检修时,将贮链盒拆除,便于放置环链电动葫芦,也便于操作人员的多角度检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气控制板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电缆与电气控制板连接,所述壳罩的竖直外侧壁上连接有电缆挂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用于控制驱动器的启动和制动。控制器与电气控制板通过电缆连接,便于操作人员操作。电缆挂钩用于储存电缆线的长度,使电缆线的长度可调节,进而便于操作人员对控制器的使用,提高环链电动葫芦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环链电动葫芦结构清晰,易于观察,包括第一端罩和第二端罩两部分,增加操作人员的操作空间,易于检修;
2.环链电动葫芦结构紧凑,安排合理,体积小,占用空间少,便于安装、使用和运输;
3.环链电动葫芦的导链架、贮链盒等装置位于壳罩外侧且可拆卸,进一步方便操作人员的检修;
4.环链电动葫芦设有用电缆连接的控制器,电缆的长度可调节,环链电动葫芦灵活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起重链条相关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俯视剖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副壳体远离主壳体的侧面且将制动器拆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壳罩;110、主壳体;111、第一端罩;120、副壳体;121、第二端罩;130、电缆挂钩;2、上吊钩组件;210、上连接件;220、上吊钩;3、下吊钩组件;310、下连接件;320、下吊钩;330、缓冲弹性件;4、驱动器;410、输入轴;5、链轮箱;510、链条总成;520、导链轮;530、起重链条;540、链条限位盘;6、齿轮箱;610、减速器总成;620、齿轮轴;630、齿轮组件;7、制动器;710、制动盘;8、电气控制板;810、控制器;820、电缆;9、导链架;910、通槽;10、贮链盒;100、固定脚;101、连接脚;10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三相单链环链电动葫芦,包括壳罩1,壳罩1包括主壳体110和副壳体120,主壳体110上端可拆卸连接第一端罩111,副壳体120上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端罩121。主壳体110和副壳体120内部用于安装环链电动葫芦的各个组成部件,第一端罩111和第二端罩121均设有插脚,主壳体110和副壳体120均设有插槽,插脚与插槽插接连接。当操作人员需要对环链电动葫芦进行检修时,通过拆卸第一端罩111和第二端罩121对壳罩1内部进行检修。主壳体110和副壳体120通过螺栓连接,操作人员在检修时,可通过拆卸螺栓,进而使主壳体110与副壳体120分离,由于环链电动葫芦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均有连接,进而零件不会洒落,主壳体110或副壳体120被分离后,壳罩1内部的部分零件完全暴露在外,便于操作人员从任意角度对环链电动葫芦进行检修。
参照图1和图2,主壳体110和副壳体120之间设有间隔,位于主壳体110和副壳体120的间隔上端设有上吊钩组件2,上吊钩组件2包括通过螺栓与主壳体110和副壳体120连接固定的上连接件210,上连接件210远离壳罩1的一端连接有上吊钩220。上吊钩组件2用于连接运行小车等能够带动环链电动葫芦移动的装置。进而使环链电动葫芦跟随运动小车等装置移动,实现对货物的水平方向上的搬运。
参照图3,主壳体110中设有驱动器4,驱动器4设为转动电机。驱动器4中连接有输入轴410,驱动器4带动输入轴410同步转动,驱动器4是环链电动葫芦中的动力源,进而实现对货物的提起和降落。
参照图2和图3,驱动器4的一端设有与主壳体110和副壳体120分别连接的链轮箱5,链轮箱5与主壳体110和副壳体120均通过螺钉连接。链轮箱5中设有链条总成510,链条总成510包括插接在输入轴410上的导链轮520,导链轮520跟随输入轴410同步转动,导链轮520上设有起重链条530,起重链条530受到导链轮520的干涉,跟随导链轮520的转动而运动。起重链条530起到连接的作用。
参照图3和图4,链轮箱5的两侧设有起到限位作用的链条限位盘540,链条限位盘540防止起重链条530在运动的过程中偏离导链轮520。进而影响环链电动葫芦搬运货物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2,链轮箱5下方设有与壳罩1通过螺钉连接的导链架9,导链架9上设有两个通槽910,起重链条530缠绕在导链轮520后,起重链条530的两端分别穿过导链架9的两个通槽910。导链架9对起重链条530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环链电动葫芦在搬运货物时,起重链条530摆动幅度过大,造成危险或损坏货物。
参照图1和图2,壳罩1下端设有贮链盒10,贮链盒10的内壁上连接有固定脚100,固定脚100通过螺栓与一连接脚101连接,连接脚101通过螺栓与链轮箱5的外侧壁连接。贮链盒10中设有与贮链盒10固定连接的限位块102,起重链条530一端与限位块102连接,另一端穿过导链架9的通槽910缠绕在导链轮520上,而后穿过导链架9的另一个通槽910,位于壳罩1下方。贮链盒10起到储存起重链条530的作用。将一部分起重链条530存放在贮链盒10中,使环链电动葫芦可以搬运距离更远的货物,提高环链电动葫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参照图1和图2,起重链条530远离贮链盒10的一端连接有下吊钩组件3,下吊钩组件3包括与起重链条530连接的下连接件310,下连接件310上连接有下吊钩320,下吊钩320用于与货物连接,将货物钩挂在下吊钩320上,而后驱动器4(标于图3)带动起重链条530向上移动,进而将货物提起,实现对货物的搬运。下连接件310上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弹性件330,缓冲弹性件330设为弹簧,缓冲弹性件330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驱动器4持续带动下吊钩320向靠近壳罩1的方向移动,使下连接件310与壳罩1发生撞击,损坏环链电动葫芦的部件。当下连接件310靠近壳罩1时,缓冲弹性件330优先于壳罩1抵接,进而减缓壳罩1受到的撞击力保护壳罩1。
参照图3,副壳体120中设有与链轮箱5侧壁抵接的齿轮箱6,齿轮箱6中设有减速器总成610,减速器总成610包括齿轮轴620和齿轮组件630,减速器总成610起到减速作用,减速器总成610的其他组成结构和作用详见公告号为CN203568738U的专利文献,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参照图3,齿轮箱6远离链轮箱5的一侧设有制动器7,制动器7包括制动盘710,制动盘710与输入轴410连接,制动器7起到提升安全性的作用。当驱动器4失灵,制动盘710与输入轴410产生摩擦,进而使输入轴410停止转动,防止货物跟随起重链条530(标语图2)下降,造成危险。制动盘710位于齿轮箱6外,操作人员打开第二端罩121(标于图1)即可对制动盘710进行更换,防止制动盘710长期不更换,自身消耗过大失去作用。
参照图3,制动器7远离齿轮箱6的一侧设有电气控制板8,电气控制板8起到控制作用,通过PLC控制电路与环链电动葫芦中的各电器件电性连接,进而对环链电动葫芦的各电器件进行控制。
参照图2和图3,电气控制板8与一控制器810通过电缆820连接,控制器810位于壳罩1下方,控制器810上设有控制驱动器4正反转的按钮和控制驱动器4启动和制动的按钮,进而便于操作人员对环链电动葫芦进行控制。
参照图2和图4,壳罩1后端连接有电缆挂钩130,电缆挂钩130用于缠绕多余的电缆820,对电缆820长度进行储存,当操作人员觉得电缆820长度过长或过短时,通过将电缆820缠绕在电缆挂钩130上或者将电缆820从电缆挂钩130上取下的方式调节电缆820的长度,进而便于操作人员操控控制器810。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环链电动葫芦需要检修时,操作人员根据环链电动葫芦出现问题的种类做出初步判断,进而打开第一端罩111或者第二端罩121,打开第一端罩111即对驱动器4进行检修,打开第二端罩121即对链条总成510、减速器总成610等零件进行检修。当操作人员觉得检修不方便时,将贮链盒10通过连接脚101从壳罩1中拆卸掉,再将主壳体110或副壳体120中的一个拆卸掉,进而使主壳体110或副壳体120中的零件全部暴露在外,操作人员找到便于检修的角度对环链电动葫芦进行检修。
当环链电动葫芦需要进行拆卸时,先打开第一端罩111,随后将驱动器4和驱动器4上的输入轴410从壳罩1中取出,再将主壳体110与副壳体120之间连接的螺栓拆卸掉,进而将主壳体110拆卸,随后对链轮箱5、齿轮箱6、制动器7、电气控制板8逐一拆卸。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三相单链环链电动葫芦,包括壳罩(1),壳罩(1)上端设有上吊钩组件(2),下端设有下吊钩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罩(1)内部设有驱动器(4),所述驱动器(4)位于壳罩(1)一侧,所述壳罩(1)中间部位设有链轮箱(5),所述链轮箱(5)中设有链条总成(510),所述链轮箱(5)远离驱动器(4)的一侧设有齿轮箱(6),所述齿轮箱(6)中设有减速器总成(610),所述齿轮箱(6)远离链轮箱(5)的一侧设有位于壳罩(1)内部的制动器(7),所述制动器(7)远离链轮箱(5)的一侧设有位于壳罩(1)内部的电气控制板(8),所述壳罩(1)上端设有与壳罩(1)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端罩(111)和第二端罩(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单链环链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罩(1)包括主壳体(110)和副壳体(120),所述主壳体(110)与副壳体(120)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端罩(111)位于主壳体(110)上端,所述第二端罩(121)位于副壳体(120)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相单链环链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箱(5)的两端分别位于主壳体(110)和副壳体(120)中,所述链轮箱(5)与主壳体(110)和副壳体(120)通过螺钉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相单链环链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箱(5)下方设有位于主壳体(110)和副壳体(120)之间的导链架(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单链环链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4)连接有输入轴(410),所述输入轴(410)分别穿过链轮箱(5)和齿轮箱(6),所述输入轴(410)穿过链轮箱(5)和齿轮箱(6)的两侧,所述制动器(7)包括制动盘(710),所述输入轴(410)远离驱动器(4)的一端与制动盘(7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相单链环链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总成(510)包括与输入轴(410)同步转动的导链轮(520),所述导链轮(520)上设有起重链条(530),所述起重链条(530)与下吊钩组件(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相单链环链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罩(1)下端设有贮链盒(10),贮链盒(10)中设有与贮链盒(10)内壁连接的固定脚(100),所述固定脚(100)与一连接脚(101)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脚(101)可拆卸连接在链轮箱(5)外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单链环链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控制板(8)连接有控制器(810),所述控制器(810)通过电缆(820)与电气控制板(8)连接,所述壳罩(1)的竖直外侧壁上连接有电缆挂钩(13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38217.4U CN211496704U (zh) | 2019-10-29 | 2019-10-29 | 三相单链环链电动葫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38217.4U CN211496704U (zh) | 2019-10-29 | 2019-10-29 | 三相单链环链电动葫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496704U true CN211496704U (zh) | 2020-09-15 |
Family
ID=72407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38217.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96704U (zh) | 2019-10-29 | 2019-10-29 | 三相单链环链电动葫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49670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23609A (zh) * | 2021-04-09 | 2021-06-25 | 浙江冠林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承载能力优异的环链紧线器 |
-
2019
- 2019-10-29 CN CN201921838217.4U patent/CN21149670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23609A (zh) * | 2021-04-09 | 2021-06-25 | 浙江冠林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承载能力优异的环链紧线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991775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hoisting heavy parts onto a wind turbine | |
CN211496704U (zh) | 三相单链环链电动葫芦 | |
CN102693770A (zh) | 核电站坐标地车系统 | |
CN209468988U (zh) | 一种电梯安装用平台 | |
CN211594700U (zh) | 一种升降设备 | |
CN201090384Y (zh) | 随矿井提升容器发电装置 | |
CN210973642U (zh) | 一种工业工程运输使用的起吊装置 | |
CN215558454U (zh) | 一种具有防倾斜装置的抓斗起重机 | |
CN109775593A (zh) | 一种具有双刹车结构的电动葫芦 | |
CN211141329U (zh) | 一种起重机械钢丝绳运行保护设备 | |
CN218757663U (zh) | 一种电石抓取的安全防护装置 | |
CN115503456A (zh) | 一种电动卡车电池箱锁紧装置总成 | |
CN210973451U (zh) | 一种矿井提升机防过卷保护装置 | |
CN211366872U (zh) | 一种用于拆装发动机的可移动式吊装机构 | |
CN202483475U (zh) | 低速大推力直线电机驱动的钻机提升系统 | |
CN217126767U (zh) | 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矿用提升绞车 | |
CN215439342U (zh) | 一种轨道龙门天车 | |
CN110626923A (zh) | 一种升降设备 | |
CN101643168B (zh) | 电梯的驱动装置 | |
CN220351644U (zh) | 一种电机检修吊笼 | |
CN216807841U (zh) | 一种风机落地式提升机链盒导链结构 | |
CN110422735A (zh) | 一种直驱提升系统 | |
CN214456056U (zh) | 一种磁悬浮轴承电梯曳引机 | |
CN218786504U (zh) | 一种触发停止式的行程开关结构 | |
CN217676433U (zh) | 一种单轨吊车的起吊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