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94393U - 一种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94393U
CN211494393U CN201921883692.3U CN201921883692U CN211494393U CN 211494393 U CN211494393 U CN 211494393U CN 201921883692 U CN201921883692 U CN 201921883692U CN 211494393 U CN211494393 U CN 211494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ship
safe
upper box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836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福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8836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94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94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94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箱体、和上箱体相匹配的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内设有浮漂,浮漂遇水可上浮,上箱体顶端设有供浮漂遇水逃逸的出口;所述下箱体内设有线绳,所述线绳一端相对下箱体固定,另一端与浮漂固定连接;所述本体可与船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安装在轮船船体的相应位置处,当轮船发生船难沉船后,上箱体进水,浮漂采用轻质材料制成且在水中具有很大的浮力,浮漂遇水上浮,同时线绳与浮漂固定连接,最终浮漂漂浮在水面上,同时也保持着与船体的连接,搜寻人员顺着线绳的方向可以快速寻找到船体,为打捞船只提供了更好定位帮助。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水下定位与水下监测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水下声学定位、水下姿态监测等相关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海洋工程、水下打捞等相关领域。
现有的沉船定位多采用GPS等定位装置进行,但是该类定位装置在水面并没有一个很直观的观察点,若没有在船只上安装该类定位装置,在定位过程中需要使用超声定位来确认,在确认过程中无疑是比较繁复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可对沉船进行定位或者是辅助定位。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箱体、和上箱体相匹配的下箱体;
所述上箱体内设有浮漂,浮漂遇水可上浮,上箱体顶端设有供浮漂遇水逃逸的出口;
所述下箱体内设有线绳,所述线绳一端相对下箱体固定,另一端与浮漂固定连接;
所述本体可与船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箱体设有底板,在底板中心开设有与下箱体连通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下箱体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套设有线筒,所述线绳预缠绕于线筒上。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浮漂上端设有帽沿,所述帽沿半径大于上箱体半径。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浮漂和帽沿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浮漂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封闭圆圈,所述线绳固定连接有一可锁止的挂扣,所述挂扣可快捷的与封闭圆圈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帽沿上表面设有信号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信号装置为反光镜面和/或GPS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本体外壁设有打捞挂钩。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本体与船体连接一侧的侧壁向外延伸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设有与船体连接的螺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安装在轮船船体的相应位置处,当轮船发生船难沉船后,上箱体进水,浮漂采用轻质材料制成且在水中具有很大的浮力,浮漂遇水上浮,同时线绳与浮漂固定连接,最终浮漂漂浮在水面上,同时也保持着与船体的连接,搜寻人员顺着线绳的方向可以快速寻找到船体,为打捞船只提供了更好定位帮助。
二、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的浮漂上设有定位装置,如反光镜面和更先进的GPS定位装置,在搜救过程中能更快速的对浮漂进行定位,特别的使用反光镜面在夜间搜寻时,在灯光照射下能提供更好的视觉搜寻,在沉船本身的定位系统工作情况下,提供了一个沉船位置的参考,而浮漂上设置GPS定位装置可以提供另一个定位点,有利于三角定位,使定位更准确,为搜寻提供便利。
三、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设有打捞挂钩,在搜寻到浮漂以后,打捞设备的挂钩顺着线绳的方向入水直到到达该安全漂浮装置,然后与打捞挂钩连接然后起吊打捞。设有打捞挂钩更有利于打捞的挂靠连接,同时将打捞挂钩设于该漂浮装置上,有利于顺着线绳入水与打捞挂钩连接,而没有线绳的引导还需要进行找寻挂靠点,操作更难,不利于打捞船只,为打捞船只增加了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纵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箱体和封闭圆圈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绳和挂扣的连接示意图。
图标:
下箱体1、第一加强板11、第二加强板12、螺孔13、通孔14、第三加强板15、上箱体2、底板21、浮漂3、线绳31、信号装置32、封闭圆圈33、挂扣34、帽沿35、打捞挂钩4、转轴5、线筒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箱体2、和上箱体2相匹配的下箱体1;上箱体2和下箱体1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螺钉、焊接等方式连接;
所述上箱体2内设有浮漂3,浮漂3遇水上浮,上箱体2顶端设有供浮漂3遇水逃逸的出口;上箱体2的出口尽可能的保证光滑无遮挡,最好的上箱体2无上盖或者是无向中心处延伸的边沿;
所述下箱体1内设有线绳31,所述线绳31一端相对下箱体1固定,另一端与浮漂3固定连接;
所述本体可与船体固定连接。
下箱体1底部可为镂空设计,或者设计成底板可相对下箱体1打开,便于装置本体与船体螺栓连接的安装,同时也能排水。
浮漂3遇水上浮过程中带动线绳31一起向上,选择的线绳31强度要足够,且重量要足够轻,保证线绳31的重力要小于浮漂3在水中的浮力,从而才能保证浮漂3能顺利的到达水面,而不是被线绳31本身重力原因咋成悬浮在水面以下,而不能在水面观察到该浮漂3。
浮漂3可选用市售的浮标,其是浮于水面的一种航标,是锚定在指定位置,用以标示航道范围、指示浅滩、碍航物或表示专门用途的水面辅助标志。
浮漂3采用轻质密度小的材料制成,如宁波洁贝尔泰塑料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热塑性材料制成的水面警示浮标,制备的浮标的形状需要与本申请所述上箱体2的空间结构相匹配,热塑性材料可选用食品级原料聚乙烯LLDPE,制成的浮标需要无味,无毒,耐冲击,耐腐蚀,对水质无污染,对水生物无过敏无毒害。最好选用具有以下性能的浮标:
抗冲击抗风浪,结构紧凑合理;
韧性好,抗环境应力开裂性强;
较高承载力,重量轻,耐磨性强,便于安装和搬运;
耐腐蚀,耐气候性强,寿命长,抗腐、防冻、抗氧化、抗紫外线的强化材质,不受海水、化学品、药剂、油渍的侵蚀。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箱体2设有底板21,在底板21中心开设有与下箱体1连通的通孔14,线绳31穿过该通孔14,该通孔14内壁应尽可能的光滑,避免由于内壁不光滑在浮漂3上浮过程中,线绳31与内壁摩擦断裂或者有破损,在遇到大风浪时容易折断。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下箱体1内设有转轴5,所述转轴5套设有线筒51,所述线绳31预缠绕于线筒51上。转轴5两端与下箱体1的内壁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可参照任何轴、杆与其他装置内壁的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本申请只要保证线筒51能相对转轴5转动即可,线绳31在出厂的时候通过机器即预缠绕于线筒51上。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浮漂3上端设有帽沿35,所述帽沿35半径大于上箱体2半径,正常情况下浮漂3大部分主体可以放置在上箱体2内,同时帽沿35也能防止雨水等进入,减少了对线绳31的腐蚀,提高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浮漂3和帽沿35一体成型,尽可能的轻量化,利于浮漂3的上浮。
实施例2
一种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箱体2、和上箱体2相匹配的下箱体1;上箱体2和下箱体1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螺钉、焊接等方式连接;
所述上箱体2内设有浮漂3,浮漂3遇水上浮,上箱体2顶端设有供浮漂3遇水逃逸的出口;上箱体2的出口尽可能的保证光滑无遮挡,最好的上箱体2无上盖或者是无向中心处延伸的边沿;
所述下箱体1内设有线绳31,所述线绳31一端相对下箱体1固定,另一端与浮漂3固定连接;所述本体可与船体固定连接。
浮漂3上端设有帽沿35,在所述帽沿35上表面设有信号装置32。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信号装置32为反光镜面和/或GPS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浮漂3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封闭圆圈33,封闭圆圈33一端可预埋于浮漂3内,保证在浮漂3上浮过程中不会脱落,所述线绳31固定连接有一可锁止的挂扣34,所述挂扣34可快捷的与封闭圆圈33连接。挂扣34可采用登山用的快速挂扣34的结构,但应用于本申请需要考虑结构强度足够的材质制成,同时也要考虑轻质化。
实施例3
一种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箱体2、和上箱体2相匹配的下箱体1;上箱体2和下箱体1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螺钉、焊接等方式连接;
所述上箱体2内设有浮漂3,浮漂3遇水上浮,上箱体2顶端设有供浮漂3遇水逃逸的出口;上箱体2的出口尽可能的保证光滑无遮挡,最好的上箱体2无上盖或者是无向中心处延伸的边沿;
所述下箱体1内设有线绳31,所述线绳31一端相对下箱体1固定,另一端与浮漂3固定连接;所述本体可与船体固定连接。
在所述本体外壁设有打捞挂钩4,打捞设备的绳索可以沿着线绳31一起下水,绳索打捞端与打捞挂钩4挂靠好以后起吊打捞即可。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本体与船体连接一侧的侧壁向外延伸设有加强板,如图中所示位于左侧的为第一加强板11,下部的是第二加强板12,右侧的是第三加强板15,所述加强板上设有与船体连接的螺孔13,整个漂浮装置可与船体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设有加强板可以增加船体的受力连接面,利于打捞时保持足够的机械强度。
本实用新型原理:
浮漂采用轻质材料制成,当船只发生沉船后,浮漂在水中由于浮力的作用上浮,并顺带着线绳上浮,浮出水面的浮漂与线绳可以提供定位的作用,打捞设备的绳索沿着线绳一起入水,即使有风浪,绳索仍然可以与线绳保持在同步而不会偏离太远,线绳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在浮漂上设有反光玻璃,可以在夜间更容易搜寻,和\或采用辅助的GPS定位装置可以增强定位的准确性,若采用GPS定位装置还可以作为船体本身定位装置的补充,起到在船体定位装置失效的情况的备用作用。GPS定位装置可选用现有市面上的市售产品,或者是其他在船只上应用的产品。
在漂浮装置上设施打捞挂钩,为沿着线绳入水的打捞绳索提供了挂靠点,而且由于线绳的引导,可以使打捞绳索与打捞挂钩连接更容易。
本申请所述技术特征参照附图图示的形状,也可进行一些简单变换,只要能起到与本申请同样目的即可,可借鉴本领域或相似领域的技术方案,在技术特征不冲突的情况,可任意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未限制各组件的材质,对本领域人员来说,可选用本领域所熟知的材质,各种连接关系可参考本领域或结构类似或目的相同的技术方案,再或者是本申请中提及的各现有文献所公开的方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装置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上箱体、和上箱体相匹配的下箱体;
所述上箱体内设有浮漂,浮漂遇水可上浮,上箱体顶端设有供浮漂遇水逃逸的出口;
所述下箱体内设有线绳,所述线绳一端相对下箱体固定,另一端与浮漂固定连接;
所述本体可与船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设有底板,在底板中心开设有与下箱体连通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套设有线筒,所述线绳预缠绕于线筒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漂上端设有帽沿,所述帽沿半径大于上箱体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漂和帽沿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沿上表面设有信号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装置为反光镜面和/或GPS定位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漂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封闭圆圈,所述线绳固定连接有一可锁止的挂扣,所述挂扣可快捷的与封闭圆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外壁设有打捞挂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船体连接一侧的侧壁向外延伸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设有与船体连接的螺孔。
CN201921883692.3U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 Active CN211494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3692.3U CN211494393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3692.3U CN211494393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94393U true CN211494393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408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83692.3U Active CN211494393U (zh) 2019-11-04 2019-11-04 一种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943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21647B1 (ja) 潮流又は海流を使用して発電する海域での発電設備
NO175418B (no) Fremgangsmåte og system for tilkopling av en lasteböye til et flytende fartöy
US20090093176A1 (en) Life-saving diving buoy
CN201006757Y (zh) 舰船失事定位浮标
JP5653557B1 (ja) 水流エネルギーを利用した発電装置
EP3590819B1 (en) Automatically detaching danger marking buoy
CN112407154A (zh) 一种浮标系统
US5350330A (en) Floating marker for an anchor line
CN211494393U (zh) 一种便于快速找到轮船的安全漂浮装置
CN214267883U (zh) 一种浮标系统
US9126660B2 (en) Multi-directional signal assembly
EP2990323B1 (en) Remote-controlled buoy
CN208887631U (zh) 一种新型转动式脱淤海床基
US4000533A (en) Anchoring device for buoyant life saving equipment
CN2692026Y (zh) 沉船事故地点标示浮球
CN102689679B (zh) 一种落海人员救捞器
JPS582112B2 (ja) フネノキユウメイソウチ
CN202609056U (zh) 救捞装置
KR102240126B1 (ko) 다종의 해양표층요소 획득을 위한 관측시스템
US3905060A (en) Anchoring device for buoyant life saving equipment
CN211167299U (zh) 一种内河用浮标
CN1115282C (zh) 一种水面救助机器人
CN108657394B (zh) 航标船海上作业水下机器人自动化作业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5440811U (zh) 一种全封闭救生艇
CN113815783A (zh) 一种移动航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